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种他汀类药物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

2021-11-27刘晓丹卢磊

系统医学 2021年17期
关键词:阿托瑞舒伐他汀心肌梗死

刘晓丹,卢磊

徐州市中医院心血管科,江苏徐州 221000

冠心病的发生是由心脏动脉发生粥样硬化,使心脏出现缺血、缺氧、坏死,由此导致患者发病。在临床心血管疾病中,冠心病患者如不及时接受治疗,极易造成心绞痛、缺血性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其中以心肌梗塞最为常见[1]。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成为当前威胁中老年生命安全、影响生存期限的高发疾病之一[2]。临床上对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多采用他汀类药物缓解患者疾病症状,治疗实施后可见显著治疗效果,但临床中不同种类、剂型的他汀类药物在疾病治疗中存在较大差别,因此患者于用药后用药反应、机体检测指标数据、治疗效果等方面均具有较高差异性[3]。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在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属常用药物,该文就该院2017年7月—2019年5月接诊早发冠心病80例患者开展研究,分析两种他汀类药物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开展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该院接诊早发冠心病患者中随机选取80例为研究对象,以就诊单双号将患者分为两组,该次研究经院内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晓研究内容后自愿加入。常规组40例患者中,男23例,女17例;平均(50.27±3.23)岁。研究组40例患者中,男25例,女15例;平均(50.41±3.09)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告知书;②患者未合并其他慢性疾病;③患者无用药过敏史。

排除标准:①患者对该次研究存抗拒性,拒绝加入;②患者精神状态异常;③患者存沟通障碍。

1.2 方法

常规组治疗采用阿托伐他汀:给予患者阿托伐他汀钙片(国药准字H20051408),1次/d,20 mg(1片)/次,治疗时长6个月。

研究组治疗采用瑞舒伐他汀:给予患者瑞舒伐他钙汀(国药准字H20080240),1次/d,10 mg(2片)/次,治疗时长6个月。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指标,分别为血脂指标(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心梗标记物(心肌肌钙蛋白)、心衰标记物(脑型利钠肽);计算两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包括恶心、口干、腹泻、疲乏嗜睡等,分析组间用药临床应用价值。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指标比较

研究组治疗后临床指标各项数据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指标比较(±s)

?

2.2 两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比较

研究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比较

3 讨论

冠心病在临床心脑血管疾病诊断中较为常见,可由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以及吸烟、饮酒、饮食结构不均衡等生活习惯原因导致该病发生,部分患者是由家族遗传病史或病毒感染促使患者患病[4]。冠心病疾病危害性大,治愈率低,患者也可受外界因素影响而发病,因此疾病复发率高,存在较高病死率[5-6]。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受冠心病影响,冠状动脉在短时间内出现大量脂质泡沫累计,形成动脉血栓,由此造成心肌急性缺血,由此造成心肌坏死,阻碍心脏循坏功能,从而使患者心脏功能受损,引发心律失常、心理衰竭、休克等症状反应,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7-8]。

临床上对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重点以调节血脂、改善动脉血管状态,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为主,以此控制病情进展,稳定患者生命体征。他汀类药物是临床中降低血脂的常用药物,药剂成分中所含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能对还原酶产生抑制作用,进入人体后可以快速阻断细胞内羟甲戊酸代谢途径,以此降低胆固醇分泌量,提高机体胆固醇清除效果,以此使血脂得到有效控制并保持稳定,预防异常波动及动脉粥样硬化、血栓等所致疾病发生,因此在临床中多用于心脏疾病、高血脂等疾病治疗当中,治疗效果显著[9-10]。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均属他汀类药物,使冠心病治疗中较为常用的药剂,阿托伐他汀药理作用以有选择性、竞争性抑制还原酶产生,降低甲羟戊酸转化,用药后可以减少患者机体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生成,从而平复血脂指标,使其保持稳定,从而控制患者病情进展,延长患者生存期限[11]。瑞舒伐他汀虽与阿托伐他汀同属他汀类药物,但瑞舒伐他汀进入人体后,能对胆固醇前体甲戊酸盐产生控制作用,药效作用于肝脏,于药物起效后,使肝脏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受体表面细胞数量增加,以此提高肝脏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代谢、分解作用,从而使患者血脂指标保持平稳,临床治疗用药价值较高[12-13]。

分别采用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对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治疗,二者均能起到降低血脂、抗感染的临床治疗作用,于治疗后能显著缓解患者疾病症状反应,降低疾病影响[14]。但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在临床治疗用药中,瑞舒伐他汀于用药后降血脂作用明显,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概率较小,相比阿托伐他汀,可见显著治疗效果及用药安全性,于用药后能有效增强患者治疗期间耐受度,对患者疾病康复、预后生活质量等方面均能起到促进作用,因此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相比,以瑞舒伐他汀在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应用价值更高,治疗效果更好[15-16]。

徐玉等[17]学者在相关研究中指出,瑞舒伐他汀较阿托伐他汀治疗效果显著,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总胆固醇(3.08±0.49)mmol/L、三酰甘油(1.49±0.41)mmol/L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总胆固醇(3.71±0.34)mmol/L、三酰甘油(1.67±0.58)mmol/L(P<0.05)。该次研究中,研究组经治疗后总胆固醇(3.24±0.13)mmol/L、三酰甘油(1.12±0.75)mmol/L低于常规组治疗后后总胆固醇(3.91±0.24)mmol/L、三酰甘油(1.57±0.62)mmol/L(P<0.05),该研究与徐玉等学者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此外,经该次研究,研究组患者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后,心梗标记物和心衰标记物指标数据均低于常规组患者,且用药不良反应反应发生概率较低,效果优于常规组(P<0.05)。

综上所述,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对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效果及用药安全性存在差异性,临床治疗以瑞舒伐他汀更为良好,降脂作用显著,能够有效预防患者疾病复发,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猜你喜欢

阿托瑞舒伐他汀心肌梗死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血清IL-12、SAA水平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治疗预后的影响
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效果评价
老年冠心病运用阿托伐他汀钙复合曲美他嗪的临床诊治效果分析
阿托伐他汀结合缬沙坦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CRP、TNF-α、IL-6水平影响分析
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和急诊急救护理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口服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年轻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及临床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