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陇南核桃病虫害无公害综合防治策略

2021-11-29安永进

园艺与种苗 2021年4期
关键词:陇南核桃树害虫

安永进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甘肃成县742500)

核桃属胡桃科,多年生落叶植物。核桃树是喜温树种,对土壤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寿命可达数百年。核桃仁昧甘、性温,富含精氨酸、油酸、抗氧化物质、磷脂、不饱和脂肪酸等十多种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及微量元素,具有非常高的营养价值。无论是药用、食用,还是综合利用,核桃都均广阔的栽培发展前景。

甘肃省陇南地处长江流域嘉陵江上游,甘肃省东南部,区内年平均气温5℃~15℃,日照时数1 600~2 000 h,无霜期120~260 d,独特的地形地貌、湿润的气候环境以及良好的土地资源造就了核桃生长的沃土。2001年,成县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核桃之乡”,同时获得“国家级核桃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全国核桃良种基地”、“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3张国家级名片。2014年10月15日,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成县核桃”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然而,随着核桃种植面积的增加,群众防治核桃病虫害的投入也逐年加大,一年要多次喷洒化学农药,而化学农药不仅极易产生残留,且达不到预期效果,此外还杀死大量天敌,埋下农业生态平衡破坏以及自然环境污染等隐患。因此对核桃病虫害进行无公害综合防治势在必行,无论对陇南核桃品牌的保护还是对自然生态环境保护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陇南核桃栽培自然条件及栽培概况

通过对陇南山区核桃全生育期的气象和植物学特性的系统观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陇南市康县、成县大部和徽县中南部、武都南部及白龙江流域、文县南部及白水江流域等地海拔1 000~1 600 m的平川、浅山、丘陵、深山地带为核桃最适宜种植区;康县、成县和徽县北部、礼县、西和中南部、两当县大部、宕昌中部、武都中部及白龙江流域、文县中部及白水江流域等地海拔900~1 000 m和1 600~1 800 m的谷地及半山区为核桃适宜种植区。目前,全市一区八县均有栽培,成县核桃种植已实现了适宜区全覆盖,种植规模已达3.4万hm2,1 100万株,坚果产量2.5万t,产值3.77亿元。

2 陇南核桃病虫害发生及分布特点

因陇南独特的自然气候及地理环境,核桃的病虫害种类繁多。白龙江下游属亚热带湿润区,特别是该区地处亚热带到温带的过渡带,亚热带植物与温带植物均有分布,给杂食性的害虫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同时也给寄生专化性弱的病原菌提供了广泛的寄主,该区病虫经历冬季后存活的数量多,发生最为严重。危害比较严重的病害主要有核桃灰斑病、炭疽病、黑斑病3种;蛀干严重的害虫有家茸天牛、星天牛、云斑天牛,其中云斑天牛主要发生在文县、武都、康县、成县、徽县、两当县;危害叶片严重的害虫有银杏大蚕蛾、核桃星尺蠖、核桃扁叶甲等,其中银杏大蚕蛾分布范围最广,危害持续时间长,造成的产量损失大,已成为核桃主要虫害之一;蛀果害虫主要有核桃举肢蛾、核桃长足象、灰象甲,其中核桃举肢蛾主要发生在康县、成县、徽县和两当县。

此外,核桃病虫害的分布还表现为: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植物群落种类越来越少,核桃病虫种类也随之相应减少,海拔较低的川坝地区病虫种类较多,危害严重,可见陇南核桃病虫害种类的垂直分布具有明显的层次性。

3 陇南核桃病虫害无公害防治策略

3.1 农业防治

3.1.1 加强果园管理,消灭病虫害源头。幼树生长期,每年多次中耕除草和松土,有2次关键时期的除草必须进行。一是核桃开花期以后,另外一个是入伏以前,除草要及时、深锄;冬春季兴修树盘,预备雨雪为土壤蓄水;同时,挖开根颈部土壤,降低土壤湿度,破坏幼虫越冬的环境,可将越冬害虫冻死,此法防治核桃横沟象虫效果明显;在生长期及时检查、剪除、清理果园内黑斑病、褐斑病和核桃举肢蛾、核桃吉丁虫侵害的枝条;及时摘除受白粉病危害的叶芽,对核桃吉丁虫为害的枝条,可刮除虫斑,最后将清理的残枝落叶及有病虫害危害的枝条、病果及时集中深埋或销毁。

3.1.2 合理施肥,增强核桃树势。在秋、冬季节耕翻核桃园土壤的同时,施入腐熟的农家肥、油渣等有机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加土壤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增强核桃树树体营养,从而提高抗病虫能力,加速树体生长而间接避开某些害虫的危害,同时补充磷、钾肥。另外,在初冬或早春,挖开核桃树根颈部土壤,灌入人尿或沼气液,既可起到杀死横沟象的幼虫,又可起到给核桃树追肥的作用。

3.1.3 合理布局栽植,改善栽培措施,采取合理的间作套种模式。在核桃树定植以前,做好核桃园址选择和规划,建园之前,选择恰当的立地条件。栽植前先深耕整地,防止园内积水,以预防和减轻落叶病害及根部病害的发生。有条件的核桃园种植区域,可采用间作套种的模式,如林菜间作、林粮间作、及不同树种间作,或者核桃园行间种植绿肥,改善园地生态环境,从而形成复合型核桃园,形成隐蔽、温湿度变幅小及稳定的小气候,增加区域内的物种数,特别有益于天敌昆虫种类和数量的增加,从而形成区域性的小范围生态环境,达到病虫危害发生轻微或不发生的目的。

3.1.4 采取合理的整形修剪措施,增强树势。抓住采果后到落叶前这段核桃树修剪的最佳时期,改善树体通风透光条件,特别是树体内膛要通透,树体内膛通透性保持在10%左右为最佳。对于严重影响树形,以及影响树体通风透光的枝条,如过于密闭的重叠枝、交叉枝和徒长枝、背上枝,以及容易滋生病虫害的枯枝、老化枝、病虫枝等,重点修剪。

3.2 物理防治

3.2.1 人工捕杀。对于有群集性和假死性的害虫,如核桃云斑天牛、金龟子等,可采用人工捕杀。白天摇动枝干,使成虫受惊落地,再进行捕杀;早春在树干基部涂宽粘胶环,阻止或杀死上树草履介壳虫的幼虫;采果后,在树干绑缚松散草绳,进行诱杀核桃瘤蛾幼虫。

3.2.2 综合诱杀。利用害虫的趋性,人为设置器具、设备等,将害虫诱集加以消灭。开春后,每2 hm2果园内安置1盏杀虫灯,灯下放置1个水盆,水盆内盛放2/3的水,可诱杀鳞翅目成虫、金龟子等多种害虫;也可用频振式杀虫灯、LED新光源杀虫灯等物理诱控技术,效果也十分明显;有的害虫对颜色有趋性,如利用有的害虫对黄颜色的趋性,购买或自制黄色带有黏胶的粘虫板,引诱害虫扑向粘虫板,达到防治害虫的目的。黄板上粘虫面积达60%以上时,粘虫效果下降,及时清除粘板上的害虫或更换黄板,当黄板粘胶不粘时也应及时更换;果树生长季节,也可用糖醋液诱杀,按红糖2份、食醋8份、白酒1份、10份水配制成糖醋液,盛在碗或广口瓶内,每公顷放置150只左右的碗或广口瓶,可诱杀金龟子等害虫。

3.2.3 阻隔。根据害虫的活动习性,人为设置障碍,预防幼虫或某些不善飞行的成虫上树危害。果树萌芽前在树干方便操作的合适部位刮去一圈宽度5~10 cm的粗皮,用塑料布缠绕一圈,接头处重叠约2 cm,并用订书针固定,形成膜环,可以阻隔幼虫爬行上树危害。

3.2.4 树干涂白。核桃落叶前后,以生石灰5 kg、硫磺0.5 kg、植物油0.2 kg、食盐0.4 kg、面粉0.25 kg、水20 kg配制涂白剂,在核桃树干高度一般不低于2 m位置涂白,可防治树干冻害兼防治病虫害在树干中越冬。

3.3生物防治

3.3.1 人工饲养和释放天敌。利用虫害天敌昆虫,以虫治虫。天敌通过直接捕食害虫或寄生于害虫身体上消灭害虫。常见的捕食性天敌有瓢虫、草蛉、胡蜂、蚂蚁、食蚜蝇、捕食螨等,寄生性天敌主要包括寄生蜂和寄生蝇。根据“关注森林网”甘肃省林草局2020年3月9日报道,陇南市经济林研究院核桃研究所经过连续3年的生物防治实验研究,历年高发的文县碧口片和康县大堡片银杏达蚕蛾发生率显著降低,越冬存活卵块数大幅减少,就目前来看,生物防治效果较为明显。在陇南市文县碧口、中庙和康县大堡、云台分别对天敌寄生蜂-枯叶蛾短角平腹小蜂防治核桃银杏大蚕蛾生物防治效果进行调查,在2019年释放寄生蜂的实验地块发现,核桃树干银杏大蚕蛾卵块均不同程度被寄生蜂寄生,据统计,室内平铺的卵粒寄生率达到了98.5%,卵块寄生率达到81.5%,综合防治效果达到80%。

3.3.2 以菌治虫治病。以菌治虫是利用害虫的病原微生物防治害虫。生产实践中常见的杀虫细菌有苏云金杆菌、芽孢杆菌等;杀虫真菌有白僵菌、绿僵菌等;杀虫病毒有桑毛虫核多角体病毒、刺蛾病毒等。以菌治病主要是应用各种菌的代谢产物即抗生素治病,如春雷霉素、农抗120、链霉素等。

3.3.3 利用昆虫激素防治害虫。在核桃树生长季节,在园内悬挂含有人工合成昆虫性外激素的设施工具,可大量诱杀雄成虫,使雌成虫失去大量交尾机会而无法繁衍后代。或者通过人工合成的含有性信息素的化学成分,诱集寻求交配的雄虫,将其集中诱杀于诱捕器内,此法具有高度的专一性,防治效果较好。

3.3.4 利用其他有益动物。如招引食虫益鸟、园内养鸡,取食害虫的幼虫和成虫。

猜你喜欢

陇南核桃树害虫
害虫的克星
蜗牛一觉能睡多久?
新经济下会计专业就业困境与突破——以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高海拔区核桃树体器官养分累积、分配及生长发育特征
寓言二则
核桃整形修剪技术及注意事项
青青之岛 悠悠陇南
A Study on Improvi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Oral Ability
核桃树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方法探讨
老核桃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