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柯兹纳的企业家理论述评

2021-11-28何树贵

南京开放大学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警觉学派奥地利

何树贵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1402)

伊斯雷尔·柯兹纳(Israel M.Kirzner,1930-)出生于英国。1957年在米塞斯指导下他完成博士学位论文,获得纽约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并在该校长期任教直到2002年退休。在纽约大学期间,柯兹纳主持该校奥地利学派经济学研究生教育项目,并帮助研究生获得更高级的经济学学位。

柯兹纳把毕生精力都倾注于奥地利学派经济学,既延续了奥地利学派的基本思想,又发展了奥地利学派经济学,是奥地利学派经济学的第五代代表。他最经典的作品为1973年出版的《竞争与企业家精神》(Competi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和1992年出版的《市场过程的含义》(The Meaning of Market Process:Essays i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ustrian Economics)。柯兹纳系统梳理和分析市场过程、竞争和企业家精神这三个相互关联方面,推动了奥地利学派经济学思想的发展。他认为市场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旗帜鲜明地把企业家作为推动市场结构的主体,探索作为中间商人的企业家的本质职能,从而进一步发展了奥地利学派的企业家理论。沃恩指出,《竞争与企业家精神》的出版是促使人们对奥地利传统再次感兴趣的一个重要因素。[1]《市场过程的含义》也是对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当代复兴的一个贡献。[2]

一、市场过程理论

奥地利学派经济学既反对新古典学派完美知识论,又反对包括后凯恩斯主义在内激进的主观主义者认为经济是完全混乱的观点,主张知识既不是完美的,无知也不是必然无法战胜的。对奥地利学派的经济学家而言,市场过程被看作是系统性的、相互协调的一系列计划修正。柯兹纳重申奥地利学派的这一传统,认为市场是一种没有终结的对来自交换的共同利益机会的企业家发现过程。在市场过程中,企业家发挥着重要作用。他认为正是企业家在市场中的活动使经济体系产生趋于均衡的过程。但这个“均衡”总是在没有实现之前就因市场情形的变化而被打破,确实从来都没有被实现。“共同的知识在任何时候都不是无漏洞的,而市场过程被理解为提供系统性的力量,这种力量通过企业家的警觉而被启动,倾向于降低相互性无知的程度。均衡确实从来都没有被实现,但市场确实展现出强烈的朝向它的倾向性”[2]。这是柯兹纳对奥地利学派市场过程理论作出的重要发展。

柯兹纳批判了“罗宾斯最大化”决策行为,认为这种决策行为,是以最有效的方式利用已知可利用的资源去达到既定目的,目标是资源利用达到这样一种状态,其中不可能把一个单位资源从一种用途转移到另一种用途而获得净利益。单纯建立在罗宾斯的有效利用资源意义上表述的理论,至多说明达到均衡状态时的价格-数量结构,而且可以利用数学概念精确地表达。问题是,这种决策行为只能在一个已知的手段目的框架下发挥作用,不可能成为手段目的框架变化的根源。它以完全信息和正确预期为前提条件。但事实上,市场常态是非均衡状态,说明其中所有计划没有同时得到实现。市场中存在的短缺和剩余说明最初的价格预期不正确。在此之后,新的预期是什么?罗宾斯没有提供相关信息,我们也就不能假定随后出现的决策。罗宾斯框架间接说明,不成功的决策将会被放弃或修正。问题是,作为决策者都是价格接受者,他们并不能提高或降低价格。如果拥有存货的市场参与者认识到,存货是由于价格高引起,他必须修改他们关于其他参与者的购买意愿的预期,压低存货的售价才能售出积压商品。这样就必须走出罗宾斯的框架,走进一个企业家行为理论。

柯兹纳继承了米塞斯关于人的行动的概念,认为人不仅是进行计算的人,也是对机会保持警觉的人。市场是资源所有者、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决策相互作用的场所,信息不完全会造成参与市场活动的行为主体间交易条件的不协调。企业家对以前未知的贱买贵卖的机会保持警觉,通过套利和投机对错误进行修正,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这些不协调,同时获取利润。虽然,“警觉”的职责可以雇人来担任,但被雇者仍需接受更高一级的企业家的命令。企业家的雇佣决策是最终雇佣决策,对直接或间接被雇佣服务于他的计划的所有生产要素负最后责任。

在柯兹纳看来,真实世界不能简单地用新古典经济学的均衡理论来描述,因为“罗宾斯理论仅仅适用于发现了机会之后的人,因为它不解释这个人如何认识到机会”[3]。在市场过程中永远存在不易发现的利润机会。企业家倾向于发现和抓住利润机会,因此对出现的非均衡状态下的无知予以纠正,从而推动市场过程趋向均衡。企业家的行为,成为市场的均衡器。企业家也使市场均衡理论转变成了市场过程理论。

二、企业家发现理论

在柯兹纳看来,企业家的特征是对机会保持警觉。“我不是把企业家视为先前不存在的创新念头的源泉,而是视为对已经存在并等待被注意的机会的警觉。”[4]他们为追求利润而注意到了别人所漏掉的机会。企业家的功能是一个贱买贵卖的套利者。作为一个寻找获利机会时无意识的结果,他使市场接近于均衡。

柯兹纳使用“企业家”这个词,他所指的是一种功能而非一类人。他认为,在整个社会中,在交易知识不完备的领域,无论是哪一个经济主体的决策都或多或少地掺杂着企业家的功能。它与劳动和资本代表各自的功能相同,提供了解释收入来源的理论:劳动得工资,资本得利息,企业家得利润。

企业家借以起到克服市场非均衡作用的是其警觉。这种警觉“指向未被人注意到的潜在价值、可得资源,以及迄今未提及的潜在有价值目标”[4]。非均衡代表着普遍无知。这种无知导致可获利机会出现。当其他人没有注意到这些机会时,企业家的警觉使其利用这些机会。企业家的警觉使得企业家具有独立地把握机会并且更准确地掌握相关未来图景的能力。企业家能力包括:(1)计算能力,即计算购入与卖出的价格差与由此引发的各种费用的能力;(2)发现能力,即发现他人未曾注意到的、潜在的、更有价值的某种生产的能力;(3)预见能力,即正确地想象未来的能力。它无法被投资,无从搜寻,无法计算,也没有价格。“企业家的知识——何处获得信息(或其他资源)和如何利用它们——是神秘和抽象的。”[3]“企业家行为是一种纯粹的、无计划的,也不能被计划的对机会的机敏性,这些机会不能被提前预知,不能从他人那里租借或雇佣,也不可能对其投资。”[1]

虽然我们的确不知道企业家如何获得他们与众不同的远见,但知道企业家的警觉是受到利润诱惑而产生的。对机会的警觉有赖于机会的诱惑力,以及一旦察觉就能及时抓住它的能力。[3]企业家警觉想要得到充分发挥需要一种合理的制度安排,市场经济能够提供此类激励。只有在自由的市场经济中企业家精神才能发扬光大。

柯兹纳认为,企业家的警觉是受利润诱惑而产生的,利润是企业家对获利机会警觉的回报。企业家的警觉,发现了还没有被人注意的机会。一是套利者,又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他们发现当前价格的不合理,并作为中间商,在不同市场上以不同价格同时买和卖,促进交易顺利进行,由此利用差价获利,称为纯粹套利者;第二种情况是跨期套利者,他们以一个较低的价格买,然后以更高的价格出售,利用差价实现跨期套利。二是市场空缺填补者,他们发现一种新产品或一种更先进的生产过程,然后在其他人实施之前行动,利用其填补市场空缺。具体做法是以较低的价格购买原材料,并且以一个更高的价格在未来将制造出来的成品售出,获取作为一种创造性的生产行为的结果——利润。利润作为对企业家警觉的回报,归企业家所得。企业家的收入就是分享潜在利润。利润的可获性会刺激企业家的警觉性,并诱发他作出明智的和创造性的选择以克服最初的无知。

三、评论与启示

柯兹纳作为米塞斯在纽约大学的学生,经常标榜自己对企业家本质的理解都是在米塞斯思想上的逻辑拓展。他把企业家精神解释为对获利机会的“警觉”,通常被看做奥地利学派对企业家精神的典型解释。但柯兹纳的企业家理论并不是完美无缺的,至少存在三个不足:(1)把企业家描述为市场上贱买贵卖的套利者,他们发现现在价格的不合理,然后利用它获利,不创造财富,显然与现实不符。(2)认为企业家的错误只是没有警觉到已有的利润机会,不会因考虑不周而导致行为过失,这与事实也不符。企业家犯错也是存在的。(3)认为企业家的“警觉”是神秘的,无法解释,这样就把“警觉”变成了一只黑箱,把企业家变成了神秘人物。

然而柯兹纳认为,企业家是推动市场结构变化的重要主体,是市场资源的配置者,具有现实启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涌现出一大批企业家,形成了中国企业家队伍。他们通过创办企业、做强实业、创造财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现在我国已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为企业家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舞台,同时也带来了新挑战,我们需要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更好地发挥企业家作用。

弘扬企业家精神需要健康环境去激发。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两者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政府最应该做的、也是企业家们最希望政府做的就是通过提供优质公共服务,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保护和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政府在打造营商环境上大有可为:营造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的法治环境,加强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企业家诚信守法经营;营造鼓励企业家干事创业的舆论氛围和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鼓励企业家创新。通过深化改革,破除影响弘扬企业家精神的体制机制的弊端。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厘清政商交往边界,规范政商交往行为,构建新型政商关系;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和世界经济产生巨大冲击,企业生存与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各级政府还要努力落实好各项优惠政策,让企业家从政策中增强获得感,提振他们带领企业战胜当前困难的信心。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持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政府为企业服务永远在路上。

外部环境再好,也替代不了企业家自身素质提升。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经济发展进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新形势、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迫切需要弘扬企业家精神,推动企业发挥更大作用实现更大发展,为经济发展积蓄根本力量。企业紧跟新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最关键的还在企业家。只有企业家具备高质量发展能力,才能推动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企业家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7月21日在企业家座谈会上提出的要求,着力在爱国、创新、诚信、社会责任和国际视野[5]等五方面加强修炼,不断提升自己,“努力成为新时代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5]。

猜你喜欢

警觉学派奥地利
伯明翰学派“黑色大西洋”表征政治研究
今夜
具有创新价值的伯明翰学派文化阐释
认知警觉机制的研究与展望∗
偷摘葡萄的狐狸
论朱智贤学派:儿童心理学理论与实验的创新
严重时刻
消防员 ——克雷恩(奥地利)▲
火药桶
居高临下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