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危型HPV与液基细胞学联合应用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2021-11-29林春花

关键词:细胞学危型病理学

林春花

高危型HPV与液基细胞学联合应用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林春花

(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新容奇医院体检科,广东 佛山 528305)

探究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与液基细胞学联合应用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价值。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0年6月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新容奇医院收治的65例疑似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高危型HPV、液基细胞学检测。以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比较所有患者高危型HPV检查与液基细胞学检查情况和诊断效能。病理学诊断显示,阴性26例,阳性39例,阳性检出率为60.00%;高危型HPV检查显示,阴性26例,阳性39例,阳性检出率为60.00%;液基细胞学检查显示,阴性25例,阳性40例,阳性检出率为61.54%。病理学诊断与高危型HPV检查、液基细胞学检查的阳性检出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0.05);联合诊断的特异度、灵敏度、准确度均高于高危型HPV检查、液基细胞学检查单一诊断(均<0.05)。高危型HPV、液基细胞学联合检查在宫颈癌患者中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宫颈癌;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液基细胞学;诊断

宫颈癌属于临床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疾病,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有关,其多发于多个性伴侣、吸烟、过早性行为、早年分娩、多产、免疫功能低下的女性,患者临床表现以阴道排液、流血、接触性出血等为主,若治疗不及时可导致癌细胞向其他脏器浸润转移,患者可出现贫血、消瘦、乏力等症状[1]。临床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故对宫颈癌进行早期筛查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目前临床中常见的筛查方法主要为阴道镜子宫颈活组织病理学诊断、高危型HPV、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等,其中阴道镜子宫颈活组织病理学诊断可快速发现可疑病变部位,以便于手术治疗,可用于宫颈癌与宫颈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人乳头瘤病毒检查适用于高危人群的大面积普查;液基细胞学检查有助于提高宫颈病变检出率[2-3]。本研究旨在探讨高危型HPV与液基细胞学联合应用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0年6月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新容奇医院收治的65例疑似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24~58岁,平均(36.17±6.03)岁。研究经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诊断标准:参照《妇科疾病诊断标准》[4]中疑似宫颈癌的相关诊断标准。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均进行病理学诊断;无精神疾病等。排除标准:合并血液系统疾病者;合并免疫系统性疾病者;合并其他肿瘤者等。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阴道镜下行子宫颈病理学诊断、高危型HPV检查、液基细胞学检查,其中联合诊断阳性为高危型HPV检查与液基细胞学检查阳性,联合诊断阴性为高危型HPV检查与液基细胞学检查阴性。①阴道镜下行子宫颈病理学诊断。通过阴道镜对患者的宫颈可疑病变处进行多点取样,对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分析,阴性结果为炎症,而阳性结果包括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鳞状细胞癌抗原(SCC),其中CIN可分为轻度(Ⅰ级)、中度(Ⅱ级)和重度(Ⅲ级)[4]。②高危型HPV检查。患者取截石位,充分暴露宫颈,术者通过取样刷采集患者宫颈部的上皮细胞,而后保存于装有细胞保存液的瓶中,采用酶切信号放大法进行筛查。③液基细胞学检查。取样方法同②,将标本送至病理检查室,病理科通过液基细胞沉降式自动制片染色机(广州安必平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对标本进行制片、HE染色;并采用TBS对标本的质量进行评估与分类。阴性结果为正常(WNL),阳性结果为非典型鳞状细胞(ASC)、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SCC[4]。

1.3 观察指标 ①高危型HPV检查情况。阳性检出率= HPV阳性例数/总例数×100%。②液基细胞学检查情况。阳性检出率=(ASC+L-SIL+H-SIL+SCC)例数/总例数×100%。③诊断效能。分别计算高危型HPV检查、液基细胞学检查及联合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灵敏度=真阳性例数/(真阳性+假阴性)例数×100%,特异度=真阴性例数/(假阳性+真阴性)例数×100%,准确度=(真阳性+假阴性)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2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2趋势检验。以<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高危型HPV检查情况 病理学诊断显示,阴性26例,阳性39例,阳性检出率为60.00%;高危型HPV检查显示,阴性26例,阳性39例,阳性检出率为60.00%。病理学诊断与高危型HPV检查的阳性检出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000,>0.05),见表1。

表1 高危型HPV检查情况

病理学诊断例数HPV阳性(例)HPV阴性(例)阳性检出率(%) 炎症261016 38.46 CINⅠ级18126 66.67 CINⅡ级1082 80.00 CINⅢ级862 75.00 SCC330100.00 合计653926 60.00

2.2 液基细胞学检查情况 病理学诊断显示,阴性26例,阳性39例,阳性检出率为60.00%;液基细胞学检查显示,阴性25例,阳性40例,阳性检出率为61.54%,病理学诊断与液基细胞学检查的阳性检出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032,>0.05),见表2。

表2 液基细胞学检查情况

病理学诊断例数WNL(例)ASC(例)L-SIL(例)H-SIL(例)SCC(例)阳性检出率(%) 炎症26213200 19.23 CINⅠ级18211410 88.89 CINⅡ级1025210 80.00 CINⅢ级800152100.00 SCC300003100.00 合计652519975 61.54

2.3 诊断效能 受检者共65例,病理学诊断显示,阴性26例,阳性39例;高危型HPV检查显示,阴性26例,阳性39例,其中真阳性25例;液基细胞学检查显示,阴性25例,阳性40例,其中真阳性27例;联合诊断检查显示,阴性23例,阳性42例,其中真阳性34例。联合诊断的特异度、灵敏度、准确度均高于高危型HPV检查、液基细胞学检查单一诊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见表3。

表3 诊断效能(%)

组别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 高危型HPV检查64.10(25/39)46.15(12/26)56.92(37/65) 液基细胞学检查69.23(27/39)50.00(13/26)61.54(40/65) 联合诊断87.18(34/39)*#69.23(18/26)*#80.00(52/65)*#

注:与高危型HPV检查比,*<0.05;与液基细胞学检查比,#<0.05。

3 讨论

宫颈癌患者早期无明显症状,中晚期可出现异常的阴道流血症状,而患者出现症状后就医已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故预后较差[5]。因此,早诊断、早治疗尤为重要,简单的临床检查误诊率高,极易导致患者延误治疗,易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机。

近年来,高危型HPV、宫颈液基细胞学用于临床诊断疾病的应用效果显著,在早期宫颈癌的诊断中也开始引入使用。高危型HPV是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高危人群进行分型检测的方法,其对HPV病毒感染进行准确的检测,可提高宫颈癌前病变筛查的敏感性,同时改善妇女宫颈癌的防治[6-7]。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是将女性宫颈脱落上皮细胞取出进行相关病理分析,其检查结果准确率较高,但也可出现误差,影响后续治疗[8-9]。本研究结果显示,高危型HPV的阳性检出率为60.00%,液基细胞学检测的检出率为61.54%;联合诊断的特异度、灵敏度、准确度均高于高危型HPV检查、液基细胞学检查单一诊断,提示高危型HPV、液基细胞学联合检查的诊断效能最优,准确度最高,可作为早期宫颈癌患者的检查方法。

综上,高危型HPV、液基细胞学联合检查在早期宫颈癌患者中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1] 韩晶, 苗卉, 冯向先. 宫颈癌组织DcR3的表达与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相关性研究[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9, 23(1): 85-89.

[2] 严瑞明, 钟梅, 余艳红, 等.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与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宫颈癌的临床相关性[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8, 38(1): 101-105.

[3] 柳海军. 液基细胞学与高危型HPV-DNA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意义[J]. 北京医学, 2018, 40(2): 180-181, 183.

[4] 来佩琍. 妇科疾病诊断标准[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1: 391-393.

[5] 陈小莉, 许永生, 殷亮, 等. IVIM-MRI与DWI评估及预测局部晚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疗效的临床价值[J]. 磁共振成像, 2020, 11(9): 776-780.

[6] 胡诗淇, 杨雨静, 赵霞. HPV检测独立应用于宫颈癌筛查长期预测价值的Meta分析[J]. 实用妇产科杂志, 2018, 34(5): 371-376.

[7] 田智丹, 王劲松, 黄文斌. HPV E6/E7 mRNA联合HPV L1衣壳蛋白在子宫颈癌前病变诊断中的价值[J].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19, 35(3): 351-353.

[8] 江维, 曾四元, 梁美蓉, 等. 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与hTERC基因检测联合应用对阴道镜活检漏诊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诊断效能[J]. 山东医药, 2018, 58(3): 62-64.

[9] 姜明月, 冯瑞梅, 王林, 等. 液基细胞学联合人乳头状瘤病毒核酸检测对宫颈癌筛查的效果评价[J]. 中华肿瘤杂志, 2018, 40(10): 750-756.

林春花,大学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体检科检验。

R217.1

A

2096-3718.2021.07.0121.02

猜你喜欢

细胞学危型病理学
液基细胞学检查对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临床筛选的临床价值
高危型HPV筛查与TCT联合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外周血G6PD活性检测对于感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宫颈癌患者的诊断预后价值
我院2017年度HPV数据统计分析
阴道镜检查在异常细胞组织学中的必要性
PBL教学法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中药导致肝损害组织病理学及临床特征分析
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DNA、液基薄层细胞检测在宫颈癌及前期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多媒体技术在病理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