APP下载

试论远程开放教育教学的情感支持

2021-11-30赵素芳弓亚斌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阶段师生情感

赵素芳 弓亚斌

(太原开放大学,山西 太原 030024)

随着互联网发展的不断深化,我们不知不觉间进入了一个“通融互联”的时代。它超越了时空差距,使组织与个人、个人与个人之间的距离零成本趋近,无障碍沟通与交流价值倍增。各种要素交织融为一体,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人与人之间无距离融合的生命状态。这样时代的到来,冲击着原有的教育观念,远程教育如何与时俱进、如何在前所未有的“互联通融”时代获得长足发展,值得思考和探究。

为适应互联时代的发展,远程开放教育致力于搭建强大的远程教育信息化支撑平台,为用户提供学习支持与服务,实现有支持的开放式学习,探索以学习者为中心,基于网络自主学习、远程学习支持服务与面授辅导相结合的新型学习模式,旨在推进现代科技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在教学上创优提质。这一命题无疑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更高的挑战,要想在师生分离的状态下开展教学并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师仅依靠专业知识和素养、方法和技巧、一定的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是远远不够的,这一切离不开情感做支点。

一、远程开放教育对教师情感的要求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1]。对于教师而言,基础性需要已经基本得到满足,而心理性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是教师在职业生涯中所孜孜以求的目标。换言之,情感就是教师在从事教学活动中是否满足自己的心理性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的态度体验[2]。情感包含着教师对学生的认同感、职业道德感和被尊重感、自我实现的价值感三个方面。

(一)远程教学具有师生分离特点,师生越分离,“情感”支持越重要

情感是一个人社会化的需要,是人和人维系和谐关系的前提。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是教与学的双方在未曾谋面的状态下进行的双向活动。在理想的远程教学中,教师希望学生积极参与,在教师引导下完成课程重点、难点的突破,以及进行知识的同化和顺应,从而形成新的知识构建,并在此基础上学会知识的迁移和应用。然而,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传统的“教师权威观”和“你教我学观”必须打破,教师既是组织者又是参与者,更像是能够引领学生的学习同伴。在师生分离的状态下,教师如何能够把自身的专业素养和学识、教育方法和技巧,通过熟练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淋漓尽致地传递或展现给学生,情感的支持显得尤为重要。

(二)情感成熟是教师开展远程教学的基础,是教师心理健康的表现

情感成熟是指,无论个体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人都能够自觉地调节情感使之适度的一种心理状态。比如,需要得到满足不狂喜,需要未满足不怒不卑等。情感成熟标志着人的心理是健康的。教师应该在社会化要求下使自己“情有节”,不断陶冶情操,使自己的情感成熟。一个情感成熟的教师才能引领和带动学生。

1.情绪在心理健康中起核心作用。教师应具备情绪自我管理能力。这不仅要求教师要有高度的情绪自我觉察力(觉察自我情绪是化解不良情绪的前提和基础,这样能及时防止不良情绪蔓延滋生),还要求教师能够掌握多种化解不良情绪的方式,及时化解和调节过度情绪,转化被压抑情绪。

2.教师情绪应具有社会感和责任感,能够适应并控制环境。能否适应变化的社会环境是判断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的重要依据。不能有效地处理与周围现实环境的关系是导致心理失衡乃至心理疾病的重要原因。适应环境的前提是能够洞察和理解社会,即教师应有积极的处世态度,与社会广泛接触,对社会现状有较清晰正确的认识,心理行为能顺应社会变革的趋势,勇于改造现实环境,以达到自我实现与社会奉献的协调统一。另外,在特定的教育环境中,当学生有情绪时,教师需要克服我行我素的思维方式,防止被学生的情绪所左右,学习并运用应对情绪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对方走出情绪区,从而达到控制环境的目的。概言之,教师的情感成熟就是要求心理成熟,不仅能够自我管理,同时也要学会管理他人,组织好教学活动,建立良好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二、情感在远程开放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是以网络技术为支撑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即由“一对多”的面授教学改变为“一对一”的空中导学。教师只有和学生充分共情,才能充分发挥其在教育教学中的突出作用,确保教学的顺利完成。

(一)教师情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强化其学习动机

在教学中,教师的某些亲近行为拉近了师生之间的疏离感,或者缓解了学生的心理孤独感,学生就会因得到心理满足而产生学习动机。情感的作用就表现为,增强学习者的存在感和归属感,减少学习者的潜水期或“隐客”的存在。

(二)情感是师生互动的助推器

温暖而且宽容的社会氛围是学习的起点,教师仅仅着眼于学习结果,而忽视了学习环境的情感和激励层面,大部分学习活动就很难持续下去[3]。因此,情感的作用还表现为,营造温暖的学习环境,使教学活动得以高效全面开展。

三、情感在远程教学支持中的三个层次

教师在远程教学中情感支持是有层次的,首先是在对学生整体情况了解、理解基础上的认同;其次是在教学过程中情感和教学方法、技巧的有机融合;再次是教师的职业升华为理想追求而产生的工作内驱力。这三者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构成有机整体,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强有力的保障。

(一)教师对学生理解、接纳、包容下的认同感

教师对学生了解-理解-包容-接纳,产生认同感和同理心,这是网上开展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教师如果一开始就抱着挑剔和不接纳的态度,师生之间便难以建立互相信任的情感基础,以后的教学就很难顺利开展下去。

1.认同感的内涵主要是指教师对学生的理解、接纳和包容。理解的基础是共情。所谓共情,指的是一种能深入他人主观世界,了解其感受的能力。远程开放教育学生的主要特点有:第一,在职人员居多,外在学习动机较强,但内在动机较弱;第二,大都肩负着工作和家庭的双重责任,学习时间有限,通常不属于社会的优势群体;第三,学习者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包括年龄、知识水平、专业背景、工作背景、地理位置、社会地位和角色、学习环境等),大部分缺乏熟练的学习技巧和较强的自学能力;第四,难以掌握多样复杂的远程教育技术和媒体。

基于以上持点,远程开放教育的学生可能会在完成一门网络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困难重重,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比如,教师可能会遇到多次联系学生却收不到回复的情况;学生由于忙于家务或工作导致不能够按时交作业;学生由于不会操作电脑等网络设备无法完成相应的网上学习内容;学生内部学习动机不强,不能自觉完成学习任务,需要教师多次催促等等,这些情况都有可能发生。在这样特定的教育环境中学生不是做家务的高手,也不是工作中的模范。对于教师而言他们是学生,他们往往显得相对弱势,他们甚至和小学生一样需要教师的关爱和鼓励。总之,在教学互动中,不论是什么类别的师生,只要师生关系存在,学生就是教师关照和爱护的对象,这是相伴而生的。然而远程教学的特点使得教师与学生不能面对面,教师不能在课堂上挥洒自如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师的情感传递因为受到时空阻隔而让学生的感受减弱。因此教师可能付出了很多,但学生对此毫无理会。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应充分理解学生,这是开展教学的前提。教师只有对学生的处境产生共情,才能感受到对方的内心世界,才能将心比心地体验对方的感受,并进一步对对方的感情做出恰当的反应。

2.认同感的双向情感性会促进师生间的互动。双向情感一方面是指教师对学生的接纳和认可,另一方面是指学生对老师认同感的积极反馈。积极反馈会增加教师对学生的信任感和进一步的认同感。这种双向情感相互促进,形成师生彼此之间的良性循环互动和情感上的张力,并对最终的教学效果起到很大的支撑作用。

(二)教师在远程教学的不同阶段把情感融入知识、方法、技巧和教育技术中,体现彼此融合

远程教学大致分为五个阶段:入门阶段(激励学生访问登录课程)、社会化阶段(形成在线学习氛围)、信息的交流阶段(教学过程中的各种信息交流)、知识的建构阶段(关注知识的理解)、发展阶段(学习的应用和迁移)。在这五个阶段中,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要营造一个和谐的在线学习氛围。

1.入门阶段。引起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是入门阶段的首要任务。在这个阶段,教师的目的是让学生访问登录课程,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机会,并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此时任何技术的和社会的因素都必须致力于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信息,从而创造一个虚拟的个人存在。

(1)教师要善于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建良好的网络形象。比如,可在学习平台展示一张亲切自然的“自拍照”,避免过于正式的着装和严肃的表情;还可真诚又幽默地分享个人的经历等。

(2)有感情地给学生写好第一封欢迎信。欢迎信是打开师生沟通渠道的第一块敲门砖。在欢迎信中,多使用有建设性、能增加情感黏性的词。比如有的学生本身的身份是教师,开头的称谓若用“尊敬的某某老师”不如用“亲爱的学员朋友”,在这里用“尊敬”反而增加了和学生的疏离感。所以诸如“亲爱、朋友、同仁、相信、丰富、分享、共同进步、提高、大家协作努力、不断提升、亲身体验”等词,这些有建设性的、充满热情的词无疑会带给学生一种被接纳、认可、尊重、信任的感觉,学生在这样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比较容易开启网络课程的学习之旅,这无疑需要教师的情感投入。同样是一封欢迎信,教师如何写、写得怎么样取决于教师的内心,心用在学生身上,文字中自会流露,即“言为心声”。

2.社会化阶段,即在线学习平台的形成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就要为学生建立文化社会环境和学习环境之间的桥梁,让学生逐渐熟悉学习环境,并成为学生个体现实生活环境的一部分。在这个阶段中,教师无论是使用教育手段还是教育技巧,都需要带着浓浓的情感营造和谐的在线学习氛围。

(1)完成课程介绍。教师对课程的介绍要简单吸引人,让学员明白他们需要做好什么就能够把一门课程学好。

(2)开展好网上破冰。由于学生要在同一个在线学习平台完成一门课程的深度学习,因此,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就需要培养互相的默契及信任,敞开心扉,心无芥蒂,切忌怀疑、猜忌,在学习中畅所欲言。因此破冰活动显得尤为重要。开展一个有效的破冰活动,通常要考虑班级整体学生的年龄、职业等因素。如可以用几个词描述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等等,也可以用不超过一分钟的短视频介绍自己,也可以是一个充满轻松愉悦感的自拍照。无论是哪一种形式,教师都起着示范和带头作用,组织好这项活动,有助于增加师生、生生之间的情感黏性。

(3)形成在线学习平台的规则和礼仪。规则和礼仪是净化学习环境、保证学习顺利进行的保障,教师可以制定具体的学习规则、积分规则。在线学习中,师生之间互动一般遵守“A+B+A”模式,即教师发言,学生回应,教师再回复。同样的学生发言,教师回应,学生再发言。

3.信息的交流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教师的任务开始转向促进学习任务的达成、开展基于课程内容的讨论、引导学生改正错误的概念和错误的理解。在远程教学中,教师是生生之间的黏合剂,教师在互动中除了教授知识外,更多的是投入情感,促成生生互动,激发师生间、生生间的情感交流,促成情感式联结的建立。大的学习群体还需要教师各自的角色分工与责任分配,职责明确,互相配合,不断促进活动的顺利进行,鼓励学生讨论,并对学生的观点进行总结,展示成果。这样便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学生能够积极参加每次活动,通过讨论发现问题。

在这个阶段,教师要把知识点情景化、问题化、案例化,用有趣的、有用的、有故事的、贴近生活的事例来引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比如“注意力”是心理学中的一个知识点,如果单纯讲注意力这个知识点,学生会感觉很枯燥乏味,但是如果给出一些文章,即《频繁用手机真的消耗脑细胞,放下手机让你的大脑重新充电吧!》《手机的危害》《为什么你的孩子能专注打游戏,却没法专注学习?》等,便会马上激发学生的兴趣。经过教师设计让学生针对某一个知识点分层展开讨论(但事先教师是不告诉学生知识点的,需要教师在讨论中不断引发学生思考),可设计注意力的概念、注意力指向性和集中性两个特征、注意力的四个品质(即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和注意的转移)等知识点。这一切要想圆满完成,必须建立在对学生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这是教师情感投入的部分,然后才是教师专业知识的发挥[4]。

在这个阶段,教师还要自始至终抱着肯定、积极的心态去和学生共同完成每一次的在线学习。教师的核心任务就是要通过运用各种教育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其中包括鼓励学生讨论、肯定学生回答并及时表扬、定期反馈作业、定期在学习平台组建学习小组等。

为了鼓励学生继续讨论,教师针对第一个帖子的最初观点一定要松口,多用肯定或引导性语言,诸如:你说的有一定道理,你的看法很有见解,你认为呢?你怎么看待?等等,及时对学生的发言给予肯定回答,用中肯的语言及时表扬学生,这会带给学生继续学习的自信和勇气,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被认可的成就感。教师需要用鼓励性的语言引导学生继续向着专业的方向进行,避免以学术的专业标准要求学生,因而进行否定性的回帖。在线教学中,积极发言还包括同学之间的互评,引发学生提问等环节最终完成本课程的学习任务[5]。

针对学生人数较多的现状,班级需要组建学习小组,一方面抱团学习有助于维持学习动机;另一方面根据学生的文化水平分层开展教学,有助于部分学生深度学习,这种“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能忽视[6]。同时还能增强在线课程的内容黏性、时空黏性和情感黏性,使网上教学的分散性变得有凝聚力。

4.知识的建构阶段。学生开始关注知识的个人理解,包括合作的和独立的解释他们对课程内容和方法的理解。在这个阶段,教师主要任务是促进教学内容以开放性活动的形式开展,鼓励学生对讨论进行深度反思,不断对学生提出新问题。因此,在这个阶段,教师需要非常活跃,不仅需要有渊博的专业知识,更需要有饱满的工作热情,就像一台动力十足的发动机带着学生转起来。在这个阶段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开展各种讨论,并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对课程的材料进行批判性思考。

5.学习的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要对学习结果负责,包括独立自主的学习、小组的学习以及论证成就。这个阶段教师处于潜水期,只是在背后默默关注,放权给学生,鼓励学生反思,当学生需要时浮出水面给予支持,因此教师只在需要时回复帖子。学生则要将在线学习和其他学习进行整合,通过反思学习过程,对课程内容进行批判。

(三)教师自我价值感的实现

当教师具备了学识和素养,具备了人品和道德,真正成为一位传道、授业、解惑者,充满对教育的热情、对教育事业的热爱,还怀有深沉的家国情怀时,这一切会让一名看似乎普通的教师发出耀眼的光芒,具有强大的人格魅力,从而吸引周遭的人,学生会因此不知不觉中走入虚拟的网络课堂。这是教师对学生最强大的情感支持,拥有这样境界的教师已经是在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而不仅仅是简单地教与学的关系了。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有基础性需要、心理性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三个层次。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最高层次的需要。当一名教师把自我价值的实现当作自己追求的目标,把职业当成了崇高的理想,把“应该做”变成了“我要做”,那么,他所有的有利于学生取得良好发展的教学行为都是自发的,是由内驱力产生的,而不是受到外在的名誉、地位、金钱的诱惑而使然。

教师自我价值感实现的必备条件是具备高尚的人格魅力。人格魅力的核心组成部分是优良的政治素质、深厚的专业素养、渊博的学识、强大的教育教学能力、良好的性格、成熟的情感、对教育事业的拳拳挚爱、 深沉的家国情怀等要素。教师以情动人、以情化人、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最终还是要走入学生心里,激发他们内心对美好的向往,进而化为学习动力,升华为人格追求。学生终将慕名而来,“亲其师,信其道”。

四、结语

远程开放教育对教师提出更高要求。教师不仅是一个情感成熟且有温度的人,更应该是有高尚人格魅力的人。远程教育应该是富有人道精神的教育,应该把教育活动看作一种与人打交道的活动。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顾及自己具体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学生在教育活动过程中的需要和感受,即不仅要通过各种教育活动让学生去学习和掌握具体的知识技能等,而且要让学生感受到教育活动作为一种生活过程的完整意义。如此,师生终将在不曾谋面的状态下完成一次心灵交融的美好旅程。

猜你喜欢

阶段师生情感
Open science:The science paradigm of the new era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师生讨论改病句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情感
《悦读·家》开播激发爱国爱家情感共鸣
师生过招,你敢接吗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