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路的生命史与空间重构:阿拉善驼盐古道的人类学分析

2021-11-28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古道牧民线路

陈 帅

(1.宁夏大学 法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2.北方民族大学 学报编辑部,宁夏 银川 750021)

一、问题的提出

盐是维持生命必不可少的物质要素,因运盐而形成的盐道是我国古代重要的交通线路,盐的流动增强了我国不同区域间的关联性。阿拉善吉兰泰盐湖是我国西北地区的重要盐湖,清乾隆元年(1736年)以来,周边牧民用骆驼把盐运到黄河渡口同农耕民族进行生活物资交易。盐道与商道、贡道、河道等交织衔接,构成西北交通网络,促进了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交往交流。20 世纪60 年代以来,随着公路、铁路等现代交通设施的建设、通行,原有盐道不可避免地走向落寞。进入新时代,高铁、高速公路等现代交通的快速便捷使长距离旅行变得普遍、安全和低廉,流动成为新常态,这又为古老盐道的空间重构、以古道的身份回到人们的生活世界提供了契机。

我国现代交通的高速发展促成了一种交通线路对另一种交通线路的“链接性”激活。古代驼队、马帮、军队所走的艰险道路成为现代游客网红打卡的景点,“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南方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等道路作为比较成熟的道路交通型文化遗产焕发出新的生机。我国西北的古盐道有着几百年的历史,是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只是近年来才被沙漠越野者及徒步爱好者发现,自发组织了各类古道穿越活动,其中主要的一条线路就是从内蒙古阿拉善吉兰泰盐湖到老磴口巴彦木仁的盐道。道路旅游的盛行吸引了当地各方力量参与到古盐道的空间再造,当地牧民认为古道是对游牧文化的延续,并愿意积极参与其中。

(一)作为文化线路的盐道研究

1994年,“马德里文化线路世界遗产专家会议”提出了“文化线路”的概念,凸显了道路的文化内涵,研究者开始在文化线路视野下对道路展开研究。娥满认为,文化线路研究案例虽然增多,但普遍缺乏人类学深描式的细腻个案呈现[1](225)。邓军系统梳理了自贡井盐运输遗产的构成、现状及保护问题[2](245)。王丽萍关于滇藏茶马古道的研究强调对文化线路进行跨区域、综合性的整体保护[3]。王雪萍指出,“文化线路”概念的产生及其保护的提出,为大型遗址保护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理论武器[4]。赵逵、张晓莉从盐业线路、沿线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对我国古代盐道进行了论述,从空间方位入手系统梳理了我国的古盐道,但北部盐道只介绍了河东古盐道、长芦古盐道、山东古盐道[5],对西北古盐道尚无涉及。文化线路是一个有生产力的理论概念,在这一理论指导下,空间重构的具体实践会遇到各种问题。目前,对具体文化线路的深描个案并不多见。

(二)道路生命史与区域社会变迁

阿帕杜莱以民族志案例表现了物的社会生命,认为商品是物的生命中的一个阶段[6],但并没有回答“商品之外的千姿百态的物,它们是否具有社会生命”[7](403)这一问题。赵晓荣在对云南石龙坝水电站历史人类学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传世主义”和“现世主义”的理论概念,其中,“传世主义”是指人将物看作兼具自然生命和社会生命的机体,人对待物的文化观念是为了世代相传,通过物的代代相传,人的精神、思想和价值得以延续[8](5),这种分类突破了对物的生命史的研究囿于商品阶段的局限性。吴兴帜研究了滇越铁路的不同“物性”在不同历史阶段对边民社会的影响,以此说明滇越铁路已经成为边民社会延伸的自我或自我的延伸[9](6)。人类学对火电站、铁路等大型基础设施的研究拓展了物的生命史的研究视野。张江华以广西东田县喀斯特地貌地区修路为案例,借此讨论地方政治对路的空间生产的影响[1](62)。郭建斌认为路是构筑、维系时空政治的重要方式[1](121)。

道路的生命如何延续,道路生命史与区域变迁史有着怎样的互变关系,为厘清究竟,笔者于2017 年10 月、2019 年7~8 月、2020 年7~8 月先后到内蒙古吉兰泰进行田野调查,深入了解驼盐古道及其关联问题,试图以路为视角考察游牧社会的现代转型。

二、路的生命史:驼盐古道与区域社会

周大鸣认为,道路作为一种“物”,是道路研究的一种途径[10](5)。从物的生命史的角度来考察路,为我们提供了道路研究的新范式,尤其是路的诞生和盛衰体现出的路与权力、科技、文化、生计等的复杂关系。路是区域关系的晴雨表,对路的生命史的研究有利于我们考察区域历史发展过程及动因。阿拉善盐道自乾隆元年(1736 年)吉兰泰盐可以合法贩运至内地以来,已经有285 年的历史,在不同历史时期各种力量的博弈下,盐道呈现出不同的线路及形态,路的生命形态的演替又反向塑造了区域社会。

(一)驼道的形成与牧民生计

内蒙古阿拉善盐资源丰富,盐湖广布,其中最大的吉兰泰盐湖地处贺兰山与巴音乌拉山之间,被乌兰布和沙漠、腾格里沙漠包围,古时车辆在沙漠中难以通行,骆驼成为牧民对外联络、运送物资、走亲访友、放牧迁徙的主要交通工具。阿拉善以盐运为主的驼道达十数条,形成北连包头、呼和浩特,东至黄河码头,南接宁夏,西通河西走廊的路网。吉兰泰盐池食盐外运的盐道主要有两条,即吉磴盐道(吉兰泰—旧磴口)和三吉盐道(三道坎—吉兰泰)。

牧民将本地物品外销,用盐换回农副产品及日用百货,是一项重要的生计来源,阿拉善地区的蒙古人及沿边一带的贫民“多赖此以为生计”[11](314)。驼队在沙漠里走到哪里就在哪里搭帐篷,没有固定的建筑。据拉驼人回忆,“驿站就是一个井头,沿井走,有人家的井头也不走人家,就在井上住下”[12](10)。驼队沿井扎营、做饭、给骆驼饮水,时间久了,也就形成了相对固定的路线。如吉磴盐道从吉兰泰盐湖出发,向东微偏南行20 公里,至哈沙图,转东北行27.5 公里,至包尔呼舒,继续东北行27.5公里,至查干扎干,再东行30公里,抵达老磴口(巴彦木仁)。

走吉磴盐道,从吉兰泰盐池到老磴口,需穿行乌兰布和沙漠,每次往返所需时间近10天,每年11月开始,需选择身强体壮的公骆驼进行运输。对拉驼人也有要求,早期的拉驼人不仅家中要有适合运盐的骆驼,还要会说汉语,更需要有熟练的驼运技巧及长途野外生存能力。这项工作主要由蒙古族牧民承担,汉族和回族劳工负责在湖下挖盐。拉驼人用盐换到生活物资后不回盐湖,而是先回家,将换取的物资与周边牧民分享。由于运盐之于蒙古人生计的重要性,运盐便有了垄断的性质,经阿王呈请,请政府同意盐商只能雇佣阿拉善蒙古族人的骆驼驮运吉兰泰盐,不能擅自雇佣其他蒙古部落或内地汉族人的骆驼,“以裕阿拉善蒙古生计”[11](324)。

(二)权力博弈与河道存废

阿拉善第三代王爷罗布桑道尔吉执政期间,重点开发吉兰泰盐湖,并报请清廷允许,在磴口设立转运站,造船500 艘,由水路将盐送往归化、包头、萨拉齐、太原、郑州等48 个州、县[12](122)。出于保护河东官引的目的,后来清政府又禁止阿拉善盐在内地水运。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阿拉善亲王沁班巴尔因陆运盐斤所销无几,且沿途行走艰难,“对蒙古人等生理渐至有碍”,因此恳请开辟黄河水运,将阿拉善盐由水路直行运进内地销售。清政府考虑到晋北人民的食盐需求,予以应允[11](319),但是考虑到“如任听民人由黄河贩运,漫无限制,又恐盈千累万,顺流而下,无所顾忌,必至影射越贩,混入河东引地,殊与官盐有碍”,因而对水运路线加以限制,规定以晋省临县碛口镇为界,准阿盐水运至此堆贮销卖,不得越界载至下游州县[11](319)。嘉庆十一年(1806 年),马君选案发,阿拉善王爷玛哈巴拉惧怕朝廷问罪,将吉兰泰盐池献于朝廷[13](7)。6 年后,清政府停办吉兰泰盐,将吉兰泰盐池归还阿拉善亲王。为避免重蹈阿拉善盐侵犯内地盐区之覆辙,清政府对其运销做出严格规定:只准车载、骆驼驮运,由陆路贩运,不准水运[11](325)。

与驼道根据水源地沿线形成的空间路径不同,河道的存废是清政府与旗王府权力博弈的产物。虽有清政府禁运政策的限制,但阿拉善盐私自水运及私改行运路线的情况时有发生[11](326)。路的诞生最初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哪里好走走哪里,这是路形成的最初阶段。权力的圈层结构形成后,实际的盐道走向受到吉兰泰盐与内地盐关系的左右,在一段时期吉兰泰盐被禁止外运,就是为了防止吉兰泰盐越界销售。路的空间生产生动呈现了路与区域“上下”“左右”的复杂关系。

(三)现代交通的修建与传统盐道的衰落

1953年后,吉兰泰盐成为国家战略储备盐,吉兰泰盐场生产进入机械化、工业化阶段。1958年,在务虚浮夸风影响下,盐场提出“赶美超英”的口号,采用人海战术雇佣大量临时工挖盐,累计生产16万吨人工大粒盐,却因运输能力不足,无法外运,近10万吨被沉入湖底,成为废品。为了破除吉兰泰盐的运输瓶颈,随着包兰铁路的修建和线路的延伸,1953 年修建了三道坎(乌达)至齐里盖(距吉兰泰66 公里)60 公里长的简易公路;1958 年又修建了齐里盖至吉兰泰66 公里长的公路,并于10 月正式通车。这样,吉兰泰盐通过汽车直运至三道坎,再装火车运至各地,从而结束了骆驼驮运的运输形式,初步解决了吉兰泰盐外运的问题[14](110)。1965 年,为满足国家用盐需求,轻工业部和盐业总局从辽宁、河北、山东、江苏四大海盐区和其他地方调集大量专业技术人员及盐工,在吉兰泰盐场开展盐业会战,主要目标是建设“三线一堆”。“三线”除96公里长的110千伏高压输电线、4公里长的卤水输盐管道之外,就是134 公里长的乌达—吉兰泰运盐铁路专用线,这条铁路线国家投资5 700 万元,于1966年年底建成通车,1967年初正式开始运盐。

现代公路、铁路的开通使传统驼道、河道成为历史,改变了牧民长期以运盐换取生活物资的生计模式,重塑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及族群关系。最先受到冲击的是骆驼,作为交通工具的骆驼一度被大量宰杀,成了人们肉食的主要来源。除少数牧民进入盐场成为工人外,大部分牧民还在经营原有草场。牧民开车到周边城镇购买生活物资,也就不需要以往以物换物的贸易渠道了。如今,当年的拉驼人在世的已经不多,牧民拉骆驼的生计模式及风餐露宿维持生计的盐道文化逐渐消失在浩瀚的荒漠中。

(四)休闲消费升级与古道再生

社会的变化不仅为社会中80%~90%的人带来了更多的财富,使他们有了一定的可以用于自由休闲的钱,而且还带来了休闲兴趣和风格的民主化、普及化[15](41)。车辆的普及使沙漠探险游、生态体验游成为备受欢迎的休闲方式。人们对路的认识发生了变化,古盐道契合了新生代“生活不是为了赶路,而是为了感受路”的道路新认知。古盐道虽已失去交通属性,但随着沙漠徒步、越野汽车沙漠穿越等现代运动方式的兴起,盐道成为年轻人冲沙体验游的重要路线,盐道的文化性、审美性及娱乐性越发彰显。古盐道被包装成中国第十一条古道——驼盐古道,这条原生态的古道集中了沙漠、草原、戈壁,有世界上最大的原生梭梭林及中国四大内陆盐湖之一的吉兰泰盐湖,还有乌兰布和沙漠独有的动物[16]。在现代休闲消费升级背景下,古盐道以古道、步道、赛道的身份获得了新生。骆驼被越野车代替,拉驼人被户外运动爱好者及商旅经营者代替,风餐露宿、被天灾匪患滋扰的步步惊心的生计奔波被后勤保障完备、一路高歌的旅游场景代替。盐道的景观价值取代了交通价值,转变为休闲娱乐空间,同时,人们也开始注意到驼盐古道作为线路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价值。

三、路的诞生:文化线路重构的阈限空间

21 世纪以来,驼盐古道旅游开发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甚至被列入当地“十四五”规划,古道的诞生就像陷入了阈限空间,在各方面力量摸索尝试、博弈互动的过程中,盐道的内涵更加丰富,形式更为多样,逐步接近破壁而出的临限状态。

(一)古道开发的民间力量

阿拉善吉兰泰盐湖自1953 年国营盐场建立以来,在经过近60 多年高强度的开采后,水位下降严重,盐场及吉兰泰镇都面临着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对于新的发展方向,不同的社会主体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进行了不同的选择。盐场将盐湖景观游及盐疗盐浴作为旅游开发的重点,在与旅游公司合作失败后搁置了盐湖旅游的开发。而当地牧民对盐道作为文化线路的旅游开发表现出更大的兴趣。BTBG 是其中的代表,他从事过蒙古饺子加工、经营商城等工作①BTBG,文中涉及的此类人名均已根据田野伦理做匿名处理,后文同此。,后在阿拉善盟旅游局的指导下投入到驼盐古道旅游开发事业中来。BTBG 成立了驼盐古道旅游公司,找在世的拉驼人了解当年盐道曾经的盛况,根据拉驼人的讲述进行实地勘察,探索出一条旅游路线:吉兰泰盐湖—万亩锁阳基地—乌兰布和沙漠—哈夏图—肯特敖包—驼盐古道路线风范—马莲湖—神树—查干努尔—返程—临时营地。与历史文献中的盐道相比,这条路线突出了盐道中的驿站,这是旅游宣传的卖点,也是徒步之旅扎营的地方。

我的家乡是在吉兰泰苏木哈图呼都格嘎查。从小听老人们讲,村前的麻蕖蕖滩(麻蕖蕖,即苦菜)上有个祥泰隆,早年是地区最热闹的地方,方圆数百里的牧人们骑驼马去那里采购生活必需品。那里也是驼队商旅的重要驿站,运盐的驼队从吉兰泰盐湖出发,必须在祥泰隆停留补充水,是吉盐南运的第一处驿站。[12](123)

由于疏于保护,更多这样的驿站遗址已经无法找到。BTBG 联系了一些以前从事驼队接待的人家作为据点,取名“驼道人家”。笔者跟随BTBG第一次走驼盐古道时发现,不同于南方的盐道,西北的盐道没有古店铺、古寨堡这样的古建筑,而是一直在沙漠中穿行。道路被各种沙生植被覆盖,有的地方梭梭林甚至有一人高,有的地方还有花海。途中经过的两个驿站是肯特敖包和神树。据说肯特敖包是世界上最大的梭梭敖包,BTBG 还讲了一个发生在这里的成吉思汗传说。神树高高耸立,树下是人们敬献的哈达、白酒、食品等。驼盐古道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综合体,具有开发为文化线路的潜质。为了宣传驼盐古道,BTBG 利用美篇、微信等自媒体发布自己撰写的古道故事、自己作词谱曲的古道主题歌曲,并组建了微信群“驼盐古道文化旅游研讨发展群”,有130 多名盐道旅游开发的关注者和参与者。BTBG 还到宁夏银川镇北堡影视城,内蒙古匈奴城、阿贵庙等景点进行参观,学习景区现代蒙古包的做法,并在自家开发的驼盐古道驿站的院子里盖起了6 个蒙古包。BTBG 参与组织多次徒步驼盐古道项目,如“第三届将军杯商界精英徒步挑战赛”,与深圳市中锐资讯有限公司合作,分众传媒等作为联合主办方,将驼盐古道作为草原丝绸之路与黄河文化的结合点进行宣传。活动采用众筹的形式,有保障车队、救援团队、摄影团队,有很成熟的组织筹划,但终因报名参与人员不足等原因而停止。

托马森认为,多种模棱两可或模糊不定的事物,均可被视为阈限,并将其广泛应用于时间和空间的研究中[17]。BTBG 的探索就处于这样一个阶段。驼盐古道已经成为受到各方认可的一个文化线路,但还没有找到成熟的运营模式,处于成与不成的中间状态。据一位从事盐道旅游工作的吉兰泰牧民ZH 说,BTBG 刚开始对驼盐古道的旅游开发有着非常高的热情,但接连的失败挫伤了他的热情,一段时期几乎放弃了。BTBG 的妻子在谈到驼盐古道发展现状时很有感触地说:“做事情就要做到极致。”对牧民来说,做一整条线路的旅游,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驼盐古道不同于已经成熟的旅游线路,虽然BTBG等人做了很多探索和努力,小规模的徒步爱好者也在尝试走这条路,但它还陷于身份模糊的阈限空间,没有找到真正的出路。

(二)政府与牧民的合作

阿拉善左旗旅游局和吉兰泰镇对驼盐古道的开发非常重视。2018年8月,阿盟旅游局联系四川一家传媒公司拍摄驼盐古道旅游宣传片时,BTBG 联系了盐道上的一户“古道人家”进行接待。笔者跟随BTBG重走了驼盐古道,这次是从吉兰泰向老磴口方向,阿盟旅游局团队从老磴口那边过来,我们在盐道途中的一户牧民家中会合并设宴招待他们。大部分菜都是从吉兰泰镇上买好带过去的,牧民家准备了羊肉。旅游局团队抵达后,BTBG 用蒙古族传统的待客方式接待了他们,为他们献上哈达和马奶酒,接待仪式体现了盐道文化与民族文化的结合。为了找回运盐驼队曾经的就餐方式,我们使用了CGT 从淘宝上买来的帐篷。这种帐篷搭建方法更为简易,平时折叠起来放在车的后备厢,用的时候拿出来,4 个人就能搭好。但是户外就餐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驱赶不尽的苍蝇。CGT 看出了游客的为难,幽默地说沙漠里的苍蝇都是原生态的,但游客还是倒了胃口,草草收场。游客大多想尝试户外野营,但他们并没有为就餐困难做好心理准备。当年驼队的就餐环境应该比现在恶劣很多,但是现代游客并不想体验与现代文化模式不相符合的部分。返回吉兰泰的途中天已经黑了,我们又经过了肯特敖包。按照蒙古族的传统,遇到敖包要下马下车,于是十几辆SUV组成的车队在肯特敖包前一字排开停了下来。

今天的盐道上,车队代替了驼队,行路人群也从以运盐为生、风餐露宿的牧民变成了大漠探险、寻求飙车刺激的旅游达人。但蒙古族在其中的身份还有某种延续性,传统的游牧生计方式让牧民成为盐道的组织者和向导,他们购买昂贵的越野车承接沙漠游项目。传统的游牧文化与现代的徒步穿越、越野漂移、户外野营等旅游方式结合,产生了独特的文化魅力和吸引力。

(三)新业态的尝试

2020年夏,BTBG 打算与YZM 合作驼盐古道的新项目。YZM 在驼盐古道上有一片公益林项目,主要种植梭梭,他计划在梭梭根部人工种植苁蓉,这项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了。BTBG 想把这里建设成驼盐古道的一处驿站,承接旅游接待工作。而且这里正在修路,将来交通会更便利,这对种植苁蓉及驼盐古道都是重大利好,YZM和BTBG对合作前景抱有很大希望。YZM这样说:

明年路也通了,村村通的这种路。路修了对我们特别有意义,从巴音木仁一直贯穿戈壁滩,明年与吉兰泰接通。小油路,路面没那么宽,可以会车,两车道宽。与驼盐古道的方向是一致的。油路比较直线了,不那么绕了。骆驼走有水的地方。路修好对我们做这个事非常方便的,交通先行肯定是有好处吧。

YZM 畅想着人工种殖苁蓉成功后,吸引驼盐古道的游客来驿站进行采摘,并学习蚂蚁森林的模式,每个人可以拥有一颗属于自己的梭梭,借助摄像头查看梭梭的长势,最后,梭梭根部培育出的苁蓉归梭梭的主人所有。现代科技的加持会让驼盐古道有“新玩法”。

(四)驼盐古道的阈限空间

YWH 是吉兰泰镇的一名长跑爱好者,经营着一家超市,夏天的时候,他早上四五点钟就去乌兰布和沙漠跑步,他说这边的沙漠特别干净,很多外国人都来体验,我们自己为什么不利用起来呢!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看,驼盐古道具有优质的资源。各方都在为古道的成功开发做各种努力,吉兰泰镇政府精心打造的盐文化博物馆就坐落在小镇的中心,博物馆里擘画了驼盐古道的蓝图。镇长对驼盐古道的开发很感兴趣,邀请笔者重走盐道并参与撰写策划方案。

由于游客不足,BTBG 的所有设想和前期规划都处于蓝图状态。他做了很多项目可行性策划书和活动方案,向政府写报告,说明项目的可行性等,但吉兰泰大部分人并不认为这里能发展旅游。长期比较闭塞的环境让当地人对未来缺乏想象,或者经过一番努力无果后便放弃了。大的环境也制约了BTBG 项目的开展,他一直处于结交朋友、拉资金、找项目的奔波状态,但长期没有进展也挫伤了他的热情,而持续的困境造成人际关系的恶化,周边人认为他这是不务正业。BTBG 还是想坚持下去,他认为一旦成功了,收益将是那些瞧不起他的人不可想象的。他曾经的同事ZH 以前也经营旅游公司,后来觉得伺候人的活不好干就罢手了。现在他承包盐场的运盐项目,有几台车,小一点的车还可以往牧区拉草料。另外,他还经营着一家汽车维修厂。ZH 对目前的状态很满意,他说不操心,收入不错,还很稳定。

BTBG 在最新的可行性报告中认为,“央企+当地政府+旅游开发公司+农牧民合作社”的合作模式完全可以打造更好的融盐文化、骆驼文化、工业文化、红色文化为一体的驼盐古道文化。文化线路的开发需要人文、地产、景观等综合性的社区营造。盐场成立了吉兰泰盐湖工业遗产保护项目,小镇接待剧组来吉兰泰拍摄电影,相关建设初具成效。正在进行的包银铁路及巴彦浩特支线建设也优化了吉兰泰的交通环境。在各方主体互动下,驼盐古道终将突破阈限空间。

四、结 语

道路从交通线路到文化线路的生命史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改变及区域社会的变迁。牧民一直把盐道看作生命的延续,拉骆驼运盐是为了维持生计,开发文化线路旅游、组织徒步穿越古道也是为了生计,从中可以窥见禁牧之后牧民生计方式的变化。在盐道由运道至步道、古道、赛道的转变过程中,游牧文明与“互联网+”经济及后现代消费方式相结合,正在形成牧业、农业、工业、旅游业相交融的综合性新型发展业态。但是当地以BTBG 为代表的开拓者的种种探索还处于多种可能性的阈限空间中,并没有找到成熟的发展模式和盈利方式。对驼盐古道生命史及阈限空间状态的关注和研究,对我国北方边境游、生态游、文化线路游的开发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古道牧民线路
走古道
超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工程建设施工分析
山西十条线路入选全国乡村旅游学习体验线路
茶马古道的前世今生
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对牧民的影响探析
商人买马
浅谈110kV—220kV输电线路的运行与维护管理
智能蜘蛛线路修复机
访茶马古道
古道兴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