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钢琴曲《邀舞》演奏技巧及音乐表现

2021-11-28江薇薇

普洱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圆舞曲钢琴曲韦伯

江薇薇

安徽艺术职业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1

韦伯的每一部作品均堪称经典,钢琴曲《邀舞》将浪漫主义色彩的演奏技巧展现的淋漓尽致,让人听到琴音回味无穷,使其成为经久不衰的经典钢琴曲作品,并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一、钢琴曲《邀舞》简介

(一)韦伯的生平简述

韦伯的一生深受其父亲的影响,在韦伯仅1岁的时候,父亲便带领着家庭成员共同组成的乐队开始了世界各地的巡演。韦伯就在这样的音乐氛围中长大,从小就受到了父亲的耳濡目染,并在世界各地感受到了不同文化底蕴的音乐熏陶,逐渐掌握了乐曲的规律,这些均对韦伯后来的创作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韦伯一直处于漂泊状态,但却依然坚持对音乐的热爱与追求,最终成为了德国浪漫主义歌剧的奠基人和第一位浪漫主义作曲家。之后,韦伯与罗丽娜·布兰特共同组建家庭,成为一段佳话。充满幸福感的他,在生命的最后十年仍坚持不懈地创作,其所呈现出的作品更是达到顶峰状态。

(二)创作背景

1819年,韦伯创作了钢琴曲《邀舞》。此时法国大革命的思想解放运动蔓延整个欧洲,人们逐渐实现了思想解放,对音乐形式的主观感受、歌颂和情绪表达有了更高的接纳。韦伯也成为此时期浪漫主义音乐的先驱。钢琴曲《邀舞》是他的妻子生日时,送于妻子的礼物。此时的韦伯已然成为布拉格剧院的智慧,与宫廷人的接触更加频繁,会带领自己心爱的妻子参加各种各样的舞会。在舞会中,韦伯时常能够看见年轻男士邀请美丽女士共舞,这也为他的钢琴曲《邀舞》创作带来了灵感。此时期,韦伯与妻子新婚不久,两人十分甜蜜,让韦伯充满了幸福感和满足感,这也是钢琴曲《邀舞》充满浪漫气息的重要原因[1]。作品在创作过程中,选取了圆舞曲的体裁形式,乐曲清新、优雅、华丽,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在演奏中同样带有个人十分生动的画面感。韦伯通过情感赋予音乐,打造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同时也表达出对心爱妻子纯真的爱意。

二、《邀舞》的演奏技巧及音乐表现

(一)邀请

钢琴曲《邀舞》从开始至第一个小节采取的是弱起方式,运用的专业术语为grazioso,含义为优雅、优美,主旋律部分的弹奏在左手部分。所以,1~4小节,需要演奏者运用左手轻触钢琴键,直至进入第二小节后,逐步开始力度变强,第一小节三个音符的音高一致,但要求演奏者在演奏的过程中,运用左手做出一定的强弱变化。1~4小节左右是连贯性的弹奏,在第五小节后,需要开始运用右手弹奏,同时左手可以逐渐受缓力度,更多的是以即兴形式融入。1~8小节,作者所描绘的是男士向女士发出跳舞的邀请,但女士用委婉的方式表达了拒绝。在9~16小节,相同的音型,仅仅是音高上呈现出些许变化,从弱过渡为中强,演奏者左右手的力度控制,相比第一个乐句要稍强一些,这样才能形成对比[2]。踏板的切换同样需要干净利落,避免呈现出浑浊的音。在第二乐句中,体现的是女士在拒绝邀舞后,有一些矛盾的心理。在17~35小节,男士第二次的邀舞,女士则欣然应允。这是两人初次相见,简单的问候,体现出两人之间对彼此的尊重。弹奏过程中,左右手高音和低音相互交替,且右手的回音、颤音,必须要充满活力,且清晰地呈现出来。35小节倚音出现,弹奏者要采取自然延长的方法,同时要注重两只手的合理调节[3]。

(二)回旋曲

1.第一支圆舞曲

从36小节开始了第一支圆舞曲,Allegro vivace表示轻捷的快板,相比序奏而言,速度开始出现加快,呈现的是群舞的画面,需要演奏者运用很强的力度弹奏。弹奏的过程中,右手主旋律采取了上行分解和弦,跳音产生。关于附点音符的弹奏,右手力度的把控分别为强、弱、弱,左手则分别由八度、和旋构成,更加侧重于干净利落地弹奏。在43小节进行重复,同时这个片段也是作品中重复率最高的一段。在群舞的画面之后,则是男女主人公的舞蹈画面。Molto dolce表示的是歌唱性,演奏者需要注意的是旋律呈现出线条感。男女士开始跳舞后,演奏者左手为3/4拍,是圆舞曲中十分典型的节奏类型,要呈现出强弱弱的旋律感。右手需要弹奏倚音,转换的速度要快,体现出女士十分轻盈、快速的舞步。59小节开始,需要进行弹奏的跨越,brillante表示炫耀、辉煌,演奏者弹奏的过程中,右手部分需要将音高升高八度,表示女士跳舞过程中的脚尖旋转、跳跃,裙摆跟随音乐而转动,左手则要轻轻地弹奏均匀四分音符。65小节时,演奏者需要配合与协调左右手。65~68小节,要体现出钢琴曲的强弱对比,69小节后则开始变强,体现出宫廷舞会十分和谐、融洽的氛围。群舞部分进行两次的弹奏之后,74小节后,sempre legato表示连音持续运用,演奏者需要将主旋律放在右手部分,将音高降低八度,右手开始持续弹奏,从很强到后续逐步减弱,进行合理的力度控制[4]。89小节进行该段的重复。要注意的是79小节左手和弦九个拍子的连续,86-87小节则是要体现出强弱对比。86~97小节重复,通过运用很强的力度,来体现出群舞过后的休息,音乐的转换,男女主人公的圆舞曲结束。

2.第二支圆舞曲

第二支圆舞曲中,演奏者的左右手,仍然需要延续圆舞曲的节奏类型,即强弱弱,再按住第1个节拍后保持不动,直至第3个节拍结束,以此来凸显音乐的连贯性。这一段的弹奏过程中,需要演奏者左右手协调配合,以此来凸显钢琴曲的速度、力度以及强弱,这些均是呈现主人公情绪变化的关键。第二支圆舞曲开始后,男女主人公的交谈更为密切,已经从相识过渡为熟知,演奏者在弹奏左手低音的过程中体现出男士的声音,而女士则是在弹奏高音区时予以了回应,两只手在力度上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在弹奏的过程中要注重音色区别。左手的重点在于控制力度,呈现出更加平稳的节奏,塑造出男主人公绅士的形象。在右手弹奏的过程中,则可以运用高抬指的方法,以此来呈现出跳跃婉转的节奏感,体现女主人公虽然外表十分冷静,但是内心已然为这位绅士的男士而感到心动。

3.第三支圆舞曲

第三支圆舞曲是从202小节开始,vivace表示活跃和充满生命力,因此弹奏的速度需要比快板快一点,相比急板而又慢一些,在此时演奏者运用右手弹奏和弦,运用很强的力度,体现出欢快激昂的舞会场面。直至209小节,需要进行重复弹奏,采取左右手交替的方法,右手需要连续的八分音符弹奏,呈现出流畅轻盈的钢琴曲效果。从210小节,左右手运用了节奏相同的跑动,需要两只手进行很好的协调配合,进而让呈现出的音符更加清晰与准确,达到钢琴曲音高的效果。此过程中两个乐句均需要运用很强的力度进行重复演奏,进而彰显出女主人公在跳舞时婉转跳跃的舞姿[5]。225小节起,需要演奏者左手部分弹奏装饰音倚音,且主旋律部分落在左手,到231小节后,主旋律才重新回归右手。238小节回归第一支圆舞曲,演奏者需要通过右手弹奏连音,并且左手为四分音符。在弹奏跳音的过程中,要注重节奏跳动的旋律感。到255-258小节,decresc表示减弱,需要演奏者左右手体现力度变化,进而形成强烈对比色彩。

4.第四支圆舞曲

在259小节部分,运用的专业术语为a tempo lusingando,表示爱抚的、诱人的舞蹈。男女主人公的舞蹈形成了默契配合,弹奏的过程中,右手需要进行之前旋律的重复弹奏,左手仍然是四分音符,从很弱的力度过渡到很强的力度,在302小节,演奏者右手开始弹奏跳音,左手则从单一的旋律弹奏,转化为八度、音程、和弦。303小节实质上是第一圆舞曲的旋律的重复弹奏。男女主人公再次开始热舞,左手通过单音的跑动弹奏方式,旋律的呈现更具有特色,此过程中左手仍然是四分音符,但却将音乐推进了高潮。在399~401小节,右手仍然保持相同的音高旋律,左手则主要为和弦,在403小节开始弹奏连音,运用左手保持,右手则需要将音高升高八度,通过左右手替换的形式进行跑动,最终运用很强的和弦结束。

(三)尾声

《邀舞》的尾声部分,有诸多旋律是相同的,采取首尾呼应的方法,这里再次出现男低音区旋律以及女高音区旋律,体现出舞会结束后,男主人公绅士的挥手告别,而女主人公也十分优雅、腼腆地告别。409小节开始主旋律落在左手,413小节后开始在右手,左右手分别运用很弱的力度结束弹奏。

三、钢琴曲《邀舞》的演奏方法

(一)触键法

在钢琴曲《邀舞》的演奏开始前,需要演奏者完全放松身体,且需要对这部作品具有正确的解读。钢琴曲《邀舞》在演奏的过程中,是从行板-快板-行板的转换,且触键的过程中要注重八度音、和弦、跳音和连音的触键。八度音的弹奏过程中,要求演奏者下沉手腕,增强音色的饱满度。且作品中诸多和弦均是重音,要求运用ff的力度弹奏,需要手腕协同手臂和手指的力量,可以适当在弹奏过程中略微抬高手掌,使跑动更加顺畅。而重音和弦弹奏过程中,要下沉手臂,避免蛮力的运用,借助手臂力量增强手指力量,合理把控力度,且触键要十分果断。跳音的弹奏,所表现的是宫廷舞会场面,节奏的快慢、舞步的轻盈,跳音是最为重要的呈现。所以需要弹奏时将手指站稳,并且保持手臂处于放松状态[6]。钢琴曲《邀舞》中还有部分旋律,需要左右手交替弹奏,需要注意的是转换过程中手指力度变化,高音区要着重突出,且强过伴奏声部,这样才能体现出旋律感。同样,在低音区的旋律弹奏过程中,演奏者的右手需要进行力度的削弱,保证低音旋律的准确性,以及整体旋律线条的流畅性。

(二)踏板法

实质上,钢琴曲《邀舞》对于触键手法要求并不高,技术含量也相对较低。但是由于是圆舞曲的题材,所以,整首钢琴曲中均贯穿着踏板的处理,要求演奏者不能过于绷紧脚尖,要体现出灵活性的处理,才能体现出更加清晰的印象效果。可以说,在钢琴曲《邀舞》演奏的过程中,踏板起到核心作用。低音区踏板需要踩住,运用耳朵辨析音色的清晰度,特别是要格外仔细地处理十六分音符与休止符的衔接。钢琴曲《邀舞》共由四支圆舞曲构成,每支圆舞曲结束后均需要进行踏板力度的减弱,在触键的同时合理控制踏板,伴随触键的余音消失,踏板则可以放掉,钢琴曲开头与结尾部分需要格外注重,这样才能呈现出更加优美的旋律和演奏效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作曲家韦伯作为浪漫主义音乐的先驱,对于浪漫主义音乐的发展具有卓越贡献。《邀舞》虽然是一部钢琴曲,实质上是运用音乐语言,讲述着一个美丽而浪漫的故事。低沉的音乐代表着热情、端庄的绅士,婉转跳跃的音乐,也将女士的温婉、娇羞和华美勾勒出来。

猜你喜欢

圆舞曲钢琴曲韦伯
大海边的浪漫圆舞曲
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JWST)抵达最终目的地
勇气
五月是什么
节日圆舞曲
夜的钢琴曲(六)
师院圆舞曲
夜的钢琴曲(二十八)
胸有成竹时相信自己
黑色圆舞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