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集体土地流转方式与价格表征

2021-11-29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朱其伟

营销界 2021年7期
关键词:集体土地集约化土地

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朱其伟

我国的农村土地改革步伐从未停止,从小岗村为代表的家庭土地承包责任制到国家“十三五”规划中,关于农业工作的各项要求,无不体现着国家对于农业发展的重视,对于土地改革的决心.农业现代化改革,核心的目标是实现农业提质增效,稳粮增收,持续发展,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稳定就业。为此国家也在开展不同形式的土地流转制度,例如实现集约化、规范化、现代化的农业经营理念、优化土地流转效率、提高农业的资本资源有效配置、实现土地的专业化利用、明确农村的土地产权、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等一系列的现代经营策略。

一、我国集体土地流转现状

一是流转规模大,流转形式丰富。随着我国对供给侧下集体土地改革的不断调整和升级,目前全国的耕地流转面积呈现不断扩大的态势,从2014-2019 年的流转数据来看,平均增速达到12%,在流转方式上也日趋丰富,除了有出租,转换外,还出现了转让,入股等形式。在流转形式上,土地通过出租的方式进行流转的增长率最高。这主要归因于随着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工业化发展不断提高,大量的农民工入城,导致滞留在农村的土地出现大量出租的情况,这也为土地的集约化利用,规模化生产,和特色产业集群的打造创造了条件。

二是流转签约不规范,缺乏合同约束。受中国传统农业社会发展的影响,目前在我国土地流转中,很多农民之间出现的代耕、转租等合约,还是通过口头协议的方式进行,这种基于彼此之间的熟悉或者信任来达成了口头协议,具有很大的法律风险,虽然伴随着相关的土地流转服务机构的建立,在合同文件以及责任义务的约束中逐渐开始完善,但是口头协议依然占有较大的比例,由于缺乏对转租,代耕等当事人责任和义务的规范,导致土地在流转过程中,在面积肥沃程度以及流转时间期限、流转的用途等方面,没有进行明确的规范和详细的说明,这就给以后当事人之间的责任义务带来了法律风险。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土地流转方式与价格表征

随着国家对经济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视,土地流转及农业生产效率成为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在土地资源配置,集约化管控和土地利用率上,完善集体土地的流转管控机制,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是农业产业升级转型,提高农业生产利用效率,实现现代化农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

(一)充分利用区域产业特征,提高土地收益率

在土地的使用效率上,不同的地区要结合自身的发展特色进行集体土地的规划和生产,最大效率利用好土地的生产价值,例如有的地区,适合大规模种植普通农作物,通过集约化种植,提高粮食生产能力。而有的地区由于气候原因更加适合种植茶叶水果等。还有的部分地区由于工业产业相对发达,对于绿色果蔬大棚产品的需求更加旺盛,还有部分区域拥有天然的旅游业资源,更加适合种植与旅游业相关联的产品等等。因此,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当中,对于集体土地的流转,需要结合当地土地的开发资源和外部环境,使土地能够高效率的产出,最终形成本区域内独特的产业集群打造区域内品牌,当区域的产品品牌具有竞争力之后,其土地流转和使用的价值便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对于土地的高效率流转和产业集群的发展,需要政府部门及当地相关企业、农业发展部门通力合作,统筹规划,协调发展,最终实现产业化,集群化和规模化生产、品牌化运营的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目标,提高土地的流转效率,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二)因地制宜,统筹协调与土地流转相关责任方之间利益关系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仅是要解决供需之间的矛盾,更是在各领域内,对制约发展的制度进行改革,提高体制运营的效率。在集体土地流转改革的过程当中,协调好政府与地方各相关部门及农户之间的利益,由于每个部门和层级所关注的出发点不一样,这就会导致其对于改革的关注点有所不同,单一地关注某一方面,可能会导致其他相关利益方的利益受损。例如在政府层面,其更加注重的是农村农业经济发展的稳定性以及地方的城镇化建设进度。在其他职能部门的执行过程当中,则更多的是考虑本部门的指标,如财务税收、环境治理,城镇规划建设等。对于农民而言,千改万革,农民关注最多的就是个人的收入,在农村集体土地流转的改革过程中,必须要协调好这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既要保证层次化运营的步伐不受影响,又要确保耕地面积、土地利用质量以及农民收入,坚决杜绝在集体土地改革的过程中。只顾一方利益而导致土地在使用效率,农民收入等方面受到影响。

(三)集体土地流转规范化,多元化金融支持

随着国家土地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国家对于土地分田到户的政策不断落实和细化之后,我国对于农民土地流转的限制做出了更多的规定,也丰富了农民使用土地的范围,如建设用地权,宅基地使用权,农田用地的使用权等,但是对于土地的流转过程中,土地的流转规模,流转期限,用途等都没有进行详细规定,导致土地在流转的过程中,出现部分土地没有被有效利用,农田荒芜或者农田在流转过程中,因双方法律意识淡薄,对土地的流转方式、规模、期限、使用用途等没有做出规范化的约定,导致产生不少的法律纠纷,不仅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也给双方利益带来损失。因此,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需要加大土地管理中间机构,或者相关信用托管机构对土地的流转进行管理和规范,促进土地流转效率和合规性建设,通过合约的方式提高土地的流转效率,对土地的规模化集约化和流转过程中的规范化作出约定,扩大农村土地的经营面积,进一步提高土地的生产效率,使土地的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同时在金融支持方面还需要实现多元化的支持,目前对于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的资金支持,尤其是随着规模化规范化集约化的土地应用的出现,国家对于农产品金融贷款的门槛和贷款利率的支持还不够。需要加大对这一方面的支持,提高土地的资本色彩。通过资本的力量来提高土地各要素的产出效率,加大农业生产资本投入,例如给予农村集约化土地金融支持,对于国家扶持的农业产品给予相应的贷款支持,对于一些大型的农业设备,在采购或租赁等阶段给予相应的金融补贴。通过资金的融资来带动农村集约化土地利用的发展,提高农业全要素的生产效率,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目标。

(四)建立健全农民自愿原则,确保土地定价权合理导入

对于我国土地流转市场而言,根据实际调查能够发现存在不规范管理的情况,特别是市场定价方面,缺乏市场定价相关要素,大部分会议乡镇政府的决定进行定价。这样不仅是农民的应有权益无法得到保障,而且还会使农村土地存在的流转风险进一步提高。会有效解决这个问题,相关人士应该从制定健全的定价规则和土地流转政策方面入手,使农民的应有权益在法律法规的保护下得到保障。不仅要给予农民较高的自主权利,而且还要对农民自愿原则给予尊重,坚决杜绝通过行政手段对土地流转进行强行控制,使农民土地遭到破坏,减少农民经济收入的情况发生。与此同时,在土地流转过程中,还要加强对土地所有权性质的保护力度,对土地流转行为从定价权、流转权、经营权等独立性特征入手进行规范,从而使农村土地实现经济集约化发展的目标。

三、总结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集体土地流转对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规划具有重要意义,做好流转方式的合规性建设与相关金融支持,提高农业土地使用效率,加大土地集约化经营管理,实现农民增收、土地增值的目标。

猜你喜欢

集体土地集约化土地
苏州吴中高新区构建集约化可视化平台 提升动态监管能力
集体土地征收法定程序变迁研究
论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与农户生计转型
我爱这土地
秋季蔬菜集约化育苗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如何实现房地登记与土地等管理工作有效衔接(二)
当前集体土地征收拆迁的困境与对策分析
集约化育苗助推现代农业
分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