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院校立德树人的现状与改进措施

2021-11-26于国喜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根本任务树人立德

于国喜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大连 116011)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新时期要进一步促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教育领域得到深入贯彻落实,并且习近平总书记也高度重视思想教育工作,其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持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工作机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此背景下,职业院校要客观认识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性,深化对立德树人教育内涵的认识,明确教育影响因素,从而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改革方案,保障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中教育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对学生实施积极有效的教育指导,逐步将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复合型高技能型人才。

一、立德树人的时代内涵

“立德”具体来说就是树立德行,将“德”作为参与社会生活的准则,对社会发展制度进行完善。从新时代发展情况角度进行分析,立德树人的内涵相对较为丰富,践行立德树人的思想能为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指明方向,促进人才培养工作呈现科学化发展态势。[1]简言之,“立德树人”就是在新时代背景下教育实践中有意识地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落实、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进行继承和弘扬,促进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专业教育的方方面面,实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目标。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思想正确指导下,在职业院校开展人才培养工作的过程中,应该积极促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到思政课堂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坚持“四个意识”,树立“四个自信”,助力职业院校教育活动和人才培养工作实现高效化发展的目标,为人才培养工作的科学系统推进提供积极的引导。

二、职业院校立德树人的现状

在职业教育发展实践中,受到党的领导和学校重视的影响,在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方面已经做出了多元化的探索,并且职业院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践行取得了阶段性的发展成效,对职业教育的发展和人才培养工作的整体性提升产生了相应的影响。结合左春雨[2]的调查研究结果能看出,在职业院校教育实践中进一步加强对立德树人的重视,教师群体尝试从多角度促进立德树人与职业教育的融合,取得了相应的成果。在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学目标的认识方面,85%的教师已经尝试对立德树人的培养路径进行设计,从学生队伍管理、专业课程、思政课程角度探索了立德树人的渗透;在立德树人融入教学占比方面,98%的教师可以接受将立德树人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中,88%的教师表示已经开始偶尔在课程中融入立德树人方面的内容;从立德树人融入专业教学路径角度看,63%的教师表示可以从内容上结合知识点渗透立德树人内容,12%的教师表示可以从教学设计角度融入立德树人内容,11%的教师表示应该从课堂设计角度促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渗透,也有9%的教师表示在教材的编写方面就应该渗透立德树人的内容;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学方法的选择方面,33%的教师表示倾向于使用讲授法渗透立德树人内容,25%的教师表示倾向于使用案例法渗透立德树人内容,分别有18%的教师和22%的教师提倡使用讨论法或者角色扮演法、参观法等渗透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容。由此能看出,在职业院校教育体系中,已经基本上初步认识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性,并在多方面作出了相应的尝试和探索,力求能将立德树人教育内容融入到专业教学实践中,为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的辅助。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职业教育领域的渗透探索时间还相对较短,理论不够完善、教育改革经验也相对较少,因此在实际促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渗透于职业教育的过程中,还存在明显的问题,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产生了消极影响,严重制约了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三、职业院校践行立德树人的影响因素

综合分析立德树人实践的现状能看出,在实际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落实的过程中,诸多因素的影响会降低立德树人教育效果,导致立德树人作用的发挥受到极大的限制,也不利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稳定开展。具体分析对职业院校立德树人产生影响的因素,发现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其一,认识因素。职业院校在实际践行立德树人思想的过程中,对立德树人的内涵和要求等认识不够深刻,导致学校在实际开展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过程中,教学活动的开展不够全面,并未从全面发展的角度对课程内容进行设计,也没有突出职业院校的特色树立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造成德育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融合发展存在明显的局限性,会对职业教育的组织实施产生消极影响。[3]

其二,管理因素。对职业院校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过程中管理活动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大部分职业院校在实际工作中尚未构建完善的管理模式和管理体系,在开展德育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对各部门工作责任不够明确,教师开展德育教育的素质水平偏低,难以与时俱进地将职业教育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合在一起,对学生实施积极的教育指导,造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存在明显的障碍。

其三,模式因素。职业院校在实施立德树人教育的过程中只有构建完善的教育模式,并对教育组织活动进行创新,才能提高立德树人工作的影响力。但是现阶段职业院校所开展的立德树人教育活动模式单一、宣传力度不足,活动影响力弱化的问题明显,难以从多角度对职业院校学生的成长产生影响,也会降低职业院校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综合效果,导致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其四,环境因素。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需要良好环境的支撑,但是在当前职业院校开展立德树人教育的过程中,并未从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教育环境的融合构建角度进行分析,导致环境建设效果不理想,无法构建良好的德育环境,导致社会德育环境和家庭德育环境弱化的问题明显,甚至在实际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过程中出现了家校联系模式化、教育目标模糊化的问题,也会对德育工作的开展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

鉴于此,职业院校在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过程中,要注意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针对相关影响因素制定相应的教育改革方案,对学生实施积极有效的教育引导,保障能提高教育效果,为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提供良好的支持,促进教育质量得到循序渐进的提升。[4]

四、职业院校有效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措施

职业院校在发展实践中,要正确认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性,并从多角度探索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组织实施,有针对性地降低不良影响因素的消极影响,构建全新的德育规划体系,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贯彻落实搭建良好的平台,促使职业院校德育工作能取得显著的发展成果。对职业院校有效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采取以下四项措施。

(一)深化思想认识,更新教育理念

职业院校为了促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教育实践中首先要对思想认识进行深化,对立德树人形成全新的理解,从“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角度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进行分析,把握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尝试从坚持以学生为本的角度对教学活动进行规划设计,引导学生能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能自觉思考未来发展方向,从而有意识地规范和约束自身行为,在职业院校中实现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5]职业院校的主要教育目标是促进高职生成人成才,因此要端正态度,加强对培养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视,有意识地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在立德树人教育环境中有意识地促进内外部教育的有机融合,发挥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积极影响作用,为学生搭建良好的成长平台,确保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教育领域得到深入系统的贯彻落实,能对学生实施积极有效的教育引导,切实维护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为学生健康成长作出积极的指引。

(二)明确管理责任,优化管理队伍

对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践行和组织实施而言,职业院校在发展实践中要认识到教育管理的重要性,重新对管理模式和管理工作体系进行规划,践行责任制管理思想,确保能对管理责任进行细分,促进管理责任在管理实践中得到落实,保障立德树人教育思想能在有效管理的作用下融入到学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实践以及教育环境建设的方方面面,丰富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内容,对立德树人教育范围进行拓展和延伸,保障学生能有意识地加深对立德树人教育内容的理解,在良好教育管理模式下主动针对德育思想进行探究,从而提高教育综合效果。在此基础上,教师为了促进管理水平的提升,可以基于管理模式的构建和管理责任的落实,构建高素质的管理队伍,支撑管理工作的稳定开展,促进教师立德树人理论素养和育人能力得到明显的提升,从而增强教育有效性,在职业教育实践中为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作出积极的引导。[6]

(三)创新管理模式,改进管理方法

职业院校在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创新的过程中,教师要对教育模式进行创新,有意识地开展立德树人教育内容宣传活动,构建知识型教育与养成式教育、能力性教育融合发展的教育工作体系,保障能构建多元立体的立德树人教育模式,促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职业院校教育活动和人才培养活动的多元融合,突出教育活动的综合效果。在实际工作中,为了提升立德树人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可以发挥互联网平台的支撑作用,引入网络教育和网络宣传方面的工作模式,从网络体系入手促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多元融合,保障学生能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对德育内容进行探究,并且在全新管理模式的作用下也能对宣传教育的方法进行优化调整,依托微信、微博平台促使德育教育向学生的生活延伸,确保能从多角度对学生实施积极向上的教育引导,提高学生群体的思想认识水平,使他们能更好地参与到学习实践中,强化个人职业素养,在未来能为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7]

(四)发挥党建引领,推进环境建设

对于职业院校德育工作来说,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践行需要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文化环境作为支撑,只有在相应德育环境中才能凸显职业院校德育工作的影响力,循序渐进优化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综合质量。因此要注意发挥党组织的正确领导作用,促进学校学生党建工作与立德树人教育工作的多元融合,并对校园文化建设进行革新,将立德树人教育思想、职业教育理念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等融入到学校文化环境建设实践中,增强学校文化环境建设的综合影响力,确保学生受到积极的感染和熏陶。与此同时,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促进党建与德育工作的融合,辅助开展职业教育活动,还能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将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社会建设人才,确保职业院校教育事业的发展能助力区域经济建设,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夯实职业人才基础。

综上所述,在全面推进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背景下,积极探索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组织实施,构建全新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和人才培养工作机制,能循序渐进地提高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综合效果,使人才培养工作能呈现出全新的发展态势,真正实现人才培养工作与企业发展需求的有效对接,使人才的职业道德素养、思想道德认知水平得到进一步强化,从而提高人才职业胜任力,使职业院校学生在毕业后能在自身工作岗位上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

猜你喜欢

根本任务树人立德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德育六义: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
又是开学季,再聊“树人班”
巧化课堂意外 践行立德树人
例谈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立德教育
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机制研究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