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契合性研究

2021-11-25吕红梅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1年15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语文

吕红梅

摘 要:核心素养培养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除应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外,还需要着力提升其核心素养发展水平。文化品格是构成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一项重要维度,为有效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文化品格,教师应重视实现小学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契合。本文主要在分析小学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契合现状及实现小学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契合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探讨实现两者契合的具体实践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 传统文化 契合性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15.026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财富,与此同时,也是重要的语文学科教学资源。为有效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文化品格、促进其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教师应提高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力度,注意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力求实现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教学的契合,从而达到增进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改善语文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小学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契合现状分析

语文是小学教育体系中一门占据重要地位的通识性学科,与此同时,也是贯穿终身教育体系的一门基础性学科。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出发,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之中,不仅需要对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进行培养,而且还必须履行文化传承职能,力求增进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并培养其文化认同心理。现阶段,许多教师都已经有意识地在教学实践中渗透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达到了开阔学生文化视野和丰富学生传统文化知识积累的目的。然而,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契合度仍然较低,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教师承担着较重的教学任务,而授课时间又较为有限,出于追赶进度的目的,教师通常不会组织学生对于传统文化中所蕴藏的精神品质展开讨论。与此同时,应试教育理念下,教师通常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依据。因此在实践中通常将知识点灌输作为重点工作,未能给予传统文化应有的重视,这同样是导致小学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之间契合度较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实现小学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契合的重要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之中所形成和继承下来的优秀物质与精神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时间跨度长、内涵丰富深刻、覆盖社会领域广等特征,是教师在组织语文教学时不可忽略的重要资源。实现小学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契合,主要具有以下三方面意义:

其一,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水平。文化品格是构成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维度,通过提升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契合程度,教师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化品格发展水平,进而促进其核心素养的发展。与此同时,由于语言自诞生起就与文化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因此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言理解与运用能力。其二,有利于充分实现语文学科的德育价值。传统美德是构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通过提升其与语文教学的契合性,教师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品质。其三,有利于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发展至今天,已经出现式微的情形,通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相关内容,教师能够有效地增进学生的文化认同,推动其自觉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三、实现小学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契合的具体策略

1.注意充分挖掘教材资源

教材是教学实践之中教师与学生共用的基本工具,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实践时,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地挖掘和整合,注意围绕教材进行相应的延伸与拓展。小学语文教材中主要包含着以下与传统文化密切相关的内容:其一,汉字。汉字作为一种象形文字,其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其二,书法。书法是我国古代一种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与传统文化密切相关。其三,中华传统古诗词。我国古代的诗词与其他国家的诗词之间有着显著的差别,是构成传统文化精华的重要内容。其四,寓言故事。其五,传统名著节选篇章。其六,与传统节日如中秋节、端午节、清明节相关的内容。其七,与传统人文风俗相关的内容。

教师需要从“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对于教材中包含的传统文化相关内容进行深度挖掘。与此同时,注意借助互联网整合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力求帮助学生构建完备的知识体系。例如,在进行《自相矛盾》这篇阅读课文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向学生补充介绍关于这一寓言故事的出处、《韩非子》的相关知识,并为其拓展同样出自《韩非子》的其他典故和成语,比如“老马识途”“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右手画圆,左手画方”等,从而丰富其成语积累。同时深化其知识结构,增进其关于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特点的理解。

2.创设传统文化渗透情境

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的渗透,需要依托于一定的情境。因此,教师应重视展开情境创设工作,一方面,注意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氛围。另一方面,积极应用信息技术创设音画教学情境。具体而言,为实现情境创设目标。首先,教师应重视对教室环境的布置,通过张贴中国古代杰出书法作品、中华优秀古诗词等素材,着力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其次,教师应注意应用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展开音画情境创设,利用图像、文字、动画、视频等形式多样的素材和资源来有效丰富课堂内容。

例如,在进行《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这一模块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各类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的图像、播放相关介绍纪录片,推动其自主应用课外时间搜集资料并完成单元写作任务。在这一过程中有效增进其关于此部分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了解,达到良好的渗透效果。

3.推动学生进行拓展阅读

教材的容量毕竟有限,与此同时,课堂教学时间也较为有限,因此教师应重视推动学生自主进行课外延伸拓展学习,着力培养其形成自主拓展閱读的良好习惯,通过阅读进行传统文化知识积累。在此方面,教师首先应根据学生当前的实际学习水平和能力、结合教材的内容向其推荐阅读书目。一般情况下,可以由教材阅读课文直接进行相应的延伸。

例如,在进行《草船借箭》这篇阅读课文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三国演义》这本名著,推荐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完成拓展阅读,在这一过程中的形成对于中国古典小说这一文学形式更为深刻的理解。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引入小组学习模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其合理地划分为若干阅读小组,为其制定各个阶段的阅读计划,每完成一个阶段的阅读就在小组中展开一次交流分享活动,并在完成整本书阅读之后总结每次分享的内容以形成阅读报告,接着组织各个小组进行分享交流,从而取得良好的传统文化渗透效果。

4.组织开展主题实践活动

要想实现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深度契合,必须推动学生参与传统文化主题实践活动,推动其在实践之中深化关于传统文化内涵的理解,并在这一过程中形成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首先,教师可以围绕传统节日设计实践活动,在中秋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前后,组织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搜集与这些传统节日相关的习俗、古诗词等,并展开集中分享。其次,教师可以从某一具体的教学模块出发进行延伸设计。

例如,在展开《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的教学时,教师可以组织“猜字谜”“汉字文化故事分享会”“书法创作大赛”等文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参与这些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感悟传统文化的内涵,培养其形成浓厚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开展诗词朗诵比赛、古代文学名著读后感写作比赛等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形式,进一步将语文学科教学内容与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

实现小学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契合,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培养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品质并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有效增强小学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契合性,在实践中,教师需要落实好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加强文化情境创设、推动学生进行拓展阅读以及组织开展主题实践活动的等一系列策略,力求将传统文化全方位地渗透至各个授课环节。

参考文献:

[1] 于新亭《淺谈小学语文教学中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才智》2018年第27期。

[2] 何守勤《小学语文教学传统文化的渗透》,《文学教育》2020年第6期。

[3] 徐帅《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渗透策略探究》,《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年第8期。

[4] 杨永兴《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渗透》,《西部素质教育》2019年第18期。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小学语文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