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胃肠外科手术患者的快速康复护理开展及效果分析

2021-11-25覃小祝

智慧健康 2021年27期
关键词:胃肠道胃肠护理人员

覃小祝

(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四川 达州 635000)

0 引言

胃肠道疾病多以溃疡、胃炎、肠炎等疾病为主,患者临床表现多以恶心、呕吐、反酸等表现为主,手术治疗是临床中常用的治疗方式。腹腔镜手术作为胃肠手术在临床中的使用率非常高,虽然微创手术的安全性较高,但作为手术仍然会存在治疗风险,因此需要辅助有效的护理管理保证患者安全,促进患者康复。既有研究表示:将快速康复护理理念有效应用于腹腔镜胃肠外科手术患者临床护理中,利于患者身心健康恢复以及生活质量水平的提升[1]。本研究则就快速康复护理开展方法及效果进行了如下探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调查样本100 例,采集于2019 年1 月至2020年1 月,均为在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行腹腔镜胃肠外科手术治疗患者。对照组:纳入50 例,年龄平均(46.8±11.4)岁,男26 例,女24 例;溃疡穿孔修补术患者13 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患者15 例、化脓性阑尾炎7 例、胃部分切除9 例、其他6 例。观察组:纳入50 例,年龄平均(47.3±11.5)岁,男性25 例、女性25 例;溃疡穿孔修补术患者14 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患者15 例、化脓性阑尾炎6 例、胃部分切除9 例、其他6 例。将观察组与对照组基线资料用SPSS 24.0 软件处理后,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等统计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经诊断为胃肠道疾病者;②行腹腔镜胃肠外科手术治疗者;③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排除标准:①无法行手术治疗者;②沟通无效者;③存在影响研究结果可靠性因素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全身麻醉下开展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根据手术围术期管理制定以及科室管理制度开展护理管理计划。术前1d 为患者介绍手术治疗相关内容,告知患者禁食、水时间,并在术前给予肠道清洗、留置导尿管。留置胃肠减压管道,术后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患者术后肛门排气后可进食[2]。观察组在快速康复护理理念指导下,落实围术期快速康复护理管理措施,具体操作如下:

术前管理:要求护理人员根据腹腔镜胃肠外科手术治疗要求,结合患者自身情况,针对性、有效性、规范性指导患者做好术前各项准备工作。如术前3d 护理人员要向患者、家属讲解手术治疗的注意事项、手术治疗方案以及快速康复护理意义,告知患者、家属术后不良反应以及影响,讲解手术治疗成功案例,提升患者治疗信心。术前3d 指导患者进食半流质、留置饮食,术前1d 以流食为主,术前6h 禁食、术前2h 禁水。术前2h 让患者口服100~200mL 葡萄糖水,不开展胃肠道准备[3]。

术中管理:患者进入手术室前调整手术室温度,控制温度在22~24℃、湿度控制在60%左右,保证患者舒适度。患者术中补液总量不可超过2000mL,术中所有输注的液体均要通过水浴加热,控制温度在35~37℃,腹腔冲洗液的温度控制在37 摄氏度。术中视情况选择是否放置腹腔引流管、导尿管、胃肠减压管。可视情况在麻醉清醒后拔出胃管,术后24h 内拔除导尿管,术后24~48h 无内出血、胆漏者拔除腹腔引流管。

术后管理:术后给予患者司琼类药物止吐,给予丁哌卡因镇痛,术后48h 内输液量不可超过2000mL,可依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输液量。麻醉后4h 给予患者口服少量葡萄糖液体,10min 内无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可让患者服用100~200mL 葡萄糖液体。术后6h可让患者饮水,当肛门排气后可进食流质饮食,而后逐渐过渡到普食。术后6h 去枕平卧,麻醉清醒后采取半卧位,并指导患者在床上翻身、伸展四肢,让患者尽早下床活动,根据患者耐受力调整运动时间,避免过度运动[4]。与此同时,密切观察患者术后情绪变化,善于利用沟通交流法、量表评估法、表情观察法等掌握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根据心理问题严重程度针对性制定心理护理措施。如利用语言沟通技巧帮助患者放松紧张情绪;鼓励家属给予患者细致关怀与照料;根据患者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引入五音疗法、叙事护理法,减轻患者失眠、紧张、抑郁、焦虑等情绪,提高患者心理健康水平。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胃肠道恢复情况进行评估,以首次进食、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首次排便以及住院所用时间为主要观察指标。统计所有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同时利用SF-36 量表评估护理后2 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100 分满,分数与生活质量成正比[5]。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4.0 软件处理文中数据,t值为计量资料检验值,卡方值为计数资料检验值,P<0.05 视为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胃肠道恢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各项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胃肠道恢复情况比较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统计

对照组有3 例恶心/呕吐、2 例胆瘘和1 例感染病例,观察组仅1 例恶心/呕吐病例,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2.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水平,较对照组评分更高,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比较

3 讨论

胃肠外科腹腔镜手术治疗创伤小,患者术后康复速度相比常规手术更快[6]。但对于患者来说,患者的护理管理也直接影响其康复速度。快速康复护是一种针对性康复手段,此种方式具有更任性、更细致的优点,能够对患者的情绪进行缓解,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快速康复护理的开展需要由医师、护理人员共同评估患者病情后制定具体的护理方案和操作方式,采用更快捷、方便的措施缩短患者禁食时间和康复时间。

临床中开展快速康复护理时护理人员要做好相应的准备,为患者放置胃管、尿管,在术前10h 内也要严格控制患者的饮食和饮水,禁止碳水化合物、水以外的任何食物。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并发症,及时给予管理。在开展护理管理前也要详细向患者讲解快速康复护理的相关内容,帮助患者了解此种护理方式的开展意义,提升患者认知度和配合度。在本次调查结果中可见,观察组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缩短,证明患者快速康复护理对患者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十分有利。同时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仅为2.0%,生活质量评分达到了(85.4±5.4)分,与快速康复护理未开展前的12.0%与(72.6±6.9)分比较,差异明显。术后并发症是延长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增加患者治疗痛苦,降低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快速康复护理的有效应用,可通过并发症预见性护理与积极处理,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患者手术风险。在提高临床治疗有效性的同时,保证胃肠外科腹腔镜手术治疗后患者各项功能恢复的安全性,从而降低并发症发生对患者身心健康恢复存在的不利影响,增强患者康复舒适度,提升患者生活质量[7]。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快速康复护理是一项综合、系统、全面的护理过程。其目的在于促进腹腔镜胃肠外科手术治疗作用充分发挥,提高患者术后生理、心理、精神、社会等功能恢复质量与效率。其方法在于运用一系列有科学研究成果支持的优化护理措施,最大程度满足患者各项护理需求,提升临床护理质量。因此,在开展康复外科护理管理过程中,患者要严格遵守主治医师的要求合理饮食,必要在术前6h 内严禁固体食物的摄入,术中也要减少液体输注,避免胃肠道水肿。此外,对于患者来说,情绪的管理也会直接影响患者术后康复,因此护理人员要对患者存在的心理负担及时进行疏导,帮助患者建立疾病治愈信心,让患者能够以良好心态、稳定情绪适应疾病及其治疗所带来的各项改变(生理状态改变、生活习惯改变、饮食改变等)[8]。另外,早期功能锻炼是保证快速康复护理目的有效达成的重要手段,护理人员需要根据腹腔镜胃肠外科手术患者特征,结合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确定阶段性康复训练目标,制定系统化、个体化康复训练计划,以缩短患者下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

综上所述,快速康复护理管理能够促进胃肠外科患者胃肠道功能的康复,有利于患者机体康复,应给予重视和推广。

猜你喜欢

胃肠道胃肠护理人员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效果评价
酶可提高家禽的胃肠道完整性和生产性能
胃肠道肿瘤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完全胃肠外营养治疗胃肠外科患者临床效果
三维管理在促进护理人员医疗设备规范使用及提高护理质量中的作用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探析感染科护理人员焦虑状况调查与对策
空腹
胃肠病糊上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