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艺术歌曲《在银色的月光下》中的意境美

2021-11-27杨旭升

黄河之声 2021年20期
关键词:王洛宾乐段银色

杨旭升

一、艺术歌曲《在银色的月光下》作品介绍

《在银色的月光下》是一首极具新疆民谣曲风的艺术歌曲,原曲调源自俄罗斯民歌,该作品是一首在俄罗斯民间广为流传的民歌《在银色的河流上》(Над серебряной рекой)此曲呈现出四种不同的版本,各个版本各有不同,呈现出四种样态:整体曲调不同;整体曲调相异,部分乐汇相同;整体曲调相近,部分乐汇相异;整体曲调相同。经过考证与调查早在1906到1913年间在由车尔尼亚夫斯基所著的《古斯里琴手·俄罗斯新民歌集成曲》中出现了与王洛宾先生版相接近的版本。再到1944年由俄国音乐家沃尔科夫进行改编,并在1946年出版与王洛宾先生完全相同的曲调。1949年王洛宾先生翻译并改编了该作品,其曲调与沃尔科夫完全相同,在改编过程中极大可能是融合创新了沃尔科夫的改编版本。1950年10月由新华书店西北总分店所出版的《新疆民歌》将王洛宾先生所改编的《在银色的月光下》收录其中。1955年作曲家黎英海先生在王洛宾先生1950年发表的《在银色的月光下》的基础上进行了改编,将原有的降E大调单乐段改为再现单三部曲式结构,在其中增加了同名小调,使该作品更加突出了对比,黎英海先生的这次改编十分成功,使得该作品在中国得到流传。该作品的传播是两个国家文化自然流通,传播的结果。

王洛宾先生(1913.12.28—1996.3.14),名荣庭,字洛宾,曾用名爱依尼丁,汉族人。生于北京家庭,是我国伟大的民族音乐家,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毕业于国立北平师范大学(现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其主要代表作品有《在那遥远的地方》《达坂城的姑娘》《半个月亮爬上来》《阿拉木汗》《掀起你的盖头来》《步步跟着毛主席》《奴隶之爱》《青春舞曲》《玛依拉》等。现代中国第一首汉语译配的维吾尔族民歌《达坂城的姑娘》由王洛宾先生所作,在此之后他便于西部民歌结下了深深的缘分,并将自己的一生美好时光都献给了西部民歌的创作和传播事业。王洛宾先生一生创造出了七部歌剧,歌曲集六册,再加上自己不断地搜集整理之下,创作了歌曲1000多首,出版了大量的情歌作品供后人欣赏传唱。1958年参与创作歌剧《两代人》和音乐话剧《步步跟着毛主席》,到王洛宾离休后,享受副师级待遇。其被评选为全军先进文艺工作者,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功勋荣誉奖章,并且享有“西北民歌之父”,“西部歌王”之称。王洛宾是中国人民的百年音乐标兵,更是作为知识分子音乐人的人生历程的标本!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新民晚报:我们向王洛宾先生学习什么》)中这样说道:“王洛宾先生扎根西北,把他的青春、才华甚至整个生命都献给了西北民歌。即使在遭遇不幸和磨难时,他都无怨无悔。”如今现存的几百首西北民歌之中,绝大多数都是经王洛宾先生抢救、挖掘、传承、创作和编配的。王洛宾先生的精神,映射出了极大的艺术魅力。

二、歌曲《在银色的月光下》作品分析

《在银色的月光下》这部作品艺术性极高,作品十分富有灵性,整个音乐作品形象十分生动。仔细聆听《在银色的月光下》这首作品那空灵、优美的旋律与钢琴伴奏的缠绵,激发着听者对美好爱情的无限憧憬与想象,可以唤起我们心中的共鸣,值得我们对此艺术歌曲做进一步的思考与分析。

从结构上入手《在银色的月光下》这首歌曲,该歌曲结构十分清晰,属于再现单三部曲式结构。再现单三部曲式的内容表达会比再现单二部曲式更加丰富,刻画的也会更加的生动,所以现在单三部曲式已被大量的使用,也渐渐成为重要的曲式之一。

其音乐结构由A、B、A1三个部分组合而成,从整体上来看也遵守了作品的三部性的原则。A部分是歌曲的呈示部,B部分是歌曲的发展部,而后又回到A1部的再现部分。将乐段继续向下分析就可以得到三个基本乐句,三个乐句呈现出a、b、b1的结构形式,a、b句为对比乐句,b1句明显变化重复b句。a句是一个主题句,通过b句的展开,再通过b1句的重复,形成了歌曲部分重复的乐句。使音乐表达内容向前推进一步,表明了音乐在向前发展,使音乐更加的立体丰满,也使听众对歌曲的感觉更加意犹未尽。该歌曲结构井然有序,乐段的层次明了清晰,其中每一个乐段的布局与其结构也是完全相同的,结构十分平衡。同时很好的印证了在音乐美学中对结构美的体现。

歌曲《在银色的月光下》为再现单三部曲式,其音乐结构是A、B、A1三个乐段来构成的。其歌曲在A段时应用的降E大调,在B段应用的是降e小调,最后又回归到降E大调。其中A乐段的降E大调与B乐段的降e小调为同主音大小调。同主音大小调是指主音相同,但调式结构不同的大调式与小调式,也会被称为同名调式。尤于Ⅲ级音的不同,所以同主音大小调在色彩上有着较大的差异与对比。在音乐中每个调性都有着其独特的情感色彩,我们都可以用一种颜色来对其进行渲染与描绘。在艺术中色彩早已不单单只属于视觉艺术的范畴了,通过对色彩和音乐的结合可以反映出不同调性的变化,音乐可以表达出种种不同的情绪,同样这些复杂而奇妙的情绪也赋予了音乐一些情感色彩。在艺术歌曲《在银色的月光下》中A段的降E大调的色彩渲染出一种淡黄色,这种淡黄色的降E大调,赋予人一种十分沉着稳重的包容力。在整体上呈现出一种光辉,明朗的感觉。这也正渲染出与歌词中所描绘的美妙场景和对美好事物的遐想,与青年对于爱情的无限憧憬相互呼应。B段的降e小调的色彩则是属于一种明黄色,这种色彩在歌曲中渲染出一种悲伤的情感,也正与歌词中“迷茫”二字相呼应。表明美好的情景已经消失不见,与A段光明的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歌曲继续进行到A部,整体色彩回归到降E大调光明的感觉,再对一些音进行移高八度奏唱,使情感色彩更加激动丰富。也体现出了青年面对爱情毫不动摇的执着,也使本首作品有一个较为美好的结束。艺术歌曲《在银色的月光下》采用了四三拍、四二拍的混合拍子,使得作品在旋律与情感上有着更为丰富立体的形象,也有着更为流畅的表达,使音乐在情感表达上跌宕起伏,在歌词表达上情真意切,同样也使得作品更进一步的打动听众。非常符合音乐所要渲染出的情绪与意境之美。

三、歌曲《在银色的月光下》的音乐意境

音乐是一种可以使人感同身受的艺术,人们以音乐为媒介抒发自身的情感,修养身心、荡涤灵魂,一首优秀的作品就仿佛是一篇精妙绝伦的诗歌。在通过对音乐的奏唱过程中来体会词曲作者在作品中所想要表达出的意境,并且能提高人们的审美意识与文化高度。意境一词的引证解释是指一种可以使人感受得到的领悟,也是含有无穷意味又令人难以用语言描述的一种境界。其特点就是情景交融。当一种属于主观范畴的‘意’和属于客观范畴的‘境’二者相结合时就产生了意境这一艺术境界。提到“意境”与艺术境界这些词汇时,就会与音乐美学相挂钩,音乐美学是在音乐艺术的基本规律上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音乐美学从音乐实践中来,也深深影响着音乐实践。

深入歌曲《在银色的月光下》从听众对歌曲的欣赏过程中来说,那动人婉转的旋律,表达了一位青年对心上人的无限向往和思恋,也展现出了青年对爱情的执着。品鉴歌词与旋律,会在不经意之间将听众引入歌词中所描绘的那片金色沙滩之中,与主人公一起探寻美妙的爱情,令人无比陶醉。该作品的歌词切合当代中国人的音乐审美模式,每当耳边响起这优美的旋律时,都会引起聆听者内心一阵阵的共鸣。该歌词具有十分浓厚的艺术气息,蕴藏着深厚的中国文学意境之美。这也使得该歌曲在国内外传唱数十年长盛不衰!

从演唱者的角度来说在演唱歌曲前,要对歌曲有较为详细的把握。在准确掌握该歌曲的音准与节奏后,就要更加深入一步,对歌曲感情进行研究。在不同段落演唱时要表达出不同的情绪状态,更加绘声绘色地表达作者想要体现出的形象。所以在演唱过程中要有情感的起伏与强弱的对比,表演者也要具备出色的舞台张力与表演力。该艺术作品作为声乐中级曲目,是调动演唱者情绪的不二之选。演唱该作品时要有一定的声乐基础和较为扎实的演唱技巧做支撑。该作品的速度为Andantino(行板)速度稍快,最高音位于小字二组的g,在演唱过程中不可以出现声音“挤卡”与“吊”着的情况。

进入歌曲第一段,其中难点在于高音的解决,在“寻找往事踪影”中是一个小三度加大六度的跳跃。在演唱此句时头脑中要设计好演唱时声音的形象塑造,在吸气的瞬间就要做好预备状态,同时也要保证喉头的稳定。低声区将气息下沉,张开口腔后部空间,做好声音从腰部出发的准备。高声区要在放松的基础上,保持哼鸣的高位置,喉头要松,保持声音的稳健,一定要克服在演唱高音过程中出现的“喊”“撑”的状况。下巴的作用十分重要,要保持其向下垂直的运动,不要有其他多余的力量,比如向下拉与张开后的乱晃,保持下巴正确的运动状态对于声音位置是否圆润统一有着决定性作用。舌根自然放松,不要随意乱动与加力。胸腔要打开,气息向下探,寻找支撑点,要出现上下对抗的拉扯感。

歌曲进行到小调,色彩会出现明显的变化,小调整体会呈现出一种悲伤暗淡的色彩。建议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音色要有变化,建议对其稍加掩盖,但不可以将声音缩回去,即使歌曲在小调部分,声音也要在保持明亮的基础上,进行暗淡的唱法处理。

例如歌词‘犹如幻梦一样’中‘犹’时,要把咽腔空间打开,声音向鼻翼两端靠近,找到哼鸣练习时所出现的明亮感,得到面罩的共鸣感。当歌曲达到‘你在何处躲藏’的‘何’时音高为小字二组的升f,达到了男高音的换声区,要在保持喉头稳定的基础上找到一种“吸着唱”的方法,并且混入假声使声音进入头腔保持声音的高位置,做好呼吸的支撑,并且保持兴奋的状态,从而达到换声的效果。在第二遍重复时,要保持声音的高位置,来确保和之前音色的统一。在演唱过程中要牢牢把握歌曲中所出现的变化音,注意音准,不要跑调。一首歌曲中的变化音体现着作者的情感色彩,体现出失恋的年轻人伤感痛苦的心情。

再现段的部分,在演唱时要继续保持情绪的激动,在对重点突出位置进行咬字练习,例如‘飞呀飞呀我的马’中‘飞’字,注意要把“ei”的发音收好,不要用气冲声音。还要学会闭口音开口唱与窄母音宽唱的方法,从而更有助于声音的圆润与位置的统一。在歌曲咬字时要做到“字要正,腔要圆,干净利落,连贯畅通。”也要注意协调好发声与共鸣的关系,这样才能使这首歌曲字、声、情相紧密融合!

结 语

综上所述,笔者通过撰写《在银色的月光下》音乐作品中意境美的体现,阐述了歌曲《在银色的月光下》音乐作品在背景、词曲、结构上所展现的意境美。从意境美角度出发,以歌曲《在银色的月光下》为例,对意境美和音乐的特点进行研究,分析了歌曲所呈现出的艺术价值与意境美,对作品的理解与驾驭起到了更加积极的作用。经过演唱者对歌曲技巧加以练习与掌握,从而可以更好的演唱此歌曲。也可以将这些方法加以延伸,增强对其他作品的理解与应用。歌曲表现了年轻小伙子对纯洁爱情的至死不渝,完美诠释了人类爱情这一亘古不变的主题!■

猜你喜欢

王洛宾乐段银色
白银时代
贝多芬降e大调第十八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曲式分析
潮水中央
“西部歌王”王洛宾和马步芳的半世交往
视唱练耳与钢琴
“西部歌王”王洛宾和马步芳的半世交往
福尔摩斯·银色马(下)
银色管道秘密的力量(外三章)
二胡曲《新婚别》演奏浅析
王洛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