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能见度不良情况下长江航行对策研究

2021-11-24刘荣超景康渊吴金辉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

珠江水运 2021年19期
关键词:航段水道能见度

刘荣超 景康渊 吴金辉 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

本文所讨论的长江水道指的是鹅鼻嘴至长江口灯船航段。从江阴到长江口灯船附近,总航程约140海里,该段主要有江阴水道、福姜沙水道、浏海沙水道、南通水道、通洲沙水道、白中水道、浏河水道、宝山水道、吴淞口水道、圆圆沙水道、长江口深水航道等水道组成。

1.长江航道的一般特点

(1)感潮河段,潮汐现象明显。本航段位于长江下游的河口段,河道相对于整个长江水道来讲,水道宽阔,呈喇叭口状,潮汐现象显著,是不规则的半日潮,落潮流大于涨潮流。所以船舶航行于该航段要充分考虑潮流的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包括靠离码头、抛起锚、安全航速的确定、航行计划的执行以及估计航道通航密度等多个方面。

(2)雨洪型河流。长江属于雨洪型河流,一年中有洪水期、枯水期,洪水期内由于上游降水丰沛会引起水面上涨,流速变大。流速的规律为洪水期大于枯水期,上游段大于下游段,狭窄区大于宽阔区。比如在洪水期江北锚地几乎没有转流,抛锚船不能自行随流掉头。

(3)春冬季雾多发,夏季常因强降雨导致能见度下降。长江的雾尤其在11月~12月发生最为频繁,多数为平流雾。一般来讲春天雾时间短,冬天雾时间长。梅雨季节降水多,能见度受影响变差。

(4)黄金水道,沿岸港口多,码头多。经过的港区包括江阴港区、张家港港区、南通港区、宝山港区、吴淞口;水上运输繁忙,通航密度大,水上交通工具种类繁多,有汽渡、人渡、大小海轮,顶推、旁拖船队、黄沙船,渔船。有汽渡、人渡5条,包括张家港人渡、张皋汽渡、通沙汽渡、通常汽渡、海太汽渡;航道弯曲,局部地段航道狭窄,如福南水道、白中水道;流沙变化大,航道变化频繁,如通州沙水道、宝山北航道。

(5)设标规范,位置准确,管理严格。特别是江苏省、上海市施行定线制以后,航道交通井然有序,杂乱无章的现象得到彻底性改善。

(6)部分船舶的驾驶人员没有经过正规培训,业务水平不高。该航段交通参与者很大一部分为个体运输经营者,操船随意性大,不遵守规定现象时有发生,这一点特别体现在黄沙船等小型船舶上。

2.能见度不良情况下的特点

(1)通航密度变小。由于能见度变差,大部分离港、起锚船舶会推迟出航,处在航行状态的船舶会选择抛锚,因此使航道内通航密度变小。

(2)驾驶人员精神紧张。通常情况下,当能见度下降,航行安全无法保证时,主管部门会采取封航的措施。但是,有的船舶可能由于船期或者无合适锚地就近锚泊等原因仍然航行。由于担心船舶安全,此时驾驶人员往往精神紧张,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良好船艺的运用与发挥。

(3)锚泊船增多,锚位紧张。由于能见度不良,船舶选择就近抛锚,因此锚地往往比较拥挤,也存在着小型船舶抛锚于专门为大型船舶划定的锚地的现象。

(4)高频沟通可能无法进行。由于地方船舶能见度不良情况下的航行有悖于封航的规定,因此出于避免处罚的心理,往往存在闷声开船的现象,这对于VHF的沟通协调带来不便。

3.能见度不良情况下的航行安全对策

(1)充分做好能见度不良情况航行的准备工作。由于航道狭窄、碍航物多,船舶在航行前处在良好的技术状态和拥有良好的操纵性能就显得尤为重要。具体来讲准备工作应包括以下内容:备便双锚、首定向、检查航行灯确定其处在良好状态、备便手提式对讲机、开启测深仪、准备好各种号型。

(2)保持安全航速。在安全航速下随时准备全速后退,切不能单凭经验或者过分迷信雷达,而不采取安全航速。根据统计,雾中发生的事故大部分是速度过快造成的。

(3)保持正规的瞭望。根据雾的情况要加强瞭望,一般要派人瞭头,瞭头的作用在于可以为紧急抛锚争取时间,另外由于瞭头人员在驾驶室前面可以提前通过视觉发现它船或助航标志。同时船上应保持肃静,除机器运转的声音外,其他有声响的工作,应全部停止,以免扰乱听觉瞭望。

(4)按雾中航行规定施放雾号。在听到他船雾号从正横前传来时,应立即停车,再相互沟通,待判明情况后再继续航行,绝不允许看不见他船或者他船航向与位置未能充分确定之前,即改变航向和相互施放转向声号,这样极易导致相反效果,而引起碰撞。对船位有怀疑,而周围又有危险物时,如果条件许可,应果断停车下锚,待判明情况后再继续航行。

(5)充分利用助航仪器以及测深。对所有仪器要及时检查使用效果,并注重平时要掌握它们的性能和误差,从而在实际使用中通过误差修正得到真实信息。

(6)由熟练操作人员值班,并时刻注意执行口令情况。宜由熟练舵工操舵、反应快业务好的航海人员操雷达,经常核对转速表及舵角指示器是拥有良好船艺的表现。

(7)注重心理素质的培养。航海专业本来就是一个风险性很大的职业,胆大心细,处变不惊,有很强的独立思考及果断处事作风是成为优秀驾驶员的不可或缺的素质。实践证明对于事态的果断处理,能有效地避免风险及降低损失。

(8)熟悉掌握灯浮、陆标、码头设施等一切助航标志,力求丰富定位手段。在雾航时宜多种定位手段并用,起到相互印证的目的,以防由于单一定位的误操作或者误差,而导致紧张局面的发生。

(9)及时掌握航道最新变化情况。长江航道改正主要依靠《长江下游通告》改正蓝图,依靠《改正通告》改正白图。出航前应将最新的通告收齐并将蓝图、白图及电子海图改正至最新。值得一提的是,由于《长江下游通告》一个月出版一期,一般月底25日出版,《改正通告》半个月一期,一般月中、月底各出版一期。所以仅仅通过通告未必能及时准确地将航道情况掌握。但是航道主管部门有自己的信息网站,当涉及航行安全的情况出现时,航道主管部门会第一时间在网上公布,所以航海保障人员要在出航前上网查阅相关信息,掌握最新情况,以便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10)积极寻求长江各VTS协助。近年来随着管理部门对长江航道的治理,沿江VTS建设越来越正规,对航行船舶的服务、管理能力也大为提高。单从监督艇维护航道来讲,值班监督艇数量变多、值班时间变长、监督执法能力变强。需要时可以电话联系沿岸各交通管制中心,以下为各管制中心的联系方式:江阴交管中心:0510—86856348;张家港交管中心:0512—58330432;南通交管中心:0513—85167846;苏通大桥海事处:0513—85169772;太仓市海事处:0512—53700797;吴淞控制中心:021---56671002。

(11)保障人员要适量增加,并分工明确。长江能见度不良情况下的航行需要的航海保障信息多(流压、流速、船速、航向、它船要素等),驾驶员口令多(车、舵、侧推、对前后段的联系等),需要操纵的设备也多(雷达、测深仪、识别系统、电子海图、侧推、汽笛等),因此要增加值班人员加强保障。还应该做好人员分工,防止重要环节无人负责或一项工作多人负责情况的出现。

(12)熟练掌握相关的航行规定。在江阴至长江口的航段内,先后出台了相应的规定,如《长江江苏段船舶定线制规定》《苏通大桥航行规定》《长江口深水航道(十米)通航安全管理办法(暂行)》,规定的出台,极大地改善了通航环境,保障了航行安全,提高了交通效率。作为航海人员应熟练掌握这些规定,细化到每一次航行实践中。

4.结论

长江航行,尤其是能见度不良情况下的长江航行,航海人员要高度重视,积极主动积累经验,做好总结工作。出于船舶安全的考虑,能见度不良时,应就近选择锚地或临时停泊区抛锚,待能见度改善后再起锚航行,但是如果后续时间紧张,为了争取更多的海区任务准备时间,在充分做好了相应准备后,长江能见度不良情况下安全航行也是可行的。在监督艇维护航道、拖轮伴航情况下长江雾航完全可以实现。

猜你喜欢

航段水道能见度
新西兰Taranaki盆地第四系深水水道迁移规律与沉积模式
2005—2017年白云机场能见度变化特征及其与影响因子关系研究
基于双重容量识别标准的航空网络关键航段识别方法
航班计划对延误波及变化的影响分析
凿通运河,江南水道相钩连
低能见度下高速公路主动诱导技术的应用
“张譬”号开展首航第二航段前往南太平洋新不列颠海沟
前向散射能见度仪的常见异常现象处理及日常维护
前向散射能见度仪故障实例分析
《水道港口》杂志第五次被评为一级科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