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绘画语言中的形象与张力
——以弗朗西斯·培根作品为例

2021-11-27朱琳琳鲁迅美术学院

艺术家 2021年11期
关键词:笔触培根观者

□朱琳琳 鲁迅美术学院

一、形象与变形

艺术绘画语言是由多种元素构成的,并通过不同艺术表现手法来体现艺术家的精神面貌和艺术追求。其中,“形”是绘画创作中必不可少的一个要素,是指用眼睛观察物体的基本特征。

绘画语言也有其独特的表现方式和语言技巧。在不同艺术家眼里,他们对形的把握和用法也大不相同。艺术家若要暗示一种批判性或带有激情的场面,如果运用具象的手法就很难把这种真实情感通过画面传递给观者,更难引起观者的共鸣。因此,绘画作品中出现了很多抽象变形的绘画语言。艺术家在作品中借以隐喻地对要表达的事物在形体、画面上进行不同形式的加工。其中,变形就是改变现实中物体的原本形象,也就是将物体变化成另外一种相似又不似的形态。艺术家在变形的绘画作品中会创作出一个完全崭新的世界。我们日常所见的事物都可能变成从来没有见过的样貌。在既陌生又新奇的外表下,艺术家虽然用独特的绘画语言扭曲了事物的外表,但却没有改变事物的本质,只是以另一种有启发性的形式,重新赋予事物新的真谛。

二、张力与运动

在运用变形手法时很多艺术家,会采用不同性质的张力来表现画面类似“运动”的样式。众所周知,任何艺术作品中都不会存在所谓的“运动”样式,而是会存在一种有方向的张力。这种张力可能是由中心向四周、从内部向外部的力,也可能是呈上升趋势的引力、垂直向下的重力,还可能是单纯的一种倾斜力,以此表现画面的动感。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往往把累积于心的经验融入作品,从而使作品具有“力”这种运动的感觉。同样,观者也会联系自身的视觉经验,把一个与运动有关联的形象加入画面中。比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见到跳跃的人或倾泻而下的瀑布,这种画面会不自觉地让观者把画面上带有向上笔触的线条或垂直笔触的彩块,当成是向上或向下的一种张力。

不同艺术作品中力的大小也不同,主体所产生的力量也不尽相同,进而带给人的感觉也各不相同。艺术家应该在强调物体的“形”时,也要联系其内在的含义,而作品带来的动感恰恰取决于它所表达的内容,这些内容共同构成了画面中无形的力。

三、弗朗西斯·培根及其绘画语言

弗朗西斯·培根是英国20 世纪最受尊崇且最受争议的艺术家之一。他的绘画艺术成功地打败了现代的摄影技术,并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绘画语言。他利用大色块平铺的手法来确立背景,把人物形象扭曲重组,绘画笔触苍劲有力,色彩厚重浓烈,用极其夸张的手法将人最为真实的一面赤裸裸地表现出来。

在培根的《头像》作品中,他保留了头部基本的形象特点,用感觉来组织这些肉体的变形,把不同模特的基本特征联系起来,就好似一团拉扯的肉团。培根的画面除了讲述真实的故事,最能引人深刻探讨的是使其画面运转的神秘力量,这种力量使整个画面产生了一种无形的张力。他的肖像画和三联画中似乎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对抗力,第一种是扭曲的形象突破自身而形成的扭转力,第二种是客观存在对它施加的力。例如,在他的《钉刑》中,画面中悬挂着血淋淋的肉体,表现出了似乎有重力作用在其身上。他的作品《两个人物的形体》中还存在着第三种力,两个纠缠在一起的人体之间,产生了一种相互对抗的力。

在培根的作品中,除了我们能看见的有形的张力,还有一些无形的力。作品《教皇英诺森十世》中,张着嘴、尖叫着的教皇看起来很愤怒的样子。培根用向下的笔触一条一条地遮住了教皇叫喊的眼睛,教皇像是被某种看不见的力量制约着,而这种力量会让他痛苦且无法控制。培根不属于任何流派,他受不同画家的影响,运用不同的绘画技巧和独特的绘画语言,用自己的本能去创作,用认真的态度和自由的方式去作画,而这样的他却最靠近真实,这也应该是现代艺术要保持的态度。

艺术创作中,需要注意的不仅仅是绘画的笔触或是媒介材料,更多的是艺术语言的表达。在利用绘画语言时,艺术家会加入客观存在的价值观念和主观意识,还有一些现代科技。这些可以构成各种形式的绘画语言,使观者能在艺术作品中更直观地分析艺术家的艺术风格以及他们的艺术观念和精神追求。

猜你喜欢

笔触培根观者
蔬果们的七七八八
艺术之春
端午节观龙舟赛
拥挤豆豆林
张德娜:以细腻笔触诠释自然之美
梵高:笔触与激情
火腿培根,吃还是不吃?
光影行者
心中的景致
开封后的培根该如何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