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监理在砼质量通病治理中的工作要点

2021-11-24左军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珠江水运 2021年19期
关键词:通病合格率施工单位

左军 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1.序言

砼质量通病是在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它造成的危害大多在较短时间内不会迅速显现,也不会影响工程的使用功能,更不会立即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对它的重视程度普遍不够。但砼质量通病对工程使用寿命的危害是必然的、后果是严重的。忽视质量通病的存在,不仅危害工程的耐久性和安全性,更重要的是导致人们的质量意识淡化和对质量要求的降低。砼质量通病的治理,提高了工程的外观质量、细部质量,进而提升工程的内在质量和整体质量,也提升了参建单位的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水平,有利于提高工程项目的良好形象和提升企业的社会信誉。

笔者在泸州港多用途码头工程建设过程中,参与了省质监站组织开展的“水运工程砼质量通病治理活动”,活动在参建单位等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最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工程概况

泸州港多用途码头工程位于泸州市罗汉镇的长江左岸。包括前沿作业平台共3个泊位、栈桥3座。

3.控制措施

3.1 严格审查方案

(1)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要求施工单位提交质量通病防治专项方案,监理组织对方案进行审查,确保方案既能满足设计及规范的要求,又能符合工程的实际情况,以达到既满足现场施工实际需要,又起到能够指导施工的要求。

(2)对于施工中经过严格管理仍然出现的问题,监理积极参与分析原因,协调参建各方共同确定方案,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在本工程项目中,两个结构段间梁搭接方式为:本段梁悬挑平放于相邻段牛腿,为便于滑动,牛腿(700mm*1000mm)上设置了钢垫板(400 mm*500 mm)。施工过程中尽管进行了严格的控制,但还是出现较多的钢垫板和牛腿顶面砼不在同一平面的问题,进而引起牛腿表面拉裂。经各方共同分析,将钢垫板和牛腿尺寸调整一致(700mm*1000mm),自此,再没发生类似问题。

3.2 严把材料关

(1)对钢筋、水泥等大宗材料,监理参与现场考察,取样试验合格后,才签定供货合同。

(2)对于进场的材料,要求施工单位按合同和规范要求进行检验。监理按合同及规范要求的频率进行抽检。发现不合格的,按相关规定进行复检。合格则允许使用,不合格则要求清除出场或用于临时工程。

3.3 坚持技术总结

加强施工交底要求,确保从操作工人到技术管理人员均明确施工中的质量要求,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该怎么做。

本工程中质量通病主要体现在钢筋、模板及砼工程上。砼工程是不可逆的,砼浇筑完成拆模后,均要求施工单位召开由操作工人、技术管理人员和监理共同参与的施工技术总结会,各方就质量通病问题进行分析,总结经验并提出改进措施,监理督促在下步施工中落实,以保证施工质量每次都有所提高。

3.4 严格工序检查和施工过程巡查

工序控制是施工质量控制的重点,坚持上道工序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不进入下道工序。做到对于重点工序、重要部位、关键工艺、隐蔽工程全过程的旁站。针对在施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求及时整改,对问题较严重的或未按要求整改的则以工作指令或监理通知书等形式责令其整改,直至工程整改合格为止。在这个过程中,主要问题表现为:

(1)施工单位自检不严格。因部分施工及质检人员能力不足、责任心不强或其它原因,不严格执行“三检”制,由施工班组自己检查后就向监理报验。这时,监理一定要坚持原则,让施工单位质检人员检验合格并完善相关的资料后再报验。

(2)砼施工中不进行现场检测。砼施工开盘前,要进行砂、石的含水量测量,以确定施工配合比,过程中要进行坍落度检测。在实际施工中,工地试验室有时不进行检测,凭经验进行判断确定施工配合比,或者在浇筑过程中不严格按配合比配料,随意调整配合比。这种现象,造成砼质量不稳定,容易出现蜂窝、麻面、裙脚露石等问题。监理要加强巡视抽查,严格监督,确保按确定的配合比施工。

(3)浇筑过程管理不仔细。对于砼浇筑,梁(底层含承台)截面积小,面多,连续浇筑时间较长。实际施工中,工人为了省事,让砼自然流动,填满模板内。监理在施工旁站过程中须做到经常观查,要求按实际情况调整砼浇筑的位置,以保证砼在初凝前结合,避免出现冷缝。

(4)拆模不规范。主要表现在:①拆模时间过早,拆模造成了砼的外观损伤;②拆模方法不正确,强行用钢钎撬,损伤砼的棱角。

3.5 加强自身学习、组织检查

(1)监理内部经常组织学习,让每个员工都认识到质量通病治理的重要性,明确在工作中需要做什么、怎么做。老员工对新员工做好传、帮、带,提高监理的综合管理能力,规范监理人员的行为和增强工作责任心,提高监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2)不定期地组织业主、设计代表和施工单位一起进行质量通病相关问题专项检查,就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召开质量通病专题会议,形成了处理方案和会议纪要,督促施工单位按要求实施。对于施工中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措施,进行提炼和推广。

4.治理效果

活动开展过程中,省质监站对工程的原材料及实体质量进行了3次抽样检测。砼的原材料、强度以及钢筋原材料、连接检测三次合格率均为100%,钢筋间距合格率分别 为98.6%、99.6%、99.5%,钢筋保护层厚度合格率分别 为94.8%、89.5%、99.7%,反映出该工程质量控制总体较好,但在钢筋保护层厚度出现了反复,经参建各方共同努力,最后得到了提升。

泸州港多用途码头工程已交工验收,获得了四川省建设质量最高奖“天府杯”金奖。

5.分析总结

5.1 态度决定一切

控制砼质量通病,最重要的就是态度。特别是各参建单位的负责人要充分认识到质量通病的严重危害性,从根本上愿意加大投入和加强管理,并将这种意识传达到施工过程的管理者和实施人员,让他们提高意识、端正态度,施工中把每步工作做实、做细,把质量通病的出现概率降到最低。

5.2 经常组织检查、总结

砼质量治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受影响的因素很多,比如设计、材料、设备、施工管理、环境等等,整个过程是动态的。各参建单位和个人要随时进行检查和总结,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找到问题产生的根源,确定符合实际的可行方案,切实解决问题。

5.3 提高管理和技术水平

工程是干出来的,质量通病的治理需要投入较大的精力和财力才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而这其中的关键则是人的因素,施工质量技术管理人员首先自己要知道怎么做,施工操作人员要有专业技术水平,只有充分认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并按照要求去投入和实施,工程质量才能够得到较好的控制。

5.4 科学的检测手段和方法

在施工过程中,方便可靠的检测手段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如本工程的钢筋保护层厚度,4月检测合格率为94.8%,7月检测时合格率仅89.5%,有所下降。立即购买了一体式钢筋检测仪,能够方便检测钢筋保护层厚度和间距,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在11月份检测时,钢筋保护层厚度合格率99.7%,总体控制较好。

6.结束语

砼质量通病是在工程施工建设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它对工程长久使用的危害是严重的,但是因其造成危害显现的不及时性和社会影响的不显著性而不易引起参建各方的高度重视。由此,砼质量通病的有效控制和治理仍然是工程施工探索中的重要课题。形成系统的、针对性的砼质量通病控制的管理、技术制度和方法,普遍提高砼质量通病的控制能力,具有显著意义。

猜你喜欢

通病合格率施工单位
建筑施工质量通病的预防与治理
提高肉鸡出栏合格率的综合措施
“通病”等7则
基于灰色聚类分析法对房地产项目施工单位风险管理的研究
提高重症医学科床头抬高合格率
去年国抽合格率首次突破90%
施工单位投标让利分析
施工单位的索赔管理及费用的确定
施工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