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对话视角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分析

2021-11-29吴艺松

考试周刊 2021年81期
关键词:对话教学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摘 要: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启蒙时期,也是数学基础知识学习的起点。因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构建良好的数学学习和交流平台,对于小学生提升数学学习兴趣和热情是相当重要的。文章就对话视角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价值作为切入点,浅要论述了对话视角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原则,并就对话视角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策略展开论述,希望能够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升有促进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对话视角;对话教学

对话视角下开展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在“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中将抽象知识点有效掌握,也能通过交流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数学知识。最为重要的是,对话视角之下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实施,有效构建了小学数学教师和小学生之间的情感关系,推动了小学数学教师和小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小学生依托对话与教师发生数学提问、数学质疑和数学探索。所以,作为近些年来的一种创新教学模式,对话视角下的小学数学课堂一经推行便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青睐。另一方面,小学数学教学中由于课堂知识点庞杂多样,数学知识点内容乏味,课堂教学中师生交流较少,课堂也略显沉闷,对话视角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让小学数学课堂充满了趣味化、交流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教研意义。

一、 对话视角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价值

(一)强化小学生课堂参与感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是被动接受数学知识的。加之小学生初步了解和学习数学知识,传统教学方式方法又枯燥乏味,很多小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往往提不起兴趣。尤其是现阶段还有部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教学主体,学生只需认真听讲。长此以往,学生不仅不能掌握和理解数学知识,更无法将小学数学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整体教学质量也就不高。但是,对话视角下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通过“师生對话”和“生生对话”,整个课堂教学中小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体现。同时,由于实现了“师生对话”,教师也能充分了解学生的真实学习进度和成效,在教学中也就可以遵循学生个体差异进行教学,小学生通过对话真正参与到了教与学的全过程。

(二)强化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

小学生处于思维发展期,对话视角下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学生与教师之间具备了沟通的可能性和积极性。小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数学难题往往可以及时反馈给教师,而通过教师有效引导,小学生的数学问题得到解决,数学问题解决能力也就逐步得到了培养,推动了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比如:小学生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四则混合运算”的内容,该部分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逻辑性,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遇到难题可以通过对话和沟通反馈给教师,教师在了解之后可以针对性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二、 对话视角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原则

(一)“以生为本”原则

对话视角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本质是提升小学生数学思维和语言能力,强化师生之间的沟通,引导生生之间进行合作。因此,对话视角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首先需要教师遵循“以生为本”原则,即充分保证学生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学生交流过程中的逻辑方式和思维方式,让学生能够没有束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平等性”原则

对话视角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教学主体是学生,那么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需要坚持“平等性”原则。具体来说,既然学生是教学的主体,那么师生之间就不能是主动和被动的关系,需要有一个平等的交流和沟通平台,这样才能更好促进师生关系融洽,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比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首先需要认清自己教学“引导者”的身份,更多的是引导学生、帮助学生,而不是占据课堂地位开展“一言堂”“一刀切”的教学模式。

(三)“开放性”原则

天性爱玩和天生好动是小学生的特点,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对话视角下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还应当充分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等,充分坚持“开放性”原则,让学生在交流中没有束缚,将自身遇到的所有数学问题都说出来,让教师全面了解情况。这样,才能让学生和教师、学生与学生沟通交流起来,通过沟通和交流完成教学任务。需要注意的是,“开放性”原则并不是完全放任不管,而是需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学习空间和学习时间,但是针对一些违反课堂纪律的问题教师需要及时制止。

(四)“合作性”原则

对话视角下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最大程度实现了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的合作,教师的数学思维引导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行结合和碰撞,让静态化的数学课堂“动”起来,让学生在合作基础上,进行数学知识探究。同时,《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需要运用创新性、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切实推动教育教学方式改革,提升数学教学质量。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模式探索过程中,合作学习更符合小学数学教学开展,可以有效提升课堂效率。所以,对话视角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还应当坚持“合作性”原则。

三、 对话视角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策略

(一)设置对话氛围

对话氛围设置的本质就是让小学生在对话氛围中唤醒对话意识,对对话式教学产生兴趣,通过与教师和同学的对话,学习体会和理解数学知识和数学概念。而且,活泼有趣、科学合理的对话氛围是让小学生融入对话式教学的重要途径。由于小学生对于教师的天然畏惧心理,很多学生一般只会根据教师的提问被动进行问题回答。所以,改进这样死板教学模式,完成对话视角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小学教师需要调动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舒适的对话氛围,缓解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畏难情绪和对教师的畏惧心理。具体来说,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导向、学习水平、学习需求设置多样化的对话情境和氛围,让学生在对话情境和氛围中进行互动沟通、特长发挥、提出质疑和展示自我,从而保证学生能沉浸到对话氛围和对话情境中。

例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关于“圆”部分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视频播放关于“圆”的一些内容,诸如“踢足球”“打篮球”“乒乓球运动”等,学生的注意力就被吸引过来。这时,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讨论“篮球”“足球”“乒乓球”的周长测量方式、计算方式等。由于不同的球类周长不一样,学生可以在这些球类运动的场景中感受数学知识,和教师进行对话,学生参与度自然也就提高了。

(二)设置对话内容

对话氛围设置之后,对话视角下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开展还应当具备一定的对话内容和对话方向。所以,对话视角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教学价值和教学有效性要想发挥,必然需要小学数学教师构建和设置相应的对话内容。具体来说,小学数学教师在构建对话内容的过程中,需要结合教材内容,并在掌握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基础上,对全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情况进行摸排,最后进行对话内容的设置和构建。

比如,小学数学“测量”相关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生活中的兴趣点或者生活接触内容进行对话内容的设计。有的小学生喜欢一些漂亮的文具盒,教师可以设置“同学们知道自己文具盒的长和宽吗?”话题引导学生进行测量。随后可以再问学生:“那么文具盒的厚度是多少?”通过对学生喜欢的东西产生的问题提问,学生就能通过实践之后与教师进行对话。

(三)引导有效对话

究其本质而言,对话视角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现了师生之间关系的重新定义和构建,通过对话让学生敢说、敢问、敢想、敢思考,进而通过对话将一些问题和盘托出,教师给予及时回应。这样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搭建之后,师生之间距离拉近,学生也能得到有效的学习评价,数学课堂教学就实现了有效对话,发挥了教学效果。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具体实施教学过程中还需要引导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产生有效对话,进而通过对话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比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关于“鸡兔同笼”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以“小张家有一只兔和一只鸡,因为兔子和鸡,都和同学们一样,讲文明树新风的。所以放在同一个笼子中不打架的情况下,有2个头6只脚”这一对话内容作为切入,明确了“鸡兔同笼”问题的题目内容,对话有效性得到体现。随后,教师就该主题与学生之间持续进行对话沟通,并引导学生讨论自己提出的问题:“小王家的鸡和兔子也讲文明,放在同一个笼子里面,但是笼子里冒出来8个头,24只脚。老师那天刚好没戴眼镜,同学们帮忙算一算兔子和鸡各有多少只?”这样,学生在与教师的对话过程中获取了有效数学信息,与其他同学之间的对话也就具备了有效性,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数学沟通能力、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等得到提升。最终,通过有效对话,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不仅提高,也有效提升了学习效果。

(四)设置对话问题

课堂问题是教育教学活动中师生互动和沟通最为有效的策略,其不仅方式灵活,且为学生提供了自我展示的舞台,推动了教学活动的开展。所以,对话视角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开展还应当设置相应的对话问题。但是,不同层次的学生对小学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数学技能的掌握差异较大,并不是每个层次学生对于教师的问题都能完全对答如流。所以,对话问题的设置需要教师充分结合小学生的数学能力、数学水平和数学思维,设置不同的对话问题,且涉及的数学问题有浅有深,确保提出的问题不同程度学生都能在自己知识范畴和学习能力内进行思考和回答。这样,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到对话问题回答以及师生互动过程中。

比如:在“圆面积”的教学过程中,问题为“花园半径3米,花园外铺一条0.5米的小路,求小路的面积多少”。这一问题的解答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对0.5米宽的小路面积产生困惑。小路的面积和花园的面积共同组成了一个大的圆形,所以小路的面积就是大圆面积和小圆面积相减,而大圆面积小学生根据问题是可以知道的。所以,教师可以设置“小路面积计算”“大圆面积计算”“小圆面积计算”等不同對话问题,引导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思考和解答。

四、 结语

时代在发展,教育在创新。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想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综合能力,必须让学生对数学知识从根本上产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而对话视角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符合小学生心智不成熟身心特点的一种教学方式,小学数学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对话视角下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价值和教学原则,并从对话氛围设置、对话内容设置、有效对话引导和设置对话问题四个维度开展教学,才能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推动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发展。最终,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洪乙.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J].文理导航,2021(7):14-15.

[2]张红梅.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化: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模式[J].学周刊,2021(23):111-112.

[3]堵春荣,洪明.基于对话教学视角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J].清风,2020(20):64-65.

[4]李蕾.让小学数学课堂充满激情:信息化视角下对话式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应用[J].教育信息化论坛,2019,3(8):142.

[5]张香.生态课堂视角下的小学数学对话式教学探讨[J].西部素质教育,2018,4(9):206-207.

[6]曾彬彬.鉴于对话视角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益提升策略[J].教师,2017(28):67.

[7]陈建洪.基于对话视角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究:以《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为例[J].陕西教育:教学版,2015(12):32-33.

作者简介:

吴艺松,福建省漳州市,福建漳州台商投资区吴宅小学。

猜你喜欢

对话教学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对话教学
对话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