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实现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路径的研究

2021-11-24林鹏

经营者 2021年3期
关键词:预算编制目标管理

林鹏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中山分公司,广东 中山 528400)

一、引言

面对激烈的竞争形势,企业必须实行内部管理变革,创新管理模式,向管理要效益。在企业管理实践中,企业在预算与绩效管理上存在较大偏差,预算与绩效严重脱节,对企业发展产生很大影响,因此,必须推进预算与绩效管理一体化,确保预算目标的实现,为企业发展助力。在当前形势下,要解决预算与绩效管理不协调的问题,必须深入企业内部管理层面,对企业运行机制进行综合分析,探寻二者融合的结合点,从而确保预算绩效管理目标实现,充分发挥出预算管理的价值作用。

二、预算与绩效管理的概述

(一)预算的概念与内容

预算是指企业在分析所处内外环境的基础上,通过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详细预测,制定管理决策,运用价值和实物形态对企业某个期间的投资、经营与财务状况所作的预测与计划。企业预算不仅是对未来的预测,还包括系列变量,在某种程度上可为企业带来一定的绩效[1]。

简单来说,预算是用数据编制某个时间的计划。它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工作计划,主要针对预算编制而言,编制内容涉及收支金额、产生原因、实现时间等。二是一种预测方法,采用何种方法进行收支预计。三是一种控制手段。在预算编制过程中,拟定标准、找出偏差、进行修正,从而为控制提供基础。因而预算对各部门有指导和约束作用,如果执行到位,就可达到预期目标。

(二)绩效管理的作用及影响因素

绩效管理是指管理者与员工就某一目标形成共识,采用系列激励措施让员工实现组织目标所采用的管理方法的总称。

绩效管理的作用有三点:一是有利于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二是满足员工的需求,三是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绩效管理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一是具体目标及实现方式形成统一;二是以任务为主,还涉及沟通、协调与能力提升;三是重视实现过程与结果应用。

影响绩效实现的因素主要包括内外环境、员工素质及激励措施等。绩效管理的目的是运用适当的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潜能,促进组织效能提升,实现组织绩效。

三、预算与绩效管理的关系

预算与绩效管理本质上是一体的,在管理主体、管理对象、管理过程权责关系等方面是一致的,因此,预算与绩效管理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预算为绩效管理指明了方向。企业预算是企业一定时期的发展计划,企业的所有活动都应围绕预算来组织实施,企业通过编制预算,对企业的资源进行整合,为绩效管理提供依据与实施保障,在非外因影响下,如果预算编制科学合理,企业预算实现的概率极高,通过绩效管理有利于绩效目标实现[2]。

第二,绩效管理有利于预算的落实。预算如何落实、怎么落实,需要各部门具体实施,才能取得一定效果,而要实现预算确定的目标,就要加强绩效管理,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有效监督,随时掌握收支进度,把握预算方向,针对实践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措施调整,使预算管理与绩效管理保持统一。

第三,预算执行结果与绩效管理结果是一致的。绩效管理包括管理过程与结果两方面的内容,在过程上监督预算实施,在结果上表现为预算执行,看是否达到预算编制目标,通过运行结果与计划的对比,可以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检验与评价。如果执行结果与预算偏差不大,表明预算执行状况良好,如果出现较大偏差,过高或过低,都说明预算编制与执行存在问题,需要分析和改进,为以后预算编制提供参考,促进预算与绩效管理一体化。

四、预算与绩效管理一体化的实现路径

预算与绩效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预算既是起点,也是目标,绩效管理是过程、是终点,因此,二者的终极目标是一致的。推进预算与绩效管理一体化,就要对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认真分析、评估,从而确保预算编制计划的科学性。同时,要做好绩效管理,实现预算与绩效管理的有效融合,运用绩效管理对预算实施进行全程监督,保证预算目标在正常情况下能够实现[3]。在实践中,实现预算与绩效管理一体,可选择三条路径。

(一)增强管理意识,实行统筹规划

预算与绩效管理涉及企业的各个部门,需要各个部门参与其中。要让预算与绩效管理一体化有效推进,企业负责人必须予以重视,增强预算与绩效管理意识,将其纳入企业管理的重点,加强组织领导,对预算与绩效管理工作进行统筹规划,让全体员工充分了解、全面参与。一是成立预算与绩效管理专项工作单位,指导各部门开展预算与绩效管理工作。二是加大内部宣贯力度,在企业内部开展预算与绩效管理知识宣传,全面推广预算与绩效管理一体化运行模式,使全体员工形成预算与绩效管理意识。三是构建预算与绩效管理的有效对接机制,预算指标要切合实际,具有可行性,并与绩效管理有效对接,绩效管理措施到位,能够对各部门形成激励作用,有利于预算目标实现[4]。

(二)明确管理目标,实施路径清晰

在预算编制过程中,要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收支预算符合企业实际,具有科学的数据支撑。在资金预算方面,要对企业现有的资金情况进行实地盘点,在此基础上,确定收入计划,收入来源要明确是销售收入,还是欠款回收,还是对外借款,要做好时间节点的科学预测,确定收入预计可支配数量;在资金安排上,要确定支出计划,一方面要对企业的运营成本进行分析,评估降低成本的可行性,另一方面要对采购业务进行充分预估,测算需要支付的采购款项及支付时间。通过对资金收支进行预估,有充分的数据基础,从而编制好资金预算。要预留一定的资金额度,不可打满算足,要预留一部分备用资金,防止意外情况出现。如在收入预算上,要对销售回款持谨慎态度,防止赊销过大带来资金回笼压力,影响企业运转。在销售目标预算上,要对内外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将销售目标落实到品种、数量、单价及销售金额等项目上,细化、量化,分解到责任人。在成本预算上,要分部门、分项目逐一分解,采取由上至下和由下至上两种编制方式,进行充分预测,确定好成本责任界限,保证成本目标能够得到落实。只有预算目标明确、编制方法科学、实施路径清晰,才能保证预算与绩效管理一体得以实现[5]。

(三)建立保障机制,强化管理约束

要分解预算总目标,与绩效管理周期保持节奏同步,从而有利于具体落实。为此,要建立预算执行保障机制,采取激励措施,还要强化绩效管理约束力。一是及时掌握预算执行进度,进行预算对比,检查执行是否到位,了解预算进展情况,分析目标偏离的原因,查漏补缺,确保绩效目标进度实现。二是开展绩效管理评价,严格按预算标准进行对照,确定实际与目标的差距,重点关注收入执行情况与成本费用控制情况,时刻掌握资金运行动态,加强财务风险防范。要通过绩效管理与评价,在检查预算执行情况的同时,保证高度谨慎,防范预算执行中的财务风险发生,使预算目标按预定轨迹实现。三是及时兑现激励措施。对预算目标要划分阶段,按月实施,这样有利于目标分步完成。要对绩效评价结果进行科学应用,对于业绩优异的部门与个人,要给予适当奖励,进行正面牵引;对达不到业绩的部门与个人,要实施必要惩戒,进行负面约束。这样有利于预算与绩效管理达成统一,保证预算执行效力,使绩效管理对员工具有约束力,使员工的观念实现转变,促进预算目标完成[6]。

五、结语

预算与绩效管理之间存在很大的关联性。企业要推进预算与绩效管理一体化的实施,必须运用好企业数据,科学做好预算编制工作,建立多个不同的预算责任单元,明确责任界限,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将预算与绩效管理融于一体,加大预算绩效管理力度,确保预算执行到位。

猜你喜欢

预算编制目标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连锁餐饮企业预算编制与优化措施
企业预算编制存在的常见问题及完善建议
整体预算编制方法的研究
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编制中的问题与对策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管理的另一半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