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安全性分析

2021-11-25何秀文

智慧健康 2021年27期
关键词:镜检查丙泊酚芬太尼

何秀文

(南方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 麻醉科,广东 佛山 528244)

0 引言

无痛胃肠镜主要是利用一定剂量的静脉麻醉剂实现麻醉镇痛效果,患者在接受检查期间会出现短暂睡眠过程,在结束检查后即恢复至正常,在整个检查过程中患者都处于无记忆、无痛苦的状态[1]。该种技术能够有效减轻胃肠镜侵入时对咽喉部造成的刺激,降低由此引发的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也提高了内镜检查质量。因此,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无痛胃肠镜检查或治疗,多种镇静麻醉药物用于协助胃肠镜检查,但哪种麻醉效果最佳仍未形成统一定论[2-3]。本文主要分析阿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安全性,现做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共纳入86 例在南方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接受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患者,无药物过敏史或消化道病史,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均选取于2019 年10 月至2020 年9 月,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3)与对照组(n=43)。对照组43 例,男20 例,女23 例,年龄44-78 岁,平均(61.03±16.37)岁。观察组43 例,男25 例,女18 例,年龄45~77 岁,平均(61.12±16.40)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均保持同质性(P>0.05)。

纳入标准:①均接受无痛胃肠镜检查或治疗;②无相关禁忌证;③均自愿参与研究且知情。排除标准:①伴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类疾病;②对本研究药物不耐受或过敏;③精神障碍疾病;④临床资料不全或缺失。

1.2 方法

正式开始检查前详细询问患者基础情况,了解是否存在药物或消化道病史,对检查中可能出现的不良事件进行评估,尤其是患者的心肺功能。检查前8h 常规禁食,前4h 禁饮。检查时指导患者取侧卧位,建立静脉通道,常规鼻导管吸氧8L/min,密切监测患者呼吸、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叮嘱患者咬好牙垫。对照组仅静脉推注2mg/kg 的丙泊酚,在3~5min 内完成。观察组诱导时静脉推注400μg 或8~20μg/kg 的阿芬太尼、1.0mg/kg 的丙泊酚,注意掌握好推注速度,逐渐减慢,当患者出现呼之不应、指令反射、睫毛反射消失等现象时,则立即开始胃肠镜检查,术中依据患者实际反映情况合理追加丙泊酚使用量。以上两组患者均在结束检查后留观30min 后离开。

1.3 观察指标

①生命体征。监测记录患者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心率、呼吸频率;②麻醉效能。注意时刻观察患者神志情况,记录神志消失时间、检查时间、苏醒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③认知功能。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定。量表总分为30分,评估耗时为10min 左右,评估包含以下几方面:a短时记忆(5 分);b 视空间能力:钟表绘画测试(3 分)、三维正方体复制(1 分);c 执行能力:修改的连线测试B(1 分)、语言流畅连贯性(1 分)、词语的相似性测试(2 分);d 注意力、计算能力及工作记忆等测试:标记字母识别(1 分)、连续减法测试(2 分)、数字广度测试(2 分);e 语言:非常见动物的命名测试(3分)、两个结构较为复杂句子的复述(2 分)及前述组词语言的流畅性(1 分);f 定向力:具体时间及地点的定向测试(6 分),得分越高,则表明其苏醒后认知功能愈好;④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86 例患者均采用SPSS 20.0 软件分析,用均值加减标准差(),采用t检验,用频数(n,%)表示,采用χ2检验,检验标准:P<0.05。

2 结果

2.1 生命体征

组间基础检查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心率、呼吸频率检查均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生命体征对比()

表1 生命体征对比()

2.2 麻醉效能

除定向力恢复情况外,观察组神志消失时间、检查时间、苏醒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麻醉效能对比()

表2 麻醉效能对比()

2.3 认知功能

观察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认知功能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认知功能对比()

表3 认知功能对比()

2.4 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6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表4 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比[n(%)]

3 讨论

胃肠镜检查作为一种侵入性操作,部分患者在接受检查时出于对胃肠镜检查的错误认知以及对自身身体健康的担忧,极易出现紧张、恐惧等负面情绪,对于胃肠镜检查的忍受力降低,依从性差,导致无法顺利开展胃肠镜检查[4]。而无痛胃肠镜的发展则有效地减少了部分患者在既往常规检查中发生的不良反应,其镜检质量也随之提升[5]。

丙泊酚是常规无痛胃肠镜检查中常用到的麻醉药物,具有良好的镇静催眠效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患者焦虑与恐惧心理,但镇痛效果较弱。阿芬太尼作为一种新型的超短效麻醉性镇痛药,具有起效快、镇痛强、代谢快等优点[6-7]。配合丙泊酚治疗时则能够大大增强镇痛,提高麻醉效果;共同时复合麻醉也可以减少丙泊酚大剂量使用,达到满意的麻醉效果。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指的是患者术前无精神或意识障碍,一般于术后逐渐出现,主要表现为记忆力、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能力降低,社交适应能力也随之下降,且对周围事物的处理能力逐步减退,包含多个方面的能力退化,典型性临床表现为焦虑、记忆力受损及感知障碍等,通过丙泊酚联合阿芬太尼麻醉,在协同发挥作用时,可加快代谢,避免麻醉药物在机体内停留,影响术后认知功能,因此观察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认知功能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文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心率、呼吸频率检查均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神志消失时间、检查时间、苏醒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阿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不会对患者器官以及各循环系统造成严重不良影响,麻醉效果可在短时间内起效,且患者术后苏醒快。但在应用复合麻醉时必须注意在须注意到麻醉的不良反应,阿芬太尼具有较强的脂溶性,对呼吸会产生抑制作用,但对心血管系统则不会产生明显影响。丙泊酚能够直接扩展外周血管,降低血压,而患者心率则不会发生明显变化。因此,正式检查前对患者开展评估工作,对于低血容量、心动过缓、低血压等患者来说,不宜接受麻醉[8]。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6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60%(P<0.05)。提示复合阿芬太尼、丙泊酚麻醉能够明显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可能是由于胃肠镜检查耗时短,两种麻醉药物均用量少,多数患者在首剂用药后即可完成检查;同时注药速度缓慢,因此不会对机体系统以及功能造成明显影响,有效地防治了各项不良事件的发生。

综上所述,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实施阿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能够有效缩短患者苏醒时间、止痛时间,避免术后认知功能障碍,降低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镜检查丙泊酚芬太尼
丙泊酚减低EZH2对miR-34a抑制效应与肠癌细胞增殖侵袭能力变化的研究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瑞芬太尼、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淋巴结结核手术中的应用比较
是否需做肠镜检查可自测
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或咪达唑仑在老年人无痛胃肠镜检中的应用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对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无痛肠镜检查的护理方法及心得探析
频繁出现这些症状,你该做个肠镜检查了
胃肠镜检查
地佐辛与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麻醉的临床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