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理论继承和创新发展

2021-11-29毛阳海闫红瑛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领导集体方略座谈会

毛阳海,闫红瑛

(西藏民族大学财经学院 陕西咸阳712082)

进入新时代以来,党中央先后召开了第六次、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丰富和发展了党的治藏方略,形成了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是对我们党治藏稳藏兴藏成功经验的总结提炼和创新发展,是新时代做好西藏工作的根本遵循。

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既和党的治藏方略在精神实质上保持一致,又吸收了党的十九大以来最新理论成果和工作要求[1];进一步追溯可以看出,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历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治藏方略的继承和发展。本文从思想和理论层面就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对历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治藏方略的继承和最新发展情况进行分析。

一、如何理解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思想内涵范围

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被高度概括为“十个必须”,即:做好西藏工作,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必须坚持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战略思想,必须把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作为西藏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必须坚持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的重要原则,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必须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必须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必须坚持生态保护第一,必须加强党的建设特别是政治建设。

这“十个必须”是对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形成的“党的治藏方略”(即“六个必须”)的继承和发展,但在此之前的历次西藏工作会议上,中央治藏方略的内涵是散见于西藏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方针、经验总结、目标任务、战略定位、工作要求等各方面,没有形成“n个必须”的内容框架,故仅用“十个必须”难以全面、贯通地考察党中央治藏方略的继承和发展关系。因此,我们认为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思想内涵,其范围除包括“十个必须”外,还需要适当扩展到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讲话的其他6项重点内容:(1)指导思想中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指导思想中的“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3)指导思想中的“四件大事”和“四个确保”。即抓好“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确保国家安全和长治久安,确保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确保生态环境良好,确保边防巩固和边境安全”;(4)“把青藏高原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的生态工作要求;(5)关于贯彻新发展理念、优化发展格局、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新使命和工作要求;(6)关于“两屏、一前沿阵地、一重点地区”的新时代西藏工作战略定位。即西藏是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和生态安全屏障,是抵御美国等西方反华势力遏制分化中国图谋的前沿阵地,是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重点地区。[2]

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理论渊源和一脉相承关系

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鲜明的继承性和创新性,历代党中央的治藏方略,其理论和实践从来都是在一脉相承中推陈出新的。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首先是对党的治藏方略的代内传承和发展,而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的治藏方略又是对前四代党中央的治藏方略的代际传承和发展。限于篇幅,我们对这种代际传承和发展不做两两比较,而是试图对自新中国成立至今一直传承不变或基本不变的党中央治藏方略的思想内核加以提炼总结。

中央第六、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分别形成的党的治藏方略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它们之间存在最邻近、最直接的代内传承和发展关系,其中直接继承或基本不变的思想主要有:(1)治藏方略的核心内容都坚持了“n个必须”内容框架,且大部分内容是直接继承而来。党的治藏方略的核心内容是“六个必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核心内容是“十个必须”;在“十个必须”中,第一、二、四、五、六、十个“必须”在“六个必须”中均出现过,系继承而来且基本未变。其中第一个“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两项根本制度)只是在“社会主义”前面加了“中国特色”四字;第二、四个“必须”(治边稳藏战略思想和20字战略原则)在“六个必须”中是合在一起作为第二个“必须”;第三、第七个“必须”(“着眼点和着力点”、各民族“三交”)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未列入“六个必须”,但在西藏工作指导思想中已经出现;第九个“必须”(“生态保护第一”)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未列入“六个必须”,但在生态工作要求(“七要”)中已被提到;第十个必须(“加强党的建设特别是政治建设”)在“六个必须”中的表述是“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二者高度相似。(2)其他内容的继承关系。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强调的西藏工作“四件大事”,其中“稳定、发展、生态”三件大事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已经出现;西藏工作指导方针中的“四个确保”,除新增加“确保边防巩固和边境安全”、去掉“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外,其他三个“确保”基本上没变;关于西藏工作的战略定位,“两屏”定位即“西藏是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和生态安全屏障”没有变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形成的党中央治藏方略,和以前历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治藏方略相比,许多思想内核存在一脉相承的代际传承关系。

(一)都深刻认识到西藏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

早在建国之初,毛泽东同志就指出:“西藏在祖国大家庭里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必须认识藏族问题的极端重要性”。[3](P6)(P138)另一方面,毛泽东同志也深刻认识到西藏工作的特殊性。他指出,西藏是一个和其他地方完全不同的民族地区,从当地的环境和政治、经济、文化到与祖国的关系及帝国主义的影响等,都有很大的特殊性,而且这些又都和民族、宗教问题交织在一起。[4](P45)他特别叮嘱进藏工作的张国华:“你们在西藏考虑任何问题,首先要想到民族和宗教问题这两件事”。[5]后来的历代中央领导集体也高度重视西藏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以中央书记处名义召开了第一、二次西藏工作座谈会,表明了对西藏工作的高度重视,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后提出西藏要“在中国四个现代化建设中走进前列”;邓小平同志也认识到政治经济特别落后及藏汉民族隔阂严重是当时西藏特殊性的重要表现。他指出:“过去藏族与汉族的隔阂很深,……过去西康的反动统治把他们搞苦了。”[6]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还首次总结了西藏的四点特殊性。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把西藏工作提升到党和国家战略全局的高度,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名义召开了第三、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江泽民同志明确提出“西藏的工作在党和国家的全部工作中居于重要的战略地位”。胡锦涛同志阐述了西藏工作在党和国家大局中的战略地位,他在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号召全党同志要“站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战略高度”认识做好西藏工作的重要性;新时代党中央同样十分重视西藏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和主持召开了中央第六、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他提出的“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战略思想进一步凸显出西藏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中的优先地位和战略地位。自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西藏工作的特殊性,坚持了扶持西藏发展的特殊灵活政策,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总结出了西藏存在的社会主要矛盾和特殊矛盾。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深刻认识西藏工作的特殊性的同时更强调要处理好“一”和“多”、“异”和“同”的关系。党的治藏方略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思想内涵,都充分体现了西藏民族宗教工作的特殊性以及新形势下西藏工作的新特点。

(二)都致力于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反对分裂

历代中央领导集体都认识到“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呈现多元一体格局”,历代中央治藏方略都蕴含了“西藏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藏各民族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思想内核。历代中央领导集体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意志是坚定不移的。早在新中国建立之初,党中央就把解放西藏和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作为党在西藏工作的首要任务。毛泽东同志在考虑解决西藏问题时,始终要求要符合西藏百姓利益,要加强与藏族同胞的团结;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他十分重视统战工作,特地嘱咐张经武到西藏后要“统战上层,爱国一家”。与此同时,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也旗帜鲜明反对分裂,部署粉碎了“伪人民会议”谋求“西藏独立”的图谋,平定了西藏反动上层发动的全面武装叛乱。后来的历代中央领导集体都传承和坚持了维护国家统一和反对分裂的坚定立场。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必须坚决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这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所在。第二代党的领导集体坚决平息了1989年拉萨骚乱。从第三代党的领导集体开始更鲜明地表明了开展反分裂斗争长期不动摇以及同达赖分裂祖国的行径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的态度,1995年,围绕班禅转世灵童问题,同达赖集团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并取得了重大胜利。[7](P540)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同样表明了要“旗帜鲜明地同达赖集团和国际反华势力的分裂破坏活动做斗争”的态度,早在2008年4月,胡锦涛同志就指出了我们同达赖集团矛盾,不是民族、宗教、人权问题,而是“维护祖国统一和分裂祖国的问题”。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迅速平息了拉萨“3·14”暴力犯罪事件。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首次把“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作为西藏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写进了治藏方略,强调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反分裂斗争”,这和历代中央领导集体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反对分裂的正确立场和坚定信念是一脉相承的。

(三)都坚持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这是历代中央领导集体治理西藏的根本遵循。在西藏解放之后的较长时期,党对西藏工作都采取了集中领导方式。毛泽东同志曾强调:一切有关西藏事务必须直接向中央汇报,由中央来统筹解决。在他的亲自部署和领导下,于1965年9月成立了西藏自治区,之后地县党政组织相继建立,标志着党在西藏首次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实现了党对西藏工作的全面领导。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尽管对西藏的政治制度变革,罕见地采取了宽容、忍让、等待的态度,但对于在西藏建立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意志是坚定不移的。早在1949年,毛泽东同志就曾指出:西藏的革命分作两步走,“第一步,走民主的道路;第二步,走社会主义的道路”。[8](P1-2)平叛和民主改革彻底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度,完成了西藏的民主革命。民主改革基本完成后,党中央考虑到西藏的特殊性没有急于开展社会主义改造,但毛泽东同志一直有一个坚定信念,那就是西藏必将走向社会主义道路,也能够直接转化到社会主义阶段。从1965-1976年我党只用了十余年时间就在极为特殊的西藏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从第二代到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通过拨乱反正、改革开放,颁布和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1984),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党的建设,加强对社区、村落和寺庙的管理,在实践中强化和改善了党对西藏工作的领导,坚持和不断完善了社会主义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首次把这“三个坚持”写入了西藏工作指导思想;中央第六、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都把这“三个坚持”置于治藏方略的首位,表明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这“三个坚持”作为党治理西藏必须始终坚守和永恒不变的根本遵循。

(四)新时代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和“慎重稳进”“稳定发展”方针是一脉相承的

在西藏和平解放初期,毛泽东同志就多次强调:“在西藏考虑任何问题,首先要想到民族和宗教问题这两件大事,一切工作必须慎重稳进。”[9](P28)按照“慎重稳进”方针,1956年中央决定“六年不改”。事实上,他在处理西藏各种问题时,都表现出罕见的温和、宽容、忍耐。[5]在民主改革基本完成后,他又及时纠正西藏一度出现的急躁冒进做法,提出西藏今后几年不要急于搞社会主义改造。1961年4月,中央明确指示西藏工作必须采取“稳定发展”的方针,“五年以内不搞社会主义改造”。[5]后来历代中央领导集体都在事实上坚持了“长期建藏”原则和“慎重稳进”“稳定发展”的方针。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讲话在诠释“长期建藏”原则内涵时明确指出“长期建藏,就是要坚持慎重稳进方针”;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写入了西藏工作指导思想,“长期建藏”仍是20字战略原则的组成部分,表明新时代党中央在西藏工作方针方面本质上仍继承了“慎重稳进”“稳定发展”方针。

(五)重视促进西藏发展和为西藏人民谋福祉的初心矢志不渝

早在西藏和平解放初期,毛泽东同志就多次谈到“西藏要发展,人口、文化、经济和政治都要发展”。他确立了“一面进军,一面筑路”等政策方针。进藏人员按照“进军西藏,不吃地方”指示,多次开展大规模开荒生产运动,解决了部分粮食自给和全部蔬菜自给。西藏物价一直保持平稳,化解了西藏上层对粮食的担心和恐惧,赢得了人心。[10]青藏、川藏“两路”及后来新藏、滇藏等公路的修通,从根本上解决了进藏人员物资供应问题,有力地促进了西藏的经济社会发展。民主改革基本完成后,党中央就明确提出“要集中力量领导群众发展生产,繁荣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毛泽东同志非常重视帮助西藏发展,表示在建设新西藏方面中央会尽可能地提供帮助,在政策上给予照顾和优惠。[5]在中央支持和全国人民帮助下,在西藏兴办了多个学校、医疗机构、防洪工程以及二十多个气象台站和水文站;建成拉萨石灰厂、地毯厂、新夺底沟电站、藏北化工一厂等数十个工矿企业。西藏在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中期迎来了历史上第一个“黄金发展”时期。[11](P74-75)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推动西藏改革开放、谋求西藏加快发展,确立使西藏“走进国家现代化建设前列”的长期目标,明确“两个长期不变”、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兴建援藏工程。第三、四代中央领导集体致力于推动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着眼于改善民生,形成了中央扶持西藏、全国对口支援西藏的特殊政策,自1994年以后,西藏经济进入了史上最长的快速增长周期,连续二十多年实现两位数增长,人民生活得到显著改善。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并大力支持西藏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推动建设小康西藏、美丽西藏、健康西藏,中央第六、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分别把发展作为“三件大事”“四件大事”之一,都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这个“出发点和落脚点”列入了治藏方略;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提出推动西藏高质量发展,建设国家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新时代以来,西藏经济增速多年保持在全国第一,2019年12月提前一年实现了所有县(区)脱贫摘帽,西藏社会保持了持续稳定、长期稳定。可见,历代中央领导集体不遗余力促进西藏稳定和发展,不遗余力改变西藏贫穷落后面貌,不遗余力为西藏人民谋福祉的初心是矢志不渝的。

(六)都坚持“长期建藏”原则

在西藏工作20字重要原则中,“长期建藏”原则出现的最早。它始于1950年初进藏解放军树立的“长期建设西藏”的坚定信念,当时西藏工委也指出:“长期建设西藏则是党的基本方针,也是我军的长期任务。”从此,“长期建藏”就成为历代党的中央领导集体一直坚持的西藏工作重要原则。原西藏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阴法唐认为,“长期建藏”是“老西藏精神”的核心思想,成为“老西藏精神”的重要标志和试金石。[12]进入新时代,“长期建藏”不只是作为一种信念和精神得以传承,还被写入了西藏工作20字重要原则。

三、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是对历代中央治藏方略的最新发展

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通过深化对西藏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总结党领导人民治藏稳藏兴藏的成功经验,形成了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是对我们党近70年治藏思想和实践的总结和升华,是对历代中央治藏方略的最新理论贡献。

(一)对西藏工作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有重大创新

客观地讲,从新中国成立到中央前两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尚没有完整概括出西藏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首次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件大事,三个确保”①的西藏工作方针;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修改为“一个中心,两件大事,四个确保”②,增加了“确保生态环境良好”。中央第六、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在西藏工作指导思想方面有明显创新,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取代了“一个中心”,对“四个确保”内涵有明显创新,扩展了“两件大事”。一是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在“四个确保”中把“跨越式发展”改成了“持续健康发展”,去掉了“长治久安”前面的“西藏”二字,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在“四个确保”中增加了“确保边防巩固和边境安全”;二是中央第六、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把“稳定、发展两件大事”先后扩展为“稳定、发展、生态三件大事”和“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这些变化无疑是对西藏工作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的创新和完善。

(二)提出了全新的治边稳藏战略思想

201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了“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重要战略思想,这10字战略思想在中央第六、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先后被写入党的治藏方略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这个战略思想,既延续了历代中央领导集体对边疆治理和稳定西藏等涉藏地区问题高度重视的态度,在思想理论上又有重要创新。其创新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把稳藏和治国治边并列,进一步彰显了西藏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中的战略地位;二是一个“先”字明确了“稳藏→治边→治国”的逻辑顺序,把治藏稳藏兴藏工作置于治国治边方略的优先地位。

(三)新时代形成了完整的西藏工作重要原则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首次提出了20字西藏工作重要原则,即“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并阐释了其内涵。前已述及,“长期建藏”这项原则很早已经出现并得以继承,但直到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时,才增加了“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继续实施‘富民兴藏’战略”等内容。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讲话首次完整阐述了20字重要原则,并诠释了其内涵;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将其单独列入治藏方略更凸显了其重要地位。它们之间不是简单罗列而是存在严密的逻辑关系:依法治藏是前提,依法治藏才能实现“稳藏”,只有“稳藏”才能“兴藏”;富民兴藏是关键,依法治藏、长期建藏都以富民兴藏为根本目标方向和价值旨归,“富民”是西藏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兴藏”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必然选择;长期建藏是保障,没有长期建藏的信念和精神,没有中央和全国人民长期支援西藏,治藏稳藏兴藏都无从谈起;凝聚人心是基础,夯实基础是根本,其意自明,无须赘述。[13]这20字重要原则首次被作为一个整体概括出来并体现出严密逻辑关系,是对中央治藏方略的最新理论贡献。

(四)首次总结出“着眼点和着力点”,完善了“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历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治藏思想和实践中,有许多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帮助西藏发展、改善民生、争取人心的论述及举措,且都取得了重大成就。但客观地讲,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之前,并没有完整地把这些内容凝练为“着眼点和着力点”“出发点和落脚点”。直到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才首次提到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讲话中首次总结出“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这个西藏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首次在“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加入“凝聚人心”四字。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讲话首次把它们都写入了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这些创新体现了新时代西藏工作要聚焦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管肚子”要和“管脑子”相结合的新思想。

(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理论和治藏思想的最新成果

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要“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党的十九大后党中央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新党章。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讲话首次提出“要大力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首次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西藏工作指导思想。“中华民族共同体”提法实际上是继承和创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提法,既包含了“一”和“多”的关系,还蕴含了我国各民族休戚相关、命运与共,应构建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历代中央领导集体都把藏民族看成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十分重视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新时代党中央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展和升华了党的民族思想,无疑是对党的民族理论和历代中央治藏方略的最新的重大理论贡献。

(六)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首次提出了西藏高质量发展的新使命新思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的“三个赋予一个有利于”③赋予了西藏高质量发展新使命,表明西藏高质量发展不只是经济发展问题,而是赋予了立足“着眼点和着力点”,把握“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新内涵。同时总书记还提出了推进西藏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思路,即“要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以优化发展格局为切入点,以要素和设施建设为支撑,以制度机制为保障,统筹谋划、分类施策、精准发力,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具体工作要求,即:西藏要走出一条经济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文明发展路子;促进基本公共教育提质扩容,培养更多理工农医等紧缺人才;发展高原特色优势产业;推进川藏铁路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继续加大财政、金融投资等领域的政策支持力度。[14]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党中央针对发展问题提出的新思想,“三个赋予一个有利于”以及上述推进西藏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思路和工作要求,也是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首次出现的新论述,它们是对前四代中央领导集体先后提出的“稳定发展”“加快发展”“跨越式发展”“科学发展”“持续健康发展”等思想的全面创新,是党关于西藏发展思想的最新理论成果。

(七)“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是新时代党的宗教理论的最新成果

在西藏和平解放后较长一段时间,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为了消除民族隔阂、争取上层宗教人士,强调对宗教采取保护政策,尊重其信仰。在实践中又更多强调要保护西藏人民信仰宗教自由和保护喇嘛寺庙。[15](P85)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首次较全面表述了党的宗教政策,即“必须全面正确地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保护正当的宗教活动,同时,按照政教分离的原则和政府有关法规,加强对寺院的管理”;首次提出“积极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胡锦涛同志在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和国家管理宗教事务的法律法规”的同时,提出“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进入新时代,党的宗教理论和宗教政策出现了许多重大创新。在2015年的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必须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在2016年4月召开的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对宗教界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四条标准”;④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讲话首次把“必须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写入了治藏方略,并提出要以“五个有利于”⑤为标准,积极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断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可见,“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和“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以及相应的“四条标准”“五个有利于”标准,都是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理论的最新成果。

(八)“坚持生态保护第一”是对党的生态文明思想的重大理论创新

新中国成立以来,历代中央领导集体都高度重视西藏和整个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保护。上世纪50年代中央就组织“中国科学院西藏综合考察队”,对西藏的各类资源进行考察和评价,开启了科学认识、利用和保护西藏生态环境的进程。民主改革以后,西藏掀起了大规模的群众性义务植树活动。1982年到1994年的13年间,西藏自治区颁布实施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类地方性法规、政府规范性文件、部门规章等共计30余件,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地方性环境保护法规体系。国家投资建设的以改善生态环境为重点的“一江两河”中部流域农业综合开发工程项目,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但客观地讲,前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尚没有提出系统的生态文明思想。党的十七大首次把“生态文明”写入了政治报告,2009年3月,国家批准实施《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2008-2030年)》;胡锦涛同志在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首次提出包括“重要的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在内的“两屏四地”西藏工作战略定位,首次把“确保生态环境良好”列入了“四个确保”。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著名的“两山”理论,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首次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首次写入《党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把生态列入“三件大事”之一,并首次提出“要坚持生态保护第一”;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把生态列入“四件大事”之一,首次将“必须坚持生态保护第一”写入了治藏方略,并在相关工作要求中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守护好高原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把青藏高原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总书记关于西藏生态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既给西藏和其他涉藏省份提出了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新的奋斗目标和工作要求,也是对党的生态文明思想的最新理论贡献。

[注 释]

①三次会提出的“一个中心、两件大事、三个确保”是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好发展和稳定两件大事,确保西藏经济的发展,确保社会的全面进步和长治久安,确保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②五次会提出的“一个中心、两件大事、四个确保”是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抓住发展和稳定两件大事,确保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确保国家安全和西藏长治久安,确保各族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确保生态环境良好。

③“三个赋予一个有利于”是指:西藏所有发展都要赋予民族团结进步的意义,都要赋予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意义,都要赋予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都要有利于提升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④“四条标准”是指“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关键时起作用”。

⑤“五个有利于”是指“要以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和社会稳定、有利于增进‘五个认同’、有利于团结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有利于藏传佛教健康传承、有利于减轻信教群众负担为标准”。

猜你喜欢

领导集体方略座谈会
价值共识、国际法与“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方略
雄安新区设立五周年座谈会召开
中国艺术研究院成立70周年座谈会
摭谈优秀班集体形成的有效途径
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的讲话(2019年4月16日)
参加座谈会的新任职年轻干部
“滑块”模型题解题方略
领导集体的凝聚力创造机构人事改革的和谐稳定
例析交流问题的求解方略
两个方略做斗争(有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