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应用丹红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方案的疾病转归情况分析

2021-11-27吴刚张文娟张娟

系统医学 2021年17期
关键词:丹红间质性乙酰

吴刚,张文娟,张娟

山东省枣庄市肿瘤医院内科,山东枣庄 277500

间质性肺疾病包括一大类肺弥漫性疾病。其主要病理改变,已不再是解剖性的肺间质,还包括肺泡上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等肺实质。病变不仅局限于肺泡壁,还可累及细支气管。现在有学者认为弥漫性实质性肺病更合适。特发性肺纤维化是一组原因不明的肺间质疾病,该病的病理基础一般为弥漫性肺部炎症和纤维化,患者常表现为呼吸困难和呼吸困难。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逐步进步,学者们提出控制肺纤维化,改善氧化应激和凝血功能对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患者的预后非常重要[1]。该研究入组该院2017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患者共5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丹红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方案,探索了特发性间质性肺炎应用丹红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方案的疾病转归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组该院收治的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患者共50例,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男/女为12/13,年龄34~71岁,平均(52.71±2.21)岁。观察组男/女为13/12,年龄34~71岁,平均(52.21±2.72)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研究所选病例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和患者知情同意。

纳入标准:①患者均确诊特发性间质性肺炎;②患者以及患者家属都对医院发放的知情同意书予以阅读和签订,该研究方案上交医院医学伦理会之后得以准许和审批盖章。排除标准:①患者存在其他的肺部疾病;②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③患者存在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④合并恶性肿瘤的患者;⑤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

1.2 方法

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口服泼尼松(国药准字H12020689)40~60 mg,根据患者情况服用,3~4次/d为最佳。连续治疗4~8周后,应控制每日药物摄入量,逐步减少用药量。当剂量降至20 mg时,治疗后期每周减量25 mg。

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丹红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方案。丹红注射液(国药准字Z20026866)2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3天1次,继续7次/月,疗程4个月。口服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国药准字H20057334),2次/d,1.2 g/次,连续治疗4个月。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湿啰音消失时间、呼吸困难消失时间、干咳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血清学炎性因子指标、血氧分压、血清Ⅲ型胶原水平、高分辨率CT评分(包括上中下肺野,每个肺野的分数1~5分,两侧肺野总计总分是6~30分)和6 min步行距离、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

1.4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患者呼吸困难、干咳症状明显缓解,湿啰音明显减少,胸部X线检查明显改善;有效:患者呼吸困难、干咳症状缓解,湿啰音减少,胸部X线检查改善;无效:上述症状和检查未改善或加重。100.00%-无效率=总有效率[2]。

1.5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湿啰音消失时间、呼吸困难消失时间、干咳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观察组湿啰音消失时间(5.45±1.34)d、呼吸困难消失时间(2.21±0.12)d、干咳症状消失时间(10.11±1.20)d短于对照组(7.15±2.25)、(3.51±1.30)、(12.17±2.1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46、4.979、4.213,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湿啰音消失时间、呼吸困难消失时间、干咳症状消失时间比较[(±s),d]

表1 两组患者湿啰音消失时间、呼吸困难消失时间、干咳症状消失时间比较[(±s),d]

?

2.2 治疗前后血清学炎性因子指标、血氧分压、血清Ⅲ型胶原水平、高分辨率CT评分和6 min步行距离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血清学炎性因子指标、血氧分压、血清Ⅲ型胶原水平、高分辨率CT评分和6 min步行距离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改善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3。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炎性因子监测值比较(±s)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炎性因子监测值比较(±s)

?

表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氧分压、血清Ⅲ型胶原水平、高分辨率CT评分和6 min步行距离比较(±s)

?

2.3 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6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78,P<0.05)。见表4。

3 讨论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是呼吸科的常见病之一。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患者往往会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如果不能及时治疗,病情会逐渐恶化,甚至会因为呼吸衰竭而死亡。目前,较为公认的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治疗方法是糖皮质激素治疗,其通过其抗炎作用来控制疾病。但众所周知,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较多,需要严格控制其剂量和使用周期。尽管如此,一些患者仍然难以耐受,疗效也相应下降[3]。因此,积极寻找新的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有学者对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发病机制进行了探讨,发现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发生不仅与免疫性炎症损伤有关,还受到氧化应激和凝血机制的干扰。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患者常伴有化学应激和凝血失衡,为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4]。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临床表现以呼吸困难(进行性)为主。肺泡炎可导致肺泡结构的破坏,最终使患者形成肺纤维化的特点,加强对疾病的治疗,对改善其预后有积极意义[5-6]。相关研究表明,大多数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患者凝血功能异常,会导致凝血激酶异常激活。同时,肺炎患者氧化应激失衡状态下活性氧含量增加,破坏其生物膜系统,导致患者氧化磷酸化紊乱,加速患者间质纤维化进程。因此,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患者的治疗应改善氧化应激和凝血功能异常的失衡,从而促进其疾病症状的缓解[7-8]。

丹红注射液是以丹参、红花为原料制成的。丹参具有活血化瘀、凉血作用。红花还具有活血化瘀、通经的作用,而乙酰半胱氨酸是一种新型的抗氧化剂。具有良好的清除氧自由基作用,达到改善肺间质纤维化的目的。丹红在治疗中的应用可大大改善患者的血气功能和免疫力[9-11]。其次,乙酰半胱氨酸是一种新型抗氧化剂,能溶解溶液,清除自由基,增强机体抗氧化应激能力,抑制炎性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产生,改善特发性肺纤维引起的氧化和抗氧化失衡。此外,对减轻患者炎症,对肺泡周围细胞有抗炎作用,有效缓解患者临床不适症状也有积极作用[12]。乙酰半胱氨酸可直接和间质发挥抗氧化作用,其与丹红注射液联合应用,可提高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中谷胱甘肽(GSH)水平,抑制炎性趋化因子和炎性细胞活性,从而改善其纤维化和肺功能[13-15]。

该研究的成果中观察组湿啰音消失时间(5.45±1.34)d、呼吸困难消失时间(2.21±0.12)d、干咳症状消失时间(10.11±1.20)d短于对照组相应的指标;治疗后观察组血清学炎性因子指标的TNF-α(1.56±0.24)ng/mL、hs-CRP(7.21±1.02)mg/L、IL-6(61.21±2.16)pg/mL、血氧分压(87.34±10.72)mmHg、血清Ⅲ型胶原水平(62.75±2.21)ng/mL、高分辨率CT评分(12.34±1.21)分、6 min步行距离(382.75±20.21)m优于对照组改善程度;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68.00%)(χ2=4.878,P<0.05);这与霍卓娜[16]的研究:丹红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总有效率达到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相似。

综上所述,丹红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方案对于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改善血清学指标,控制肺部炎症和改善患者的血气水平,促进患者运动耐力的提高。

猜你喜欢

丹红间质性乙酰
间质性肺炎知多少
脲衍生物有机催化靛红与乙酰乙酸酯的不对称Aldol反应
脑梗塞患者采用疏血通注射液与丹红注射液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
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对间质性肺疾病的治疗效果评价
氟苯尼考粉中非法添加乙酰甲喹的检测方法研究
认识间质性肺炎
丹红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疗效评价
丹红与血塞通治疗脑梗死的药物经济学评价
丹红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力衰竭临床研究
间质性肺炎是绝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