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参数磁共振成像诊断膀胱癌临床价值

2021-11-25林仁杰李彩凤张先仙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22期
关键词:浸润性肌层符合率

林仁杰 李彩凤 张先仙

福建省福鼎市医院放射科 355200

膀胱癌是泌尿外科常见恶性肿瘤疾病,占男性恶性肿瘤8%左右,女性3%左右,发病率及病死率较高,且20%左右患者存在肌层浸润,预后较差[1]。治疗该病通常采用手术方式,而术前对膀胱癌分期进行诊断,可对手术方案、效果及预后起到重要作用。磁共振成像(MRI)是诊断膀胱癌常用影像学检查,具有较高分辨率,能清晰显示病灶部位、范围等,且对膀胱癌分期判断准确率约达79%[2-3]。而多参数MRI相对于常规MRI检查,具有更高的预测价值。鉴于此,本文就多参数MRI诊断膀胱癌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6月—2020年3月收治的120例膀胱癌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且术前均进行T2WI、DCE-MRI及DWI检查。120例患者中男69例,女51例;年龄32~74岁,平均年龄(57.83±6.76)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3.73±1.68)年。

1.2 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①经病理学确诊为膀胱癌;②病灶直径在5mm以上;③均为初诊患者,未接受相关治疗。(2)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泌尿系统疾病;②患有其他恶性肿瘤;③MRI图像缺失或不清晰;④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不完整。

1.3 检查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多参数MRI检测,仪器选择3.0T核磁共振仪(美国GE),参数包括:(1)T2加权图像(T2WI)序列:TE、TR分别为90~102ms、7 000~8 000ms,层间距、层厚分别为1mm、3mm;DWI序列:TE、TR分别为78ms、4 000ms,层间距、层厚分别为0.4mm、4mm。(2)使用肝脏容积加速采集进行动态增强成像(DCE-MRI):TE、TR分别为1.7~4.0ms、180~300ms,层间距、层厚分别为2mm、6mm,反转角为70°,注射造影剂后获取30s内的初始图像,后重复4~6次/30s,获取多期动态增强图像。(3)弥散加权成像(DWI):TE、TR分别为68ms、3 000ms,层间距、层厚分别为1mm、5mm,b值为800s/mm2,感兴趣区为病灶周围膀胱壁肌层。

1.4 评价标准 膀胱癌病理诊断浸润情况根据TNM分期中T分期进行判断:非肌层浸润性即T分期为Tis、Ta及T1期,肌层浸润性即T分期为T2~4期;若存在多个病灶,以T分期最高为代表[4]。MRI诊断浸润标准:T2WI序列上肌层信号不连续;DCE-MRI显示邻近肌层与肿块强化程度相同或肌层不连续;DWI显示肿块与肌层信号分界不清或肌层连续性中断[5]。

1.5 观察指标 比较T2WI、DCE-MRI、DWI及多参数联合诊断膀胱癌T分期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及与病理诊断结果的一致性。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处理所得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采用χ2检验;将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不同参数MRI诊断膀胱癌分期的效能,采用一致性Kappa值检验,以K值评价不同参数MRI与金标准的一致性(K值≥0.74即一致性高,0.4≤K值范围<0.74即一致性一般,K值<0.4即一致性差);绘制ADC值诊断膀胱癌的ROC曲线,得出曲线下面积AUC,检验ADC值对膀胱癌的诊断价值,AUC<0.5无价值,0.5~0.7价值较低,0.7~0.9价值中等,>0.9诊断价值高;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理诊断结果 120例膀胱癌患者中T1期56例(46.67%),T2期38例(31.67%),T3期16例(13.33%),T4期10例(8.33%)。

2.2 不同参数MRI对膀胱癌的诊断结果及性能 T2WI诊断膀胱癌符合率为68.33%(82/120),DCE-MRI诊断膀胱癌符合率为66.67%(80/120),DWI诊断膀胱癌符合率为76.67%(92/120),多参数MRI诊断膀胱癌符合率为87.50%(105/120);多参数MRI诊断膀胱癌T分期与病理分期结果一致性最高。见表1、2。

表1 不同参数MRI对膀胱癌T分期的诊断结果(n)

2.3 不同参数MRI诊断膀胱癌影像学特征 T2WI序列显示病灶组织信号较膀胱壁肌层略高或相等;DCE-MRI序列显示病灶组织早期明显强化,延迟期减弱,呈动态增强;DWI序列显示病灶组织为高信号。

表2 多参数MRI对膀胱癌分期的诊断效能(%)

2.4 DWI序列ADC值比较 肿瘤组织ADC值为(1.58±0.36)×10-3mm2/s,周围正常组织ADC值为(2.49±0.53)×10-3mm2/s,肿瘤组织ADC值低于周围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559,P<0.001);经绘制ROC曲线(见图1),得到ADC值诊断膀胱癌的AUC为0.886,灵敏度为0.892,特异度为0.642,约登指数为0.534,cut-off值为1.765×10-3mm2/s,95%置信区间为0.841~0.931。

图1 DWI序列ADC值诊断膀胱癌的ROC曲线

3 讨论

膀胱癌可根据膀胱壁肌层受到肿瘤的浸润情况,分为浸润性及非浸润性两类,其中浸润性膀胱癌转移率高,预后较差,手术需选择创伤较大的膀胱部分或全切术,且术后需要进行化疗、放疗,预后较差,因此,术前对膀胱癌的分期进行判断至关重要[6]。以往诊断膀胱癌分期,常采用的影像学检查为超声、CT,其中超声虽然对肿瘤浸润情况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但因穿透力、分辨率较低,肠内气体可影响其精确度;CT检查虽对病变部位、范围等可较好的显示,但对软组织的分辨率较低,无法清晰判断膀胱壁内浸润情况,分期结果也容易受主观影响[7]。

本文结果显示,120例膀胱癌患者中T1期56例,T2期38例,T3期16例,T4期10例;多参数MRI联合诊断膀胱癌符合率最高;多参数MRI联合诊断膀胱癌T分期与病理分期结果一致性最高,说明多参数MRI对膀胱癌分期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可为临床分期诊疗提供客观依据。MRI对软组织的检查较超声、CT有更高的分辨率,且具有多平面成像、可较大范围检查的优势[8]。本文中,T2WI序列显示病灶组织信号较膀胱壁肌层略高或相等;DCE-MRI序列显示病灶组织早期明显强化,延迟期减弱,呈动态增强;DWI序列显示病灶组织为高信号,说明不同参数MRI影像特征具有显著差异。在T2WI序列上,病灶信号与膀胱壁肌层几乎相同,均呈现低信号,所以肌层浸润程度很难判断,且病灶在该序列上仅显示为稍高信号[9]。DCE-MRI可对常规MRI进行补充,更好地显示病灶及周围组织的血管数量、通透性等,本研究中DCE-MRI成像显示病灶动态增强,强化在早期较强、延迟期减弱,可提示病灶血管通透性高,且数量多[10]。DWI可通过对水分子扩散运动进行扫描,表现为病灶高信号,浸润性病灶肌层连续性中断,非浸润性病灶与周围界限分明,边缘清晰则更好地观察到病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从而提高诊断符合率[11]。另外,本文中经绘制ROC曲线,得到ADC值诊断膀胱癌的AUC>0.7,说明DWI序列可通过定量测定ADC值,对膀胱癌进行诊断。多参数MRI结合了以上三种成像技术,不仅能够对膀胱癌进行诊断,能够更全面地对肿瘤浸润情况进行判断,提高诊断准确性[12]。

综上所述,多参数MRI对膀胱癌分期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可为临床诊疗提供客观依据,具有推广意义。

猜你喜欢

浸润性肌层符合率
特殊浸润性表面构建及其抑制酸奶黏附的研究
浸润性乳腺癌的超声诊断与临床病理学对照分析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前腹部超声检测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厚度的临床价值
Beta-blocker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renal dysfunction and heart failure
同期经尿道手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效果观察
浸润性乳腺癌能治好吗
多层螺旋CT与MRI在肝脏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非肌层浸润膀胱肿瘤灌注治疗研究进展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程度诊断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