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间美术的美学特征及审美趋势

2021-11-27张永明河北美术出版社

艺术家 2021年11期
关键词:朴素美术作品技艺

□张永明 河北美术出版社

一、民间美术的内涵

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我国民间美术具有丰富的表达形式和内涵,生动展示了从古至今劳动人民的无限智慧。

其一,民间美术是基于群众基础产生的,主要以人民群众为主体。我国有几千年的历史,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民间美术展现了许多独特的文化。其创作主体不仅仅是文人志士,更多的是广大的劳动者,其内容记录和表达的正是劳动者的生产生活景象,蕴含着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愿望的寄托,具有比较鲜明的生活特征[1]。

其二,民间美术是以民俗为载体的,具备一定的广泛性。民俗是人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形成的一种习惯和行为作风,而民间美术正是以此作为艺术载体。一方面,民间美术作品在人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有渗透;另一方面,民间美术中展示的主题大多是劳动人民的生活情景,真实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内心感受。

其三,民间美术具有较强的地域特色。我国拥有广袤的土地和丰富的资源,受到各种自然环境、经济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传统文化也形成了独特的地方特征。尽管每个地区的民间美术创作主题和方法不尽相同,但它们都具备同样的特质,都体现了群众热情、朴素和勇敢等优秀品质,具备“雅俗共赏”的艺术特征,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

其四,民间美术旨在自我娱乐。民间美术的创作目的主要在于丰富劳动人民的休闲及娱乐形式,比如一些典型的民间美术作品,如手工艺品、剪纸画、刺绣、绘画作品等,都源于人们的生活,是人们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

二、民间美术的美学特征分析

(一)朴素美:民间美术源于民间生活

从民间美术中的“民间”一词中就可窥见,其内容主体主要来源于民间生活。基于广大劳动群众的朴实生活,民间美术也展现了它最为明显的美学特征——朴素美。民间美术作品大多是对人们实际生活的反映,主要针对普通劳动人民的生活需要展开创作。民间美术作品的作用就是服务于人民的生活,而这也是其生命力和价值的体现。一般来说,民间美术作为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多是在朴素的生活基础上的艺术化创作,蕴含了丰富的风土人情,具有一定的地域特征,其所展现的内容是劳动者朴实的生活,所体现的情感是劳动者最为纯朴和直接的美好愿望。例如,年画是民间美术作品的重要组成内容,表达的是普通劳动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品内容也普遍具有朴素美的特征[3]。

以《连年有余》年画作品为例,该作品中的元素主要包含莲花、鲤鱼和年画娃娃,主要内容为一个身着吉祥服饰、颈戴长命银锁的胖娃娃,在盛开的莲花丛中或抱着或骑乘着一条大鲤鱼的场景,洋溢着过年时喜气洋洋的氛围,其中的娃娃、莲花、鲤鱼都取自人们的生活元素,所展现出来的也是非常朴素的美感,其寓意主要取自“莲”“鲶”“鱼”的谐音,表达了人们对于富足生活的美好期盼。在年画作品中,我们常可以看到生活中代表吉祥、富贵的图腾和物件,如年画娃娃“穿金戴银”的形象,其服饰上也常伴有吉祥的纹样。这些都是对劳动者人生理想最为朴实直观的表达。

(二)工艺美:民间美术具备精湛的技艺基础

民间美术是民间艺术的重要分支,其作品也具有一定的艺术性,主要体现在其精湛的技艺基础上。现今,许多传统技艺都被纳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中,其中不乏很多与民间美术相关的技艺技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评定标准非常严格,主要针对其背后蕴藏的精湛工艺技巧、深厚的精神内涵、独特的思维方式等非物质内容展开评定。而多数民间美术作品都有其独特的精湛技艺和精神内涵,工艺美也成为民间美术的重要美学特征。比如核雕就是一种具备极其精巧技艺的美术形式,其通过在桃核、杏核、橄榄核等果核上雕刻出各种复杂精致的图案,制作出一件件精美的艺术作品,这需要制作者具备精湛的雕刻手法。一般来说,核雕工艺包含有薄意、高浮雕、镂空雕、浅浮雕、圆雕、镶嵌等。每种工艺都需要不同的雕刻工具和雕刻技巧,栩栩如生的核雕作品对制作者的雕刻手法要求极高。基于精湛技艺基础上的民间美术作品,其所具备的工艺美是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是民间美术的基本美学特征,也是民间美术作品审美价值的重要体现。

(三)形态美:民间美术继承了传统的造型艺术

作为艺术作品,造型是其最为直观的展示,艺术作品的造型必须具有典型性、形象性以及艺术性。换句话说,艺术作品应带有其本身独特的形态美。这也意味着,形态美是民间美术所具备的基础美学特征之一。一般来说,民间美术的造型继承了传统的造型艺术,依据其特有的传统形态美法则,以装饰性为其形态的造型基础,主要表现在其造型方面和色彩方面。比如,在年画、剪纸等民间美术作品中,其美术造型大多具有较强的传统性和模拟性,在色彩的搭配上主要采用传统的红、黄、黑、青、白的五行色彩体系,而在图案上则多采用莲花、梅花、仙鹤、寿桃、龙纹、鲤鱼等作为造型基础,这些图案在民间文化观念中通常是具有吉祥寓意的、拥有一定代表性的造型符号,其中蕴含着劳动人民所向往的审美理想。以《福寿图》为例,从古至今,无论哪个版本的《福寿图》,都是主要以“寿桃”和“寿星”为主体,通常表现为“天庭饱满”的老寿星手持长寿仙丹葫芦手杖,手捧寿桃,面带祥和笑容。这样的艺术造型所展现的是民间美术的特殊形态美,代表的是百姓希望长命百岁、福寿双全的美好愿景。

三、民间美术审美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我国的传统文化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发展也面临着巨大的危机与挑战。一方面,当代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受到西方文化的侵蚀,而对传统的民间艺术缺乏重视和价值认知。另一方面,新时代下人们的审美观念和审美需求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传统的民间美术形式已经难以引起人们的关注。很多年轻人对传统的民间美术毫无兴趣,导致当前我国很多的民间美术技艺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鉴于此,民间美术不可故步自封、墨守成规,而是要跟随时代的发展,改变传统的审美观念,融入新时代的审美元素,在保留民间美术的朴素美、工艺美、形态美的基础上,使其更符合新时代人们的审美标准和审美需求,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发现民间美术的魅力,从而使民间美术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结 语

总而言之,民间美术是由无数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艺术形式,民间美术的内容主要是反映劳动人民真实生活,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元素。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必须要对其审美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加强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发展,进一步弘扬我国传统文化。

猜你喜欢

朴素美术作品技艺
金属抬凿和錾刻技艺绽放苏州
琉璃灯工技艺的魅力与传承
隔离朴素
朴素的安慰(组诗)
他是那样“笨拙”和朴素——30多年后,我们为什么还需要读路遥?
郑庆章 把“弄虎”技艺传回大陆
最神奇最朴素的两本书
淳度:泉州卤煮的“匠”技艺
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