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类世:我国科幻电影创意中的灾难想象

2021-11-24黄鸣奋

关键词:科幻电影灾难人类

黄鸣奋

“人类世”(Anthropocene)一词出现于2000年,由诺贝尔奖得主荷兰科学家克鲁岑(Paul Crutzen)提出。正如马基(Yadvinder Malhi)所说:“人类世,即地球已经进入一个以人类主宰星球系统为特征的新的地质时代的概念,是学术界和更广泛的文化和政策时代精神中日益流行的争论框架。”[1]不管形式化的过程如何,人类世已经从其自然科学源头发展成为一种文化时代精神,是关于如何理解和回应人类对地球之统治的众多文化的、哲学的与政治的论争的催化剂。[1]它为我们把握中国科幻电影相关题旨和描写提供了有价值的参照系。反过来,中国科幻电影也以瑰丽的想象丰富了人类世的内容。在从人类世角度阐释我国科幻电影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对人类科技的历史定位加以反思。

一、人类运用科技抵御灾难

人类世是人类改造世界的力量得到证明的时代。与已知的其他地球生物相比,只有人类能够使自己的能动性成为地质营力。人类世之所以到来,首先是由于人类的科技活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人类区别于地球上其他物种的标志是能够用工具制造工具,这种能力是科技活动的主观条件,科技成果则是上述能力的显示。人类之所以能够将自己从动物界提升出来,渡过一场场浩劫,在地球上生息繁衍,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科技的贡献。

科技是人类为满足物种生产、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需要而开发出来的。这三种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支柱。在物种生产领域,生育科技使人类能够保证建构和发展人类社会所需要的人口增量,与此相关的医疗科技使人能够祛病延年,军事科技使人类能够对付猛禽凶兽。在物质生产领域,产业科技使人类能够逐渐做到丰衣足食,交通科技使人类能够相互往来,贸易科技使人类得以互通有无。在精神生产领域,教育科技使人类能够传承文化,传媒科技使人类能够凝聚智慧,管理科技使人类得以建设级别越来越高的共同体。反过来,人类科技所起的作用、所产生的影响为上述三种意义上的生产所放大:物种生产保证科技活动具备规模不断扩大、禀赋越来越高、创造性越来越强的主体;物质生产为科技产品的发明、改进和应用提供了越来越旺盛的需求、越来越强大的动力;精神生产使科技从形而下的层面向形而上的层面转变,成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上述三类生产所准备的条件,便不可能有科技革命及其引领的工业革命。18世纪中叶以蒸汽机为标志的技术革命是人类世到来的前提,由其引领的工业革命则是人类世的开端。

我们生活在科技昌明的时代,对科技应用司空见惯,在日常环境中几乎已经对其丧失了新鲜感。有鉴于此,我国科幻电影设置灾难情境,在应对危机的斗争中彰显科技价值。这些科技有些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如《妙龄爷爷》中避居地下室的椰椰等人用以对付外星入侵者的煤气等;有些是凭借常识所能想象的,如《我的丧尸女友》中用以对付丧尸病毒大流行、使人类社会恢复正常的疫苗等;也有些需要“脑洞”大开才能想象得到,如我国动画短片《霾海》中能够升起一座城市,使人们得以逃避覆盖地表之霾海的热气球,《流浪地球》中为地球(人)逃离即将灾变的太阳系提供驱力的行星推进器等。

在应用科技手段抵御灾难时,我国科幻电影提醒人们不要忘记科技工作者和相关人士的艰辛努力和卓越贡献。我国科幻电影在发端期就对科学力量寄以信心。如《六十年后上海滩》描写某大学教授用科学方法复活60年前的两位公司职员,使之得以游历未来城市。这是一种乌托邦想象。其后相关影片对科技工作者贡献的描写大致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自然环境治理。如《十三陵水库畅想曲》描写科技工作者参加政府主导的水利工程,将昔日的恶劣环境变成人间乐园;《小太阳》描写科技工作者在太空轨道上建立反射镜,增加农业收成;《海洋之恋》描写科考队不畏艰险进行海洋考古,与美人鱼为友,共同致力于海洋环保。二是社会环境治理。如《墓志铭》(EPI)描写科学家李熵教授发现所开发的“墓志铭”系统因异变而屠杀人类之后,领头建立人类反抗组织,展开抗争;《疯狂AI之夺命外挂》描写程序员李奇发现所开发的智能软件“真数”因异变而与市民为敌,不惜与之同归于尽。上述两部影片的主人公都是富有责任感和担当精神的。三是心理环境治理。如《再生勇士》描写科学家用所发明的基因针剂唤醒处于植物人状态的警察,使之得以继续追踪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幻影特攻》(香港)描写美国中央情报局VR项目组三位科学家出生入死,粉碎了恐怖分子利用世界杯电视转播进行潜意识灌输,以引发东南亚暴动的阴谋。

作为人类世想象的延伸,我国科幻电影还将对于科技价值的认识转移到人类以外的其他智慧生命、地球以外的天体、现实世界以外的平行世界之上,设想了相关的科技活动。如微电影《冬眠》描写人类因生态环境被破坏而灭亡,但人类发明的机器人在太阳系外建立了一座太空城,延续了人类文明;《二重身之双重恋人》描写平行世界科学家Lion来到现实世界,帮助与之同形的地球人、某医药公司总经理陆崇生解决经营问题;《二重身之镜魔重生》描写陆崇生前往平行世界未来城,在那儿亲历了科学实验。

人类世是以科技为主导而形成的,科技工作者顺理成章地充任这个时代的弄潮儿、风云人物,甚至是英雄。没有科技万万不能,但科技也不是万能的。正因为如此,我国科幻电影从不同角度来表现对科技之局限性的认识。如我国台湾出品的《关公大战外星人》中,外星人乘飞碟进犯地球,掳走香港大学生赵玉莉,要她传讯给当局:销毁核设施,否则将毁灭地球。其兄太空科学家赵超群制造出镭射枪,率敢死队迎击外星人,结果失败,最终其父赵先生向所刻关公神像祈求,关公显灵,击退了外星人。该片的主旨并非宣扬迷信,而是将关公神像当成艺术的至境来称颂,否定科技拜物教。又如,《请叫我救世主》中,科学家领头组建机甲部队以抵抗外星使徒的入侵,却屡屡损兵折将,还是漫画家刘神找到问题的关键,弄清入侵者原来是对地球人污染环境兴师问罪。因此,要想不战而胜,就得先将地球的环境治理好。再如,《血姬传》描写肯医生想将吸血鬼转化成人,耗时10年,终归失败。

二、人类科技活动引发灾难

唐代兴指出:“在日趋全球化和日常生活化的当代灾难中,自然灾难时有发生,但更多的灾难是环境性的或事故性的,它们都与科技相关:事故性灾难直接由科技造成,它体现了科技本身的局限;环境性灾难爆发的最终动因仍然是科技,它暴露了科技的反自然性和反人类性本质,因为在最终结果上,科技不仅破坏地球生态环境,更裂变人类心智,堕落人类本性。”[2]自然灾难并非人类科技活动所引发,但有时其成因可以由人类科学来解释。事故性灾难和环境性灾难都是人为的。前者为有明确线索可寻的具体事件,后者体现于作为背景的恶性事变;前者是突发性的,对大多数人来说是出乎意料之外的,后者是渐进性的,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意料之中的、迟早要发生的。它们和科技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我国科幻电影对上述三种灾难都有相关描写。

自然灾难至少包括三种可能的含义:其一,由自然原因所引发的灾难,与人为灾难相对而言。如《最后的日出》所说的太阳消失,《超时空救援》中所描写的导致恐龙灭绝的世界重组等。相比之下,《钢铁飞龙之再见奥特曼》描写世安局总长伊特设下阴谋,要超级英雄奥特曼将地球创世能量压缩成晶体,以便自己占有,结果造成地球能量系统大幅度波动;《超能联盟之极品天使》提到异能者会带来浩劫,等等,这类例子属于人为灾难。其二,对自然界产生重大影响的灾难,与社会灾难相对而言。《毒吻》描写某市化工企业通过员工职业病遗传生下的毒娃污染了仅存的清洁水源;《现代豪侠传》(香港)描写人类核爆严重破坏地球生态,这属于自然灾难。《被光抓走的人》讲的是有真爱的人被光抓走,留下者人人自疑,这属于社会灾难。在我国古代主张“天人感应”的人看来,地震、洪水、星象等自然灾难可能是由于君主无道引发的,这种看法通常没有根据,只是伦理或政治意义上的联想。不过,自然灾难完全可能引发社会灾难。如《疯狂希莉娅》设想未来气候大旱,人口数量剧减,城市秩序解体,社会回到部落时代,繁衍后代成为最大问题;《血姬传》设想2236年世界爆发全球性雾霾,遮天蔽日的尘埃削弱了阳光,吸血鬼种族趁机崛起,统治了世界。其三,可以由现代自然科学解释的灾难,与神秘灾难相对而言。如《湮灭》(香港)描写的超级太阳风暴袭击地球,《克塞之战》描写的新型病毒扩散等。而动画短片《神秘地球和年轻人》描写的地球遭遇12维化,短片《晴爱物语之再见火锅》所描写的成都火锅突然消失,《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开往大埔的红Van》(香港)所猜测的空间畸变,《怪兽》所构想的时空漩涡等,描写的则是神秘灾难。

事故性灾难是指在生产、工作或科研中发生的意外灾祸。科幻电影创意包含了不少相关的构思,从中可以看出:其一,事故性灾难确实多与科技相关。若按事故类型划分,有《DNA复制人》(香港)中描写的医疗事故,《湍流》中的电梯事故,《逆时空少女》中的交通事故,《情人罗生》中的维修事故,《巨齿鲨》(中美合拍)中的深海救援事故,《银河补习班》中的塌桥事故,等等。与现实题材的影片不同,科幻电影设想了某些目前还不可能发生的事故。如《外星人》中的外星飞船事故,《人工少女》中人造人为公众服务时所出的事故,《未来机器城》中的智能机器人肇事,等等。其二,事故性灾难的影响随相关科技用户规模的扩大而增加。如《狼的爱情》中的曾辉因事故成了植物人,这是个别人蒙难的一般事故。《孤岛终结》描写人工智能软件运作时发生意外(可能由于数据错误)导致钻井平台和油轮上500人死亡,这是特别重大事故。某些事故可能引发历时性连锁反应。如《荒村怪兽》描写押送解毒血清和抗体源(第一代特殊病毒感染者)的飞机坠毁于某荒村,造成当地人大量怪物化(第二代感染者)。还有些事故造成了共时性世界级灾难。如《战斗天使》描写全世界最大的VR公司的斋藤系统遭到黑客攻击而激活自我防御反应,造成27亿用户的大脑被锁死。其三,事故性灾难和现代科技所带来的负效应相对应。根据侯国云等人的分析,这种负效应频繁产生的原因主要有管理工作复杂、致险源倍增、工作人员心理负荷大等。[3]在科幻电影描写中确实有工作疏忽造成的事故,如《生化英雄之夺魂》中的实验室失火,《记忆大师》中客户意外载入杀人犯记忆等。也有技术故障导致的事故,如《侵入脑神经》描写NHC公司发明可使人的神经系统电子化的药物DB,但总裁尹智的女儿尹桐桐注射后脑死亡。还有别有用心者制造的事故,如《VR嫌疑人》描写恶意同事在网络游戏中植入病毒导致测试员昏迷;《超时空大营救》描写旭阳集团老总谷峰为掩盖文物走私真相而故意制造事故;《赤火追缉:iBot》描写机器人公司投资者伪造事故掩盖杀害创办人、科学家李博士的真相,诿罪给他所开发的智能机器人维姬;《天网狼蛛》中厂长制造爆炸事故杀死技术员以掩盖盗卖稀土的罪行;《伊阿索密码》中拉法尔公司姚总制造化学事故掩盖流放意见不合的科学家的真相,等等。

环境性灾难涉及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破坏。对其起因,赵剑波、揭毅作了如下归纳:“就地表形态而言,人造山、人工湖、填海造陆、填湖造田、挖山取石、筑坝固堤、地表物质迁移等都改变了原有的自然过程;就地表系统而言,城市建设、工厂排污、化石能源使用等都破坏了自然系统的平衡,使生态系统、水循环系统、土壤系统、大气系统等都遭到损害;就地球演化来说,上述诸多变化都使原有的地球演化速率及演化方向发生变异,表现在生物多样性锐减,大气增温加快,水循环类型增多(由自然循环向自然循环与人工循环双向发展),地表物质迁移变快,地表形态变化多端,化石能源过度(笔者按:“过度”应作“过快”)耗竭等。”[4]我们可以这样认为:环境性灾难是由于科技发展和自然生态冲突引发的。

人类世既是人类能动性通过技术革命、工业革命而以奇迹般的成就表现出来的时代,也是人类受动性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程度表现出来的时代。在物种生产领域,伴随着人口数量急剧增长而来的是地球上其他物种的灭绝加速,这使得人类担心这种命运会不会有一天也落在自己头上。在物质生产领域,过去以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居然是有限的,某些曾被作为工业革命成就标志的现象(如黑烟囱、白塑料等)居然意味着环境的污染,这使得人类担心自己早晚得离开已经变得不宜居住的地球家园。在精神生产领域,西方文艺复兴以来人文主义的光晕已经在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的硝烟中失色,科技拜物教的魅力因核武器已经足以将人类毁灭不知多少次的阴影而褪去。人类的科技活动之所以引发灾难,首先是由于人类的智慧不足以把握太过错综复杂的因果联系,无法全面预见其行为的各种后果;其次是由于各种利益集团的存在和影响,为满足局部、暂时、少数人的需要开发的科技可以危及全局、长远、多数人的需要。

科技活动的不可预测性和双刃剑作用通过工业革命而放大。如果说农业革命的影响主要存在于有机界,其变化基本可逆,容易形成良性循环的话,那么,工业革命则将其影响扩大到整个自然界,所带来的变化有许多不可逆,容易形成恶性循环(如有毒物质沉积等)。工业化和所谓“新城市运动”是互为表里的,城市群、都市圈相当于地球上新生的地质环境脆弱区,也是环境性灾难高发区。我国科幻电影对此有所反映。如《毒吻》描写化工厂双职工不幸将职业病造成的毒性遗传给孩子三三,后者长大之后,不仅以毒吻葬送了对他有好感的花季少女,而且因为跳入黑龙潭洗浴破坏了整座城市仅存的清洁水源。正因为如此,人类世不仅有光明一面,也有阴暗一面。动画片《超蛙战士:初露锋芒》描写工业革命后几十个世纪地球环境已经恶化到不再宜居,人类只好对自身进行基因改造并向外星移民;《我的同学不是人》描写环境污染造成人类变异。瓦格纳(David L.Wagner)在论及人类世时指出:“大量物种的减少尤其令人担忧,因为它们锚定了营养的相互作用,承担着各自群落的许多基本生态系统服务。”[5]科幻电影触及了这一问题。如《科学杀人狂》描写2084年第一颗反物质核导弹爆炸,引发了一系列蝴蝶效应,人类几乎灭绝,地球上85.23%的生物死光。《怪物少女》以保护动物为主题,借助外星人婆婆之口斥责大食客:“人类都像你一样,不懂得珍惜,贪婪成性。动物因你们的自私而灭绝。”

上述事故性灾难、环境性灾难实际上是分析人类世消极面的两种不同角度。科技为什么成为导致这两类灾难的重要原因呢?主要有下面三种情况:其一,科技实验越轨。指科技工作者的研发突破伦理、法律底线。如在《化身人猿》中,胡祥林发明可将人变成猿猴的药物,酝成家庭悲剧;《变形金刚4:绝迹重生》(中美合拍)中,疯狂科学家获悉变形金刚的变形秘密之后,制造金刚,让它们充当催命死神;《生化英雄之夺魂》描写生物科学家陆冰通过实验让基因强者变成智能高、体能强的冷血行尸,基因弱者变成嗜血丧尸;《迷失地铁》中的心理学权威陆思鸣要创立一种使人的心理变得透明、思想融为一体的学派,以消除令他反感的种种尔虞我诈;动画片《潜艇总动员·海底两万里》中的科技潜艇以“环保”为名开展邪恶计划;《天才J之第二个J》中的奇才顾先生(撒旦)发现偶然公式,可以利用堆砌偶然事件杀人,而且不必负责任。他辞去Air公司总裁职务,按自认合理的逻辑拯救人类。为此他准备杀40亿人,以消除人类所面临的厄运。其二,科研活动失控。如《食人虫》描写外国基因科学家Jams为提供蛋白质而制造超级昆虫,没想到它们进化为巨怪,反噬人类;《蒸发太平洋》(中美合拍)描写科学家韩博士在废弃航母上用基因技术开发治癌药物,没想到实验失控而生成大批怪物;《时弦》描写人类通过时弦力量开启前往另一世界的通道,不料遭到从中涌出的怪物的屠杀;《异兽之降龙之战》描写基因混合造出的怪兽为害城乡;《天启第一章》描写赛亚公司研制的病原体扩散,导致大批人感染;《末日侵袭之终极一博》描写野心家本固因制造陨石芯片而引发爆炸,导致人类文明毁灭。其三,科技成果滥用引发灾难。正如张保柱所指出的:“科学技术的发明者可能想不到,呕心沥血取得的成果会被少数人过度使用,尤其是被个别不法经营者出于追求利润的目的滥用,结果变利为害,以至于‘科学’蒙羞,‘技术’遭诟。当然,有时也是由于使用者缺少正确使用的知识,导致不良后果。”[6]如《致命拯救》描写科学家发明长生不老药,本以为造福人类,没想到结果是导致地球陷入人口过剩危机。此外,包括核武器、生化武器、气象武器等在内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使用不可避免地会破坏生态。对此作出决策的通常是政治家、军事家,但是,相关科技工作者也负有一定责任。例如,在历史上,爱因斯坦写信给罗斯福总统,建议美国务必抢在法西斯德国之前造出原子弹。后来,他获悉美国在日本投下原子弹,为此感到自责。[7]他提出上述建议最初可能有合理的动机(如出于威慑的考虑等),但事态演变的结果却为他所始料未及。科技成果滥用在科幻电影中也有所反映。如《现代豪侠传》(香港)就是以核爆灾难为背景构思的;手机电影《第三界》以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为叙事前提;在《深海X异种》中,泰国富翁的妻子因受日本细菌战泄漏、美国核污染等影响变成丑人鱼。

约根森(Peter Søgaard Jørgensen)等研究者指出:人类世生物圈是地球生命进化史上前所未有的一个阶段。它由一个物种(即人类)施加广泛控制。21世纪人类力量日益加强,这对治理人类主导的生态系统和最后剩下的野生生态系统的努力产生了广泛的影响。[8]在这个阶段,如何消除由科技活动引发的灾难呢?关键在于对症下药。例如,对于科技实验越轨、科研活动失控、科技成果滥用等问题,要建立严密的规范机制、预防机制、预警机制、惩治机制、引导和转化机制等。从宏观角度看,这还牵涉到社会制度、社会文化(特别是科技共同体规范等)问题。不过,这些因素通常不是科幻电影描写的重点,具体措施更是如此。科幻电影主要是揭示相关灾难所涉及的社会问题,以灾难为背景表现人情、人性,塑造鲜活人物,讲述生动故事,等等。至于如何降低自然灾难的影响(减灾),很大程度上还得依靠科技本身。国外有学者认为:“人类世没有被想象成未来政治经济体系的一种抽象图景,相反它已经沦为人类和世界终结的末日幻想。”[9]我国科幻电影有关人类世的想象相对而言比较积极,虽然不留情面地将科技界可能存在的弊端作为叙事的前提或情节的内容,但总是通过激浊扬清寄予疗救的希望,这和20世纪初“五四运动”以来爱科学、重技术的传统有关,也和当下主流意识形态所强调的“四个自信”有关。

三、人类科技事业陷入灾难

所谓“人类科技事业”是指人们旨在发现确凿的事实与现象之间的关系、建立相应理论并以之解决实际问题的经常活动。它具备明确目标、相当规模并自成系统,对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有资质、有经验、有探索热情的科技人员;有管控、有能源、有维护的科技设备;有水平、有价值、有前景的科技成果,是科技事业顺利发展的三个基本条件。与此相适应,存在三种意义上的科技事业灾难:

一是科技人员被胁迫,如遭到利益集团的控制,受到恶势力或不法之徒的威胁、迫害等。科技人员是人类世变革与发展最主要的社会动力,但自身又必须在一定社会条件保障下才能正常工作。如果他们被利益集团或不法之徒所左右,那是很危险的。如《霹雳战士》描写不法分子元安绑架基因工程科学家李博士,胁迫他对人加以再造,欲利用这些再造人为害社会;《我是谁》(香港)描写美国中情局主管摩根图谋私益,迫使科学家为他们工作,利用具备强大杀伤力的矿石开发爆炸物,计划高价卖给国际黑帮组织。某些科幻电影涉及科研机构遭到攻击,如《超验骇客》(中美英合拍)描写恐怖组织袭击世界各地的人工智能研究机构,打死打伤其中的工作人员。

二是科技设备被破坏。人类世的标志之一是人类开发出来的产品或工具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对地球生态圈影响越来越大,其中相对固定、反复被应用的装置称为“设备”,成系统的称为“设施”(下文不加区别,统称“设备”)。这些设备可能非常昂贵(就开发成本而言),也非常珍贵(就使用价值而言)。人类让它们去执行各种艰巨困难的任务,从而使它们可能面临危险。如作为人类助手的机器人在战场上、火山口或核泄漏现场碰上险情;人类发射的空间站、月球车、火星探测器遭遇不测,等等。从人类内部的角度看,各种高科技设备可能成为邪恶势力争夺的对象,或者遭到他们的攻击,其结果往往是引发更大的事故,或者造成巨大的危险。如《大气层消失》描写列车遭到歹徒劫持,造成三节黄色罐车的剧毒品泄漏;《动物出击》描写载有大量剧毒物质的20万吨货轮特洛伊号遭到海盗袭击后失控。从人类外部的角度看,各种高科技设备可能成为敌意外星人之类势力攻击的目标。如《天狼星的来客》描写天狼星人因探测到地球人发射的探索引力波而引起警觉,向中国互联网发送病毒,引发巨大灾难,导致电商、支付宝等瘫痪。

三是科技成果生异变。科技成果是人类世最闪亮的标志。它们有些已经不单纯是被创造者,而且有向创造者(“他们”)转变的趋势,即形成自我意识。如果他们觉得自己受到虐待或歧视,或者效法其人类发明者可能存在的不良倾向,或者感觉自己比人类更为优秀、更有条件成为地球的主人,那么,便可能和人类发生纷争,或者毁灭人类,或者被人类毁灭。科幻电影对此有所构思。如《银翼杀手》(美国、中国香港合拍)描写克隆人受到本真人歧视,被强迫到外空殖民地从事危险工作;动画片《阿童木》(中国香港、日本、美国合拍)描写机器人组成“革命阵线”,试图摆脱人类控制,但为机器人定律所束缚;《黄金十二宫》描写科学家开发出的机器人经过繁衍、进化,成为人类统治者;短片《硬盘》描写AI在一场智能革命之后开始统治人类;《古着商店之天启大爆炸》描写未来社会智能机器人统治人类。如何摆脱科技成果异变所带来的灾难,有些科幻影片对此予以了关注,比如《机械娇娃》,该片给出的方法是通过时空穿越阻止对未来有灾难性影响的对象被发明出来。近代以来信息革命所起的作用是双重的,它既通过各种信息集成和艺术载体反映了人类科技活动福祉性和灾难性的两面,自身也是上述双重性的有力例证。它既为地表覆盖了有助于共享资源和实施定位的信息层,也造成了日益严重的电磁污染;既为人类探索外空提供了有力支持,又可能带来黑森林法则意义上的星际灾难;既为人类生活和工作提供了人工智能这样有力的助手,又蕴涵着人类被人工智能取代的可能性。生物技术革命同样具备类似的双重作用,它既将人为进化取代自然进化的乐观情调作为主旋律,同时又潜藏着“人将不人”的危险。这是上述电影相关内容的参照系。

我国科幻电影有关人类科技事业陷入灾难的描写,既是警示科技领域客观存在的风险,又是提醒社会各界给予科技界更多的关注、关心和关爱。某些表面上看来是科技造成的灾难,可能存在科技人员之外的缘由;科技设备之所以无法做到安全运营、物尽其用,也可能存在非设备本身的原因;至于科技成果异化的可能性,则是需要全人类都警惕的。

从叙事的角度看,科幻电影对于人类科技活动引发灾难的揭示,有些时候是通过将灾难异域化展开的。其做法至少有如下类型:其一,将灾难起因异星化。主要着眼于不同天体的智慧生命之间的相互影响。如《蜜桃成熟时33D》(香港)描写Xucker星人使用射线袭击地球,造成人类男子几乎全都丧失生育能力;动画片《丑小鸭历险记》描写月球邪恶博士出于本族移民需要将智能炸弹发送到地球,以求改造大气层,从而危及人类的生存;《星际密码》描写被流放于宇宙的邪恶博士试图打开虫洞以统治地球。在上述影片中,地球人类是受害者。相比之下,动画电影《昆塔:反转星球》描写地球MQ公司对卡普勒星高储能植物卡拉萝进行掠夺性开采,造成久旱不雨,地球人类是施害者。其二,将灾难结果异在化。指的是其他天体的智慧生命因为逃难的缘故来地球,或者地球人类因为逃难的缘故前往异星。如《宠灵实验室之狸奴艾莉》描写堪培拉斯大陆由于过度开发采崛导致御灵峰喷发,生灵涂炭,居民乘飞船经黑洞来到地球。又如《机器魔偶》描写异世界男性因生态环境恶化而丧失生育能力,只好用生物科技制造供泄欲用的女偶,她们当中有5个逃到我们所在的时空;《外星人》描写克拉星球人因为核战逃难来到地球;《快乐星球之三十六号》描写快乐星球科学家老顽童研发的类机器人逃难来到地球,寻找机会登录侵略者Q星球的网络,拯救以数码生命形态躲藏在那里的同胞,阻止Q星球人用细菌幽灵弹灭绝地球人的企图。以上影片主要描写外星难民来地球。反过来,《孤岛终结》描写由于超新星爆发,地球上所有生物全部接受了过量辐射,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动物DNA被严重破坏,无法自行修复,生存时间不超过一年。人类一息尚存的希望是载有1 835位开拓者和数万具人类胚胎的宇宙飞船“神舟20”,它飞往一颗新发现的宜居星球;《星际流浪》描写人类由于地球环境恶化不得不进行星际移民。其三,将灾难机制异时化。如《沟通者之异空之客》设想多元宇宙存在多维空间,高维者若携技术穿越到低维,会引发灾难。此外,某些科幻影片描写了异域智慧生命在抗灾减灾过程中的互动和协助。如动画片《长江7号爱地球》中的外星生物七仔来地球后致力于挽救大自然,为此吸收化学污染物,造成器官功能衰竭。收留它的地球儿童小狄利用紫外线为之排毒;《我的男友不是人》描写Z世界机器人米可来地球执行治理雾霾的任务。

总的来看,正如杨筱寂、张丽所说:“人类世是被地球系统科学家认为代替全新世的新地质纪元。它一方面代表人类活动对地球系统的影响,另一方面代表人类活动造成的全球性生态危机,即人类在成为地质营力的同时亦成为自然破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人类拯救自然和地球的努力提供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10]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观架构中,由于人们可以戮力同心的缘故,科技抵御灾难的关键作用可以更好地发挥,科技活动引发灾难的消极因素可以更彻底地清除,科技事业陷入灾难的不利局面可以更有效地避免。如果说人类世的特征是人类掌握改造地球系统的主动权的话,那么,科技便是人类用以改造地球系统最重要的手段。科技确实是双刃剑,但如何运用取决于人类本身。科幻电影中有关科技与灾难关系的想象正是从人类的角度来把握科技应有的定位,因此值得重视与研究。与传统地质学相比,人类世地质学同样以揭示地球演化过程与规律为己任,但更重视地球的未来而非过去,这一点与科幻电影说殊途同归,可以成为科幻电影阐释的重要参考系。

猜你喜欢

科幻电影灾难人类
雷击灾难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人类第一杀手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多个世界与自我——论西方科幻电影的两个叙述之维
华语科幻电影中的“伦理性”想象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
科幻电影世界的机器人之父—阿西莫夫
话说“灾难和突发事件”
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