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网络文本内容分析的乡村旅游村寨形象感知研究
——以三江程阳八寨为例

2021-11-23

河池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侗族景区旅游

吕 璇

(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粮油康旅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5)

根据《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为10.11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71.6%[1]。旅游产品生产与消费同时性的特点,使人们无法提前试用,因而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平台获取旅游目的地的信息,进行主观判断和有限感知。为在激烈的旅游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旅游目的地营销人员往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以期在潜在的游客中建立旅游感知形象。

一、文献回顾

1971年享特·杰迪(Hunt JD)首先提出旅游形象的概念,引起人们逐渐关注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研究。他认为旅游形象是人们对非居住地所持的印象,是外界作用于人脑所形成的意识流[2]。学者们普遍认同,目的地旅游形象能对游客感知、行为决策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国外学者在开展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时,聚焦于感知形象的研究,形成大量研究成果。

我国对旅游感知形象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成果集中于旅游形象感知的影响因素、感知行为模式、旅游形象营销、旅游地形象建设、区域旅游形象等方面。著名地理学家陈传康先生提出抓住地方文脉进行形象设计导入,并将企业形象识别理念引入了旅游目的地形象策划中[3]32-39。

刘祥辉等基于“人-地”感知形象、“人-人”感知形象、形象显性传播和形象隐性传播四个维度,结合旅游目的地形象理论构建旅游目的地形象评价指标体系,探寻影响滇越铁路旅游感知形象的关键因素[4]。韩小芸等以旅游虚拟社区“到到网”作为抽样总体,运用实证研究方法,探讨旅游虚拟社区成员的“感知-认同-契合行为”模式。研究指出,旅游虚拟社区成员感知的价值包括功能性价值、社交性价值和享乐性价值,其中,社交性价值对社区认同的影响最大;旅游虚拟社区成员契合行为包括社区参与、知识共享、口碑推荐三类行为[5]。蒋玉华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方式,发放调查问卷,并根据游客在购买决策、游览体验过程中对目的地旅游形象的感知会出现5次不同程度的偏差,构建“游客感知-旅游形象营销”模型。研究指出旅游形象营销与游客感知是动态的相互作用过程,要做好旅游形象营销,需重点关注旅游形象的规范、传递,游客旅游形象的体验,旅游形象的改善修正等[6]。仲宁以旅游目的地宜兴为例,通过对宜兴的地脉、文脉、史脉以及形象定位的分析,把旅游地感知形象分为4个主类,14个亚类,并基于网络文本分析宜兴的感知形象,提出完善旅游地形象定位、重视人文景观、改变节庆赛事的活动方式等改善宜兴旅游地形象的建议[7]。

在网络飞速发展的时代,游客将个人的旅游经历、体验、感受等,以评论、游记、朋友圈等方式发布到网站平台,表达了对旅游地的形象感知。富含大量数据信息的网络文本,成为学者关注的新兴领域。春雨童等在主要旅游网站上爬取全国259家5A级景区的所有评论,把筛选出的有重游意向的评论作为数据来源,并以厦门鼓浪屿和北京故宫为例,综合运用网络文本分析方法中的高频词分析、语义分析、情感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重游游客最为关心的是目的地独有的认知形象;重游吸引因素呈现“核心-次核心-外围”的三层结构;重游游客对景区的情感态度以积极为主,中性和消极情感的比例较小[8]。方雨等用火车采集器获取网络平台“百度旅游”中的武汉旅游的点评,再借助ROSTER CM6软件开展文本分析,结果发现受到旅游者较高关注的旅游资源中,武汉市的人文旅游资源量多,自然资源质优。该地形象的积极感知因素体现在城市历史人文气息浓厚、自然旅游资源观赏价值高、特色饮食味美实惠、当地居民直率热情等方面,消极感知则大多是来自交通堵塞、人多拥挤、以黄鹤楼为代表的景区质价不符等[9]。

利用网络文本探知旅游感知形象的研究成果较少,研究深度有待提高,尤其是结合实证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感知主体、过程、内容的研究仍需充实。基于此,本文利用文本内容分析法,研究游客对广西三江程阳八寨的旅游感知形象,以期丰富少数民族乡村旅游研究的成果。

二、研究过程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三江程阳八寨是全国特色旅游名村,作为侗族传统村落,居住着近万名侗族同胞。它位于中国侗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县、中国侗族木构工艺之都柳州三江县。由马安、平寨、岩寨、平坦、懂寨、大寨、平埔、吉昌共8个自然村寨组成,因而俗称“程阳八寨”。三江程阳八寨旅游区是国家4A级景区,在2020年获广西区级旅游度假区。其核心景区所在的平岩村入选“中国十大最美乡村”,程阳风雨桥更是享誉中外,被评为“世界四大历史名桥”之一。三江程阳八寨拥有闻名世界的侗族特色建筑、绚丽多彩的侗族服饰文化、丰富有趣的民族节庆盛典、令人魂牵梦绕的侗族饮食,每年吸引着上千万游客前去游玩。三江程阳八寨是广西乡村旅游景区的典型代表,是中国侗族文化深度体验区。在互联网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游客对网络媒体的依赖度高,网络信息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网络上也存在大量与三江程阳八寨有关的旅游评论、游记等网络文本(1)网络游记、评论来源于同程网、驴妈妈网、携程旅行网、马蜂窝网。。这些由游客发出的网络文本是网络信息的重要类型,表达了游客的旅游体验、主观感受、消费偏好,更有利于分析游客对三江程阳八寨的旅游感知形象,研究提升程阳八寨形象和吸引力的对策。因此,本文选择三江程阳八寨作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内容分析法

内容分析法,又名文本分析法,最早运用于传播学领域,该方法能对资料进行系统的定量描述与客观分析[10]1-20。尽管定量分析方法被大量运用在旅游市场的研究中,但是获取游客的心理感知是定量研究方法不易实现的。内容分析法可分为字频分析、词频分析、语义分析、情感分析、聚类分析等[11],其优势在于能够较完整地获得游客对旅游目的地、旅游景区等的实际心理感知。因此,基于内容分析的定性方法有利于深入发现与分析问题,也因而逐渐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常被用于旅游形象感知的研究。

2.质性研究方法

质性研究是从微观层面对个别事物进行细致、动态的描述或解释。质性研究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研究现象进行深入的整体性探究,从原始资料中形成结论和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12]。本文研究的问题是游客对程阳八寨这一乡村旅游村寨的主观形象感知。游客是旅游行为的实施者和旅游体验的接受者,故探析程阳八寨的感知形象理应深入到游客层面。扎根理论是质性研究中最科学的方法论[13]。扎根理论是透过逐字逐句的“译码”,将参与观察资料或深度访谈等资料分解并概念化,然后再建立理论,而非验证假设或既有理论,也就是着重发现的逻辑而非验证的逻辑[14]327。这种由下扎根、逐步向上归纳的历程,提供明确且系统化的策略,让研究者思考、分析及整理资料,以逐步形成理论。

经统计,在1 093条游客有效的网络评论中纯文字点评有748条,文字配图的点评有345条,纯图片为0。37篇游记均是文字辅以图片的。由此可见,游客在网络点评中,以文字为主,表明游客偏向于用文字表达自身旅游感受。无单一使用图片的点评信息,这说明仅用图片较抽象,难以清楚地表达主观感受。而文字加图片的点评类型用文字解释图片,以图片辅助文字,是研究游客对程阳八寨感知形象的良好资料。这也说明用扎根理论这一质性研究方法对网络文字点评进行深度挖掘,是具有科学性的。

(三)研究工具

Nvivo11软件是由澳洲QSR公司(Qualitative Solutions and Research Pty Ltd.)开发的支持定性研究方法和混合研究方法的工具[15]420,因其强大的功能,被广泛运用于国内外的高校和科研机构中。它支持文字、图片、音频、录像等不同类型数据源的导入,能进行数据的编码、分类、笔记、搜寻、提取、内容分析、可视化呈现、测试、储存等。该工具能增进研究的严谨性、信实度、趣味性,不仅使质性研究对资料的掌握更为精准,更加高效,而且还能处理大量繁琐的资料。因此,它是实现质性分析的较好工具。本文使用Nvivo11软件对三江程阳八寨的网络文本进行质性分析,即经过开放式编码、二级编码、核心编码,将网络点评、游记等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发现其内在关联,分类为若干个核心类属,最终形成囊括全部内容的核心类属[16],从而构建出游客对程阳八寨的旅游形象。

(四)数据来源及处理

首先使用百度、谷歌等知名搜索引擎,在搜索栏输入关键词“程阳八寨”进行搜索,获知有关程阳八寨游客点评和游记较多的网站。从而根据搜索结果,集中在用户活跃度较高的国内知名旅游网站:携程旅行网、同程旅行网、驴妈妈网、马蜂窝网等。在这些网站上,以“程阳八寨”为关键词搜索获取游客点评和游记。由于在百度搜索“程阳八寨”,有120万条搜索结果,尤其是游记的信息量较大,故设置以下条件:①游记点击量在1 000以上;②游记内容对程阳八寨有详细且带有个人情感的描述。在信息筛选的过程中,发现均为中文文本,根据文本分析的需要,去除少量无关评论,并把点评和游记中的图片删除。因此,获取到2014年5月至2021年8月4日共1 093条有效点评记录和37篇游记。经统计得出各大网站中有关程阳八寨的好评有866条,好评率为79.23%。中评的文字表达均蕴含消极感情色彩,诸如“感觉一般”这样看似中性的词汇,却体现出预期与实际的差距,表达了游客内心的失落。因此,负面评论既包括差评69条,也囊括了中评158条。有关程阳八寨的评论详见表1。把所获取的1 093条游客评论和37篇游记分类导出到“.txt”格式的文本文档中,采用Nvivo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开展质性分析,探讨程阳八寨旅游形象的积极和消极感知因素。

表1 各旅游网站有关程阳八寨的评论

二、研究分析与探讨

(一)程阳八寨旅游形象的积极感知因素分析

1.高频词词频

将866条好评和37篇游记导入Nvivo软件,运用词频分析功能,并经筛选后,提取出有关程阳八寨正面评价中排名前60位的高频词汇(见表2)。从词性来看,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其中,名词最多,占68.33%,体现在民族、景区、建筑等方面;动词占比21.67%,反映旅行过程;形容词表达了对程阳八寨的主观感受,占8.33%;副词,如:特别,占1.67%,是对景观、体验等作突出强调。

表2 关于程阳八寨网络点评和游记的积极评论前60个高频词汇表

2.高频词词云

为更直观展示出游客对程阳八寨旅游形象的积极感知因素,经筛选和提炼后,运用Nvivo11软件的词云图功能加以定性分析(见图1)。该图中字体的大小和距离的远近,说明在文本中出现次数的高低。出现频次较高的词有侗族、景区、风雨、侗寨、不错等词。

图1 程阳八寨积极评论的高频词词云

3.编码过程

将866条好评和37篇游记导入Nvivo11软件后,运用程序化扎根理论,经过三级编码:第一级,笔者以开放的心态,尽可能中立的态度,用描述性语言对网络文本数据进行分析和归类,形成初始范畴,生成源节点,即开放式编码;第二级,使用主轴式编码,对初始范畴进行归纳,汇总形成子节点;第三级,通过选择式编码,建立核心范畴,形成树节点。如表3所示:

表3 积极感知因素三级编码及参考点统计

表3(续)

4.分析与归纳积极感知因素

对866条好评和37篇游记进行分析与归纳,从中提取出对程阳八寨旅游形象的积极感知因素,主要有8个:秀美壮观、原生态的侗族村寨、侗族文化深度体验区、极具民族风情的侗族经典景区、侗族木结构建筑的活态博物馆、养生休闲好去处、艺术创作的灵感之地、电影拍摄基地。

(1)秀美壮观

从统计数据看,游客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描述最多,占26.04%。“秀美壮观”是程阳八寨给予游客最深刻的印象。正如携程游客“288*”的描述:八寨的景色非常秀丽,自然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

“秀美”更多的是对程阳八寨自然风光的描述,而“壮观”则是对风雨桥、鼓楼等建筑和百家宴等节庆活动的感叹。携程网友“judy5430”也写道:程阳八寨的风雨桥是真的美,冲着风雨桥去的,却没想到那山那水那寨那人那食都是美美的。

网友“伴君如伴”感慨:值得体验百家宴!场面很是壮观!

(2)原生态侗寨

程阳八寨的第二大积极感知因素是原生态侗寨。正如携程网友认为:三江程阳八寨风雨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赞歌。因为深山幽谷,所以原汁原味,因为道路崎岖,所以喧哗折返,因为造物主的私心,所以地上如同天上。原汁原味、民风淳朴、自然真诚、古香古色是网友对程阳八寨的积极感知。

程阳八寨侗族人的古朴真诚,深深地打动游客。正如马蜂窝网的游记《再次黔行,自驾穿越西南民族之路》中描述:冬天农闲时节,侗寨里的老人都聚在鼓楼中烤火打牌,倒也十分惬意。围着火盆烤火的老奶奶看着我这好奇的游客,很热情地请我吃螃蟹。这些腌制的小蟹吸收了香料的味道,味道挺不错的。更重要的是纯朴的村民让我感觉到宾至如归。

更有网友呼吁:旅行要趁早!如携程网友评论:但是这种原生态很快就要被破坏了,所以旅行真的要趁早,看着村里的人不断地盖房子开客栈,各处都是全民共创5A景区的标语,感到有些悲伤,但是人家也要发展,也要发家致富,所以也是利弊共存。

再如携程网友“不墨”写到:也走过程阳桥,有八个连成一片的侗族山寨,就是程阳八寨。这里完好地保存着侗族的木结构建筑、风俗、文化、服饰、歌舞等古老传统,是一处基本保持原生态的侗族村落。现在随着越来越多游客的涌入,寨子里开起了不少旅馆、餐馆,希望在与现代生活的交融中继续保留原有的那份纯净与自然。

(3)极具民族风情的侗族经典景区

极具民族风情的侗族经典景区,是程阳八寨的第三大积极感知因素。通过程阳八寨传递的民俗文化,品味美食美景,参与节庆表演,都突显浓郁的民族风情。程阳八寨不是纯风景区,而是由侗族人民的生活区开发而成的景区,是侗寨群体的缩影,更是侗族风情旅游的典型景区。同程网友写道:程阳八寨民族风情浓郁,是侗族的经典景区。携程网友描述:这里节日盛多,有“百节之乡”的美誉,每当春节到来时,村村沸腾、寨寨欢歌,处处一片喜气洋洋。

(4)侗族木结构建筑的活态博物馆

好评和游记中反复提到民族特色建筑、历史悠久、闻名于世、技艺高超、侗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杰出建筑代表等词语。中外游客因慕名程阳八寨的风雨桥而来,这里不仅有著名的风雨桥,吊脚楼、鼓楼等侗族木结构建筑艺术也名扬海外。携程网友“WeCh”认为:程阳风雨桥需要细细品味,慢慢地走在桥上,仿佛能听到百年来人来人往于桥上的回响;轻轻地摸着每根斑驳的柱子,感受着侗乡人的勤劳勇敢;细细地揣摩着桥的每一个结构,感叹侗乡先人的智慧和百年沧桑。

同程旅行的网友“43#”评论:完全是靠木制材料支撑的程阳风雨桥,展现了侗族巧夺天工的技艺与智慧的结晶,令人叹为观止。令人惊异的是这座结实牢固,经受几百年风风雨雨的桥竟然没钉进一钉一铆!不愧为世界名桥、惊险之桥!

另有4.2%的网友在评论区还指出,学建筑的人应该去看看。

由此,经梳理和归纳得出程阳八寨旅游形象的第四大积极感知因素是侗族木结构建筑的活态博物馆。

(5)侗族文化的深度体验区

程阳八寨展现侗寨文化的精华。侗寨里体验的百家宴,青年男女吹芦笙、唱侗歌等民族表演,以及与观众的互动游戏,让游客好似融入了侗族的生活。侗族文化的深度体验区是程阳八寨旅游形象的第五大积极感知因素。携程网友写道:住在景区内的民宿可以深入体验到侗族的民风民情,吃百家饭、参加篝火晚会可以算是一次侗族深度游。携程网友点评:程阳八寨中的吉昌寨需要徒步上山,有时会遇到上山下山的村民,他们会和我们真诚地打招呼。这就像回到自己的家乡,走在路上会有乡亲和你打招呼一样。那种感觉很亲切,让人难忘。

程阳八寨的民族文化底蕴厚重,但是能在此深度体验的游客比例仅有8.84%。

(6)适宜养生休闲之地

适宜养生休闲之地是程阳八寨形象的第六大积极感知因素。正如携程网友“汇银天下”所写:程阳八寨是值得养生、休闲的好地方。让心静下来,远离城市中的喧嚣,让自己的心境更加提升,让自己不再想那么多烦杂的事情,让一切都随缘吧!

(7)艺术创作的灵感之地

程阳八寨旅游形象的第七大积极感知因素是艺术创作的灵感之地。程阳八寨拥有少数民族原生态的秀美风景和独特的民俗风情,这成为大批艺术家创作的灵感源泉。有许多绘画爱好者从全国各地来到程阳八寨写生,因此程阳八寨也成为全国知名的艺术写生基地。携程网游“姜大艺”提到:景区比较原生态,风景有独特魅力。随处可见的学生们在认真作画写生,一碗油茶,一部相机,一个背包,看尽风景。旅游就是喜欢这种慢生活!

(8)电影拍摄基地

风景如画的程阳八寨还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摄影棚”,曾为中国电影提供大量的民俗文化元素。有近1%的评论提到了程阳八寨是喜剧大片《绝命逃亡》的取景地。

(二)程阳八寨旅游形象的消极感知因素分析

把227条负面评论和37篇游记中的负面信息进行登录、整合、提炼、归类等,经过三级编码过程,最终凝练出5个核心类属,15个二级子类,详见表4。

从表4中可知旅游体验类的消极感知因素占比最高,达45.73%。负面点评中的旅游体验主要与旅游者的出游动机、心理预期、个人阅历,甚至是天气原因等有关,由此产生对程阳八寨的个体感知:很一般,或感到失望、体验不佳。值得注意的是,有7.2%的负面信息认为商业气息太浓,体现在过桥被姑娘拦路要钱、砖瓦房外墙帖木纹的商业化包装、风雨桥变成小商品贩卖点、大兴土木颠覆古寨韵味等。有5.8%的负面信息指出程阳八寨的旅游内容不丰富,没有特色。

其次是旅游服务类的负面信息,占比为28.66%。尤其是在景区管理方面,乱收费、票价高、管理不到位等问题突出,占22.18%。景区工作人员及当地人的服务素质、服务意识、服务水平和效率被游客吐槽。

对程阳八寨旅游设施方面的负面评论占16.39%,体现在交通运输、食宿接待、公共服务方面。在此类属中,游客最不满的是交通运输情况,这将较大地影响游客的体验质量和重游率。有5.12%的负面评论指向公共服务方面,如指示牌少、无游览的路线图、停车不便等问题。

旅游环境是开展旅游活动,发展旅游业的地理环境。该类属有5.46%的负面信息。批评指向卫生环境较多,认为卫生脏乱差。这一方面是由于程阳八寨名气增大,游客增加,部分人群乱扔垃圾造成的,另一方面也与景区环保宣传力度不足和管理不力有关。

旅游安全是游客出游的基本保障,相应的负面信息占比3.76%。游客在程阳八寨买票、购物、停车方面被“坑”较多,还有因遇山体滑坡这样的自然灾害而影响出行。

三、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本文以国内著名旅游网站有关程阳八寨的1 093条评论和37篇游记为基础,分类列出正面评价和负面评价,运用文本内容分析法和扎根理论,借助Nvivo11软件对网络点评文本进行分析,经过开放式编码、主轴式编码、核心式编码的三级编码过程,系统地提取与凝练出游客对程阳八寨感知因素中的积极感知因素和消极感知因素。

第一,游客总体上对程阳八寨持积极态度,经上文统计、分析、归纳得出程阳八寨旅游形象的积极感知因素有8个:秀美壮观、原生态的侗族村寨、侗族文化深度体验区、极具民族风情的侗族经典景区、侗族木结构建筑的活态博物馆、养生休闲好去处、艺术创作的灵感之地、电影拍摄基地。

第二,部分游客对程阳八寨的旅游感知持消极态度。游客对程阳八寨旅游形象的消极感知因素分为5个核心类属,15个二级子类。在旅游体验、旅游服务、旅游设施、旅游环境、旅游安全方面,应采取有力措施,予以改善。

第三,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仅对网络点评进行简单的量化,未能根据浏览量、网站知名度等因素赋予对应权重,这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改进。

(二)程阳八寨旅游形象提升建议

1.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改造

程阳八寨的交通、食宿、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被游客诟病。应抓住乡村振兴战略的机遇,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对程阳八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助推新农村建设。首先,对出入景区的公路进行整治,增设从三江县城到程阳八寨的公共汽车和旅游专线,提高出入交通的便捷性;其次,建设景区大门、观景步道、垃圾处理场和程阳桥亮化工程,建设三江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心;再次,在景区内增加智能检票闸机、游览指示牌、详细的游览路线图,增设公共停车位、公共厕所、公共休息场所,并增加景区观光车的停靠点,做到8个寨均可达;第四,改善住宿环境,提高饮食丰富度和可选性,加强智慧景区建设,可为游客提供小程序下单,为购票、订餐等提供便利。

2.加强景区管理,提高旅游服务和旅游体验质量

首先,做好程阳八寨景区规划,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分批次建设,保护环境,杜绝脏、乱、差。景区内修建了大量的钢筋水泥建筑,与侗族居住的木房子极不相称。因此,要做到修新如旧和修旧如旧,回归侗寨的原汁原味。否则,长此以往,“最美侗族古村落”的形象将在人们的记忆中消失。第二,加大对服务人员的培训及考核。游客的不满往往与服务人员的素质、意识、效率有关。一方面开展各类专题培训班、交流学习等,转变服务观念,增强服务意识,引导其从游客的角度设身处地思考和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强化服务技能,规范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定期开展旅游服务礼仪、游客投诉处理等方面的培训和考核。第三,建立合理的收益分配机制。协调处理好村民、旅游开发商、政府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提高当地村民的参与度和话语权。

3.挖掘侗族文化,激发游客深度游的兴趣

程阳八寨提供的旅游产品还停留在观光游览型为主,如:侗族木结构建筑、歌舞表演,很多游客只冲着程阳桥而去,甚至有游客直言一小时游览结束,让人感到性价比不高。文化与旅游融合不足,缺少文化体验型、养生度假型旅游产品。因此,建议开发研学旅游体验产品,如世界楼桥之乡研学体验营,深刻感受侗族先人巧夺天工的技艺。从建筑技术的角度去分析风雨桥、鼓楼等建筑的力学原理、艺术设计、结构造型,用人工智能技术和虚拟技术,让游客亲身体验建筑设计的无穷魅力。打造侗族文化研学营,通过研学之旅带领游客深度体验这座充满魅力的古寨,去聆听千户赛芦笙,感受万人观斗牛,探秘侗画、侗绣等的神奇技艺,造访原生态侗寨人家,品味侗族最高礼仪的百家宴美食,参与拦路迎宾、侗族琵琶情歌对唱、抢新娘、行歌坐夜等民俗体验活动。另外,还可开发民族体育运动产品,挖掘侗族医药文化资源,从而让游客有更多可供选择的旅游产品,愿意在此停留。

4.创新营销方式,提升程阳八寨知名度和美誉度

程阳桥不用一钉一铆,其木质全榫卯结构,百年屹立不倒,堪称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但“世界桥楼之乡”的美誉知名度不高。程阳八寨作为“百节之乡”,人们却不够了解其中侗族的民族节庆活动。因此,需要对程阳八寨的营销方式进行创新。首先,运用抖音、快手等自媒体平台,开展节庆直播与营销活动,让屏幕对面的人们感受侗族节庆的盛大场面和震撼效果,实现快速引爆。其次,采用“流量变现+社交营销”的方式,制造粉丝经济。坐拥十亿用户的微信是全国排名第一的社交软件,本身是个巨大的流量池。若初期考虑成本,最初可采用微信的小程序承接外部平台流量。以门票、食宿、购物等拼团、砍价、满减、秒杀、限时抢购、优惠券、朋友圈集赞和转发等多样化营销活动,打破流量壁垒。再依托大数据分析,进行精准营销和广告推送。最后,结合报纸、电视、广播、户外广告等传统媒体,努力把程阳八寨打造成网红打卡点。

猜你喜欢

侗族景区旅游
唱支侗族大歌献给党
湖南省通道自治县侗族大歌的传承和发展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摘牌』
“摘牌”
某景区留念
九寨侗族斗牛赛事管理模式的分析
论侗族自然观中的生态伦理及其价值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