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相融合的路径研究

2021-11-25邢月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1年15期
关键词:融合路径传统文化小学语文

邢月

摘 要: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之下,传统的教学形式亟须创新,各个学科都在进行教学方向的调整和教学策略的转变,就小学语文而言,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对于其今后的学习和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我国历史悠久,蕴含着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将其与小学语文教学相结合能够深化学科认识,在促进传统文化传播的同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知识点,具有实质性的教学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 传统文化 融合路径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15.027

小学时期的学生心智发育尚不成熟,生活经验浅显,周围的环境对其思维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营建良好的学习氛围十分必要。语文学科在教学当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能够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打下基础,良好的小学语文教学能够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平台,传统文化也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知識,感受到语文知识的魅力。本文就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教学融合的必要性展开探讨,提出几点融合策略,以供参阅。

一、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教学融合的必要性

传统文化当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资源、民族精神和人文思想,小学时期的学生正处于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此时在语文教学当中渗透传统文化有助于学生塑造健全的“三观”和主动学习的意识,在趣味知识的吸引下完成教学任务,对语文学科和传统文化都有了更加系统地了解。小学时期的学生记忆力较强,积极促进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记忆习惯,将语文知识与传统文化结合记忆,满足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汉语是我们的母语,对于长期处于汉语环境的学生而言更有必要了解一下汉语的发展历史、汉语的多种应用形式,从中感受到汉语知识的丰富多彩,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融合符合教育需求,从小学开始渗透传统文化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语文意识,产生高度的文化认同感。并且,语文教师还应该意识到语文素养的养成并不在于一朝一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科习惯要从小学抓起,将优秀的传统文化渗透到语文的常态教学中,时刻做好教学的创新工作,对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和习惯养成都有深远的影响,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化成学生的自我修养,满足素质教育的发展需求,培养出具有文化内涵和道德素养的传统文化接班人。

二、小学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融合的现状

想要促进小学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应该就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现状进行深入分析。首先,在教学理念方面,教师的教学思维较为局限。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注意力更多地放在讲解答题技巧之上,为了完成任务而开展的教学活动缺乏针对性,也阻碍了传统文化的渗透。打破应试教育的思维是创新的关键,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和学习习惯,才能使其更好地感受传统文化内涵。其次,在教学方法方面,教师缺乏创新的意识。“教师讲,学生听”的形式仅适用于概念性的知识讲解,涉及探究性的问题时,学生由于缺乏自主探究的意识,很难顺利解决问题。依据传统文化内容,寻求更多融合传统文化的途径,才能丰富语文课堂的内容,迎合学生的发展需求,实现创新。最后,教师的教学范围仅停留在课堂之上也会阻碍传统文化的渗透,仅有的课堂时间既要进行知识教学,还要加强知识拓展,将会无形当中加大学生的学习压力。合理安排课前预习、课后环节能够为传统文化的渗透提供更多途径,促进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

三、小学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融合途径

1.重视诗词教学,感受传统文化的历史

在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时常会沿用着自己的教学经验开展语文教学,对于学科内容当中涉及的概念知识、文言实词、创作背景等进行讲解,这样的教学情况无法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更阻碍了传统文化的渗透。古诗词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也是古人进行文学创作的结晶,丰富多彩的古诗词内容不仅展示了优秀的传统文化,还能够表达写作意图,融入写作精神,为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带来重要的影响。教师应该意识到的古诗词的教学价值,积极拓展教学范围,带领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历史,产生对民族文化的高度认同。合理设定课前预习环节和课后复习环节形成教学的有效闭环,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可以初步了解古诗词内容和创作背景,经由课堂教学深度分析,最后在复习阶段仔细品读,感受其中的语言文化思想,促进传统文化意识的有效形成。

比如,在进行部编版《望庐山瀑布》的学习时,本首诗主要描写的是庐山瀑布雄伟壮阔的景象,展示出作者对庐山景色的热爱之情。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课前预习活动,在任务的带领下初步感受传统文化,了解本首诗的创作背景,及时标注不理解的地方,以便于在正式学习的过程中找到侧重点,树立起正确的传统文化认知,在课后复习的过程中把握好古诗词主旨,实现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有效融合。

2.创新融合形式,营建传统文化的情境

小学时期的学生正处于思维发展的关键阶段,此时的他们生活经验较为浅显,对事物的看法常常停留在表面,抓住小学教学的黄金时期有助于塑造语文知识和传统文化在其心中的良好形象,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利用学生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理,积极创新语文知识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形式,有助于传统文化情境的营建,将书本上静态的文字转化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思维的开拓和素养的完善,在轻松、愉悦的氛围当中学习到更多专业的知识,对传统文化产生更深刻的感悟。

比如,在进行部编版《神州谣》的学习时,本节课的重要教学内容是带领学生认识“神州、大陆、民族”等词语,通过文本的学习感受到祖国的美好,产生爱国情怀。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并掌握这些生字,教师可以创建良好的传统文化情境,就个别生字的演变过程深入探讨,借助一幅幅优美的动画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展示词语对应的图片,使其在意识到汉语具有悠久发展历史的同时更好地理解词语内涵,树立对传统文化的正确认知,在兴趣的带领下完成教学任务,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3.开展集体活动,发挥传统文化的价值

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意识到学生自身的差异性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每个学生的生活环境、知识储备和思维发展等情况都不相同,在进行同一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也会产生不同的能力差异,这样的差异性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语文成绩。因此在将传统文化渗透到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注意营建个性化的学习氛围,打破以往千篇一律的学习模式,积极开展集体活动,引导不同程度的学生参与其中,发挥传统文化的价值,共同完成实践任务,在集体活动的氛围当中感受传统文化,深化语文素养,促进对知识的学以致用。

比如,在进行部编版《传统节日》的学习时,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带领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知道有关节日的日期、习俗和由来,学习生字“传、统、祭、菊、热、闹”等,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傳统文化,教师可以以某一节日为主题开展集体活动,如演讲比赛、板报设计,吸引学生参与其中,搜集有关节日的资料,合作完成活动任务,教师也要给出专业的意见,保证活动的正常进行,以此营建出轻松、和谐的活动气氛。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当中发挥自己的价值,感受到语文知识的魅力和传统文化的价值,了解节日的背景和其中蕴含的文化底蕴,逐渐深化个人语文素养,提高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融入传统文化具有一定意义,传统文化当中涉及大量的人文、历史知识,其中蕴含的民族精神更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内容,深化学科核心素养。因此,教师应该把握教学的黄金时期,积极寻求更多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融合途径,依据学生的能力差异不断调整教学方案,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教学价值,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和小学语文教学事业的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 房庆庆、聂邦珍《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中国教师》2020年第S2期。

[2] 高美霞《小学语文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分析》,《中国教师》2020年第S2期。

[3] 王宇《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年第24期。

[4] 赵友敏《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年第24期。

[5] 王俊丽《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教学融合策略》,《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年第24期。

猜你喜欢

融合路径传统文化小学语文
传统商贸与互联网时代供应链模式比较及融合路径研究
高校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效融合的路径研究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差异性与相通性
音乐媒体与小学语文教学融合的路径分析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