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创环境下大学生就业创业机制优化策略探究

2021-11-29陕西开放大学陕西工商职业学院创工作室

营销界 2021年7期
关键词:大学生教育学生

1.陕西开放大学;2.陕西工商职业学院“璐”创工作室 李 璐

我国大学教育逐渐普及,大学生人数众多,但是社会所提供就业岗位有限,这就使就业形势变得严峻。想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就必须要领会双创精神,将其落实到大学教育中,促进就业创业机制不断完善。这样不仅能增强学生就业创业意识,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使学生在指导下进行实践,在参与中不断增强就业创业能力。这种情况下就业创业成功率会变高,不仅解决自身就业问题,还能在创业中使工作岗位变多,以缓解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式,并能通过就业创业促进经济更好发展,最终将促进多赢。

一、大学生就业创业机制现状与问题

(一)就业创业意识不够强

我国大学生受传统观念影响,缺乏就业创业意识,毕业后最大心愿是找到一份薪酬满意且相对比较稳定的工作。学生认为就业创业难度大,且自身缺乏实力,结果很可能以失败告终,既浪费时间又可能背上债务,还不如找一份不错工作,老老实实的上班。有些大学生有就业创业的想法,但是得不到家庭的支持,在各种劝说和打击下,就业创业热情也会消散。大学生对就业创业认识不足,畏难情绪比较严重,导致就业创业能动性不够强。

(二)成果转化率低

就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创业状况看,存在着局限性大的问题。大学生所接触到就业创业活动,不够全面化,基本上都是属于课外辅导形式,而且范围比较小,集中在当前比较热门的微商、电商领域等。这种就业创业模式下,大学生缺乏创新意识,总是在拷贝别人经验,或者是复制创业成功案例。大学生就业创业中创新是基础,脱离了这个基础,创业技术含量严重不足。创业创新难以出成果,缺乏推动力,也无法形成影响力,这样的就业创业活动是低效和无效的。

(三)体制不够完善

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创业意识相较于之前,有一定程度的增强,不过实践情况依然不够理想。大学生就业创业中普遍存在着缺乏毅力,三分钟热度,热度过去后就失去就业创业兴趣,导致这项活动有头无尾,经常性半途而废,或者是以失败告终。大学生就业创业之所以有这种情况,一个方面是因为能力有限,有心做好但是能力不允许,还有就是精神力量不够,不具备持之以恒和深入钻研的精神;另外一个方面则是因为这个部分体制还不完善,就业创业具有形式化问题,自然就难以达成就业创业目标。这个主要体现在大学教育中,针对就业创业的管理体制有问题。就业创业管理牵扯到了很多机构,需要高校、社会、政府通力协作,不过实际情况却没有实现这些,各个机构独立作战,相互之间沟通和交流少或者是不及时,致使各项和就业创业相关信息不能及时被大学生获知,对就业创业产生消极影响。

(四)就业创业教育存在问题

大学就业创业教育有问题,社会需要的是应用型人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要以这个为导向,实际课程安排和教学却未能落实这个目标,致使教育有滞后性问题。高校就业创业教育也有这个问题,就业创业教育缺乏系统性和实践性,无法能学生参与进去,而且局限性比较大,严重影响学生就业创业积极性,同时也不利于就业创业实践能力提升。体制不健全还体现在服务机制方面,大学就业创业有多个部门主导,主要有思想教育、学校管理部门等,绝大多数学校还没有形成独立的就业创业管理部门。这些部门在就业创业管理方面专业性不够,就业创业教育按部就班,不能和学生实际需要有效结合,所能起到的指导作用十分有限。

二、大学生就业创业机制优化措施

(一)增强大学生就业创业意识

大学生就业创业行为受思想的支配,想要提高学生就业创业成功率,首先就要从理念抓起,增强其就业创业意识。高校要做好舆论导向,加强对就业创业宣传和教育,通过各种渠道进行,以确保大学生对双创有足够的了解,使其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念和创业理念。因为在任何时候,就业创业机制优化都依赖于正确观念和理念支撑,只有转变大学生对就业创业看法,具有就业创业自觉性,才能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成效的提升。高校针对就业创业和创新宣传教育,方式要多样化,利用校园网络平台、校园广播、校园论坛、校园期刊等,全方位宣传,在校园内营造浓郁的就业创业环境。学生多途径了解,就能掌握就业创业新政策,积极加入这个方面讨论中,主动分析和研究就业创业成功与失败的案例,从中汲取经验。这样在就业创业中就能少走弯路,也有利于就业创业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高校要增强大学生就业创业意识不能局限于学校,应延伸和拓展到社会上,转变学生家长的观念,使其改变找一份稳定工作,创业就是瞎折腾的思想。学生家长对就业创业有全面和正确认识,明确创业与就业之间关系,创业是以另外一种方式就业,这样就会支持大学生就业创业想法,对于大学生就业创业就有促进性。另外,大学生就业创业宣传过程中,必须使其清楚,持之以恒精神和创新对于就业创业影响,提高学生这两个方面的思想觉悟,为就业创业成功奠定基础。

(二)政府应充分发挥引导和监督作用

大学生就业创业事关重大,既会对学生自身发展产生影响,也会对社会发展形成比较大影响,所以政府要加入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并要做好就业创业监督。大学生就业创业有政策的保障和支撑,成效好自然也就能提升。当前大学生就业创业机制有问题,政府在指导和监督中存在主体不明确和责任不清晰的问题。就业创业管理现在有多个管理和督导主体,如学校、教育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等,不仅容易出现资源浪费,还严重影响就业创业成效提升。所以当前就业创业管理要改变这个状况,成立或者确立专人的部门管理对大学生就业创业进行管理。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就业创业委员会,由其承担这个方面管理。在实际开展工作中要促进多方协调,比如社会、政府、家庭、学校等,明确各自在大学生就业创业中职责和任务,使其发挥自身作用,推动大学生就业创业发展。

(三)完善就业创业管理机制

大学生就业创新管理中要共建共享信息和资源,且要划分清楚责任,在监督同时做好问责。这个过程中需要对于大学生就业创业管理相关部门,针对这项工作落实情况密切监督,做好考核评价,以激发相关部门推动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积极性。大学生就业创业要完善服务机制,针对大学生创业活动进行财政资助,并要设立就业创业专项资金和创业奖励等,对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支持。大学生就业创新要增强实践性,建立孵化基地,要确保好的创业想法和项目能够落实下去。社会要就大学生就业创业需求,组织讲座,以及开设培训班,对学生就业创业活动有针对性进行指导。这里需注意,就业创业讲座要贴合实际,真正帮助学生提高就业创新能力,解决创业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打造和就业创业相关的信息平台,不仅要资源共享,还要展开交流讨论,互帮互助中提高就业创业综合能力。

(四)促进就业创业教育提质增效

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要改变观念,以市场为导向,将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目标。就业创业教育增强针对性,以学生专业为基础,制定就业创业课程。相较于其他领域,大学生在专业领域内就业创业能力和成功率更高,因为是其擅长的部分。就业创业教育要提高实践性,知识技能学习融入实践活动中,让学生边做边学。所以,大学生就业创业要做好实操训练,采取校企结合的办法,成立工作室,完成企业提供的订单,以促进就业创业成果转化,确保学校、学生、企业共赢。高校针对就业创业成立专门部门,系统安排和组织就业指导,做好创业实践训练等。另外,就业创业要与专业教学结合起来,拉入到课程体系中,贯穿于大学生学习全过程,以增强其就业创业意识和提高就业创业能力。高校就业创业教育要完善考核评价,明确不足,然后不断改进就业创业教育。另外,大学生就业创业要强化资金保障,将金融机构纳入其中,确保学生创业能够顺利获取启动资金。针对一些大学生提出来的有发展前景,创意十足的创业项目,企业要帮扶和支持,为大学生创业项目开启和推进提供资金支持,最终与大学生共享创业成果。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中要引入第三方机构,使其发挥作用,在大学生就业创业中对其有针对性提供指导,同时要提供与之相关的咨询服务,协助大学生更好地进行就业创业。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双创环境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了机遇,因为有很多优惠政策,对大学生就业创业进行支持和帮扶。大学生就业创业机制建立健全,有助于学生就业创业成功,而完善这个方面机制需要从多个方面努力,主要有增强学生就业创业意识、政府充分发挥引导和监督作用、完善就业创业管理机制、促进就业创业教育提质增效等。

猜你喜欢

大学生教育学生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赶不走的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学生写话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