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百年建设发展伟大成就与经验

2021-11-29陈敦山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建设

陈敦山

(西藏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陕西咸阳712082)

唐太宗曾经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1]其中“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慢慢发展成为人们经常引用的“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受古人启示,现实社会发展应该参考历史,借鉴历史经验。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历史节点。在全国人民喜迎建党100周年的喜庆之际,我们必须全面总结100年来我党建设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深刻总结中国共产党经过百年建设发展所积累的成功经验,为中国共产党未来更好地发展提供借鉴。

一、中国共产党百年建设成就彪炳史册

(一)中国共产党已经建设成为世界第一大政党

1921年7月23日,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毛泽东、何叔衡、王尽美、邓恩铭、陈潭秋、董必武、周佛海、陈公博、包惠僧等人代表着全国五十多名党员,在上海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决议,即《中国共产党党纲》《关于当前实际工作的决议》,选举了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中国共产党全国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自诞生至今,中国共产党不断发展壮大,党员人数快速增加。截至目前,中国共产党已拥有9100余万名党员,成为全世界公认的政治纲领明确、组织机构严密、影响力超强的世界第一大政党。从人数上来说,印度人民党党员数号称1亿人,但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认可度远远不能与中国共产党相提并论。印度人民党党组织内部高层认为拉一人入党,就能为其政党在选举中拉一张选票。因此,印度人民党为赢得选票而进行了非同寻常的操作模式以发展党员。如,在印度各地放置大型广告牌宣传,只需拨打一通无需接听的电话,无论是在网络平台或是在街头的实体摊位,都可以直接登记入党。印度人民党入党审批手续是随意的,管理模式是松散的,而中国共产党对入党程序的审核把关非常严格,对每一个申请入党的积极分子认真培养、考察,并且须经支部大会讨论通过之后才能发展成为预备党员,支部大会通过后还有一年预备期进一步考察,党员在入党之后还必须接受严格的教育管理。中国共产党从党小组到党支部委员会、党总支委员会、党的基层委员会,直至党中央都有严密的组织体系、严格的组织生活、严明的组织纪律。因此,中国共产党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世界第一大政党。

100年前,中国共产党初创时仅有数十人,在白色恐怖下秘密开展党的活动,党的力量比较弱小。中国共产党建立之后逐步发展壮大,相继领导了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并取得胜利,于1949年领导人民建立了新中国,从而成为了执政党。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建立发展到现在拥有9100多万名党员,连续执政72年。中国共产党政治纲领明确,组织纪律严密,赢得全中国人民的拥护和支持,赢得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大党,其百年建设发展曲折历程堪称历史奇迹,其建设发展的辉煌成就彪炳史册。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政治方面,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四大基本政治制度,并日益完善,而且通过“一国两制”的形式顺利实现了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国内整体政治局面和谐稳定。经济方面,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不断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经济建设成就巨大。建国初期,我国国民经济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1952年,中国的GDP总值仅679.1亿元,人均仅有119元,经过七十多年的发展,截至2020年底,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101598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3%,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大关。按目前的年平均汇率折算,2020年我国GDP达到14.7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占世界经济的比重预计达17%左右[2]。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文化方面,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彩。在科技方面,中国共产党实施“科技强国”战略,推动我国科技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目前我国在纳米技术、海洋工程、核技术、量子通信、航天技术、高铁技术、造船技术、生物技术、5G技术等很多高科技领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近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教育事业也快速发展,2019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达到40049亿元,占GDP比重为4.04%,自2012年起连续8年保持在4%以上[3]。“十三五”期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不断提升,由2015年的40.0%提升至2019年的51.6%,在学总人数达到4002万[4]。截至2019年底,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4.8%,为实现2020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的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5]。按照教育部发布的《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2020年全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6]。

2020年全国全面决胜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进入2021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这一值得庆祝的关键历史时间节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卫生、国防与军事现代化建设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作为我国的执政党具有超强的执政能力。

(三)中国共产党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创新发展

列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俄国实际相结合,取得了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前苏联社会主义国家。之后,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东欧的南斯拉夫、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阿尔巴尼亚、德国东部(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亚洲的朝鲜北半部(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越南北半部(越南民主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等国取得政权,建立了人民民主国家。连同苏联、蒙古在内,约占世界人口1/4的近8亿人民共15个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但是由于部分社会主义国家没有很好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经受不住美国、英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西化”“分化”图谋,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发生了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一批曾经的社会主义国家纷纷变质。目前世界上仅存的社会主义国家有中国、越南、朝鲜、老挝、古巴。在这五个国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发展最为成功,是当今世界范围内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高举社会主义旗帜的最典型代表。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同时也是发展的理论。马克思主义需要不断进行创新发展以保持其科学性。特别是需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国情相结合,对其进行创新发展。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创新发展。毛泽东同志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在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结合中国国情创造性地制定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同志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进行创新发展形成了邓小平理论;江泽民同志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共产党建设实际相结合创新发展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同志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建设发展相结合创新性地形成了科学发展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实际,创新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行,不仅增进了中国人民的福祉,而且也促进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制度欣欣向荣,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也是重大贡献。

二、中国共产党建设发展的宝贵经验

回顾中国共产党走过的百年历程,无论是从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方面来看,还是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来看,中国共产党取得的建设发展成就都令世人瞩目。伟大成就的取得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期间遭遇了无数的挫折坎坷。面对每一次困难挫折,我党都能勇往直前,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决心战胜之。中国共产党在困难中崛起,在曲折中前进,百年奋斗铸就世纪伟业,世纪伟业积累宝贵经验。

(一)始终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中国共产党在100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始终高度重视党的自身建设,将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作为中国共产党生死存亡的基础性工作。其一,我党高度重视政治建设。我党从未改变和动摇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公开宣传并庄重承诺中国共产党建立并巩固无产阶级统治地位的政权,即建立并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政治建设,强调用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各项建设。其二,我党高度重视思想建设。我党始终强调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党的建设,用共产主义理论、思想、信念、道德来教育党员和群众,以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引领我党所倡导的社会风尚。其三,我党高度重视组织建设。我党从重视党员队伍建设入手,从基层党组织、地方党组织到党的中央组织都层层加强组织体系和组织机构建设,始终坚持将党支部建设成为战斗堡垒,始终确保建立党内严密的组织架构。其四,我党高度重视纪律建设。我党始终用党内严肃的纪律规定来规范和处理各级党组织之间、党组织与党员之间、党员与党员之间的行为,从而维护党的集中统一、保持党的战斗力。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委员会就是我党加强纪律建设,实施监督执纪问责的专责部门,以严格的纪律建设确保党的先进性。其五,我党高度重视作风建设。我党将作风建设视为党自身建设的永恒主题,从延安时期我党开展“整风运动”,再到党在西柏坡开展“两个务必”教育活动,以及以后开展的“三讲活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三严三实”教育活动以及“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尤其近几年开展的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反“四风”的这些具体做法紧紧抓住党的作风建设不放松,确保了党的先进性和正确性。其六,我党高度重视制度建设。我党始终将制度建设贯穿于其他各项建设工作之中,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对有些党内法规、制度及时废止、修订。2013年8月开始,对1978年以来制定的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有300件被废止和宣布失效,467件继续有效,对其中42件进行了修改。尤其是近几年修订、制定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系列党内法规使党的制度建设更加规范、完善,确保了党的建设发展各项活动有了制度保障。另外,我党不断加大反腐败工作力度,在反腐败工作中坚持做到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

(二)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纲》。《党纲》明确党的名称是中国共产党;党的性质是无产阶级政党;党的奋斗目标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权,消灭资本家私有制,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党的基本任务是从事工人运动的各项活动,加强对工会和工人运动的研究与领导。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刚诞生的时候就将“人民”的利益放在根本点上进行考虑。我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候,制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纲领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制定的经济纲领的中心内容是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这些都体现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党的行动纲领中贯穿“一切为了人民”的宗旨和情怀。在抗日战争期间的延安抗日根据地,毛泽东主席于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举行了以“为人民服务”为题的讲演。张思德同志在陕西安塞县烧炭时,因炭窑倒塌而牺牲。当时,抗日战争正处于十分艰苦的阶段,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毛泽东主席针对这一情况,讲述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之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成为了我党立党的根本宗旨。近年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多次修改的党章中也明确指明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回顾中国共产党走过的百年史,我们党在初创时那么弱小的情况下能够逐步发展壮大起来,在腥风血雨中能够一次次绝境重生,在攻坚克难中能够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一个重要的经验就在于不管是处于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都不忘初心和使命,不忘“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三)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和领导制度

中国共产党建设发展的百年历程,经历过艰难探索,经受过曲折和挫折。但是我党都能战胜困难,摆脱困境,不断取得新的发展成就,其原因在于我党在实践中探索形成了一个非常好的组织原则和领导制度——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是: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我党的各级领导机关都由选举产生,党的各级委员会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我党实行的民主集中制,是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制度,是民主和集中紧密结合的制度。2018年12月25日至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强调:“民主集中制是我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领导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重要标志。这项制度把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和正确实行集中有机结合起来,既可以最大限度激发全党创造活力,又可以统一全党思想和行动,有效防止和克服议而不决、决而不行的分散主义,是科学合理又有效率的制度。”[7]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和领导制度确保了我党日益强盛壮大的发展态势。

(四)始终坚持理论和实践在继承中创新发展

始终在继承中创新发展是保证我党百年发展不断壮大的重要历史经验。首先,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方面始终坚持在继承中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指导思想。早在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中国进步知识分子开始向中国介绍马克思主义,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1920年,中国一批进步青年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影响下,纷纷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济南等地创建共产主义小组,于1921年7月各地派代表于上海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成立。在土地革命时期,我党由于受王明“左倾”错误路线、陈独秀右倾错误路线的影响,致使中国革命遭受重大损失。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坚持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走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在继承中创新马克思主义,产生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都是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方面继承创新发展的重要体现。其次,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始终坚持在继承中创新发展。邓小平在20世纪70年代末带领中国人民开展了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打破“两个凡是”思想禁锢,深入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问题大讨论,推动中国实现了改革开放,并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写入党章。在之后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带领全国人民继承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确保改革正确方向。

三、中国共产党永葆生机与活力并能够促进党和国家事业创造美好未来

回顾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发展史,我党始终以史为鉴,汲取历史朝代更替的教训,找到了跳出历史周期率的办法。另外,我党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科学谋划未来发展,使得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始终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始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通过历史梳理和客观分析,我们坚信中国共产党将永葆生机和活力,能够带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走向美好的未来。

(一)中国共产党找到了跳出历史周期率的办法

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苏联共产党拥有20万党员时的1917年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1945年苏联共产党拥有200万党员时打败了德国法西斯取得了卫国战争的伟大胜利,1991年苏联共产党拥有2000万党员时却丢掉了政权。苏联共产党执政74年时丧失了执政地位,苏联共产党也随之分崩离析。苏联共产党丧失执政党地位的根本原因是其没有加强自身建设。在执政后期,苏联共产党腐败严重,脱离了广大群众,没有建立健全人民监督政府的体制……诸多因素综合发生作用,最终导致了苏联共产党执政地位丧失。在中国共产党建党至今的100年中,在其执政的七十余年中,始终加强自身建设,不断反思党自身存在的问题,不断进行自我革命,以推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而且保持执政地位长期不变。早在1945年,黄炎培先生在延安向毛泽东提出,中国共产党能不能跳出历史上“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毛泽东表示“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8]建国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不断健全完善党和国家的相关民主制度,目前已经形成并不断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这些制度都是跳出历史周期率的好办法。

(二)中国共产党勇于刀刃向内刮骨疗毒不断进行自我革命

中国共产党勇于刮骨疗毒进行自我革命,加强先进性建设并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建设。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解放战争胜利之际,即将从西柏坡进入北京之前,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于1949年3月5日至13日在河北西柏坡召开,毛泽东同志在会上提出了“两个务必”,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9]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党在执政过程中不断加强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分析我党执政面临的世情、党情、国情的新变化,及时有效应对长期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中国共产党具有极强的危机意识,不断警醒所有党员干部预防和摆脱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和先进性建设,在不同历史时期,我党先后开展了“三讲”教育活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主题教育活动、“三严三实”主题教育活动、“两学一做”主题教育活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当前又在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对于贪污腐败分子,中国共产党的态度是绝不容忍、严肃查处。建国初期查处了刘青山、张子善两个贪污腐败分子并处以枪决。近年来我党又分别查处周永康、薄熙来、郭伯雄、徐才厚、孙政才、令计划、苏荣等党内高级领导干部当中的腐败分子。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具有刀刃向内、刮骨疗毒、自我革命的勇气和决心。通过自我革命,中国共产党确保了自身的先进性,从而永葆党的生机与活力。

(三)中国共产党善于开展顶层设计科学规划未来发展

中国共产党坚持以发展的眼光对未来进行科学规划,不断引领党和国家事业科学发展。我党每隔几年召开一次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特别是自1977年党的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以后,固定为每5年召开一次,对未来5年或者更长时期的发展进行规划,甚至还对五年之后的10-15年的发展以中长期规划的形式进行设计,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表决通过后向社会发布,达到对我国未来发展进行顶层设计规划。比如,在2020年年末“十三五”结束并即将启动“十四五”发展的时候,中共中央全委会审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审定通过后,提交2021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及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建议稿)》进行审议并表决,通过后向全社会发布,并努力推进实施。全党全国人民最为熟知的“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就是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做报告中提出,并获大会通过成为引领我党我国中长期发展的重要目标,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擘画了蓝图。

中国共产党人有胸怀天下的气魄、展望未来的视野,她在规划未来、实现目标、再规划未来……的进程中不断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发展。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以“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须有我”的担当精神、以求真务实的奋斗精神、以凝心聚力的团结精神,必将能够带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走向美好未来。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建设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党的政治建设怎么抓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