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理情绪疗法应用于一例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咨询报告

2021-11-27胡偌菲

山西青年 2021年1期
关键词:求助者不合理舍友

胡偌菲

(西安邮电大学,陕西 西安 710121)

一、个案信息

(一)人口学资料及个人成长史

求助者,女,19岁,汉族,大学二年级在读。家庭情况良好,父亲在一所县级中学任教,母亲无职业在家,姐姐研究生毕业在省会城市研究所上班。求助者从小受到父母严格的教育,自我要求较高,小学、中学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从小以姐姐为榜样,督促自己成长。高中时谈恋爱遭到母亲强烈反对,内心很受伤,从此不愿和母亲袒露心声,学业也受到了影响,高考发挥一般,没有去到自己心仪的学校,心有不甘。求助者自述喜欢把事情憋在心里,有什么想法和苦闷都不向别人说,经常口是心非,害怕表达真实想法。求助者表现为内向、胆小、腼腆,不主动与人交流,但愿意配合咨询,有较强的求助欲。

(二)主诉和个人陈述

主诉:求助者自述最近和舍友发生了矛盾,两人关系紧张,自己情绪不稳定,睡眠质量差,对人际交往感到困惑和无助。

个人陈述:我特别看不惯我们宿舍的小A,她总是盛气凌人,说话做事从来不考虑别人的感受,但我又不好意思指出来,只能压抑着。我发现自己变得很敏感,她的一举一动都让我觉得她在故意“欺负”我,更让我感觉到不公平的是,这种人居然还是班干部,自己也很努力的学习,却没她“混得好”。那天她的一句玩笑话让我爆发了,我情绪激动就推了她一下,她吓得跑了出去,其他舍友也受到了惊吓,我很后悔自己的行为。这次矛盾之后我很自责,情绪很低落,觉得自己人际关系处理得很失败,应该没人会喜欢我了,我就是一个失败者。这几天为这个事烦躁、焦虑,注意力无法集中,学习效率大大降低。

(三)身体和精神状态

近期睡眠质量较差,入睡困难,白天没有精神,食欲下降,易疲劳,有些心慌紧张。感知觉良好,意识正常,逻辑清晰,语言表达流畅,精神有些疲惫,自控能力尚可,人格完整。叙述时拘谨,语速缓慢。

二、咨询信息

咨询前曾在家人陪同下去医院就诊,排除神经症和器质性疾病,建议心理疏导,未使用精神类药物。

三、个案概念化(含评估与工作诊断)

(一)诊断结论

通过观察求助者的情况,判断该学生是一般心理问题。

(二)诊断依据

1.与精神病相鉴别:该生主客观世界能够保持统一,知、情、意统一,各种心理过程协调一致,排除异常心理活动,有自我认知,能够觉察自己的心理问题;没出现幻听、幻视、妄想等精神病类症状,因此,可排除精神病性障碍。

2.与神经症性问题相鉴别:该生产生焦躁烦闷等不良情绪,能够找到引发的具体现实,即与同学产生矛盾这一现实事件,为常形冲突,可排除神经症性问题。

3.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焦虑、烦躁情绪持续时间为1个月,时间较短,且不良情绪能够被自己控制,能参与学校事务,社会功能基本正常,且情绪反应尚未泛化,可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三)病因分析

1.生物学原因

女,19岁,身体健康,无家族精神病史。

2.社会学原因

(1)父母管教严格,母亲和姐姐比较强势,一直向姐姐看齐,但一直不如姐姐,心理落差大,自信心受挫,养成了和别人比较的习惯,尤其是和强势的、优秀的人对比,缺乏对自我的正确认知;

(2)恋爱被家人阻挠后,产生叛逆心理,不愿和家人袒露心声,喜欢隐藏自己真实想法和情绪,逃避沟通;

(3)存在负性生活事件,与室友之间的矛盾得不到化解使自己受挫。

3.心理学原因

(1)性格内向,情感脆弱,易敏感,情绪长期压抑,得不到疏导;

(2)存在明显的认知偏差,受到不合理信念的困扰,比如:坚持认为室友的一些无意言行是故意针对自己;坚持认为自己那个室友是个彻头彻尾的坏人,她得到的一切都不公平;坚持认为自己在舍友面前宣泄情绪很丢人;坚持认为自己没处理好人际关系就是完全的失败者。

(3)缺乏有效的沟通方式:习惯隐藏自己的情绪,缺乏与他人的沟通,以自己的想法代替事实,没有掌握调节情绪的合理方法。

四、咨询方案

(一)咨询目标

短期目标是让求助者改变固有的不合理的认知,缓解情绪问题,减轻思想压力,掌握一些沟通技巧和排解情绪的方法,缓和和舍友的关系,长期目标是让求助者更好地认识自己,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转变思维方式,改善其性格上的弱点,克服人际关系障碍,进一步提升自身心理素质。

(二)咨询方法

针对本案例求助者具体情况,主要采用的咨询方法是合理情绪疗法。

(三)理论依据:合理情绪疗法

合理情绪疗法,是20世纪50年代由埃利斯创立的,是认知心理治疗中的一种疗法,它的核心部分是ABC理论,在这个理论中,A是指诱发性事件,即引发情绪的具体事件;B是个体对这一事件的想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通常情况下,人们会认为A会引起C,而忽略B的重要性,ABC理论指出,引起人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的根本的原因是人们对事情的想法和评价,而诱发事件A只是间接原因,因而应该通过改变认知来改变情绪和行为。[1]

五、咨询过程

(一)初步咨询

引导求助者利用合理情绪疗法了解自己存在的不合理的信念,并一一与之辩论,得出与之前不同的想法。让求助者自己发现,角度和立场不同,想法就不同,处理方式也就不同,帮助其更好地了解他人的想法和行为,消除自己的情绪困扰,使她明白自己的不良情绪来源于自己对事情不合理的认知。

列举不合理的信念:室友大声说话就是在表达对自己的不满;早上起床弄出声响就是故意欺负自己;室友弄坏我的伞就是针对我;这个室友就是一个品德败坏的人,她得到荣誉是不公平的;舍友们看到了我崩溃的一面,以后就会瞧不起我,没人会喜欢我了;自己人际关系都处理不好,真是太失败了。

与不合理信念的辩论:室友本来就是大大咧咧的人,大声说话可能是习惯问题,并不是针对我,早上起床弄出声音这是不能避免的,也许她有急事着急出门,考虑不周,我也没告诉过她自己睡眠浅,她也许就没注意到这个问题。她弄坏我的伞是因为那天风太大,她也道歉了,还想给我买一把新伞,我们没有实质性矛盾,她应该不是故意欺负我。她得到了一些荣誉,也有自己的努力付出,学习认真,积极参加竞赛,有收获是正常的。室友是亲近的人,即使我在他们面前歇斯底里,他们也照样待我像从前,没有什么变化,那么就不存在因此远离我。人际关系处理不好,是可以改变的事情,我也还有其他的优点,不是完全的失败者。

求助者得出结论:每个人的性格不同,说话行事方式也会不同,那个室友的性格决定了她做事说话简单、直接,而且分析后发现确实不存在她故意针对我的证据。也许是自己过于敏感,我应该尝试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她沟通,倾听对方的想法,而不是一个人胡思乱想钻牛角尖。其实自己内心一直和她作比较,有些嫉妒她取得的成绩,所以一直盯着她的缺点,进而否定她这个人。我也可以通过努力改变自己,学习别人的优点,使自己充实起来。

咨询者总结:学会正确的人际认知方法,对他人和客观事物要力求客观、全面,避免乱猜疑;如果出现了疑点,不要马上下结论,冷静下来,多接触、多交流,不要过度压抑自己的情绪,学会从事实中得出客观的结论。[2]同时,多鼓励自己,集中精力于自我的成长,不妄自菲薄,不走极端,多发现自身长处,增强自信心,合理规划自己的学习生活,努力提升自我。

布置作业:随时记录下自己的想法,然后与之辩论,得出正确的结论,并强化这个认知,缓解情绪。可以与咨询师在后期咨询中进一步分析这些想法,分享自己的感受。

(二)强化巩固

求助者已经认识到自己的焦虑情绪是由自己的不合理信念引起的。她逐渐接受了合理信念,生活状况有了进一步改善,不良情绪症状已基本消失。在对来访者进行正面积极鼓励的同时,咨询师坚持对求助者进行正面的鼓励,进一步引导来访者进行反复练习,并及时给与肯定来强化效果。

六、咨询效果

(一)求助者自己评估

经过一段时间的咨询,我感觉自己的情绪得到了很大缓解,没有以前那么焦虑了,心思没有那么重了,改变了以前很多不合理的想法,睡眠质量有所提高,能专心学习了。我在努力丰富自己的生活,最近在学校找了一份兼职,也认识了一些新朋友,孤单感降低了,对自己也多了一份肯定。

(二)他人评价

情绪稳定,睡眠也有改善,也愿意向舍友诉说,尝试和室友进行了沟通,逐渐打开心扉,与室友关系得到了极大改善。

(三)咨询师评价

通过咨询,指导求助者使用合理情绪疗法,改变其不合理认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求助者最初的不良情绪基本消除,人际关系得到改善,认知得到了提高,不合理认知消失;自我认识加深,能更好地自我接纳,自信心增强,生活和学习恢复正常。

七、案例评价及反思

大学生宿舍人际交往问题是当代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本案例采用合理情绪疗法,通过修正来访者的不合理信念、强化合理信念来改善其情绪和行为,基本实现了预定目标。运用此方法进行咨询,需注意在取得初步成效之后及时进行强化,这就要求咨询者有更多的耐心,坚决摒弃一蹴而就的想法,把改变不合理信念看成一场“持久战”,做到经常回访,保持一定的交流频率,更好地帮助求助者转变思维方式。

猜你喜欢

求助者不合理舍友
生活的快乐源泉——“奇葩”舍友
神回复
差评不合理
无债一身轻
拒绝的正确方式
一例关于社交恐惧症的行为矫正方案
倪萍不厌其烦的一句话
新技能
一张图揭发公务员工资制度
心理案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