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团结视角下的滇西南地区边疆安全与稳定研究
——以普洱市为例

2021-11-28王佳

普洱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普洱民族团结示范区

王佳

普洱学院 人文学院,云南 普洱 665000

多年来,云南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中始终坚持“在云南,不谋民族工作就不足以谋全局”,“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指导思想和信念,兑现“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不让一个民族地区落伍”的承诺,率先建成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2018年第140号文件《国家民委关于命名第六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单位)的决定》中命名204家单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单位)”,其中,云南10家单位中就有普洱市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指出,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做好边疆安全和稳定工作,才能够筑牢祖国西南安全稳定屏障。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1951年,思普地区(今滇西南的普洱市、西双版纳州全境及临沧市部分地区)“会盟立誓,刻石铭碑”,表达了各族人民团结到底跟党走的决心,新中国民族团结第一碑——民族团结誓词碑由此诞生。2008年,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同志亲临普洱视察,对各族干部群众提出珍视和加强团结的要求。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同志出席“普洱民族团结进步论坛”,盛誉“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是人类民族史上唯一丰碑。2016年10月,国家民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刘慧同志在云南省调研后发表《各民族离不开共产党》的调研报告,对云南民族工作经验给与充分肯定。

一、滇西南地区、普洱市情概况

滇西南地区地域辽阔,地处我国西南边陲,在行政区划上包括云南的普洱市(思茅)、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临沧市三城市。孕育人口数量大,并云聚了众多少数民族,总面积8.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近三百多万少数民族,其人口数超过了总人口数的一半之多。与缅甸、老挝、越南相连,是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前沿。

普洱市辖1区和9个少数民族自治县,有汉、哈尼、彝、拉祜、佤、傣等14个世居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61%,是民族团结的大观园。少数民族自治县占全国的7.5%、全省的31%,其中有4个少数民族自治县的16个乡(镇)、44个村地处边境。哈尼族、彝族、拉祜族、佤族、苗族、瑶族、傈僳族、景颇族等9个民族跨境而居。全市10县(区)、103个乡(镇)和80%以上村(社区)区域内均有若干少数民族杂居。国境线长486公里,其中与缅甸接壤303公里,老挝116公里,越南67公里。孟连、澜沧、西盟、江城四个县为边境县。2018年12月29日,国家民委命名普洱市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市”。

二、民族工作有序推动,边疆安全稳定彰显成效

毛泽东在1950年6月6日发表《少数民族地区的改革要慎重》中说:“团结少数民族重要。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改革,是一件重大的事情,必须谨慎对待。”普洱市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因族施策,精准界定区域,为人口较少民族、“直过民族”聚居区、沿边地区等制定并落地专项发展计划,其中有些条例和做法具有全国先河的重要意义。

多年来,普洱市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当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加强。2013年10月,普洱市召开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建设启动会,动员部署示范区建设工作;2014年11月,普洱市在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召开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建设现场推进会,对示范区建设进行阶段性总结,并提出下一步工作措施;2013年到2014年,普洱市委、市人民政府先后制定了《中共普洱市委普洱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的实施意见》《中共普洱市委办公室普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建设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主要任务分解方案>的通知》,把建设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纳入“十二五”规划。2015年8月5日印发《中共普洱市委普洱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实施意见》2015年10月,普洱市召开市委民族工作会议(每5年1次),对深入做好新形势下的民族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和举措;2016年12月召开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议。2017年12号《中共普洱市委普洱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市实施方案》确定普洱市争取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市。制定到2020年普洱市进入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先进行列目标。

围绕2017年《普洱市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界活动进机关 企业 社区 乡镇 学校 部队 宗教活动场所和开展命名示范单位的实施办法》,2018年全面深入开展“七进”活动,开展中共普洱市委党校(普洱民族团结进步干部教育学院)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进机关典型案例,为普洱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市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民族团结研究所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进机关典型案例,该所采取“基地+民族团结研究+宣传教育”的民族团结进步模式,以增强各民族文化认同,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己任,以民族团结誓词碑精神为引领,争做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华能澜沧江公司糯扎渡水电厂至今的十余年间与沿江(澜沧江)景东、镇沅、景谷、澜沧、宁洱、思茅(区)开展民族团结互帮互助,担起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助推普洱市“直过民族”脱贫攻坚工作;普洱市思茅区南屏镇倒生根社区是典型多民族混合聚居的城郊结合社区。该社区坚持民族团建工作与社会党建、精神文明创建、社区文化建设、平安和谐社区建设相结合,创新工作思路,以联谊促动力,以服务聚人心,是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全国文明社区;普洱市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景信乡大力助推“宾弄赛嗨”(傣语:没有血缘关系但像亲戚一样的朋友。)民族团结和谐互助机制,构建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群群”关系为重要抓手,在多民族自治地区唱响了和谐的民族团结之歌;普洱学院是滇西南地区屈指可数的“国门大学”,打造“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进校园,形成“152”特色校园文化活动模式,明确一个“民族团结大家园”主题,树牢五个坚持,突出两大特色。定期开展少数民族节庆、向少数民族“献爱心”资助、民族文化研究成果展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专题讲座等活动,打造普洱绝版木刻和文艺精品项目“普洱少数民族原生态鼓乐舞《山魂鼓韵》”特色;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民族小学以“团结·和谐·多元·共融”为办学理念,营造了“平等、团结、进取、和谐”的良好氛围,真实地诠释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景象;普洱军分区主动作为,将民族团结创建活动纳入党委议事日程,为维护国家安全、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境安宁等方面作出了贡献,谱写了“军民鱼水情意浓,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新篇章。

在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上,秉承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以建设滇西南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目标,普洱市不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重点加强“一条道路、两个共同、三个离不开、四个认同、五个维护和六观教育”。同时,普洱市采取边疆党建长廊工程,增强基层党组织稳边能力,建立跨境维稳联动机制消除矛盾隐患。组织实施兴边富民工程,改善沿边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三、新特点之下对民族团结工作的思考

边疆安全与稳定事关国家统一,意义重大。民族团结是实现安全与稳定的关键所在。滇西南地区族群众多,习俗各异,且滇西南地区的临沧与缅甸接壤,西双版纳与老挝接壤,决定了滇西南地区民族团结视角下的边疆安全与稳定不仅仅是一个区域的民族团结稳定的问题,更是国与国之间实现和平往来,民族互通的重大问题。

2019年9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国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民族人口分布格局不断深化,呈现出大流动、大融居的新特点。”普洱市作为滇西南的一个民族市,少数民族多,民族自治县多,跨境民族多,“直过民族”多,呈现“多元一体”特征的市情是优势,但也为开展民族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新特点十分明显。新中国建立初期,各民族在不同区域社会发育和生产力发展极不平衡;1949年前普洱全市无一条公路,道路交通的闭塞也加重了经济的落后。种种因素的存在,为地处边疆地区的普洱在处理民族工作,实现边疆安全与稳定方面提出了巨大挑战。

准确把握普洱市基本市情,可以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进而谋求各民族团结进步的新境界。全面正确贯彻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民族工作理论,一要从客观实际出发,正确施策,继续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二要加强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学习以及民族团结教育,不断出台有利于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的政策举措和体制机制,创新方式和载体;三要提升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依法保障民族团结,保障各民族平等权益,实现制度保障和制度约束;四要加快地区经济发展,努力推进边疆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实施好促进民族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兴边富民行动等规划,让边疆人民均等化享受改革发展成果,保持创建活动常态化、长效化;五要加快建设“智慧边境”,推动民族团结工作纵深发展,保持民族关系健康发展态势,构建边境安全稳定屏障。

猜你喜欢

普洱民族团结示范区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
·杨宁出席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现场推进会时强调·打造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升级版
山西万荣:现代农业示范区闯新路
河滩地建起中药材示范区
在普洱半山酒店寻找诗和远方
绿色是普洱的底色
民族团结之歌
民族团结的内蒙古样板
贵阳首发白皮书:五年建成主权区块链应用示范区
一杯普洱的姐妹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