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顾性分析妇产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

2021-11-25张燕婷

智慧健康 2021年27期
关键词:渗液液化妇产科

张燕婷

(雷州市人民医院 妇产科,广东 雷州 524200)

0 引言

脂肪液化,指的是患者接受腹部手术后,切口部位因为脂肪细胞破裂,发生脂肪外溢。这些液态脂肪具有细胞反应,属于无菌性炎症。脂肪液化属于无菌性液化坏死,不属于切口感染[1]。但脂肪液化现象,会导致患者伤口感染,不易愈合,增加患者痛苦。随着我国临床妇产科手术水平的提升,高频电刀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高频电刀的使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妇产科手术患者发生切口脂肪液化的比例。在本论文中,主要对妇产科手术切口脂肪液化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发生脂肪液化的原因,并提出有效地预防对策,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9 年6 月至2020 年6 月,收治的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患者,共50 例,并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是对照组,年龄为24-65 岁,平均年龄(32.48±3.49)岁,采用常规治疗方法。一组是观察组,年龄为23~67 岁,平均年龄(32.52±3.56)岁,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具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在术后4~7d 时,发现皮下脂肪变硬,随后出现软化渗液;手术切口边缘无肿胀、红肿、发热、疼痛等症状,渗出的液体中含有少量的脂肪液;患者体温大多正常,部分患者低温,或者出现疼痛症状;患者经血常规检测,白细胞计数正常;通过细菌培养,显示无细菌生长。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①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先对手术切口周围的坏死组织进行彻底清除,然后生理盐水等对伤口周围进行冲洗。每天对伤口上药,并用丁形胶固定好;②观察组:预防性治疗。首先,观察患者手术切口部位,根据切口存在的问题,制订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果出现较少的渗液,切口未完全愈合,可以适当延长拆线日期,并对切口进行挤压,挤压力度要适当,既要挤出全部渗液,又要不破坏切口。然后,再用聚维酮碘棉签清除渗液,并用E 胶囊均匀地洒在有渗液的切口部位[2]。同时,每日两次进行红外线治疗,并用大黄酮和芒硝的混合粉末,进行消毒。也可以适当拆除患者切口渗液处的缝合线,并用医用棉签、生理盐水等清理、清洗渗液,保持切口部位干净、清洁,促进切口愈合。然后,再用50%的葡萄糖处理切口,并用胶布固定[3]。经上述处理后,如果患者切口处仍然有较多渗液,切口脂肪液化症状没有明显好转,可以全部拆除切口处脂肪层内线,并将脂肪层坏死组织全部清理干净,充分引流后,再用红外线或微波进行治疗。等到切口部位长出新肉芽后,再进行第二次缝合;③预防措施:如果患者有原发性疾病,在手术前需要进行一定的治疗,如糖尿病患者,需先控制血糖,再进行手术;如患者贫血,在手术过程中,需调整其血红蛋白,使其达到90g/L 的标准,再进行手术。如果患者上呼吸道感染,在术前需服用止咳祛痰剂,再进行手术[4];如患者有肥胖症状,在手术过程中需要合理调整电刀的强度,并通过分层的方式切开脂肪层,同时要尽量减少切割的时间;对于容易出血的患者,可以用钳夹止血。此外,还要用保护膜保护组织创面,避免切口暴露[5]。手术过程中,无论使用哪种医疗器械,都要保持一定的力度,防止脂肪组织受伤。在进行手术切口缝合时,针间距要适中,缝线松紧适度,术后要注意观察切口变化,每天按时换药,避免挤压伤口[6]。

1.3 观察指标

分析本研究所选取患者手术切口发生脂肪液化的原因,并对两组患者的切口愈合率、愈合时间、住院时间。

1.4 疗效判定

经治疗后,如果切口部位愈合情况良好,无疼痛感,无渗出物溢出,视为显效;如果切口部位轻微红肿,轻微疼痛感,少量渗出物溢出,但有愈合迹象,视为有效;如果切口部位明显疼痛,较多渗出物,无法愈合,视为无效[7]。

1.5 统计学分析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 分析,处理本研究所得数据信息,()表示计量资料,n表示计数资料,分别进行t和χ2检验,P<0.05 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原因分析

在本研究所选取的50 例患者中,发病原因为肥胖的共22 例(44%),妊娠期高血压的9 例(18%),手术过程中使用高频电刀的10 例(20%),营养不良的5 例(10%),糖尿病的4 例(8%)。分析上述数据可以发现,本院妇产科腹部切口患者发生脂肪液化的主要原因是肥胖。与其他原因相比,因为肥胖导致切口脂肪液化的例数,远高于其他原因的发生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显效例数、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具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能够有效降低腹部切口患者脂肪液化发生率,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2.3 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情况对比

分析表2 可以得知,观察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为(9.12±3.12)d,住院时间为(11.89±1.42)d,这两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5.62±3.25)d、(17.56±3.2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采用针对性预防措施,可以有效缩短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促进患者的身体康复。

表2 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与住院时间对比()

表2 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与住院时间对比()

注:两组对比P<0.05。

3 讨论

结合临床实践可以发现,近年来我国妇产科腹部切口患者,术后发生脂肪液化的几率不断提升[8]。目前,这种病症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①患者体质量指数超标:结合临床实践可以发现,大多数腹部切口术后发生脂肪液化的患者,都存在肥胖问题。这主要是因为,肥胖患者皮下脂肪堆积比较明显,局部血液循环水平较差,手术导致其脂肪组织受损,出现缺血问题,发生无菌性坏死,并产生较多的渗液,导致伤口愈合缓慢;②营养不良:部分患者妊娠期,由于呕吐等不良反应,出现贫血现象,或者由于机体水平发生变化,出现高血压、糖尿病等病症,这些疾病直接影响患者体内胶原、蛋白合成水平,导致其发生低蛋白血症等多种病症,进而影响其抵抗力、切口愈合能力,导致切口部位发生脂肪液化;③手术操作不规范、高频刀的使用:在手术过程中,医师的缝合能力,也会影响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率。如果切口缝扎过紧、过密,可能导致血液循环障碍,如果切口缝合过松,可能导致死腔。此外,高频刀的使用,可能会导致脂肪细胞发生变性,导致脂肪内毛细胞栓塞,进而引发脂肪液化。

无论是哪种因素引起的脂肪液化,都需要进行及时、有效地治疗,以此促进切口愈合,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的身体康复[9]。同时,还要重视腹部手术患者切口脂肪液化的预防,通过做好术前孕期常规检查、保证充足的饮食营养等方式,将患者的体质量指数维持在较为正常的范围。同时,要积极治疗患者其他合并症,如高血压等,以此提高患者的身体机能,降低脂肪液化发生率,促进患者的身体康复。此外,手术医师也应采用轻柔、精细的手法,确保手术每个步骤都符合要求,避免因操作不当,增加患者痛苦[10]。同时,在切开患者腹壁时,应及时、彻底地止血,且应确保切口对齐后再进行缝合。针距、缝线应保证适宜的松紧度,避免出现死腔问题。

本研究表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具有针对性地预防措施的观察组,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的切口愈合率为96%,而采用常规治疗的对照组为80%。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采用针对性预防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腹部切口愈合率,促进患者的身体康复。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为(9.12±3.12)d、住院时间为(11.89±1.42)d,而对照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为(15.62±3.25)d、住院时间为(17.56±3.24)d,两组对比,两项指标均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采用针对性预防措施,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减轻患者的身体痛苦,减少治疗费用,减轻患者的身体负担和经济负担。

由此可见,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具有针对性地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切口脂肪液化,降低脂肪液化发生率,同时能够有效提高切口脂肪液化的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身体痛苦,促进患者的身体康复,降低住院费用,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渗液液化妇产科
新型天然气液化装置工艺流程及设备特点分析
中医情志关怀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浅谈如何有效避免和处理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
超声在妇产科急诊疾病中的价值
腹腔引流管管口渗液应对方法的研究进展
自制式弹力绷带在重度水肿患者股静脉拔管后渗出中的应用
护理持续质量改进在妇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中心静脉置管外周静脉穿刺处渗液的原因及控制
国内外抗震规范液化判别方法的应用实例
PICC穿刺点渗液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