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挖掘地方文献资源助力鞍山文化产业发展

2021-11-28凯,张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海城鞍山市鞍山

梁 凯,张 静

(1.鞍山师范学院 图书馆,辽宁 鞍山 114007;2.鞍山市图书馆,辽宁 鞍山 114003)

目前,文化产业被认为是国际上又一“朝阳产业”,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新的组成部分.地方文献资源承载着本地区的历史与现实,为本地区的文化发展、经济繁荣以及本地区的重大决策提供详实的资料和历史借鉴[1].地方文献是本地区最重要的地方文化资源之一,被称为“地方百科全书”.鞍山地区的地方文献是鞍山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反映,是为鞍山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的珍贵信息资源,要深入挖掘地方文献资源,为本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为鞍山经济发展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1 地方文献是发展鞍山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源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人创造一方地域文化,因而形成一方的地方文献资源.《鞍山市志》《鞍山市情概览》《鞍山史话》和历年出版的《鞍山年鉴》等地方文献,对鞍山的发展历史都有重要的描述[2].鞍山是著名的钢铁工业城市,素有“钢都”的美誉,并拥有世界第一玉佛、亚洲著名的汤岗子温泉、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千山和中华岫玉宝贵资源;同时,鞍山也是评书之乡、体育名城.冶铁文化、岫玉文化、温泉文化构成了鞍山文化的多样性,形成了本地区的地域文化特征,并成为传承现代与未来、服务于社会发展的精神财富.

鞍山师范学院图书馆收藏有地方市志、地方古籍、地方家谱等大量的关于鞍山地区的地方文献,如民国时期出版的海城、台安县志是了解鞍山历史的宝典,《天下玉石王》《高力房镇志》《鞍钢年鉴》《鞍山师范学院校史》《大孤山街道志》《南腰村史》等诸多地方文献,承载并见证了鞍山的发展变化,记录并传承地方文化,对当地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具有决策参考作用,是发展本地文化产业的重要人文资源.

2 深入挖掘地方文献资源,助力鞍山文化产业发展

鞍山地区各类地方文献记载的人文信息资源丰富,为鞍山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信息源.

2.1 精神文明建设是发展鞍山文化产业的精神支柱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了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灵魂.在鞍山这片热土上从古到今人才辈出,古有管宁、邴原、王尔烈,近代有张学良、黄显声、回玉泉、阎宝航,现代更涌现出孟泰、王崇伦、雷锋、白雪洁、郭明义等时代楷模.他们的英雄伟绩,在鞍山的地方文献上都有记载[3],例如:《回玉泉同志百年诞辰纪念文集》《老英雄孟泰》《鞍钢英雄谱》《鞍山市志·人物卷》《海城人才谱》《鞍山党史人物传》《郭明义之歌》《白雪洁之歌》《一座钢城两代雷锋》等.这些精神资源是提高鞍山知名度、提高城市竞争软实力的重要保证,是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精神基础.这其中有些无形资产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是稀缺的,是鞍山走向全国的重要精神保障,是这个城市的灵魂.

鞍山是雷锋的第二故乡,郭明义、白雪洁等时代楷模是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鞍山应当整合这些活生生的人文资源,以此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扩大受教育群体范围,不仅能起到弘扬时代楷模精神、增强本地区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还能带动相关文化产业,成为我市新的文明窗口,间接为地方经济服务.

2.2 文学艺术创作、新媒体产业是鞍山经济新的增长点之一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文学艺术、传媒领域迎来了百花齐放的春天.鞍山本土的地方文献资源,为文学艺术发展提供了更多更好的素材.鞍山著名作家陈屿的《夜幕下的哈尔滨》已经被翻拍了两版电视剧,观众反响强烈,带来的经济效益非常可观;著名作家李云德的《沸腾的群山》、草明的《乘风破浪》、胡小胡的《蓝城》都是以鞍钢、矿山公司、三冶大型国企为背景,场景恢宏大气,故事情节起伏跌宕,是具有时代气息的著名小说.如果有识之士把这些作品搬上银幕或荧屏,会获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鞍山被誉为评书之乡.杨田荣、单田芳、刘兰芳等[4]都是全国知名的评书表演艺术家,如果把单田芳的评书《百年风云》《童林传》等拍成电视剧,吸引相关投资,不但能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也能为鞍山的传媒产业带来新的商机.同时可以利用抖音、快手、好看视频等新媒体平台,直播或发送短视频宣传鞍山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助力鞍山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2.3 体育文化产业将成为鞍山的创新文化产业

近年来体育文化产业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关注,鞍山要建设成一座体育名城,有着得天独厚的人文、地域优势.《鞍山世纪名人》《鞍山市志·体育文化卷》记录了排坛名将姜英、胡进,羽坛名将于阳、杜婧,乒乓球名将郭跃、马龙,击剑名将孙玉洁,篮球名将宋晓云,田径名将朱晓琳,滑雪名将徐梦桃等鞍山人.应充分利用这些体育名人的知名度招商引资,可在达道湾地区建设东北最大的体育用品城,服务于东北地区,为更多的鞍山人提供就业机会[5].鞍山的乒乓球名将辈出,把乒乓球定为鞍山的市球,鞍山冠名为乒乓球城名副其实.在各区、街道、社区建立多个乒乓球室,在广大青少年中推广普及乒乓球运动,既可以锻炼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培养拼搏精神,又可提升个人的文化品位.乒乓球城的建设、体育名城的建设,必将做大体育文化产业,成为鞍山地方经济新的增长点.

2.4 打造饮食文化产业,形成鞍山品牌经济

《鞍山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览》《鞍山之最》等地方文献记录了海城牛庄馅饼、鞍山南果梨、海城耿庄大蒜、龙凤台鸭蛋、台安炖大鹅等地方特产.2007年2月海城牛庄馅饼入选鞍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牛庄馅饼流传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其特点是馅大皮薄、外焦里嫩、肥而不腻、味道鲜美.应对牛庄馅饼进行改良,然后把它做大做强.吃馅饼不易吃炒菜,应当配以清淡的各色粥汤、豆浆等,这也符合健康饮食理念,因此,牛庄馅饼店不宜开成大饭店,应当开成连锁经营的小饭店,在我市的铁东、铁西、立山区等地或外地开多家分店,而且规模不要大,内外部装修统一布局,古色古香,具有“中国风”风格.

鞍山虽然有众多美食,例如台安炖大鹅、牛庄馅饼等,但是没有真正形成一条具有本地特色的小吃一条街.人们一提起北京、上海、厦门的小吃,自然会想到王府井、御园、龙头路等海内外知名的小吃一条街.鞍山的有识之士,应投资兴建鞍山的小吃一条街,可选在鞍山市铁西虹桥附近,既靠近鞍山火车站、长途客运站,又离高速公路南出口、鞍千路、玉佛苑都不远,方便南来北往的人品尝美食.小吃一条街既要云集东西南北、古今中外的美食,还要扶持具有鞍山本地特色的美食,如:三里桥烧烤、辽南名菜、海城馅饼、海城小码头干豆腐、台安火勺、中华老字号鞍山信利熏腊制品等.岫岩剪纸、海城陶瓷、“老精华”眼镜店、岫岩岫玉、深山秀牌果汁等非遗手工艺产品和知名品牌也可入住小吃一条街.

“小吃一条街”不仅能带动鞍山的饮食文化产业,最主要的还能带动铁西地区的经济发展,提高就业率,开创鞍山饮食文化产业的新局面,形成更多知名品牌,使之成为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2.5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提升鞍山对外竞争力的重要资源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先人留下的宝贵财富,《鞍山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览》《海城喇叭戏》《苏氏正骨》等地方文献对我市39个世界、国家、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70位代表性传承人,以及岫岩剪纸、岫岩岫玉素活、海城高跷、海城牛庄馅饼制作工艺、海城苏氏正骨等都做了多视角的诠释[6].合理开发利用这些地方文化资源,将会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

鞍山市作为一个重工业城市,其发展史仅仅为80多年,文化底蕴并不厚重,应当培养和扶持一些有传统特色、有文化品位的文化项目来提升城市形象.鞍山的谱牒文化研究早已蜚声全国,鞍山市图书馆收藏了辽南地区70多个姓氏、近200多家家谱,可以整合鞍山市图书馆、鞍山师范学院图书馆的资源成立“东北家谱文献研究中心”.平南王尚可喜《尚氏家谱》、海城缸瓦窑《侯氏家谱》、曹雪芹《五庆堂重修辽东曹氏宗谱》、范仲淹《范氏家谱》以及张学良家族、阎宝航家族等,都在海内外有较大影响.如果充分利用这些地方文献资源,一能招商引资,二能为海内外人士寻根问祖提供帮助.把家谱作为鞍山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向国家有关部门申报,无疑给我市的文化建设增添了更大的亮点.

扶持鞍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使之转化为生产力,对鞍山的文化产业发展会起到助推剂的作用,为增强城市竞争力提供重要保障.

2.6 文旅融合,助力鞍山文化产业发展

近些年,全国各地兴起的历史文化古镇游、社会主义新农村乡村游等新兴的旅游目的地,如江西婺源、浙江丽水、湖南十八洞村等古镇乡村旅游,辽宁境内的丹东大梨树村、鞍山千山韩家峪村老院子景区、千山五龙宫花海小镇等都是这方面的代表,都是以当地文化与民俗民风为切入点,旅游和文化相融合,从而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鞍山是一座严重依赖自然资源的城市,而资源终有用尽之时,所以逐渐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开发当地的旅游资源、人文资源已是大势所趋,迫在眉睫.在文旅融合的新形势下,首先,发展千山―南沙河旅游带建设.据《千山区志》《千山大观》等关于千山的地方文献记载,早在明清时期,南沙河两岸有普宁寺、灵山寺两大寺庙,除开展宗教活动以外,每年的庙会活动场面非常大,波及整个辽南地区.如果南沙河两岸恢复建设普宁寺、灵山寺、许翰林府等,开发建设“仿古文化一条街”,并与现在开发南沙河两岸的房地产商,如恒大、佳兆业、华润、新世界、万科等大型上市房地产公司合作,本着政府政策扶持、开发商出资、双方互利互赢原则,让开发商出资开发南沙河流域,筹资建设“仿古文化一条街”、大型水上乐园、河畔公园、餐饮场所、文化娱乐场所,带动鞍山地方经济发展.

其次,全面整合鞍山的文化旅游资源.鞍山的地方文献对千山、汤岗子温泉、岫玉、南果梨、千山梨花、千山温泉都有相应的记载,所以开发春天千山赏梨花、夏天岫岩逛玉石城、秋天大屯吃南果梨、冬天千山滑雪泡温泉等项目.开发海城牛庄、腾鳌、析木缸瓦窑等灵活多样的乡村文化旅游形式,助力鞍山文化产业发展.

3 高校图书馆参与地方文献的挖掘工作,为鞍山市经济振兴做出贡献

3.1 借助于学校的办学资源,振兴当地文化产业

鞍山师范学院是全日制普通本科师范院校,学校始建于1958年,建校63年来学校秉承“博雅兼上、知行合一”的校训,坚持“育人为本、质量立校、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坚持“师范性、地方性、应用性”的办学定位,坚定不移地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充分发挥人文艺术学科优势,助力区域城市文化建设.学校成立了刘兰芳艺术研究中心、国学研究中心、里仁美术馆,旨在开展千山文化、北方陶瓷、鞍山评书、工业遗产等区域特色文化的研究、整理、传播工作.鞍山师范学院图书馆应该以此为契机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和人才优势,整合学校方方面面的力量,在挖掘地方文献、传承当地文化、发扬区域文化精神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

3.2 转变服务思想,创新服务意识

众所周知,高校图书馆是为大学教学和科研提供信息服务的场所,服务的对象主要是本校的教师和学生,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是高校图书馆应尽的责任和义务.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高校图书馆应摒弃传统单一的只为本校师生服务的思想,拓宽视野,创新服务理念,除了要做好为本校的教学科研服务之外,还要积极投身到振兴当地经济[7]、助力鞍山文化产业发展中来,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充分利用信息资源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助力,积极融入振兴当地经济发展的行动中,为推动鞍山地区的经济发展添砖加瓦.

3.3 利用自身优势,宣传推广地方文献资源

鞍山师范学院图书馆是以服务于本校的教学和科研为己任,所收藏的图书是以围绕本校的学科设置为重点方向,在地方文献收藏方面,无论是数量还是种类都不如鞍山市图书馆,但是高校图书馆也有其自身的优势,那就是人才优势.

首先,调动文史专业馆员的积极性,让他们利用自身所学专业知识,专注于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挖掘研究;其次,与院系教师合作,联合历史、文学方面的优秀教师,以及热衷于地方史志研究的教师,发挥其专业的优势,大力推广全民阅读活动,开展“爱辽宁爱鞍山”文史知识系列讲座活动,请专家学者到图书馆进行党史、国史、城市发展史等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弘扬以雷锋、孟泰为代表的鞍山人的奋斗精神,让大学生了解鞍山的风俗人情,了解鞍山人的奋斗历史,大力弘扬推广当地的地方文化;再次,牵头成立“鞍山地方文献研究工作组”,深入探讨、研究、挖掘地方文献的精髓,并加以整理、推广,为鞍山市文化发展、经济振兴提供全面而翔实的文献信息.

3.4 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通力合作,助力鞍山文化产业发展

从图书馆的功能、作用、服务对象、服务范围来看,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各有不同.公共图书馆在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保存、推广、利用等方面,较之高校图书馆都略胜一筹,而高校图书馆的优势在于专业性、知识性、针对性、效率性等方面,因此,鞍山师范学院图书馆与鞍山市图书馆应充分利用各自的人才优势和资源优势,通力合作,取长补短,共同为鞍山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献计献策.

如果说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而本地丰富的地方文献正是记载这个城市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人文等方方面面的一部历史典籍,借古论今,将历史文化与经济相融合,将是促进当地文化产业发展的最佳模式.

猜你喜欢

海城鞍山市鞍山
《牡丹花开》
面向PNT应用需求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探索
成长相册
一次特别的书屋之旅
嫁给爱情
Factors that affect students’oral ability and their strategies
鞍山地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的思考
鞍山烈士纪念馆
鞍山银行发展问题及对策分析
海城非遗的数字化国际传播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