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读不略,教而有道

2021-11-25黄晶璟

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长文短教略读课文交互

黄晶璟

【摘 要】本文以《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为例,通过对话中品悟人物、熏陶中躬亲教诲、对比中体会关联、自主中真实体验等四个方面实现长文短教,将单元语文要素的价值落实于略读课文教学。又通过扣住倒置时间线、抓住隐伏关联线等显隐结合,将提升阅读能力的训练融入略读课文教学。

【关键词】略读课文 长文短教 “精”“略”交互

略读课文如何教而有道,教而有度?我们都知道,略读课文应在一课时内完成,然而略读的内核并不是少教,反而对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简略高效,略中见精。而且指向的是阅读能力的提升、阅读技巧的运用、阅读方法的实践。笔者以略读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为例,从把握好略读课文在整个单元中的地位,以及创造性地选准训练点出发,对略读课文的教学如何“精”“略”交互、略读不“略”,进行阐述。

一、长文短教,落实单元语文要素的价值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第三篇课文,与本单元前两篇出自鲁迅先生自己笔下的小说和散文诗不同,这是鲁迅的侄女周晔在鲁迅逝世九周年之际,情难自抑,写下的回忆伯父的纪念性文章。该单元的语文要素为: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主要内容,通过事情写一个人,表达出自己的情感。本课应落实的阅读要素是:能用小标题概括课文所写的关于鲁迅先生的几件事。能借助课文以及相关资料,感受鲁迅的人物形象。写作要素为:学习课文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1.对话中品悟人物,言为心声传感情

课文中的语言描写可以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如在“笑谈《水浒传》”这个事例中,“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此处语言描写伯父是在夸自己吗?不,其实是在批评作者,这句话表面看是在夸自己记性好,实际上是在用幽默的语言、委婉的语气指出“我”读书太马虎的缺点。如果鲁迅先生直接说出“我”读书不仔细认真,这固然严厉,但是就无法透出他含蓄、幽默、风趣的性格特点了。文中对鲁迅先生的语言描写虽然简短,但学生们却能感受到鲁迅先生是在用爱心保护孩子的自尊心,表现了鲁迅先生对侄女的尊重、爱护之情。学生通过抓语言、悟人物知道鲁迅先生其实很清楚:自我认识到的错误比所有说教都好。他这句话的教育效果远远胜于直接地点出作者的不足,也正因为如此,“从此,我读什么书都不再马马虎虎了”。

2.熏陶中躬亲教诲,行为心表树榜样

受人物性格、品质的影响,动作描写折射了心理状况,揭示了处世态度、思想品质,正所谓行动胜过言语。如课文对鲁迅先生热心帮助和救助车夫的动作描写十分细致,但是鲁迅先生却没有详细地和侄女解说为什么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还光着脚拉着车在路面跑的原因。这里是将鲁迅先生的沉默不语和他行动的尽心尽力相对比,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光明和幸福是鲁迅先生一生的追求,也是下层劳动人民内心共同的生活愿望。这也是动作描写以外显内的效果体现:刻画出鲁迅先生关心他人,为人着想的文化斗士形象,通过言传身教,在教育熏陶中无形培育了后辈们浓浓的家国情怀。

事先了解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前提。鲁迅先生曾说过:“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他关注民生,心中有爱,关心和同情劳动人民,更是以笔代戈,披露了劳动人民悲惨命运的深层原因——黑暗的社会现实和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正因为痛恨一片黑暗,看不到一点儿光明的社会背景,鲁迅先生才要坚持与反动势力作斗争,即使反动势力千方百计打压、禁止刊物的出版,人民没有民主和自由,进步人士受到迫害……鲁迅先生仍不怕挫折,毫无惧色,他以笔为戈,呼唤民众奋起,给予民众力量,直到生命耗尽。如果说漫长的黑暗是长夜,那么鲁迅先生就是照亮长夜的明灯。

3.对比中体会关联,以情为轴共频振

在教学时,笔者以情为线,读中促悟,将一个个字符化成有温度、有情感的体验和感受,从而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将感悟表达出来,将情感抒发出来。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一个个事件的关联,学生才会真正受到感染熏陶,情感得到陶冶和升华。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的作者回忆了鲁迅先生的6件事,第一件事就提出鲁迅先生为什么会得到那么多人爱戴的问题,后面的笑谈《水浒传》、妙谈“碰壁”、 喜放花筒、救助车夫、关心女佣这5件事交代了原因。笔者先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判断这6件事;接着引导学生默读课文,试着给每一件事加上一个小标题;又通过引导学生回忆这几件事情,谈谈课文中的鲁迅给自己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体会作者的感情;最后,笔者强调文本的结构,引导学生树立整体阅读意识,認识到事例的安排要按照一定顺序,文章的结构才会更严密。第一件事“深受爱戴”的后面几句即是全文的情感轴心,推动回忆展开的是情感,丰富人物形象的是情感,触动你我的更是情感。因此紧扣教材对本课写作要素的设定:学习课文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通过将第一件事的结尾与后面几个事例中的相关描写放在一起对比呈现,标出关键词句,来把握全篇,研究布局。如此,学生就能发现,这些事件写的就是鲁迅先生对作者的爱,以及鲁迅先生的音容笑貌。这时候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他们心灵也就跟着同频共振。

4.自主中真实体验,解读人物多维性

文道结合,教文育人。教师要在把握统编版语文要素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自主选择印象深刻的一件事,产生真实的情感体验。笔者通过对比两次神态描写升华主题——感受鲁迅先生对亲人、对生活的爱,以及他发自心底的对劳动人民的关心,说明他内心对光明和快乐的向往,对黑暗的旧社会的憎恶!因爱而慈祥愉快;因恨而怒形于色。这样的人物形象认识更深刻。此次统编版教材还在原来的基础上加入了“喜放花筒”这个故事,便于学生多维度地认识鲁迅——既有文学巨匠的高大伟岸,又有邻家长辈的平易近人,还有革命斗士的英勇气概。学生们不仅产生了对鲁迅先生的敬佩之情,而且对鲁迅先生产生了亲切感,通过结合资料背景,置身于鲁迅先生所处的时代中,就更容易从鲁迅先生“待人的良善、谈话的机智、工作的认真”等方面受到感染和影响。

二、显隐结合,融入提升阅读能力的训练

1.扣住倒置时间线,凸显因果式照应

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就要注意发掘足以支撑全文情感的关键细节。课文虽由6个事件构成,然而事件之间并非完全独立。从时间线来看,课文是把鲁迅先生深受爱戴这一最突出的片段,以及鲁迅去世那一年的正月里发生的事件放在开头,再通过明显的时间提示词来表现事件的次序,将次序倒推,这就叫“倒叙”。

课文第一部分的最后几句话是全文的情感轴心,和后面的内容当然有因果关系,后面的5个事例不仅追思了鲁迅先生深受贫苦大众爱戴的原因,还以倒叙的时间线比较自然地打开了主体部分关于鲁迅的回忆和描述。学生观察后,不难发现后面几个事例都与开头第一个事例的情感轴心相照应,那么好的伯父离作者而去,怎么能不难过?撇开他的战士形象,鲁迅先生只是一个普通的、慈爱的长辈,一个用人格魅力、用关怀付出来赢得侄女尊敬的亲人。这条关联线就隐伏在课文内,不能忽略,也不该忽略。

2.抓住隐伏关联线,回味布局之巧妙

其实学生们很容易发现事例中的因果关系,但是时间线的排布与事例之间的内在关联却是全篇布局的巧妙所在。学完此课,鲁迅先生的音容笑貌宛在眼前,文章开头作者提到的“想到我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在后文中都有映照。如“笑谈《水浒传》”故事中的“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一句中,前半句是对鲁迅先生的动作和神态描写,即令作者印象深刻的伯父的面容,伯父保护“我”的自尊心,用自我夸赞的形式来幽默而委婉地批评“我”读书不认真,这样的教育,又何尝不是对作者的爱抚呢?后半句是对鲁迅先生的语言描写,即令作者难以忘怀的“声音”。“喜放花筒”故事中鲁迅先生的神态,以及替孩子们放花筒,与孩子们同乐的愉快欢笑,也正照应了前文“我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也得不到他的愛抚了”。在“救助车夫”这一事件中,作者清清楚楚地记得伯父脸上出现的与“喜放花筒”时判若两人的表情,更是强调了当时的情景是伯父给作者印象极为深刻的“一面”。

粗略之中显精细,学以致用方为学。略读课文的成功教学,离不开单元意识,提示教师要以课前的导读为阅读提示和教学依据;略读课文的成功教学,离不开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提示教师要把握好文本结构、语言,巩固运用快速默读法、细读圈画法、对比观察法、查找背景资料法等多种方法,在注重能力发展的同时,将扶放有机统一,长文短教,显隐结合。

猜你喜欢

长文短教略读课文交互
长文短教,让语文课堂教学更高效
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的过程研究
论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
基于图形用户界面的多点触控交互技术综述
初中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
浅谈略读课文的教学
对长文短教的一点探索与尝试
虚拟现实技术概论
长文短教,让阅读教学更高效
关于信息化教育模式的大学教育变革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