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调研思考
——以常州部分高职院校为例

2021-11-28

南京开放大学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院校高职专业

崔 翠

(常州开放大学,江苏 常州 213001)

近年来,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英语教师是高职院校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公共英语和专业英语的教学。高职院校英语教师的专业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职学生的英语水平。新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本文拟对常州部分高职院校英语教师进行调研,了解其在专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影响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期更好地促进高职院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

一、高职院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及意义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内涵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即从新手型教师到专家型教师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具有多样性、自主性、持续性的特点。[1]笔者认为,高职院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专业理念,即对自身专业发展的目标定位;二是专业知识,即英语基础知识、跨文化交际知识、教育学专业知识等;三是专业能力,即课堂教学能力、科学研究能力、教学反思能力等;四是专业精神,即对自我专业发展的动机、态度及规划。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1.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个人成长的内在需要

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教师有个人成长的需要和追求;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教师的个人成长离不开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个人专业理念的不断更新,专业知识和能力的不断提升,专业精神的不断升华,是由新手型教师成长为专业型教师的重要标志,有助于增强职业的获得感和成就感,从而更好地促进个人成长,收获成长的幸福感。[2]

2.教师专业发展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基本要求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根本保证。促进高职院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有助于提升高职院校英语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助于提升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总体质量,有助于提升高职院校教学的总体水平。

3.教师专业发展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

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师的专业素养对于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影响。只有教师专业不断发展,专业能力和素养不断提升,才能使学生的发展最大化,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

4.教师专业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社会的不断发展呼吁教师专业不断提升。尤其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要求,一些教师的专业水平已不能满足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教师专业发展只有不断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理念和知识,提升能力和素养,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高职院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调查分析

(一)调查目的

根据调查问卷和访谈结果,了解高职院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相关文献为教师专业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查采取的是问卷调查辅以访谈法,选取常州3所高职院校的70位英语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共收回问卷67份,全部为有效问卷,有效率达95.7%。同时采用半结构式访谈的方式,随机选择填写问卷的教师进行交流。

(三)调查内容与结果

通过对常州市3所高职院校英语教师的基本情况、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影响教师专业发展因素等的调查和访谈,得出以下结论:

1.高职院校英语教师队伍基本情况

调研中,笔者发现高职院校英语教师队伍结构不够合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男女教师比例严重失衡,女教师的数量大大超过男教师,女教师数量为57,男教师数量为10,男女英语教师的比例是1∶5.7,个别学校甚至达到1∶10;二是年龄结构不够合理,35岁以下的占14.9%,35-45岁的占25.4%,45岁以上的教师比例达到59.7%,英语教师中老年化的趋势明显;三是专业技术职称结构不平衡,助教职称教师占10.4%,讲师职称教师占61.2%,副高及以上职称教师仅占28.4%,教师专业技术职称有待进一步提升。

2.高职院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分析

结合教师专业发展内涵,笔者对高职院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目标定位、专业知识和能力、专业精神等进行了详细而具体的调研。

(1)专业发展目标定位不明确

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定位是专业发展的前提,既不能好高骛远,也不能妄自菲薄,应该在合适的区间运行。然而调研结果显示,17.9%的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完全没有专业发展目标,随心所欲地自由发展;28.4%的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制定过专业发展目标,但因为多种原因放弃了,没有能够脚踏实地坚持下去;38.8%的高职院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目标处于摇摆不定中,没有能够制定符合发展规律、科学合理的目标;只有14.9%教师制定了明晰的短期和中长期专业发展目标,并能坚持不懈地努力实现目标。

(2)专业知识和能力有所欠缺

教师专业知识和能力是专业发展的核心内容。只有具备了过硬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才能更好地实现专业发展。然而调研结果显示,53.7%的教师在英语专业知识方面存在“吃老本”现象,主要体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兴词汇和流行词语不断涌现,教师没有及时更新专业知识,容易形成课堂上学生提问而教师不知的窘迫情形;38.8%的教师认为由于缺乏真实的语言交流环境和体验,跨文化交际知识的传授还停留在照本宣科层面,不能与时俱进;46.3%的教师尤其是45岁以上的教师对现代信息技术掌握运用不够,尤其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不能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课堂教学成效。

(3)专业精神有待激发

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包括专业知识和能力,还体现在专业精神上。专业精神是教师专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调研中笔者发现,38.8%的教师对专业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充分,忽视了专业发展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专业自主发展意识淡薄;56.7%的教师对专业精益求精的态度不够,存在“差不多”“得过且过”心理;64.2%的教师缺少对专业发展的合理规划,终身学习理念践行还不够。

3.高职院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客观分析高职院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有利于提升对策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因此,笔者从个人、学校和社会三个层面对高职院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而具体的调研。

(1)个人因素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教师个人因素是影响教师专业发展最直接、最主要也是最根本的因素。调研结果显示,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个人因素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年龄特征。58.2%的教师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专业发展动机呈逐步下降的趋势,尤其是45岁以上的教师专业发展动机呈现明显弱化现象。二是家庭影响。50.7%的教师反映子女教育、婚姻状况、生活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专业发展动力。三是自我效能感。47.8%的教师自我效能感低,常常怀疑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对专业发展常常持消极退缩的态度。[3]

(2)学校影响

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学校提供的平台。调研结果显示,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因素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专业引领。53.7%的教师认为学校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顶层设计不够,专业引领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对自身专业发展的认识与规划。二是专业培训。52.2%的教师认为学校对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指导针对性不足,先进理念的缺位和方法性指导的缺失使得教师在专业发展中后劲不足,效果不佳。三是激励机制。67.2%的教师认为学校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激励机制不健全,教师投入专业发展的动力不强。

(3)社会氛围

教师不是孤立存在的,所处的社会环境对教师专业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调研结果显示,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社会因素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社会习惯。70.1%的教师认为受社会习惯的制约,女教师的家庭负担更重,投身于专业发展的时间和精力相对较少。二是同伴互助。61.2%的教师认为没有能够充分打造教师专业发展团队,形成学习共同体,同伴间的促进作用不明显。[4]三是环境氛围。59.7%的教师反映所处环境的学习氛围、“你追我赶”的专业发展氛围不够浓厚,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教师专业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提升高职院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思考

(一)基本原则

1.尊重教师成长规律

研究表明,教师的成长过程可以概括为五个阶段:0-3年是适应期,4-10年是提高期,11-15年是稳定期,16-25年是分化衰退期,25年及以上逐步进入职业退出期。[5]适应期和提高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期,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是到45岁以后,教师对于专业发展的动力逐步下降,专业发展成效显著降低。因此,要把握好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期,适时开展专业培训和教育,提升教师专业成长的自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结合英语学科特点

不同学科具有不同的特点。与其他学科相比,英语是一门相对特殊的学科。它既是一门强调技能与实践的语言学科,又是一门涵盖跨文化知识的知识学科,同时也是一门富含人生哲理的文学学科。因此,英语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充分结合英语学科特点,在以下几方面用力:广泛涉猎,扩大知识面;不断实践,提升语言运用能力;与时俱进,提升跨文化交际素养。

3.立足高职院校实际

高职院校有其特殊性,学生的文化课程基础相对薄弱,学习兴趣不浓,学习主动性不够。因此,教师专业发展要立足学校和学生实际,在关注专业理念、专业知识的同时,要着力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尤其是要提升课堂教学能力,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激发学生英语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路径思考

1.完善教师专业发展制度

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首先要加强顶层设计,要学习国家、省市关于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政策、文件,发挥好政策、制度等的引领、组织和保障作用。

高职院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需要不断完善专业发展制度,一是要完善培养制度,制定青年教师导师制、青年骨干教师和学术带头人、青蓝工程等培养制度,经验丰富的英语教师们发挥传帮带作用,带动青年教师共成长;二是要完善培训制度,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立足学科特点,加强对高职院校英语教师的专业培训,开拓教师眼界,丰富专业内涵;三是要完善激励制度,发挥绩效奖励、职称评定等激励制度的作用,充分调动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积极性和主动性。

2.优化教师专业发展环境

瑞典教育家爱伦凯指出: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离不开个人内在努力,也同样离不开外部环境的影响。

高职院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需要不断优化专业发展环境。一是要优化内部环境,教师个人要重视专业发展,深刻认识专业发展的重要性;二是要优化学校环境,通过教学竞赛、课题研究等载体营造“你追我赶”“齐头并进”的专业发展氛围,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主动发展;三是要优化社会环境,地方政府要做好宣传,制定相应的政策,加大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扶持力度,鼓励外资企业与学校建立合作关系,为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实践平台。

3.强化教师自我导向学习

外因需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只有充分激发教师的内在自觉,才能更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自我导向学习理论代表人物诺尔斯认为,自我导向学习强调的是学习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学习者根据自身学习需要,选择合适的学习资源,实施有效的学习策略,评价学习结果,努力达到学习目的的过程。[6]

高职院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需要不断强化自我导向学习,一是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要清醒地意识到在知识和信息日新月异的今天,学习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二是要结合自身英语教学实际客观分析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明确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选择学习资源;三是要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评价,及时调整学习策略,从而高效获得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促进专业发展。

4.构建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

托马斯指出,“教师专业发展思想的一个重要转向就是将关注的重心从‘个人化’的努力转向‘学习者’的共同体,在共同体中,教师通过参与合作性的实践来滋养自己的教学知识和实践智慧”。高职院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需要不断打造专业发展共同体,发挥同伴引领作用。一是组建英语学科教学团队。教学能力是专业发展的重要体现。教学团队定期组织培训、读书交流、专题报告、会课研讨、考察交流、教学反思、成果展示等,促进教师专业可持续性发展。二是组建英语学科科研团队。科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抓手。积极参加科学研究有助于提升教师学习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有较大的促进作用。高职院校英语教师要立足高职院校实际、结合英语学科特点,善于从工作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不断进行总结和反思,通过科研引领专业发展。三是组建英语学科技能竞赛团队。技能竞赛是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在指导学生参加技能竞赛的同时,也能有效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5.提升教师TPACK意识和能力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技术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已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面。Mishra和Koehler提出的TPACK是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的缩写,即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强调的是将学科知识、教学法知识、技术知识有效整合并应用于教学,不断提升教学成效。[7]研究表明,提升TPACK能力有利于提高教师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高职院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需要不断提升TPACK意识和能力,一是引导高职院校英语教师树立TPACK学习意识,充分认识将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到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和有效性;二是加强适用于英语教学的信息技术培训,指导教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网络教学平台优化学科知识的呈现方式,优化教学方式,提升英语教学的成效;三是完善TPACK考核评价,注重在评优评先考核等方面加入对TPACK因素的考量,激发教师TPACK学习应用的积极性,通过提升TPACK能力进一步促进专业发展。

猜你喜欢

院校高职专业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部分专业介绍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高职田径教学中拓展训练的实施
高职教育动画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