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雅安地区耳鸣流行病学的特征分析

2021-11-29姜霞程蕾蕾王雪治朱毓姝杨桔萍

关键词:吸烟史患病率流行病学

姜霞,程蕾蕾,王雪治,朱毓姝,杨桔萍

雅安地区耳鸣流行病学的特征分析

姜霞,程蕾蕾,王雪治,朱毓姝,杨桔萍

(雅安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四川 雅安 625000)

分析雅安地区耳鸣流行病学的特征。选取2018年2月至7月雅安市常住人口5 480例,以回顾性分析展开研究,以问卷调查形式对主观性耳鸣的患病率、致病原因及人群分布等进行初步调查。5 480例调查者中,发生耳鸣者共1 648例,患病率为30.07%,其中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4~20岁、21~40岁、41~60岁、60岁以上患病率依次升高;农、林、渔业患病率最高,为41.85%,其次为机关企业行政人群,为39.86%,专业技术人员的患病率最低,为10.31%;有吸烟史、饮酒史、睡眠质量差的人群耳鸣患病率高于无吸烟史、饮酒史、睡眠质量好的人群;城镇居民患病率高于农村居民(均<0.05)。耳鸣患病率与性别、年龄、职业、城乡居住环境有关,且城市人群、男性、老年人、农林渔业人员患病率较高,与社会坏境和心理因素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耳鸣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人们生活水平,应当引起耳鼻喉科专家重视。

耳鸣;雅安地区;流行病学;特征

耳鸣为人在无外部声源时感受到声音的一种症状,患者常表现为耳内或颅内产生嗡鸣、嘶鸣等不成形的异常声幻觉,这种声音感觉可以是一种或多种,且持续一定时间。耳鸣是大脑对耳部、听觉系统损伤的感觉神经反应,常与听力损失有关,有数百种疾病可以产生耳鸣的症状[1]。耳鸣往往是听力系统出现障碍或者紊乱的一种表现,当耳鸣超过生理限度,便会发展为症状性耳鸣,且随着生活节奏、方式、环境的改变,耳鸣的患病率逐年升高,并且多于半数的耳鸣患者都伴有听力减退障碍,在日常生活中,耳鸣已经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生活质量与水平。本研究通过对雅安市常住人群进行抽样调查,旨在分析雅安地区耳鸣流行病学的特征,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2月至7月雅安市常住人口5 480例,以回顾性分析展开研究。接受调查者中男性2 190例,女性3 290例;其中4~20岁254例,21~40岁1 471例,41~60岁927例,60岁以上2 828例;在不同的职业人群中,机关企业行政人员148例,专业技术人员252例,商业服务人员192例,农、林、渔业生产人员3 178例,其他1 710例;调查人群中有吸烟史的1 046例,没有吸烟史的4 434例;有饮酒史的669例,没有饮酒史的4 811例;自述睡眠好的2 630例,睡眠质量差的2 850例;城镇居民5 288例,农村居民192例。纳入标准:耳鸣者符合《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2]中的相关诊断标准;通过人口普查确认为雅安市常住人口等。排除标准:未能清楚陈述病史者;患有其他可能引起耳鸣的全身疾病者;精神障碍者等。

1.2 方法 以问卷调查形式对主观性耳鸣的患病率、致病原因及人群分布等进行初步调查。由专业医护人员对研究对象进行病史和耳鸣的问卷调查,主要项目包括:性别、年龄、职业、居住地、吸烟史、饮酒史、睡眠质量、耳科病史、噪声接触史等;耳鸣的侧别、性质、时间、自觉程度等。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不同性别组耳鸣人群患病率。②比较不同年龄组耳鸣人群患病率。③比较不同职业组耳鸣人群患病率。④分析可能致病原因。⑤分析患有耳鸣症状人群城乡居住分布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2检验。以<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性别组耳鸣人群患病率 5 480例调查者中,发生耳鸣者共1 648例,患病率为30.07%,其中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1。

表1 不同性别组耳鸣人群患病率比较[例(%)]

性别调查人数患病χ2值P值 男性2 190 728(33.24)17.420<0.05 女性3 290 920(27.96) 合计5 4801 648(30.07)

2.2 不同年龄组耳鸣人群患病率 5 480例调查者中,发生耳鸣者共计1 648例,4~20岁、21~40岁、41~60岁、60岁以上患病率依次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见表2。

2.3 不同职业组耳鸣人群患病率 统计显示,农、林、渔业患病率最高,为41.85%,其次为机关企业行政人群,为39.86%,专业技术人员的患病率最低,为10.31%,见表3。

2.4 可能致病原因 有吸烟史、饮酒史、睡眠质量差的人群耳鸣患病率高于无吸烟史、饮酒史、睡眠质量好的人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见表4。

表2 不同年龄组耳鸣人群患病率比较[例(%)]

年龄调查人数患病 4~20岁2546(2.36) 21~40岁1 471143(9.72)* 41~60岁927182(19.63)*# 60岁以上2 8281 317(46.57)*#△ 合计5 4801 648(30.07)

注:与4~20岁比,*<0.05;与21~40岁比,#<0.05;与41~60岁比,△<0.05。

表3 不同职业组耳鸣人群患病率比较[例(%)]

职业调查人数患病 机关企业行政14859(39.86) 专业技术25226(10.31)▲ 商业服务19228(14.58)▲ 农、林、渔业3 1781 330(41.85)□■ 其他1 710205(11.99)▲○ 合计5 4801 648(30.07)

注:与机关企业行政比,▲<0.05;与专业技术比,□<0.05;与商业服务比,■<0.05;与农、林、渔业比,○<0.05。

表4 可能致病原因比较[例(%)]

致病因素调查人数患病χ2值P值 吸烟史 14.865<0.05 有1 046366(34.99) 无4 4341 282(28.91) 饮酒史 4.591<0.05 有669225(33.63) 无4 8111 423(29.58) 睡眠质量 290.210<0.05 好2 630502(19.09) 差2 8501 146(40.21)

2.5 患有耳鸣症状人群城乡居住分布情况 5 480例调查者中,城镇居民患病率高于农村居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5。

表5 患有耳鸣症状人群城乡居住分布情况[例(%)]

地区调查人数患病χ2值P值 城镇5 2881 621(30.65)24.254<0.05 农村192 27(14.06) 合计5 4801 648(30.07)

3 讨论

耳鸣患者时常感觉到耳胀、耳闷、耳堵、耳部不舒服,严重时易产生抑郁、焦虑、心烦等情况。耳鸣对患者的身心影响巨大,易导致患者失眠、疲劳、压力大,严重影响其生活和工作[3]。

对该调查样本的性别构成进行分析可见,男性耳鸣患病率比女性更高,现代社会中,男性承担较多社会责任和照顾老人、抚养子女的义务,性格方面比女性更加强势、倔强,决定了男性耳鸣发生的风险高于女性[4]。根据不同年龄组耳鸣发生特征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年龄增长,耳鸣发生率也逐渐升高,年龄越大,脏器随之老化,易与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等疾病合并发生[5]。社会老龄化越来越严重,老人的心理更易出现疾患,进而致使耳鸣发生率变高。根据不同职业组耳鸣发生特征分析结果表明,从事农、林、渔业人员及机关企业行政人员患病率较高,以上几类职业人员平均劳作时间长于其他职业人员,且辛苦程度与对身体的损耗较大,更需要在工作中投入极大的精力,故此类人员患病率高于其他职业人员[6]。根据可能致病因素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有吸烟史、饮酒史且睡眠质量差的患者患病率更高,提示耳鸣患病率与吸烟、饮酒、睡眠质量也息息相关,烟酒对身体的损害都不容小觑,年龄越大造成的危害越大;睡眠关乎人类的身体健康,长时间睡眠质量差会导致人身体出现各种异常,也会导致耳鸣的发生[7]。根据患有耳鸣症状人群城乡居住分布情况结果显示,城镇居住人群耳鸣患病率高于农村居住人群,城镇人群生活环境和压力相对较大,生活节奏相对较大,居住环境和噪音空气质量均不如农村,加之近年来的污染情况较为严重,均有可能导致城镇人群耳鸣患病率升高[8]。

综上,耳鸣患病率与性别、年龄、职业、城乡居住环境有关,且城市人群、男性、老年人、农林渔业人员患病率较高,与社会坏境和心理因素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耳鸣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人们生活水平,应当引起耳鼻喉科专家重视,本研究仍需拓宽方向进行深入探索。

[1] 丁然然, 刘颖, 郑剑龙, 等. 耳鸣及听力下降患者的人群分布特征分析[J].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20, 18(3): 165-168.

[2] 黄选兆. 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129-133.

[3] 陆金山, 杨媛, 吕月, 等. 620例体检受检者耳鸣情况调查[J]. 医药导报, 2017, 36(1): 45-46.

[4] 贾若. 耳鸣和情绪认知的相关性研究[J].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16, 14(2): 158-162.

[5] 洪志军, 刘秀丽, 刘启贵. 1 748名体检者耳鸣流行病学调查[J].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17, 24(4): 171-174.

[6] 丁然然, 刘蓬. 耳鸣患者的鸣响特征研究[J].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18, 5(6): 421-425.

[7] 何荣萍, 郑芸, 刘蓬. 调整生活方式对难治性耳鸣及睡眠障碍的疗效[J].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16, 3(4): 211-216.

[8] 李纪辉, 磨宾宇, 冯海燕, 等. 耳鸣患病率和危险因素流行病学研究进展综述[J]. 当代医学, 2018, 24(2): 178-180.

姜霞,大学本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耳鼻咽喉头颈疾病的研究。

R181.3

A

2096-3718.2021.07.0123.02

猜你喜欢

吸烟史患病率流行病学
小儿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预防分析
2020年安图县学生龋齿患病率分析
儿童医院临床分离多重耐药菌的流行病学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控分析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吸烟可能增加发生抑郁的风险
COPD合并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探析
吸烟有害健康,二手烟危害子孙
我国高血压人群的一般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