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系杂交水稻II优7954高产优质制种技术

2021-11-29陈军

园艺与种苗 2021年4期
关键词:六安父本母本

陈军

(六安市金安区种子管理站,安徽六安237005)

Ⅱ优7954是浙江省农科院育成的籼型杂交水稻新组合,由不育系Ⅱ-32A与恢复系浙恢7954配组而成的组合,于2003年由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推荐给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04019)。2019、2020年2年在孙岗镇孤堰村品种展示结果显示:Ⅱ优7954产量、长势、熟相表现突出,深受参观者、农户们喜爱,两年平均产量9.30,9.61 t/hm2,比对照Ⅱ优838平均增产4.3%。自该品种进入六安市场以来,推广面积迅速扩大,2020年仅在六安市金安区就推广种植7 867 hm2以上,占该区杂交水稻种植面积13.6%以上。为了能满足六安地区对该品种的需求,该区种子企业自2010年开始对该品种进行自制,制种产量有很大的提升,逐渐形成适宜本地区的制种技术。

1 亲本性状

1.1 恢复系浙恢7954

浙恢7954为籼粳杂交后代,属中籼迟熟类型,在六安地区3月中、下旬播种,播始历期120 d左右,主茎总叶数17~18片叶,株型紧凑,分蘖能力一般,对肥水比较敏感,抗冻能力强,但易感稻瘟病,抽穗集中,花时大多集中于上午10:00—11:00,花粉量较大,是高产制种栽培关照对象、主攻对象,是提高制种产量的关键。

1.2 不育系Ⅱ-32A

Ⅱ-32A主茎总叶数15~16片,在六安地区4月上旬播种,播始历期105 d左右,感温性较强,株叶繁茂,茎秆粗壮,叶片宽大,包茎较轻,柱头外露率高,花时集中于上午11:00左右。

2 高产制种技术

2.1 制种基地的选择

制种基地原则上要求:基地田块平整开阔,土壤肥力中等偏上,阳光充足,排水方便,有山、川、村庄等自然屏障作隔离带。六安地区基地多采用制种组合的始穗期与当地种植的水稻始穗期相隔20 d以上、以及配合周边100 m内种植恢复系浙恢7954的办法,防止外来花粉干扰制种。

2.2 播期安排

六安地区梅雨天气多出现在每年的6月中、下旬与7月上旬,8月份又是高温天气。在该地区制种不仅要考虑制种组合的抽穗扬花期是否与当地种植的水稻抽穗杨花期重叠,而且要考虑该品种组合抽穗扬花期是否错开梅雨季节或高温天气。因此,安排好父母本播种期、始穗期,不仅关系到父母本花期是否能够相遇,而且尽量使该品种组合的抽穗扬花期避开恶劣天气,是保证制种成功的基础或前提。在六安地区,一般Ⅰ期父本3月20日左右播种,Ⅱ期父本3月28日左右播种,Ⅰ期父本与Ⅱ期父本播差为8 d左右,父本总用种量为8 kg/hm2,隔离带父本与Ⅰ期父本同时播种、全生育期内(特别在抽穗扬花前)同样肥水管理;母本Ⅱ优-32A与Ⅰ期父本的叶差为1.8叶,播差12 d,预计父母本7月下旬始穗。

2.3 种子处理

浸种前条件允许,可晒种2~3 d,用泥浆水对父母本种子进行精选,再用强氯精或25%咪鲜胺1 500~2 000倍药剂拌入温水中浸种17~20 h。期间,间隔一定时间搅动1次种子,使每处种子受热均匀,杀菌消毒,防恶苗病、立枯病。将浸好的种子捞出沥干保温催芽,催成短芽谷播种。

2.4 育秧管理

针对父本分蘖力弱与母本播始期差距小的特点,在Ⅱ优7954高产制种栽培父本管理上,加强父本肥水管理。Ⅰ、Ⅱ期父本全部采用薄膜育秧,播种时尽量播稀、均匀,以培育多蘖壮秧。秧田底肥以有机肥为主,重施含磷的二元或三元复合肥,辅以适量氮肥;在2叶1心左右重施分蘖肥,用适量的粪水加兑尿素75 kg/hm2和适量多效唑泼施,以后每长1片叶施用尿素1次。Ⅱ-32A茎秆粗壮不易倒伏,叶片宽厚而长,生长势旺,中后期荫蔽严重,如果田间湿度大容易发病。施肥同样以有机肥为主,配合磷钾肥,特别是磷肥。水稻在苗期对磷元素有特殊的贮藏特点,整个生育期需要的磷元素有70%左右在苗期被吸收贮藏,供以后生长发育使用,这就是磷肥(不论在秧田还是在本田)常作底肥的原因。灌水以湿润灌溉为主,干湿交替,同时在2叶1心左右做好化控处理。父母本在移栽前1~2 d施用返青肥:75 kg/hm2尿素加相应的内吸型杀虫剂,做到“四带”即带肥、带药、带泥、带蘖移栽,尽量做到不返青。父母本秧龄35 d左右,不宜栽老秧。

2.5 适时移栽

移栽前,制种田先分好厢,按2.4 m厢宽留厢,厢与厢间留30~35 cm宽的工作走行沟,父本栽植于其两侧,父母本行比2∶14,父本株距16 cm,每穴带苗6个左右,Ⅰ期与Ⅱ期父本栽插比1∶2,采用相间式栽插,父母本间距20 cm左右,母本株行距14 cm×13 cm,每穴带苗2~3个。父母本均采用湿润移栽湿润生根,1 d后浅水护苗,之后采用“浅、湿、干”灌溉法管理,适时重烤田,防止母本疯长,降低田间湿度,减少病虫害发生机率。移栽后在给父母本同时追肥的基础上,父本应多施2次氮肥,培育多分蘖强壮父本,保证有足够花粉供应。根据苗势及预测花期情况,施好穗肥,一般施75 kg/hm2尿素加112.5 kg/hm2氯化钾作穗肥。穗肥应以氯化钾为主,辅以适量的尿素,否则容易引起水稻贪青、倒伏。

2.6 花期预测与调节

水稻的整个生育期分营养生长期、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期以及生殖生长期,其中营养生长期包括基本营养生长期与可变营养生长期,虽然水稻全生育期、主茎总叶片数、播始期受遗传因素影响,在特定区域内基本保持不变,但随着生长环境的变化,如天气,温度,光照,秧苗素质的好坏,秧龄的大小,肥水施用时期、剂量的不同,均能影响可变营养生长期的长短,从而影响播始期长短,具体表现为:①造成父母本播始期增长或缩短,形成花期偏差;②用往年花期相遇好的父母本叶龄记载,比对今年父母本叶龄来预测谁快谁慢,采用相应的调节方法,来影响可变营养期的长短,进而影响播始期的长短,达到“快控慢促”的目的,使父母本花期不至于偏差过大。

根据往年花期相遇好的田块父母本叶龄记载,采用“叶龄余数法”预测今年倒3叶、倒2叶、剑叶出现的时间,结合“剥检幼穗法”判断花期相遇情况,进行二次调控:喷雾磷酸二氢钾液能促进幼穗分化发育,喷雾氮素肥料液能抑制幼穗分化发育;利用父本对水分的敏感性,采用“水促旱控”对父本进行微调,以上措施在幼穗分化3期前有效。利用“叶龄余数法”推断父母本幼穗分化大概出现时间,再用“剥检幼穗法”判断父母本花期相遇情况,该方法适用所有制种田块花期预测(包括未做叶龄标记的),具有很强的普遍性、实用性。

2.7 及时合理喷施“920”与人工授粉

及时合理地喷施“920”,有利于维持父本供粉、母本受粉态势,改善父母本穗层结构,避免父母本过高,增加母本柱头外露率,提高外实率,提高制种产量。Ⅱ-32A不育系包茎较轻,对“920”反应敏感,原则上要求喷施过“920”的母本在轻微包茎或者不包茎的前提下,母本植株尽量矮些,做到不割叶或轻割叶,更有利于提高柱头外露率。

经过几年的制种实践,确定以下比较理想的喷施时期、喷施措施:父母本花期相遇(父母本花期相差-2~2 d)的同喷,第1次于抽穗10%~20%喷施15~30 g/hm2,第2次于抽穗30%~40%喷施90~135 g/hm2,1 d内分2次喷完。父本喷施原则只是保证与母本花期相遇的那些株穴有最佳的供粉态势,其他早的或迟的株穴不予考虑。父本早2 d以上的,推迟到抽穗30%~40%喷施,但第1次喷施要加大剂量,为45~65 g/hm2,更严重的要同时考虑母本见穗1%,用小剂量4.5 g/hm2连续喷施2~3 d,同时重视父本供粉态势;父本迟2 d以上的可提前到见穗1%喷施,但第1次喷施要用小剂量4.5 g/hm2连续2~3 d,以后按花期相遇喷法喷施。如果遇到降温阴雨天气要适当加大“920”用量,根据父母本开花情况,做好人工辅助授粉,及时赶粉,提高花粉利用率。若遇到阵雨天气或重露早晨可延迟赶粉,每天赶粉3~4次。

2.8 加强病虫害综合防治

父母本秧田期的主要病害虫有稻蓟马、螟虫、蚜虫、负泥虫、稻象甲、苗稻瘟、立枯病等,特别是父母本在大棚薄膜育秧时温度湿度不稳定、地温低、阴雨或光照不足,易诱发水稻立枯病,导致秧苗腐烂死亡。因此,本田要抓好纹枯病、稻瘟病,螟虫、稻蓟马、稻飞虱的防治,秧苗嫩绿的田块更应重视病虫害防治;抽穗开花期注意纹枯病、穗颈瘟、稻粒黑粉病、稻纵卷叶螟等,分别在父母本始穗期、盛穗期喷施相应药剂防治;灌浆结实期注意防治稻叶蝉、稻飞虱、穗颈瘟和稻粒瘟。以上各期根据不同病虫害施用相应药剂。

2.9 及时除杂

安排父本作隔离带、制种组合抽穗扬花期错开当地水稻抽穗扬花期,以防止外来花粉干扰,是防杂的前提条件,一般从秧苗期开始派专业人员专门负责除杂防杂工作。在整个生育期,凡发现父母本异株应连兜整体拔除,并将早穗的父母本杂株、混在父本中的保持系、开花期母本中凡花药饱满有花粉的植株连蔸拔去,保证所制种子纯度。严格收贮,在收割、晾晒或烘干、加工、运输、储藏过程中,防止机械混杂、人为混杂。

猜你喜欢

六安父本母本
安徽六安:乡村直播 “云端”致富
传统《元宵歌》本的复现、消失与走向
六安茶香也袭人
杂交粳稻常优2号母本机插制种技术
吴月娘爱的,贾母不待见的,都是这杯六安茶
父本在杂交谷子化学成分分布中的评价作用
鹦鹉鱼品系对不同亲本和繁殖技术的响应
玉米杂交制种中父本的管理技术
甜(辣)椒杂交制种育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