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

2021-11-29沈秋

考试周刊 2021年81期
关键词:陶行知教育思想小学数学

摘 要: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深刻准确指出学科教育应该和生活相结合的必要性,同时匹配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的设计理念,适应小学生学习数学学情,达成进行教学实践的理论契合点。

教师从学科素养培养角度出发,应用该理念关注学生的素质、能力养成,开展贯穿教学设计、生成的全过程,促进小学数学知识的引导。其中通过有效评价引导学生关注数学的实质就是在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习小学数学,并自觉树立良好的思考习惯,相机渗透德育教育。笔者利用苏教版教材进行教学尝试,从教育理念契合点阐述、教学设计、教学评价的改进等方面,结合提出小学苏教的设计,促进教学的效率和有效参与度的措施。在教学实践中,展现教育思想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陶行知教育思想;小学数学;应用案例

一、 理念契合点的阐述: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与苏教版小学数学教学融合

(一)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个层次,凸显了学生自己的创造性和独立思考。生活教育思想表明教育的灵感来自生活,不能逃避生活;社会即学校就是从大型的教育制度角度出发,强调社会在教育中的作用和终身学习的观念;教学做合一最终的目标就是要求学生实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统一,以保证小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

(二)苏教版小学教材的特点

苏教版教材的教学起点是学生已经拥有的知识基础和知识经验,问题情境是贴近儿童生活的,坚持利用师生探究合作的方式推进课堂互动,推进小学数学的应用,从课堂联系到课外,聚焦数学的基本规律,以夯实基本方法为目标展开递进式的学习。这与陶行知教育思想吻合,从而更加适应7~12岁左右小学生探究,有效培养各项数学能力,尤其是亲身经历的反复尝试的学习习惯以及思维力,是对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最有效的培养路径。

(三)陶行知在数学课堂教学工作中的践行指导作用

生活教育理论应用数学教学的作用主要体现在:1.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学生能够脱离局限范围内的无意义学习,发觉学习最有价值的意义就是与生活相联系。对学生而言,学习兴趣的提升是毋庸置疑的,学懂新知识的强烈求知欲促使学生学习能力提升;2. 从教师角度看,融入生活教育理念的教学会带给教师不小的课堂管理工作,但从最终的效果来看,学生能更加牢固掌握知识基础,师生互动、生生探究、课堂生成将更加的有效。学生的高效学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放教师,使得教师工作获得轻松和灵活的益处。3. 从课程改革出发,突出教学评价的改进,创造性把陶行知教育理念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评价,发挥评价的指挥与引导功能,进而突出生活教育以及创造教育的理念,提供有效的途径。在新时代课程的大背景下,人们越来越多地强调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体地位,保障交流与沟通的质量,促进德育渗透、习惯培养、探究热情等发展。

三者融合是基于教學实用性而言的,只有充分发挥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学生学习从起点到发展区的推理作用,架构在苏教版教材的课堂内外,才能最大限度实现有效的、丰富的课堂效果形成。将生活教育理念与数学教学相结合,既有利于对课堂的打磨,更是促进学生积极探究,长远发展的高效之路。

二、 实践的融合:案例剖析需要深刻研学情、重教学策略、优化教学评价

(一)遵循理念,深化学科认识,尊重学情

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同时也是联系生活实际非常密切的学科。只有建立在学生最近经验基础之上的学习起点,加之充分解放学生的感官参与,融合学生天性,这样才能在预设引导中找到课堂的提升之路。而数学的学科内涵就是培养学生探究力、实践力、思维力,丰富对定义的理解。

小学生们天性天真活泼、能想敢做能说胆勇,更是好奇心重,天马行空,需要激发并充分利用心理优势,拒绝刻意的教育扼杀。故而数学教师们就应该在教学课堂上充分释放好小学生的表达欲望,用宽松、和谐、自主作为课堂学习的主旋律,营造一个和谐生活化的课堂学习气氛。

比如:教师在课堂进行苏教版本的“24时计时法”的课堂教学时,可以通过播放“儿童电视台的节目预告”的动画片段或者声音,让全体学生一起猜测是儿童电视台的哪些少儿节目。然后接着发问:谁知道这个电视节目每天什么时间开播呢?全班有的同学直接说晚上8点,也有的同学则直接说8点。教师再次提问:电视上到底是怎样正确标示时间的呢?此时,教师可以播放“儿童节目预告”的视频片头,学生会发现在广播右角处所标着的是“20:00”。此刻可能有学生说:“这是24时计时的方法。”

(二)教学策略突出整体设计,利用教材资源强调学生的实践性

数学知识的学习目标是认识和服务生活,学以致用探究生活奥义。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够通过结合具体生活实际的问题来编一些切合实际可以应用的主要题目,并进行实践性的练习或者动手操作,创设“生活情景”,开展表现性的演练,就有可能促使我们的创新意识和自主探究能力也会得到逐渐培养。

1. 钻研课本教材,基于小学生,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变得更加生活化

教师对学生的课堂教学评估于我国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重大促进意义。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活的教育、“三个需要”理念,其中活的教育主要指的就是对学生自己进行真善美等优秀品质的培养,而“三个需要”则主要包括:需要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需要因材施教以及需要民主化的教学气氛。中小学数学课堂上的老师在对每个学生做出评价时,不能仅仅只将每个学生的科目成绩当作唯一评价标准,应当更多地重视学生自主性学习活动全过程中的价值观和评估,同时还需要对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思想、情绪态度、思想认识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关注。

例如,在进行“面积单位换算”等活动教学时,老师就可以组织一个室内拼图活动,让孩子们在进行过程中认识到单位换算,进一步明确面积的含义就是占有空间的大小。单位之间的进制是相对固定的,丰富的感知方便学生感受大小,这样就能够让孩子们在亲身经历中更加深入地认识并了解本节课的知识点。

2.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小主人

陶行知先生提出:“把课堂教学做成就是一件事,而不是三件事。我们必须在做上教,在做下学。”苏教版教材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实际的数学问题和模型,让他们自己动手去操作、看看、思考。教材中创设了运用大量数学知识的教育情境,密切地联系生活,比如:竖式计算中的改错引用了啄木鸟的情景;面积学习时候,根据铺地砖的设计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试一试和做一做,给予了学生参加更多的实践性活动和探究数学课堂的机会,有助于引导学生更全面、准确、深刻地掌握和了解所学的数学知识。再比如:画一画、圈一圈都是很有用的方法,提高了学生分析和处理数学问题的能力。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的。

3. 教学策略基于“教学做合一”理念的落实

学生本身就是一个学习主体,并非被动的一种知识传递的容器或者是嗷嗷待哺的婴儿。陶行知在报告中指出我国传统课堂教育中,学生很少将自己在学校中习得的知识应用到日常教育和实践中的弊端,倡导改变学校课堂教学严重脱离实际,学生的学习仅为了应付考试的现状,提倡将教、学、做紧密结合起来,让每一个学生通过自己的双手,自己的眼睛,创新和创造自己所需要探索的未知世界,从而真正达到认识和理解世界的目标。融入“教学做合一”理念的课堂,提升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和学习效率。

我们必须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综合创造性,启发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探索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对数学问题的主动解决以及方法应用能力,这是其中的关键。教师在组织开展数学课堂教学研究过程中,要积极地主动引导他们通过研究问题发现问题、探索方法解决问題。因此,教师应尽量多地为广大学生创造一个丰富活动的学习情境,给予广大学生以一个充分发挥想象力的学习机会和活动时间。比如,在引导学生利用七巧板拼组各种图案的时候,教师可以首先引导学生想象要拼组的形象大致的轮廓,注意利用分割。所有孩子与生俱来都具有创造的潜能,但他们的创新意识并非一定只有它才能自己得到发展,而是它所需要的培养和鼓励与支持。

(三)教学评价激发学生主动性和学习的新形式

1. 采取创造性评价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评价应当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在陶行知教育理论下,教师在评价学生时应当重视对学生创新意识和精神的评价,以促进学生的创新性发展。借助这种具有创造性的课堂评价模型,可以促使学生对数学知识得到真正的发现和创造,学生在一种开放状态下自主掌握数学知识,当然,这种评价方式离不开一定的实践经验。例如:在进行“统计图”知识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调查以及对调查的数据进行分析,独立绘制热门综艺前五名的统计图,然后,再引导学生就自己的统计图展示讲解,教师以及部分学生充当评委,对学生的讲解情况进行创造性评价。

在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上主要是基于对学生的一些已有知识和经验,学生较为熟悉和感兴趣的内容能够激发出学生对课堂教育的兴趣。这种方法看似很简单,可以应用到现实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中。

2. 利用学生合作的方式教育

小组合作与小老师帮扶相结合,促进学习方式优化。“是要让小孩教小孩,小孩把自己的事情教给他们,这样做既是一种教学方式,也是一种学习。”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精髓,就是要充分认识到孩子的个性特点和创新精神。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推选小组长担当小老师,并利用小老师之间的评比、考核,促进小老师团队的成长,在交流中更新学生原始认知,进行阶段性的提升,更加亲近的交流、有效的沟通、友谊更密切,效果告别了成年人和学生之间的认知不同,点对点更加直接有效。

三、 结语

文章主要是对陶行知的生活化教育理论在苏教版小学数学课堂教育中的应用与实践问题进行的分析探究,具体的教学案例作为证明初步预判,可能会给一线学校教师们在苏教版小学数学课堂教育中提供一定的借鉴参考,期盼着更多教师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让我们把小学数学与陶行知的生活化教育理念充分地融入其中,以促进学生发展,告别脱离实际的尴尬境地,告别脱离生活经验的脱钩现状,告别学用脱节的不利情况。

我们在新形势下所要进行的课堂改革,应该积极汲取理论的营养,做好联系社会生活的实际、做好捕捉当下生活的素材,做好从课堂中走进人类生活这三件事,实现对学生的培育。联系到生活实际,则如何引导在教授数学知识的同时引领学生进行思考、鼓励小孩子的求知欲和尝试,促进学生对知识转化成思维,进而走进生活。问题也是钥匙,尝试是方法,探究生活充满了乐趣,培养思维力、强化信心,并树立起“终身学习”的思想,渗透德育的提升,今后学习将充满活力和潜力。

参考文献:

[1]缪惠容.教学做合一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0(6).

[2]滕永浩.浅谈生活教育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中的应用[J].中外交流,2020(2).

[3]向建平.数学教学应遵循数学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原则[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48).

[4]曾俊花.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J].学周刊,2018(12).

作者简介:

沈秋,江苏省昆山市,昆山市花桥集善小学。

猜你喜欢

陶行知教育思想小学数学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陶行知教育思想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陶行知教育思想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幼儿良好习惯培养研究
运用陶行知教育思想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