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发展理念下海南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及空间差异研究

2021-11-27李倩秦浩

中国经贸导刊 2021年29期
关键词:海南省海南高质量

李倩 秦浩

摘 要:基于2013—2020年海南省18个市县的面板数据,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和泰尔指数法,测度海南省各市县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结果表明:海南省各市县经济高质量发展呈波动上升趋勢,呈现“北部经济带较高、中部地区较低”的空间布局特征,其中协调、创新和开放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贡献度较高。海南应发挥经济核心区域的空间溢出效应,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强区域合作。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熵权TOPSIS法 泰尔指数 创新驱动

一、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4.13”讲话明确提出: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近年来,海南积极推动科技创新,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发展十二大重点产业,加快构建具有海南自由贸易港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生力军,海南经济呈高质量发展态势。2020年海南省GDP为5532.39亿元,同比增长5.8%,其中十二大产业达66.1%,三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占42.9%,第三产业比重达60.39%。海南在经济发展中优化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注重培育新动能,2020年投资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别为30.5%和78.5%,经济发展驱动力由投资拉动转为消费驱动。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据测算,海南省R&D活动企业所占比重低于20%,全要素生产率、资本生产率和研发投入比重等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基于此,海南迫切需要发展动能转换、推动经济结构转型,以构建经济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在十四五时期,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海南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学术界对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了广泛探讨,主要表现在其内涵及影响因素(杨伟民,2018;黄庆华,2020)、作用机制(任保平,2018;刘思明,2019)和实现路径(余泳泽,2018)等方面,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科学测度各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由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不易把握,且构建评价指标较难,较少学者从多方面进行构建指标体系并实证测度经济发展质量,师傅(2018)从经济增长和社会成果两个维度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测度发现中国省际经济增长质量波动周期的时间跨度逐渐拉大,并对未来经济发展质量进行预测。魏敏(2018)从创新驱动、经济结构、基础设施等十个方面构建指标测评体系,并分析整体空间分布特征。马茹,罗晖(2019)在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的基础上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从供给、需求、效率、运行和开放五大方面全方位推进地区高质量发展。张侠(2020)构建了包含经济动力、效率创新等五个维度34个指标体系测度2001—2017年我国各省份经济质量发展水平,从不同视角分析各区域经济质量发展水平差异。

目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集中在省级层面和东部、中部发达地区,对经济不发达地区研究较少,对各市县经济发展质量的研究鲜有涉及。受地理环境、历史因素等影响,海南省各市县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各市县经济协调平衡发展是实现海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基于我国各地区资源禀赋、经济发展等分布差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普适性的基础上,应充分体现地域典型性。新发展理念下海南经济高质量发展如何评价、各市县具有怎样的空间分布特征?基于此,本文探究海南省各市县经济高质量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下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选择,也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海南省各市县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评价体系构建

(一)构建指标体系

准确把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是构建指标体系的基石,创新思路、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动能,着力提升新兴产业能级,加快推进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多维性和动态性,微观层面,体现在生产者改善工艺流程和提高生产率以及满足消费者的质量需求,注重“量”和“质”的统一,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宏观层面,培育可持续增长动能,聚焦“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包括创新驱动、结构优化、改善民生等,是反映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综合体系。学术界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测评尚未形成统一的指标体系,基于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求的目标,从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维度,结合《2020年度海南省市县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评价方案》和数据的可获得性,从创新驱动、经济结构、绿色环保、开放程度和共享和谐方面,构建5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20个三级指标的海南省各市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

(二)测度方法

采用熵权TOPSIS法进行测度,熵值法是能够避免主观因素干扰的一种常用客观赋权方法,TOPSIS法是多目标决策分析的常用方法,通过计算目标值与理想解的相对距离,进行排序评价。熵权TOPSIS法结合两种方法的优点,用熵值法先得到权重,然后再带入到TOPSIS方法中计算综合值,本文采用此方法客观测评2013—2020年海南省各市县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具体计算步骤为:

1.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采用极差标准化的方法,标准化后各指标数据介于0—1之间。

(三)数据来源

选取海南省18个市县(洋浦包含在儋州地区)2013—2020年的面板数据,数据主要来源于2013—2019年《海南省统计年鉴》、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0年12月海南省统计月报,部分数据来源于各市县统计年鉴和统计公报、统计局网站,部分数据(如R&D经费投入、专利申请授权量)通过走访海南省科技厅和知识产权局获取,部分市县缺失数据采用插值法补齐。

三、实证分析

通过构建熵权TOPSIS模型,实证测度2013—2020年海南省18个市县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在指标测度方面,首先,为消除各评价指标的数量级和纲量不一致带来的影响,需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其次,运用熵值法较为客观的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最后,运用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计算各地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在内容结构方面,首先,从整体层面分析海南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其次,从五大子系统分析不同维度、不同市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变化特征,最后,从地区差异视角分析海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分布特征。

(一)综合水平整体分析

2013—2020年海南省经济运行总体向好,各地区经济质量发展水平稳步提升,这与微观层面“营改增”等税收政策的执行,宏观层面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自由贸易港等政策的出台、驱动创新深化供給侧结构性改革等息息相关。2013—2015年,GDP突破三千亿元台阶,海南省经济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房地产作为经济的支柱产业,主要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创新能力不足等,经济发展质量增速相对缓慢。2015年是海南省互联网产业发展元年,政府高度重视互联网产业发展,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结合经济特区优势,以技术创新和互联网产业模式创新为重点,加强互联网与实体经济的融合。2016—2017年,海南省经济呈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的良好发展态势,为“十三五”规划”的良好运行奠定基础。2018年“4.13”以来,海南省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培育壮大十二个重点产业和三大主导产业,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立南繁等重要科研基地,近两年GDP增速均为5.8%,不断调整三次产业比重。2019年十二个重点产业和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5%和75%,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加快重点园区建设,吸引优质企业不断入驻海南,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为海南更好的发展提供保障。2020年面对严重的疫情冲击,海南省“战役情、保民生、促发展”,向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定的步伐,前三季度海南省GDP增速高于全国平均值0.4个百分点,用创新高的经济指标彰显经济高质量的不断提升。

由表2可知:2013—2020年海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较大成就,18个市县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水平均值为0.2455,最大值为0.2824,最小值为0.2141,增速不大。总体上,海南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高度集聚、非均衡性、波动性等特征,海口、三亚、儋州和澄迈的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水平综合得分较高,介于0.3—0.55之间,且发展水平较为稳定,重视研发科技投入等创新驱动,海口稳居第一,三亚和儋州排名小幅度波动,近几年排名均位于前三,澄迈的外贸依存度较高,呈现较好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态势,是海南综合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乐东、陵水、保亭的经济发展综合水平得分在0.1—0.25之间,整体波动性加大,主要是受经济基础薄弱、教育和固定资产投资水平较低等因素影响。文昌、琼海和万宁处于中等发展水平,介于0.2—0.4之间,创新驱动、经济结构等不断协调优化。五指山、白沙、屯昌和琼中以农产业休闲经济为主,介于0.1—0.17之间,整体经济较为落后,研发经费、教育等支出需要加强。随着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实施,全省各市县区域差距逐渐缩小,区域协调发展向高质量迈进。

(二)五大维度分析

1.五大维度的贡献度分析

十九大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当前企业之间的竞争表现为产业链竞争,海南产业基础相对薄弱,“十三五”期间,海南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集聚国内外优势科技资源进行协同创新,打造科技城,加快构建战略性产业体系,培育新动能、提高效率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途径。海南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五大系统综合协调发展的成果,五大维度的不同变化趋势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贡献度也不同。

由表3可知,五大维度对海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贡献度依次为协调、创新、开放、绿色和共享。协调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贡献度达26.36%,海南省政府高度重视产业协调发展,特别是2013年实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占GDP的比重由2013年的48.9%提升到2020年的60.4%,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大力发展十二个重点产业;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贡献度达23.10%,海南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科技创新投入,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2020年地方财政科技拨款支出是2013年的2.5倍,协调和创新是海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两大重要抓手。在自由贸易港建设中,要不断深化对外交流合作和开放发展,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开放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实现与国际接轨的重要途径。绿色和共享的贡献度较低,海南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及省政府高度重视生态保护工作,环境质量较为平稳,海南将进一步加大教育、卫生等民生投入,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2.五大维度的时序变化分析

由图1可知,2013—2020年海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五大维度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创新驱动、协调发展和开放稳定的增幅相对较大,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实施创新驱动是海南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必然选择;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协调发展,2015年海南省提出十二大重点产业,2019年其对GDP增长贡献率达67.4%,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经济发展实现动能转换,由投资拉动转为消费推动,2020年服务业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95%,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91%;2017年海上丝绸之路、2018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海南逐步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系;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海南独特的热带气候资源等优势,绿色发展水平较为稳定,海南省高度重视生态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海南省政府加大脱贫攻坚和民生投入,人们生活质量逐步提升。究其原因:一是政府高度重视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大研发投入,创新驱动具有较大潜力;二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三是经济动能的转换,实施重点产业结构优化。

3.五大维度的空间差异分析

由表4可知:创新和协调维度的综合得分均值排名前五的主要是海口、儋州、三亚、文昌和琼海,不同市县五个子系统的综合得分存在较大差异,与各市县经济状况、产业基础、自然资源等因素有关。创新驱动指标中海口是屯昌的13.31倍,创新发展水平差距较大,表明创新要素长期向核心区域集聚而产生的马太效应;协调发展指标中海口是白沙的7.75倍,各市县协调发展水平相对稳定,从发展趋势看,协调发展趋势存在从四周向中间扩散的情形;绿色生态方面,中部地区保护领先水平,由于海南省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保,且海南具有独特的自然资源,各市县差距不大,绿色生态一直居于全国领先水平;开放合作中海口、儋州、三亚、陵水等靠海地区较高,中部地区几乎为零,主要是地理因素及工业基础薄弱,导致外向型经济贡献率较低;共享和谐指标中海口是乐东的9.89倍,主要是人力资源、物质资本等向核心地区集聚,加剧了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

(三)海南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空间差异分析

1.各市县经济质量水平差异的测度

根据测算结果可知,海南各市县经济发展质量水平非均衡分布,空间差异较大,运用泰尔指数和变异系数,分析海南省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性。泰尔指数也称泰尔熵标准,是衡量地区间不平等度的指标。

泰尔指数的计算公式:T=1n∑18i=1Di∑18i=1DilnDi∑18i=1Di

变异系数的计算公式:CV=σD[TX-]

其中:σ=1n∑qi=1Di-D[TX-]2

D[TX-]=1n∑qi=1Di

根据公式测算2013—2020年海南省各市县经济质量发展水平差异的泰尔指数和变异系数,如表5。各市县经济质量发展水平变化差异不断缩小,究其原因:经济逐步协调发展,重点产业和重点园区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科技创新驱动稳步提升,开放型经济体系日益完善,绿色生态发展理念增强,人民生活和谐。

2.各市县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空间差异分析

由上文分析可知,2013—2020年海南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水平呈“两头小、中间大”的特点,本文把海南省18个市县的经济发展质量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高水平(≥0.4)、中等水平(0.2,0.4)和低水平(≤0.2)三个等级。选取2013、2015、2017和2019年的面板数据,分析海南省各市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分布变化特征。如表3。

由表6可知:海南各市县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水平存在较大差异,结合五大经济圈的区域划分,表现出“綜合经济圈较高、农产业休闲经济圈较低”、“北部经济带较高、中部地区较低”的空间分布特征。高水平城市保持稳定增长,远远领先于中部城市,是海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城市。澄迈、文昌和琼海是中等水平的代表,综合水平在0.35左右,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中部地区五指山、白沙、屯昌和琼中的综合水平较低,保持在0.15左右,主要是该区域产业基础较为薄弱、缺乏科技创新、城市规模较小等,限制了经济发展。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基于新发展理念,构建海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和泰尔指数法对2013—2020年海南省18个市县的经济发展质量状况进行实证分析,主要结论为:

从整体视角而言,2013—2020年海南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水平的均值为0.2466,呈小幅波动上升趋势,具体而言,海口、三亚和儋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得分较高,属于经济发展核心地区,东部和西部地区处于中等水平,波动幅度较大,中部地区属于低水平。海南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综合经济圈较高、农产业休闲经济圈较低”的空间分布特征。

从五大维度而言,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贡献程度依次为:协调、创新、开放、共享和绿色,新发展理念五大维度的综合水平指数呈波动上升趋势。海口、儋州和三亚的创新驱动水平保持在海南省前三;五指山、琼中、白沙、屯昌和保亭的绿色发展水平较高;整体而言,东部、西部和中部普遍存在经济发展滞后、经济规模较小、创新驱动不足、开放型经济水平不高等特点,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中,五大新发展理念逐步从海口、三亚和儋州向其他地区发展。

从空间差异而言,海南经济高质量发展呈现高度集中的特点,主要集中在海口、儋州和三亚,并不断向东部和西部延伸,海南经济高质量发展总体呈现“北部经济带较高、中部地区较低”的局面,但由北向西、由南向东的扩散趋势较为明显。

基于以上分析,提出相关建议如下:

第一,发挥核心区域的空间溢出效应,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经济增长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经济规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创新驱动等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海口、儋州和三亚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得分较高,主要是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旅游业等产业集聚,经济规模较大,应充分利用区位和发展优势,扩大高质量发展的溢出效应,带动其他地区发展。东部、西部和中部地区应因地制宜,根据“南北两极带动、东西两翼加快发展、中部山区生态保育”的总体空间战略布局,结合资源禀赋条件,培育本土优势特色产业,针对发展中的薄弱环节,提出针对性策略以实现经济的高效、高质量发展。

第二,加强创新驱动战略,推进结构性改革。海南省各市县创新驱动水平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研发等科技创新投入主要集中在海口、三亚和儋州,其次是文昌、琼海和万宁,其他区域较少,难以为创新驱动战略发展提供保障。各市县在培育特色产业时应以市场为导向,激发创新主体的积极性,深入贯彻产学研的融合发展,提高科技研发资源的应用效率。协调发展、共享和谐等涉及区域间、产业间的结构性问题,应进一步深化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产业和空间的维度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率。

第三,加强区域合作,坚持协调发展。一方面,海南省各市县应注重资源分配,探索各市县间多元合作创新发展模式,推动市县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走出具有海南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另一方面,加快推动琼粤港澳大湾区、泛珠三角区联动发展,加强省域间交流,借鉴经济发达地区的经验,同时扩大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辐射效应,通过资源要素的充分流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金碚.关于“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学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8(4):5—18

[2]师博,任保平.中国省际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测度与分析[J].经济问题,2018(4):1—6.

[3]张侠,高文武.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测评与差异性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20(4):1—12.

[4]马茹,罗晖.中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测度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9(7):60—67.

[5]姚鹏,王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评价及高质量发展路径[J].宏观经济研究,2020(4):117—125.

[6]杨伟民.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推动高质量发展[J].宏观经济管理,2018(2):13—17.

[7]任保平,李禹墨.新时代我国高质量发展评判体系的构建及其转型路径[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105—113.

[8]余泳泽,胡山.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困境与基本路径:文献综述[J].宏观质量研究,2018(4):1—17.

[9]朱熹安,魏国栋.熵值法中无量纲化方法优良标准的探讨[J].统计与决策,2015,20(2):12—15.

〔本文系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2020年规划课题“数字经济驱动海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制与效应研究”(项目编号:JD(ZC)20—41)阶段性成果〕

(李倩,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财务管理学院。秦浩,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商学院)

猜你喜欢

海南省海南高质量
对“高质量发展”的四个追问
推进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
海南书香节 引领全民阅读新风尚
“2022年4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五指山市考察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等三则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59国免签游海南
热带宝岛海南
我国湿地10年“丢”一个海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