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降钙素原对肾移植术后患者感染的预测价值

2021-11-25王斯琦陈文立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22期
关键词:毒血症曲线预测

王斯琦 陈文立 邰 强

广东省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1 重症医学科 2 神经外科,广东省广州市 510700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器官移植手术逐渐增多,也日趋成熟。其中肾移植手术是治疗终末期肾病最有效的方法,其手术的成功率和生存率都非常高[1]。然而,即使手术已越来越成熟,但术后因长期使用免疫抑制药物,机体免疫功能处于低下的状态不可避免也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其中,术后感染就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严重的感染甚至会导致脓毒血症并危及生命[2]。大量文献研究显示,降钙素原(PCT)是一种来源于甲状腺C细胞的物质,它被认为是非常有效的诊断感染的炎性指标,对检测感染有着极大的敏感度[3]。因此,本文通过动态监测肾移植患者术前与术后的PCT,探讨研究PCT对肾移植术后出现感染的早期预测价值和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20年6月收治在我院器官移植科96例肾移植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临床数据。所有肾移植患者均为终末期肾病,术后均转入重症医学科监护与密切监测治疗。根据感染诊断标准,将纳入的病例分为感染组46例和非感染组50例。感染组男33例,女13例,平均年龄(48.31±12.81)岁;非感染组男36例,女14例,平均年龄(47.68±11.85)岁;本研究所有程序均通过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批。

1.2 诊断标准 根据患者术后的体温、临床症状以及各类培养(血培养、尿培养、痰培养、大便培养、引流液培养)的结果,同时结合体征及影像学检查。除此之外,非常重要的一项诊断依据是患者术前供给其肾脏的供体培养结果。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肾移植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均安返重症医学科;②所有患者术前以及术后均检测PCT及其他实验室指标,并且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完整有效;③患者及其家属均已被告知了解并签署相关的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术前存在严重感染或出现脓毒血症;术前1周内经历较大的创伤;②临床数据及相关资料不齐全;③患者本身合并有严重的精神疾病,无法配合本研究开展。

1.4 信息收集 研究者回顾性地查阅电子病历,收集患者的相关信息,其中包括:性别、年龄、原发病、基础疾病、现病史、既往史、生命体征等;同时根据病历系统以及检验系统搜集所有患者术前以及术后7d的临床检验结果、微生物实验室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以及所有患者对应的供肾供体的微生物培养结果。除此之外,需记录并查阅患者的体温单、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整体PCT的趋势走向 根据图1和图2可知,两组患者术后PCT均开始上升,非感染组术后第1天达到高峰期后开始逐渐缓慢下降,而感染组术后第2天达到高峰期后开始逐渐缓慢下降;同时,对比两组图PCT的峰值,感染组的数值明显高于非感染组。

图1 感染组患者术后7d的PCT变化趋势

图2 非感染组患者术后7d的PCT变化趋势

2.2 两组患者PCT对比 如表1所示,将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所检测的各时间段的PCT进行两组间独立t检验对比分析;发现两组术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两组患者肾移植术后的PCT对比,部分有明显差异,例如第2~5天的PCT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PCT对比

2.3 各时间段的PCT对术后发生感染的预测价值 由图3和表2可知,PCT对术后第2~5天的AUC均>0.5,敏感度均>80%,说明PCT对肾移植术后感染有极大的预测价值;其中术后第2、3、4、5天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45、0.773,0.792、0.794;敏感度分别为:96%、98%、93%、89%,特异度分别为68%、78%、62%、68%。说明PCT在术后第2~5天内均有极大的预测价值和指导意义。

图3 PCT对肾移植术后发生感染预测的ROC曲线

表2 PCT预测肾移植术后感染的ROC 曲线分析

3 讨论

随着器官移植技术的发展和成熟,肾移植也逐渐成为终末期肾疾病最有效最直接的治疗方法。然而,虽然肾移植手术的成功率较高,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风险,尤其是术后的并发症[4]。同种异体肾移植存在着极强的排异性,因此术中和术后均需要使用大量的免疫抑制药物进行肾脏器官的抗排斥反应。然而,肾移植患者大量使用这些免疫抑制剂会引起机体免疫功能明显低下,极易导致微生物病原体的入侵,从而诱发感染[5]。再者,手术过程中患者会行气管插管术、动静脉穿刺术等侵入性操作,也增加了感染的机会。一旦免疫力破坏,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导致患者发生脓毒血症。因此非常需要借助一些生物学实验室指标来早期诊断和预测感染风险,本文旨在评估PCT对肾移植患者手术后并发感染的预测价值。

PCT常用于监测和诊断感染,有文献显示,它可能来源于肝脏、肺部以及甲状腺的髓质细胞,但都无相关的基础研究,也并未明确证实[6]。国外的一些研究表示,器官移植术后会引起PCT的增高,并且一定程度上对感染有诊断和预测价值[7]。本文结果显示,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术后的PCT均呈升高趋势,但感染组的PCT的数值整体波动趋势和峰值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并且相差数值较大,根据独立样本t检验,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文结果显示,非感染组患者的PCT数值在术后也出现了明显上升,尤以术后第1天和第2天最为显著。根据指南对PCT判定标准:PCT<0.5ng/ml为正常,PCT≥0.5ng/ml为升高,PCT≥2ng/ml提示感染[8]。而本文结果显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术后第1~5天的PCT均>2ng/ml,因此这个诊断指标对于肾移植术后患者感染的评估无价值意义。国外一些研究显示,PCT的升高受很多因素影响,除感染之外其中还包括手术创伤、免疫抑制剂的使用等原因[9],这也充分体现了本研究是有极大的价值意义和临床诊断指导意义。

另外,本文中对各个时间点PCT进行了受试者工作曲线分析,其结果显示,术后第2~5天PCT对发生感染预测价值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是0.745、0.773、0.792、0.794,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结果提示,PCT的动态监测对肾移植术后发生感染有很大的预测价值。

综上所示,PCT是常用于监测感染的实验室指标[8],且对肾移植术后患者早期预测感染有着极大的价值意义。同时,它也对感染程度的轻重均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可帮助临床掌握使用抗菌药物的时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严重感染以及脓毒血症的发生。

猜你喜欢

毒血症曲线预测
无可预测
未来访谈:出版的第二增长曲线在哪里?
PCT、IL-6、CRP、WBC及其清除率等指标在ICU脓毒血症患者中的作用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A卷)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B卷)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在脓毒血症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选修2—2期中考试预测卷(A卷)
观察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ICU重症脓毒血症患者的护理方法与效果
羊妊娠毒血症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治
幸福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