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划书评

2021-11-26

上海城市规划 2021年5期
关键词:公园空间儿童

书 评 | 空间规划能促进儿童安全吗?——评《儿童易遭侵犯空间的分析及其对策》

书评作者:罗 翔 上海市浦东新区规划设计研究院 高级工程师

书籍作者:[日] 中村 攻

译者:卡米力•肖开提、章俊华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年

近年来,我国积极推进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优化儿童发展环境,切实保障儿童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并明确提出“开展100个儿童友好城市示范”[1]。在“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的指导下,深圳、上海、长沙等地率先提出儿童友好城市/社区建设目标,并从社会治理、城市发展和产业经济等领域付诸实践[2]。

儿童安全是构筑儿童友好的基石,也是规划建设城市的底线。2016年,第三届联合国住房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大会(简称“人居三”)期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布一项覆盖65个国家、共35000名儿童和青少年的调查报告,数据显示:25%的儿童在其生活的城市没有安全感,1/2的儿童关心的主要安全问题是犯罪,超过40%的儿童在乘坐公共交通和在住所外行走时感到不安全,1/4的儿童在公园里感到不安全[3]。因此,有必要引介一本从城市空间角度探讨儿童保护的学术专著——《儿童易遭侵犯空间的分析及其对策》。该书原著于2000年在日本出版,2006年经翻译引入我国,在当前规划界高度重视儿童友好议题的学术氛围里,以及各地的建设实践亟待指导的现实需求下,不失为一次颇具价值的“重新发现”。

本书作者中村攻教授,任教于日本千叶大学,长期从事儿童游戏场所的空间形态与活动行为研究,特别是与此特定空间场景有关的儿童犯罪问题。他积极主张运用区域规划、城市设计以及景观设计等空间手段和政策工具,对社会生活实施有效干预,而非事后消极处理或仅仅依赖警力、巡逻等治安措施[4]。本书是中村攻教授在城市环境和儿童安全领域的学术研究代表作,也是一本深入浅出、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操作手册。

前言开宗明义,从“儿童、城镇与犯罪”言简意赅地阐述写作缘起。日本城市布局过密,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不及欧洲的一半。以高密度为特征的居住环境空间是否与儿童受害问题有一定关联性?本书作者在1990年代赴警署调研所获取的儿童犯罪资料显示,基本是儿童参与犯罪,而非作为受害者,由此意识到该领域的研究尚且空白、亟待开拓,遂在东京、千叶两地开展调查,涉及300多处地点和8000余名小学高年级学生。

主体部分有7章,叙述主线围绕“与儿童有关的犯罪在哪里、有何空间特征、以怎样的形式、发生何种伤害”展开。第1章总体阐述空间规划和危险空间的关系。城市化进程和城市规划造就了公园、绿地、居住、办公,以及仓储、停车场等空间类型,具有城市功能的各类空间场所和设施用地也可能成为对儿童造成危害的空间因子,诸如空旷无人区(仓库、停车场)、产业转型区、待开发区域(已腾退且尚未建设)等。

第2、3章进一步详细描述由于社会经济转型及流动性导致的危险空间。与城市转型有关的空间类型主要包括从开放式改为封闭式的街区、因停业或夜间经营而白天关闭的商业设施、立体停车场的前后及上部空间、居住与办公邻接区域、经济泡沫破灭后遗留的烂尾楼和倒闭厂房、旧城改造(城市更新)中的拆迁和施工现场等。流动性引发的危险空间包括车站站台本身、站台周边楼宇(尤其不临街面的)、主要商业街区周围的胡同(也称“后街”)。其中,不同类型站台的安全性也不同,公共汽车站比地铁站更安全,作者认为或与占地面积有关,前者占地仅为后者的1/3,且人员的聚集性和流动性存在差异。由此,作者从儿童安全而非土地价值角度出发,倾向于在规划布局城市交通网时更加强调发挥公交车站的作用。

第4、5章围绕住区、街区两类空间展开,试图穷尽地铺成各类危险空间及城市情景。以居住区为核心,其内部空间包括高层住宅的出入口、电梯、中庭、绿化、小区内部商业设施甚至自动售货机,都是犯罪行为可能发生的场所。居住区周边环境也存在危险空间因子。因卧室一般朝南,作者特别关注北侧临街(也称“反侧”)的公园、广场,往往由于缺乏居民的目光关注,儿童可能面临更多的危险和侵害。同理,位于住区山墙一侧的公共空间也是人影稀少、视线不能覆盖的隐蔽地方。在城市街区尺度,作者详细列举了遮挡视线的行道植被、填土垒起的小山坡、含不透明材料的体育健身设施、高架桥下、无人值守的停车场和治安亭、旅游场所、单身公寓等。

第6、7章分别为“危险的公园”“安全的公园”,从正反两面比较、论述公园、广场作为犯罪场所的空间因子、形成机制和解决方案。作者再次强调临时性、流动性、隐蔽性的空间设计对于儿童安全可能产生的潜在危险。导入人流、组织活动、功能混合、提高空间利用率、减少不必要的高差、消除视线盲区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犯罪行为。作者尤其关注公园树木的品种选择和布局方式,认为合理科学的设计要兼顾茂密和通透,灌木乔木适度搭配,且在植物生长变化过程中勤于管理,并恰如其分地添加人工缓坡和流动水溪,从而营造出儿童游玩的“私密空间”。

结语曲终奏雅,倡导“面向孩子们的安全城市”,并提出具体建议:一是城市作为复合机能集合体,各类功能和空间的有机衔接尤其重要,儿童遭受侵犯的场所大多为不同功能空间的交界地带,如居住与休闲、开敞与封闭、公共与私有等。二是人要靠人来保护,实施伤害的是人,保护孩子的也是人。作者对信息化社会带来的人际关系疏远、邻里交往减少以及无人化设施应用感到担忧,并基于日本“人口老龄化”的特征,提出依靠健康的老年人来保护孩子们——当然,希望作者也“年轻爸爸们周末少打高尔夫球,与年轻妈妈们一起陪孩子们玩耍”。三是重新评估公园的价值。鼓励本地居民从使用便捷和预防犯罪两个角度参与公园管理运营,以弥补造园者从设计出发留下的缺憾,真正建成“大家的公园”。

纵观全书,笔者认为有3个显著特色。一是调查方法。展现出日本学者较为典型的细腻深入、“小题大作”的研究风格。作者亲赴犯罪现场,开展大量访谈和实地观测,辅以空间要素分析,精准地给受害者和实施侵犯者“画像”,获取了儿童被侵犯的经验数据,并与空间环境建立关联及探寻规律。具体而言,8—10岁的儿童,在寒暑假期的15:00—17:00,易遭受来自陌生成年男子的暴力犯罪或性侵害。调查数据还表明,孩子们成群结队并不意味着更安全,“三人以上”时仍有接近半数的侵犯行为发生。二是空间思维。始终强调空间之于儿童安全的重要性,并林林总总地按不同“应用场景”分类阐述和提出改进措施。三是问题导向。全书没有太多的理论色彩,几乎所有笔墨都倾注在问题剖析和解决方案上。

本书出版于21世纪初,所调查的是1990年代日本城市状况,笔者认为,鉴于亚洲城市特别是东亚地区高密度城市的互鉴价值和可比意义[5-8],对当前我国方兴未艾的儿童友好型城市/社区规划建设,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并应在学习、消化、吸收过程中不断转化和创新。首先,要强调地方化的空间类型分析。以上海为例,传统里弄角落、高层建筑楼道、老旧小区的底层挑高(常停放非机动车)、屋顶人工花园、大量的地下空间(连接通道或商业设施)等,均是值得关注的本地化潜在危险空间。其次,要顺应城市数字化转型趋势,不拘泥于本书作者对于“无人化”的质疑和否定,而是进一步思考数字赋能儿童安全的应用技术和典型场景。最后,还要认识到空间问题的“社会性”以及实现“空间正义”的社会经济结构,把空间优化手段放在经济快速转型、社会多元治理的背景下,强化“防患于未然”,事前积极干预防范比事后追溯惩罚更有效、更重要。

猜你喜欢

公园空间儿童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在公园里玩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一见如故
QQ空间那点事
空间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