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党八音会当代路径探索

2021-11-26胡昕煜

黄河之声 2021年2期
关键词:八音上党民间

胡昕煜

上党八音会始于元明,沉淀近千年的发展历程,2006 年,上党八音会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Ⅱ-58)。它有着乡村朴实无华的特征,独特的乡土文化,在其独特魅力发展下成为民间代表性乐种之一。在新时代城市建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我们既离不开对传统艺术的继承,还要追求它在当今社会环境下的民族性,创新性以及多元化发展。随着民间音乐在当今社会发展,面临着乐队配置、表演人员、表演形式、曲目日渐缩减状况。本文即已上党八音会为例,探究当代社会的发展问题,希望为今后民间音乐与新时代城市化融合提供理论与方法。

一、上党八音会概况

山西地处高原之上,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承载着厚重且多样化的文化遗产,其中上党八音会赋有淳朴特色、独特乡土气息,音乐创作多源于民间生活,内容丰富且广泛。他们或以歌颂劳动生活,或以赞扬人民生活水平,充分反映当地人民的传统文化、思想价值和道德修养,体现各地区人民对民族音乐的创作力与生命力。《关于实施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和《保护民间创造表现形式的国家法律示范条款》等多个支持传统民间音乐发展政策的发布,足以证明国家对民间音乐的传承作为发展中国传统音乐和跨文化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点工作之一。上党八音会这一优秀的音乐文化遗产承载着山西儿女生活内容的喜怒哀乐,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提升自身艺术价值。

1、表现内容:上党,意指晋东南方向长治和晋城一带,勤劳朴实的上党人民,在长期农耕劳作中,创作了丰富的音乐类型。“八音”是我国周代的乐器分类方法,按乐器制作材料的不同,将乐器分为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如《国语》载:“金石以动之,丝竹以行之,诗以道之,歌以咏之,匏以宣之,土以赞之……”。“会”指一种形式,将不同形式乐器巧妙结合,成为今天的八音会。上党八音会起源于元明,成熟于明末清初,自此成为一套完整的音乐体系。

2、艺术特色:上党音乐会与上党地区的民俗文化,民风习俗相互依存,充分反映了人民的生活方式,思想与历史文化,具有为人奏乐,为鬼奏乐的双重功能。其中婚丧嫁娶、商业活动、舞台活动为娱人的主要功能;迎神赛社、祭祀祈福、节庙会为娱神的主要功能。上党音乐具备独特的艺术特色融入宫廷、庙会、戏曲艺术、民歌小调乐不同音乐元素。演奏方式分为“文场”和“武场”吹打并重热情似火,奔放横逸。演奏内容喜闻乐见、有口皆碑、歌戏互补、演奏兼容。

二、路径发展

(一)网络媒体传播

上党音乐会作为民间音乐的艺术形态,在传统文化传播中,音乐传播多以古老的口语为传播媒介,其中作品的创作者即作曲、表演、演唱、传播等多重身份集于一体;另外作品的听众则作为接受者,两者以面对面形式进行传播。这种以口语为媒介的传播模式,其优势使听众更加身临其境,减少与作品的距离感,增强情感体验;而在其口口相传中,经常出现表演者度对音准与节奏把控性与完整性的失误,造成传播效果不尽人意。网络新媒体的快速成长,传播的主要媒介开始多样化发展。比如,融入记录乐谱的纸质媒介,有声广播声音媒介。在今天随着网络传播媒介的发展,传播方式更加具有兼容性,解决了时效性和空间的距离感,不再受限于地域的局限性。伴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发展,数以亿计的观众可以共同欣赏线上音乐会,加速上党八音会传播范围,对民间音乐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实现上党八音会创新性的发展与融合,利用信息时代的优势,是现代传播民间艺术的必然要求。2017 年9 月上党八音会以乐队形式在晋城市文化艺术周亮相,以全方位、立体化进行大众传播。不仅如此上党八音会曾应文化部邀请在中南海和人民大会堂演出,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弘扬民族文化,凝聚太行精神。借助于网络媒介的传播,越来越多人关注上党八音会的发展,赢得广大观众的关注与支持,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因此,上党八音会的发展离不开对传播媒介和传播途径的探索,运用多样化音乐传播形式,将民间音乐与现代传播方式有机结合,才能让上党八音会逐渐走进大众视野。

(二)“活态”传播

上党八音会作为民间音乐的艺术瑰宝,不仅是上党地区的文化交流的精神食粮,也是山西发展特色产业的软实力。仅依靠传播媒体的多样化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还要在文化发展中进行“活态”传承。区别于现代科技保护手段,“活态”传承将民间音乐的传承人作为“活态”传承的载体,通过传师授道,家族、社团传承方式,以更加直接、淳正的方式,进行艺术传承与创作。“活态”传承是通过中国最古老的口传心授教学方法,这种教法不仅促进音乐作品情感的表达,还使受教者更能体会到音乐创作的生命力与感染力,更能理解上党八音会的历史韵味和文化内核。通过口口相传方式,在不断传承、创新、融合的“活态”发展中,打造具有独特乡土风情,艺术价值高的表演形式。

不同于京剧、豫剧、上党梆子这类历史底蕴深厚、传承范围广泛、艺术人才资源丰富的传统音乐。上党八音会作为地方特色音乐文化,想要立足当下,必须要开创自身独特风格,走可持续性发展道理。建立上党八音会培训班,对受教者不仅是技艺水平的培养,还是全方面的教育培训,从文学,史学,情感进行艺术培养。通过对散落在民间的表演艺术家进行采访,拍摄教学视频,收集相关音乐技艺、曲艺。进一步组建一支由新老艺术家共同构成的艺术团体,促进不同时期音乐思想交流,解放艺术思想,同时防止珍贵的传统音乐慢慢流失,在艺术团体活动的大环境下,使上党八音会代代相承。政府还要落实相关资助政策体系,提供物质补贴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荣誉和地位,使他们有更多时间醉心于艺术创作。早在2008 年,太行风上党八音会艺术团出席演奏南非国家艺术节的开幕式;2019 年,一曲高亢嘹亮的上党吹打乐《庆丰收》在中央音乐学院进行交流展演,这次演出有古乐的细腻婉转和宫廷管乐的磅礴大气,在锣镲唢呐交错配合下,完美演绎了上党八音会套曲音乐。当今传承人面对不同的生存环境,敢于与不同的音乐文化交流,取其精华,取其糟粕,担负起传承上党八音会的重任。

(三)政府扶持与规范

经过数千年来的传承与发展,我国的民俗活动,受到西方主流文化的影响,以年轻人为主要人群对民俗活动失去了新鲜感,活动氛围与以往相比大大降低。然而民俗活动与民间音乐密不可分,八音会在民俗活动主要渲染气氛和烘托情感,演出队伍频繁活跃在赶庙集会活动,以传统的“粗犷豪迈”音乐形式,营造活动氛围。在婚丧嫁娶和生日满月,通过八音会传递信息,广而告之。每逢佳节,劳动人民休闲之际,八音会带来民俗音乐活动,在杯觥交错中进行观赏娱乐。总而言之,上党八音会的演出活动与广大群众的民俗活动紧密相连,深深地扎根于厚植的民俗活动传统当中,学者说:“礼俗传承的延续性使得与此相关的音乐文化显现出传统占据主导的局面”。政府树立正确的民俗活动价值观,深挖民俗活动的文化内涵,坚守民俗文化的传承,保护民俗活动的开展也是保护上党八音会赖以生存的环境。

上党八音会作为一项文化产业,其演奏氛围与音乐风格都极具的地方特色,是上党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深受当地民众喜爱。如今上党八音会从业人员6000 人,表演团体约600 支,是上党地区音乐产业的中坚力量。然而伴随着音乐产业多元化发展,年轻人开始追求潮流音乐,只有中老年人保持原有的音乐审美,导致上党八音会受众越来越狭窄。为了迎合大众审美,一些非正统班子在原有的音乐基础上增加魔术、杂技、舞蹈等表演形式,高举八音会的大旗进行频繁活动,致使观众受到非传统文化影响,打破传统民间音乐的表演格局。音乐产业化的发展,是音乐与经济的融合,是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共赢,上党八音会代表上党人民的精神财富,也承载着传播文化交流的重任,而不是一味的迎合经济效益而忽略自身的艺术价值。这时政府平衡两者关系,正确引导演出团体,规范表演形式,解决民间音乐的艺术价值与市场经济效益的矛盾,思考如何在流行音乐文化与西方音乐文化冲击下,既可以保留上党八音会音乐传统,又占有市场经济一定份额。

(四)学术传承

城市化背景下的上党八音会面临着传承道路越来越狭隘,原汁原味的民间音乐失去表现空间,让八音会走进课堂,是民间音乐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保障。高校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教育优势,精良的师资力量,高等素质教育学生。在授课过程中,为学生答疑解惑,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民间音乐,为上党八音会储备专业化人才力量。“民间音乐在传承民族文化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继承发展了我们的民族精神,也是我国历史的见证者,反应了我国历史进程中各个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语言、民族宗教等社会全貌。所以民间音乐具有极高的价值传承,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理所当然的被继续传承和发扬光大。”因此,地方高校传承民间音乐,是不可忽视的发展平台之一。

上党八音会作为上党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高校开展课程,可以充分利用当地原生资源,将上党八音会的本土性、人文性、教育性以及学生参与度充分融合,以学生教育为本,提高音乐兴趣,鼓励当代大学生参与民间音乐传承创造。可以开展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到当地艺术团体进行活动合作,学习到原汁原味的民间音乐,邀请优秀的民间音乐艺术家,开设课程,举办艺术讲座,提高教育水平专业化,学生有机会与非物质文化传承人进行面对面交流,使师生共同学习上党八音会的音乐文化。注重高校与地方艺术团体交流,利用高校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乐器条件,扩大音乐教育体制中对传统音乐宣传,增强学生对音乐文化的认同感,发展上党人民精神内核,萃取文化涵养和艺术精髓。

民间音乐的发展与传承离不开高校教育支持,高等院校是培养专业性人才的重要平台,同时肩负传承文化与创新文化的重任。地方高校是城市文化资源的核心,它与社会的发展规划,城市教育水平、文化基础紧密相连。同时承担着保护传统音乐文化的社会责任与文化使命,将地方民间音乐艺术融入现代音乐教育系统中,高校音乐教育实践活动与多样教育的理论依据,与地方音乐文化独特的本土文化相结合,当高校同时具备人力资源、物力资源、文化资源,这时本土音乐文化将“可持续,可循环”发展在教育课堂中。

(五)国际文化交流

音乐文化反映民族的风俗习惯;反映当地文化产业特色;反映地域的历史发展潮流;反映人民的生活面貌和审美观念。随着中西方音乐文化交流频繁,人们思想日渐充盈,情感日渐丰富。上党八音会的前景正在不断探索、不同类型的艺术道路,通过多种平台展示独特音乐风格。中国民间音乐的艺术特色自古以来与农耕生活、民俗风情、地方特色息息相关,比如,《十大番》是八音会一套传统的音乐套曲,具有浓烈的当地特色,曲子情感含蓄绵长,结构古朴厚重。中国民间音乐经过时间的千锤百炼,散发着浓厚的民族色彩,传递着淳朴的农耕文化,代表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与艺术价值。当前,不仅上党八音会,中国不少民间音乐形式在国际舞台上处在无人问津的状态,世界上还有很多国家对中国音乐了解甚少,中国传统的民间音乐发展更是鲜为人知,其原因是没有独特的音乐体系。在国际化的传播媒介与工具的发展,国与国之的音乐文化交流逐渐增多,民间音乐要积极参与交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实行“走出去,引进来”的政策,通过信息自由化,互联网一体化,让国外观众感受上党八音会的音乐魅力与艺术特色,实现真正的文化输出,展现国家软实力。

以跨文化发展为前提,认识国际文化的差异,培养不同国家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文化认同基于社会环境与群体基础,随着传统文化走出国门,文化认同范围不断扩大,上党八音会这种极具民族色彩的特色文化,通过互联网传播音乐的体裁、形式、创作思想与理论基础潜移默化的影响不同国家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以尊重文化本土性的基础,创新不同元素的音乐作品,进行跨文化交流。创新对于艺术作品来说是核心所在,其表现形式不是简单的模仿和重现,而是通过不同文化的融合、碰撞、吸收和再创造的过程保持其生命力。在国家文化部颁布“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用来帮助传统文化在舞台造型进行进一步提升。上党八音会在歌曲传唱和歌词进行补充,使观众有更好的观赏效果,乐队加入电声乐曲和合声器,演奏效果更加突出。

跨文化交流对于外来音乐文化高速传播和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面对传播手段与媒介的增加,依然要提更高自身音乐的专业性,对音乐作品的音色、音准、乐律以及乐器等方面要有高标准。提高音乐媒介的艺术审美和价值判断能力,传递优质的文化作品,展现中国传统音乐的艺术精髓。

括而言之,上党八音会其深远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人文精神,依旧活跃在上党地区人民娱乐生活中。兼收并蓄,博采众长是上党八音会传承的重要思想,在艺术的继承中,注重其民族性、创新性、以及多元化发展,发展中华民族代表性的音乐文化,为中国民间音乐注入更多活力。

猜你喜欢

八音上党民间
山西省长治市上党区郝家庄镇白家沟村:旺了产业 富了乡亲 美了乡村
《八音的秘密》
广西八音传承人庞伟元,奏出乐声里的悲欢离合
上党地区民间传统手工艺生态环境探析
上党地区民间音乐调查报告
广西桂南八音班发展现状探究
——以钦州灵山县八音班为例
八音盒有哪“八音”?
论宋初李筠之乱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