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师德建设的路径分析

2021-11-27

山西青年 2021年1期
关键词:高校教师师德评价

杨 悦

(东营职业学院,山东 东营 257091)

高校教师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主体,其师德状况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对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近年来,我国通过出台政策文件、开展师德宣传教育等多种途径加强高校师德建设,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高校教师师德失范现象仍然屡见不鲜。在这种背景下,正视高校师德存在的典型问题,客观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寻找高校师德建设的有效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师德存在的典型问题

当前,我国绝大多数高校教师都能够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能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但高校教师队伍庞大,虽然整体上具备较高的师德水平,但高校教师在师德方面仍存在一些典型问题。

首先,教书育人意识淡薄。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职责,但当前高校教师教书育人职责缺位的现象比较突出。相对于中小学教育,高校学生以成年人为主,他们在生理、心理上更为成熟,具有更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并且高校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更为灵活,对教育效果的考核评价方式也更为多样,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一些高校教师忽视了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没有尽到教书育人的职责。例如,有些高校教师不认真备课,上课时照本宣科,或简单地以放视频、学生自学等方式代替知识讲授,甚至出现私自减少课时量、让高年级学生代课的现象;有些高校教师认为只要按时上课就是完成了任务,不注重课堂质量,对学生旷课、上课睡觉或玩手机等行为放任不管;有些高校教师只注重讲授知识,忽视育人工作,缺少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不注重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有些教师对学生考核不严谨,简单地根据个人喜好对学生进行评定,这些行为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书育人效果。

其次,关心爱护学生不够。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管理体制导致高校教师在与学生沟通交流方面投入的精力较少,高校的课程设置也不利于教师与学生的长期接触,这些因素促使师生关系陌生化[1],再加上高校学生本身具有较强的独立性与自主性,部分高校教师存在关心爱护学生不够的问题。高校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往往局限在课堂上,对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关心不够,忽视学生的心理状况,甚至有些高校教师“压榨”学生,特别是在导师对学生的评优、毕业、继续深造具有较大话语权的情况下,一些高校教师过度占用学生的精力为其个人服务,对学生冷嘲热讽,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这些行为都反映出高校教师对学术关心爱护不够,有悖于师德的要求。

再次,学术不端。科研能力是考核评价高校教师的重要指标。当前网络的快速发展为信息的复制、粘贴提供了便利条件,再加上部分高校教师心浮气躁、过分看重个人利益[2],通过伪造信息、托关系等手段获取科研项目,伪造、篡改研究数据,抄袭、剽窃、侵占他人研究成果,成果评议暗箱操作,套取科研经费等问题也比较突出。这些行为违背了学术道德,破坏了学术环境,造成了国家资源的浪费,也对学生的价值观念产生不利影响。

最后,言论不当。教师是知识、思想的传播者,并且学生具有向师性,教师的言论对于学生未来的人生走向具有重要的影响。教师有言论自由,也不应该成为“沉默者”,但这并不代表教师的言论自由毫无边界,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需要理性发声、要谨言慎语。但有些高校教师在微博、微信、QQ等社交平台上发表一些违背党性原则、与主流价值观不一致、歪曲历史事实及社会现实、有损国家集体形象的不当言论,或者在课堂上借题发挥,宣泄个人不满,这些不恰当的言论对学生的社会认知、价值观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不利于学生个人成长,也不利于国家意识形态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高校师德失范的原因分析

个体的行为往往与其所处的环境及个人素养密切相关。正如有研究指出,师德建设问题是社会、高校、教师三维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生成的,是历史特质、社会现实和个人观念的综合病体。[3]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也是当前社会大环境、高校小环境及高校教师自身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一)市场经济背景下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影响。随着社会逐渐开放,特别是受到市场经济发展、以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影响,价值取向更加多元化,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等价值观念涌入国内,对高校教师的价值观、道德观造成冲击。在这种背景下,一些高校教师价值观念出现偏差,过分注重自身利益,从而出现了在教书育人和关爱学生上精力投入不够,为了快速实现职称晋升投机取巧,甚至在价值观方面偏离了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发表不当言论等师德失范行为。

(二)对师德的认知差异。对师德具有清晰的、符合主流价值观的认识才能更好地约束自己的行为,使之符合师德的要求,但当前社会对师德的界定及衡量指标不清晰,导致不同个体对师德的认知存在差异,从而诱发一些师德失范行为。从师德要求的层次来看,师德有“崇高师德”与“底线师德”之分[4];从师德的评价指标来看,师德作为一种道德层面的要求,很多衡量指标及评价标准难以量化,这也导致高校教师对某些行为是否符合师德要求的理解存在差异,从而导致师德失范现象,特别是增加了高校教师的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出现师德失范行为的可能性。

(三)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不完善。现阶段,师德教育大多以理论讲授为主,辅之以先进事迹分享,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缺乏针对性,难以引起教师的共鸣。师德考核评价的指标体系不完善,师德考核评价大多是“走过场”,除了影响比较大的特殊事件外,师德考核结果对于教师的职业发展影响较小。虽然很多高校都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负责师德监督工作,设立了包括举报电话、邮箱等在内的师德监督平台,但高校掌握教师师德动态信息并不及时,其监督作用有限。此外,师德本应是教师评优评奖、职称评聘的重要指标,但在实际运作中,很多高校将便于量化的科研成果作为优先指标,往往是出现严重师德失范行为时才采用师德“一票否决制”,这些现象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师德建设的效果,也是师德失范现象时有发生的重要原因。

(四)个别教师思想觉悟、道德修养不够。高校教师作为一个庞大的队伍体系,绝大多数教师的言行符合师德要求,仅有少数教师出现师德失范行为,这也与教师自身的思想觉悟、道德素养有关。高校教师整体上学历层次较高,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能力,但学历水平、专业能力并不能决定个人的思想觉悟和道德修养水平,庞大的教师队伍中难以避免的有少部分教师的思想觉悟和道德修养不高。他们政治理论学习不够,对党性原则、主流价值观、历史事实、教师职责、师生关系等存在错误的认识,缺乏基本的道德修养,容易受到不良价值观念的影响,不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有效的约束,从而出现师德失范行为。

三、高校师德建设的有效路径

针对高校师德存在的典型问题,结合其产生的原因,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加强高校师德建设。

(一)加强宣传教育,营造师德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利用多种媒体进行师德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形成学习先进师德的良好风气,并充分发挥媒体在师德监督方面的积极作用,在引导媒体“理性发声”的基础上,对师德失范行为进行客观报道,通过舆论建立良好的师德建设舆论导向。此外,还要加强主流价值观教育,引导公众在日益开放的社会环境中自觉抵制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等价值观的冲击,在全社会形成师德建设的良好氛围,为高校师德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构建合理的师德标准体系,深化对师德的认知。作为一种道德层面的规范,师德本身包含一些难以量化的指标,需要构建合理的师德标准体系,减少因认知差异产生的师德失范现象。就师德层次来看,构建包含师德规则、师德原则以及师德理想[5]等在内的师德体系,引导高校教师在师德规则这一底线师德基础上不断追求师德理想这种崇高师德。在师德评价指标上,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探索较为成熟的师德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增强师德评价的可操作性。通过构建合理的师德标准体系,深化对师德的认知,减少因认知差异产生的师德失范行为。

(三)完善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提高师德建设实效性。高校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师德教育培训和常态化的师德宣传改善教育效果;要制定适合本校的师德评价办法,定期开展师德考核,并注重发挥教师同侪、学生等主体在师德评价中的作用,避免师德考核评价流于形式;要完善师德监督体系,保障监督渠道畅通,及时掌握教师师德状况,及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调查处理;要完善师德奖惩机制,将师德作为教师考核任用、职称晋升的重要指标,给予师德先进典型适当的物质或精神奖励,加大对师德失范行为的处罚力度。通过以上措施,真正将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落到实处,从而加强高校师德建设。

(四)提高教师个素养,增强职业认同感。高校师德建设最终还是落脚到每一位高校教师能够认同师德的要求,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上,因此,加强高校师德建设还需要教师个体的努力。要引导高校教师自觉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素养,坚守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提高思想政治觉悟;要引导高校教师坚定道德信念,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要引导高校教师深化对教师职业的认识,树立职业理想,增强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和使命感,从而自觉遵守师德要求,避免出现师德失范现象。

四、研究结论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师德建设面临新的环境、新的问题,也存在新的机遇。针对高校师德存在的典型问题,需要在深入分析其产生原因的基础上,寻求更有效的改善措施进。师德水平的提高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高校师德建设也是长期性工作,需要社会、高校以及教师个体共同做出持久性的努力,才能取得明显效果。

猜你喜欢

高校教师师德评价
关于师德建设的若干思考
高校教师团队知识共享的保障机制研究——以南审国际贸易学专业团队为例
高校教师岗位聘任制改革问题与对策探讨
致良知与师德
吕狂飙:师德建设需警惕从崇高师德简单转向底线师德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内化及其促进机制探讨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