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稻-小龙虾”连作种养技术集成初探

2021-11-29陈生良郁建中戴华振

上海农业科技 2021年1期
关键词:海盐县稻虾水草

陈生良 郁建中 戴华振

(1海盐县农作物与种子技术推广站,海盐 314300;2秦山街道农业农村办公室,海盐 314302)

嘉兴市海盐县位于浙江省北部的杭嘉湖平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且日照充足、水量充沛、气候温和湿润,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适宜发展稻虾产业。海盐县也是浙江省稻渔综合种养重点示范县之一。

“水稻-小龙虾”连作种养模式可在确保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的前提下,通过放养小龙虾,提高稻虾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增加农户的经济效益。为此,海盐县从2016年开始引进“水稻-小龙虾”连作种养模式,通过4年的试验与示范,最终集成了稻虾综合种养技术。据统计,2019年海盐县推广“水稻-小龙虾”种养模式,其面积为695 hm2,水稻产量为7 518 kg/hm2,小龙虾产量为1 505 kg/hm2,全年总产值达69 873元/hm2,纯收益为38 673元/hm2,比稻麦轮作增收34 491元/hm2。为促进“水稻-小龙虾”连作种养模式在海盐县的进一步推广应用,笔者拟从稻田准备、小龙虾养殖、水稻种植等环节,总结和介绍“水稻-小龙虾”连作种养技术,以供相关种植户参考借鉴。

1 稻田准备

1.1 筑高田埂

以1~2 hm2稻田为一个种养区。利用开挖丰产沟、养殖沟的田土或客土筑高、压实田埂,要求四周田埂高出田面1 m、上宽1.5~2 m、坡比1∶1,保证灌水80 cm以上不漏水。

1.2 预设进排水管

进、排水管分别位于稻田两端,高进、低排。其中,进水管设在田埂上,进水口用80目、长3~4 m的聚乙烯长网袋过滤,防止杂鱼卵混入;排水管设在稻田另一端的环形沟低处,采用直径为200 mm的活节PVC管,并用20目的聚乙烯网片封口,以防止小龙虾外逃。

1.3 泡田消毒

新改造的稻虾种养田在筑好田埂后,加水至水深10~15 cm,泡田1.0~1.5个月,以消除残留农药的危害。泡田结束后排干田水,再重新加水至水深10 cm,并撒施生石灰750~1 000 kg/hm2,以杀灭水体中的病菌及野生小杂鱼,且调节水体pH至7.5~8.0。

2 小龙虾养殖

2.1 种植水草

水草不仅能为小龙虾提供栖息场所,还能改善水质、增加溶氧量,并给小龙虾提供部分食料。因此,种好水草可直接提高小龙虾的产量和质量。一般稻虾田以种植伊乐藻为宜,在11月水稻收获后及时上水、种植伊乐藻,可采用兜栽法种植,兜间距10 m×8 m,栽种100~125兜/hm2,用鲜草200~300 kg/hm2,且草兜中间用泥土压住,以防止漂浮。

伊乐藻种植后,田间水位保持在高出水草上端5~10 cm,待水草生根萌发后逐渐加高水位,水位保持在水草上端10~20 cm。4月—6月伊乐藻生长旺盛时,需捞出部分水草,保持伊乐藻在水田的覆盖率在30%~50%,避免水草过多造成虾体变黑、虾壳变红、脱壳困难以及氨氮浓度偏高造成应激反应等,水草过多还会造成捕捞困难以及水草呼吸耗氧导致水体短时缺氧而引起虾浮头等。

2.2 种苗放养

小龙虾种苗一般在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水温稳定在12 ℃以上时进行放养。要求虾苗规格为150~400尾/kg。宜就近取苗放养,要求虾苗出塘到放养田的时间控制在2 h以内,若虾苗需远距离采购,则需做好低温半干运输和放养成活率的测定。

在75 000~180 000尾/hm2的放养密度范围内,随着放养密度的增加,小龙虾的产量减少,一般放养75 000尾/hm2的小龙虾产量为2 025 kg/hm2,放养120 000尾/hm2的小龙虾产量为1 710 kg/hm2,放养180 000尾/hm2的小龙虾产量为1 305 kg/hm2。因此,生产上建议小龙虾放养密度为75 000~82 500尾/hm2,即放养200~500 kg/hm2,较远距离运输的虾苗可增加5%~15%的放养量。

2.3 饵料投喂

为保证小龙虾快速生长,需补充饵料投喂,且投喂高蛋白优质饲料有利于小龙虾脱壳、成长。一般在3月—4月每天上午、下午各投喂1次,5月中旬以后,随着白天气温上升,建议仅在傍晚投喂1次,每次投饵量为在塘小龙虾重量的2%~5%,并及时巡塘检查小龙虾吃食情况。若饵料在2~3 h内吃完,说明投饵不足,应适当增加投喂量;若第2天还有剩饵,则需适当减少投喂量。

2.4 巡塘及水体管理

每天坚持巡塘2~3次,早上观察小龙虾爬草情况和水体质量,中午了解水温变化,傍晚通过巡塘掌握小龙虾吃食情况,并及时调整投喂量。

根据不同季节调节水位,3月—4月保持水深在30~40 cm,5月—6月保持水深在50~60 cm。4月下旬到5月底可通过调水改进水质,要求2~3 d调水1次,调水量为稻虾田水的1/3,做到7~10 d全田换水1次。

2.5 捕捞上市

当年投放的虾苗,通过30~40 d的养殖管理,最早可在4月下旬开始捕捞上市。可采用捕大留小的方式捕捞上市,并在水稻插秧前结束捕捞。

3 水稻种植

3.1 品种选择

宜选择通过国家审定或浙江省审定的中早熟晚稻品种,要求植株紧凑、高产、优质、抗病、抗倒。优先选用杂交稻或长粒粳稻,如“嘉优中科3号”“嘉优中科13-1”“甬优1540”“中嘉8号”等。

3.2 栽培方式

采用集中育秧、机械插秧方式。适宜播种期为5月30日—6月5日,播种前用烯效唑1 500倍液浸种。移栽期为6月20日—30日,秧龄20~25 d,行株距为常规稻30 cm×(16~18)cm、杂交稻30 cm×(20~22)cm,每穴栽2~3苗,要求机插深度为1.0~1.5 cm,漏插率小于5%,漂秧率小于3%。

3.3 施肥管理

采用“前促、中控、后补”的施肥原则,禁止使用碳酸氢铵和氨水等铵态氮肥。一般施用水稻缓释专用肥“茂施”300~450 kg/hm2作基肥;可根据水稻长势,控制分蘖肥施用; 于7月下旬补施尿素75~112.5 kg/hm2作穗肥。

3.4 病虫草害绿色防控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病虫草害防治原则,以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为主,尽量避免使用化学农药。例如,可利用杀虫灯诱杀成虫,利用和保护好害虫天敌,使用性诱剂诱杀成虫等。值得注意的是,禁止使用有机磷类、菊酯类和高毒、高残留杀虫剂,以及氰氟草酯、噁草酮等除草剂。

3.5 水稻收获

在稻谷成熟90%时要及时用收割机进行收割,稻桩保留高度在40~50 cm,秸秆全部还田作小龙虾饵料。水稻收获后及时上水,以促进小龙虾出洞繁苗。

4 小 结

“水稻-小龙虾”连作种养模式充分利用了小龙虾、水稻的生长发育特点,3月—6月养殖小龙虾,6月—10月种植水稻,且在水稻种植期间,小龙虾打洞越夏交配繁殖,水稻收割后及时上水,促使小龙虾出洞产稚虾。因此,“水稻-小龙虾”连作种养模式可提高稻虾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增加农户的经济效益,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但在小龙虾增氧超高产养殖、稻虾套养共生等方面的技术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海盐县稻虾水草
大通湖流域稻虾种养尾水分析与治理对策
魏巍
江西省国营恒湖综合垦殖场稻虾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爱吐皮的爸爸
顽强的落地生根
吃晚饭
山区稻虾综合种养技术要点
嘉兴市海盐县美术教师作品
水草冒泡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