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照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成效及发展研究

2021-11-27李学武徐文彤解瑞清

绿色科技 2021年19期
关键词:林长制日照市廊道

李学武,徐文彤,杨 静,解瑞清

(1.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调查规划设计院,北京 100714;2. 日照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山东 日照 276800)

1 引言

森林作为区域生态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而城市是人类聚居地的高级发展形式,为人类提供优质、便捷的生活资源[1,2]。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钢筋与混凝土”式的城市结构越来越突显出其弊端。新提出的森林城市被认为是城市的更宜居生活形式,世界各国都把发展城市森林作为增强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手段和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标准,城市与森林的有机融合,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是当今世界城市升级的时代潮流和发展方向[3~5]。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引入“森林城市”的概念,随后沈国舫院士等人开始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探究,直至2004年,贵阳成为我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城市[6~8]。

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体现了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我国的森林城市建设迎来新的高潮[9]。

2 日照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背景

日照市地处山东省东南部黄海之滨,是连接内陆与海洋的重要港口城市,区位优势突出,发展条件优越,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战略布局中有着鲜明的城市特性。近年来,日照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确定了“生态立市”的战略,把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出台一系列政策,采取一系列措施,全方位提升日照市整体绿化水平。日照市自2017年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以来,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打造“城在林中、林在城中、林水相依”的城市发展格局,切实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10~12]。

3 日照市国家森林城市空间布局

按照“阳光森林海岸、生态水韵之都”的森林城市建设目标,日照市确立了“一心三极,四网互通;两轴三带,廊道环绕;百园千村,组团发展”的总体布局。“一心三极,四网互通”中的“一心”即指日照市中心城区森林绿化主体区,包括东港区;“三极”即指岚山区、莒县、五莲县城中心区森林绿化区;“四网”即指沿海防护林网、水系林网、道路林网、农田林网。“两轴三带,廊道环绕”中的“两轴”即指北部生态廊道,西起于里镇,东至两城街道;南部生态廊道,西起夏庄镇,东接主城区。“三带”即东部生态廊道,北起两城河口,南至绣针河口的滨海生态廊道;中部生态廊道,北起马耳山,南至浮棚山、马亓山的山地生态廊道;西部生态廊道,北起汪湖镇,南至夏庄镇农林复合生态廊道。“百园千村,组团发展”中的“百园”即日照市各类公园65个和街头绿地43个,“千村”即日照市的村镇绿化工程,实现森林城市建设的组团发展。

4 日照市国家森林城市取得成效

4.1 城乡人居生态环境明显提升

日照市以国家森林城市建设为核心,开展林水会战、国土绿化、森林资源管护等生态建设项目,强化安排部署和落实落地。组织实施了镇村兴绿、庭院妆绿、退耕还绿、通道连绿、水系扩绿、湿地添绿、城区增绿、岸线复绿、荒山披绿和封山护绿工程等十大林业会战工程,2017年以来,全市林水会战(国土绿化)累计完成投资71.62亿元,完成各类造林50.2万亩,打造了东港区山海西路休闲旅游经济林带、岚山区牧马山万亩板栗园等示范项目。以森林乡镇、森林村庄创建活动为着力点,全市共评选出国家森林乡村20个,省级森林乡镇(省绿化模范镇)7个,省级森林村居79个,市级森林村庄105个,全面提升村庄和庭院绿化美化水平。

4.2 生态富民绿色产业快速发展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森林城市建设与美丽乡村、精准扶贫、林业产业转型升级等有机结合,提升产业上做文章、下功夫,保障森林城市建设可持续、有后劲。加快产业提质增效,促进林业绿色富民,升级特色经济林产业,重点发展核桃、樱桃、榛子、杜仲等名优特经济林,推进经济林产业的基地化、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鼓励林农开展“林家乐”、林业观光园、采摘园和康养园等特色生态旅游,重点打造了东港区陈疃镇蓝莓采摘园、岚山区巨峰镇绿茶观光园、莒县丹凤山生态园、五莲县松柏镇百果谷等160余处休闲采摘园。

4.3 生态文化广泛传播

日照市以讲好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故事为重点,积极构建报纸、电视、网络多方联动的立体宣传格局,先后编发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和林水会战简报107期,组织各级各有关部门在省、市电视台、日照日报、大众网等新闻媒体发表系列述评、典型做法等稿件280余篇,举办的“林水会战看日照”全国媒体采风活动,来自人民日报、央广网等30余家媒体记者进行了现场采风,刊发各类新闻报道100余篇。其中,人民日报《“绿水青山、碧海蓝天”生态建设让日照山河换新颜》、大众日报《寻找儿时的“水”记忆》、山东电视台《同力协契碧海蓝天》的专题报道,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反响。

4.4 保障措施全面加强

日照市成立了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国家森林城市领导小组,统筹全市森林城市建设工作,各区县、各有关部门把森林城市作为“一把手”工程,层层传导压力,环环狠抓落实。各区县、各职能部门不断整合、优化林业项目,推动重点项目纳入上级项目建设库、政策性银行贷款等支持范围。强化财政投入和奖补吸引,出台了《林水会战造林绿化资金以奖代补办法》《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林业生态建设实施办法》等奖补政策。

5 日照市国家森林城市未来发展

5.1 落实总体规划建设任务

日照市国家森林城市总体规划期限为2014~2023年,其中2021~2023年为建设远期,将建设远期的规划任务纳入日照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十四五”规划,有利保障建设项目落实,重点开展人居环境绿色福祉提升工程、生态敏感区绿色基地保障工程、林下经济新兴产业模式建设、三大产业集群建设、四大产业基地建设、生态文明社区建设与示范、有害生物防控、森林防火和林业信息化建设[13]。

5.2 推进县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日照市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处处洋溢着绿色生机,在全国知名度快速提升,为五莲县和莒县创建县级国家森林城市提供可借鉴的经验。五莲县森林资源丰富,生态文焕底蕴深厚,2020年成功创建山东省级森林城市,对照国家森林城市标准、查找现阶段达标情况,同时组织技术骨干到全国其他地区学习森林城市建设,为明年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奠定扎实的基础[14]。

5.3 全面建立林长制组织体系

日照市全面深化林长制改革,推进林长制由“全面建立”向“全面见效”转变,市政府印发了《日照市实施林长制工作方案》,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总林长,相关市领导任林长。各区县、乡镇将层层制订林长制实施方案,全市6个区县(管委)、全部乡镇(街道)将要制定林长制工作方案,逐步构建了“组织在市、责任在县、运行在乡、管理在村”的森林资源保护发展新机制。市级林长带头,各级林长履职尽责,积极到责任区域调研督导林长制工作,真正实现“山有人管、树有人护、责有人担”。

猜你喜欢

林长制日照市廊道
天山廊道与唐朝治理西域研究
大美黄河生态廊道
安庆市林长制的多级网格化管理模式探索
古村街景
村居
以林长制构建林业生态发展长效机制
宣城市宣州区林长制的做法及成效
1986—2015年日照市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基于政府职能社会化的林长制建设探讨
长城廊道能使陕西旅游更丰富多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