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贝多芬降e大调第十八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曲式分析

2022-05-16龙雨

锦绣·上旬刊 2022年2期
关键词:尾声乐段大调

摘要:这首曲子是一个典型的复三部曲式,首部是一个单二部曲式,包含a段、b段,三声中部为带再现的单三,尾部为首部的再现,外加一个结尾,此曲主调为降e大调。

1:乐曲概况

《降e大调第十八钢琴奏鸣曲》,作品op.31no.3,又名《狩猎》,这是贝多芬于1802年春夏之际开始着手创作的一首奏鸣曲,属于贝多芬创作中期的作品,充满了中期作品的特色,个性张扬充满浪漫主义色彩,也是贝多芬中期前半期创作中最为成熟的作品。车尔尼曾说过,贝多芬曾在创作这首作品时,表现出对过去作品的不满,认为之前的作品太过于循规蹈矩,并表示以后要朝着新的方向发展。所以说这一首奏鸣曲其实是很重要的一首作品,充当着一个转折点的作用。这首奏鸣曲同样由四个乐章构成,本文分析的是这首奏鸣曲的第三乐章,虽说这首也是由四个乐章构成的奏鸣曲,但与之前的有一些不同,之前所创作的四个乐章的奏鸣曲中,两个中间的乐章也就是第二、第三乐章中总是有一个慢速的乐章,一个小步舞曲或者谐谑曲,然而在这首作品中两个乐章却是谐谑曲和小步舞曲,并没有慢乐章的出现,而这里分析的第三乐章就是小步舞曲,但这个小步舞曲的性质是十分安静的,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代替慢速乐章的作用,但在形式上来讲,是一次巨大的突破。

2:全曲调性分析

该曲的主调为降e大调,因而在曲子开始的部分一直在降e大调上进行,持续了整个首部,这一整个大乐段包含两个结构偏小的乐段:乐段a与乐段b,在总体上来看两个偏小的乐段之间调性基本上是一致的,但其中又不乏细微的变化,如大调变为和声大调。a乐段是稳定的在降e大调上进行的,但其中穿插了许多由变化音的部分如第6小节的7,但是这是一个辅助音1出现的小乐汇,又如第7小节出现的降2 ,还原2,这是一个半音化的进行;在第一乐段第一遍演奏结束的地方并没有出现象征调性有变化的特征音,而在此乐段进行反复跳跃至2房子时,在第十小节的的弱拍弱位置上出现了一个特征音降1,起到一个预示接下来的乐段调性发生了轻微的变化的作用,由第一乐段的降e大调变为降e和声大调。

中部的调性依旧是稳定的在降e大调上进行的,在第24小节出现了一个短暂的大小调交替,由降e大调变为e小调,特征音为升2。随后在25小节转调,专到了属调上,也就是转到了降b大调上,接下来一个乐句一直在降e和声大调的属上进行着。而后再现的乐段终止在了主和声上,中部完满终止。

再现部可以说是完全再现了首部,而后加上一个8小节的尾奏,这一尾奏也是在降e大调上进行的,但它出现了两个变化音,降f,降c ,而我将它们判定为临时变音的依据是,57小节出现的降e,首先处于一个弱拍弱位置,其次在下一小节又回到了e,相当于一个辅助音的存在;而58小节的降f,则是上一小节延留而来,往后的两小节亦是如此;而降c的出现是半音进行的结果。大体上来看整个尾声一直是主和声上进行的。

3:曲式结构分析

這一乐章是一个十分规整的复三部曲式,由首部,三声中部,再现部,以及一个8小节的尾声构成,以下作详细分析。

首部的结构清晰明了,是由两个完整的乐段构成的,此处用a乐段,b乐段代替,在织体上来看,两个乐段的材料是接近的,由此可以说b乐段的材料是来自于a乐段的,整个首部在织体上来看是没有明显的变化的。

中部的乐段划分,是结合了和声走向以及反复记号来确定的,在第27小节出现了和声的半终止,停止在了主调的属上,一般来说完全终止可以视为一个乐段的结束,但此处出现了反复记号,因此将它看作一个规模较小的乐段,接下来一个乐段一直在属和声上进行,而后再现了本部的第一乐段,这里的再现为不完全再现,在本乐段最后几小节的和声和织体都发生了变化,但是这里的变化是为了引领乐段走向完全终止。

再现部可以说是完全再现了首部,这里不再赘述。

最后出现的是一个8小节的尾声,结构上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但是这种不断重复一个乐汇,最后再进行小范围的缩减,这种写作手法用于尾声首先是比较常见的,它容易带给人一种渐渐安静,渐渐淡化的感觉,虽说和声上是在主方向上不断进行,但由于加入了两个色彩音,整个尾声被赋予了新的味道。

4:曲式结构图

作者简介:龙雨(1996年7月6) ,汉,甘肃陇南,学生,研究生在读,西北师范大学,作曲。

猜你喜欢

尾声乐段大调
一次搞懂吉他常用和弦
G大调随想曲
“跑调”了怎么办
“打扫”只能用“clean”吗
视唱练耳与钢琴
尾声
二胡曲《新婚别》演奏浅析
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