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欠发达地区思政课教师队伍一体化建设刍议

2021-11-23叶世斌汤庆亮

河池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欠发达理论课政治课

叶世斌,汤庆亮

(1.河池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河池 546300;2.菏泽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菏泽 274000)

从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的角度出发,需要整体规划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建设,补足教师选配和培养工作存在的短板,打造一支适应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需求的教师队伍,切实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是落实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的要求。在欠发达地区,比较突出地存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质量不够高、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均衡,以及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等问题。本着培养一批、补充一批、激活一批、调配一批的基本思路,充分发挥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作用,在欠发达地区实行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一体化建设,打造一支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需求的思政课教师队伍。

一、欠发达地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质量不够高

(一)各级学校高学历背景教师地域差异明显

不同地域之间,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存在着明显差异,根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18》的统计数据测算,发达地区教师队伍中的高学历人才比例明显高于欠发达地区。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的普通高校拥有博士学历的专任教师占比均超过了30%,这一数据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近10个百分点。其中北京市普通高校拥有博士学历的专任教师占比高达64.8%,比全国平均水平25.9%高出了近40个百分点。而在云南省、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西部四省(自治区),普通高校具有博士学历的专任教师占比均在15%左右,四省(自治区)的这一数据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0个百分点以上[1]273。全国的普通小学、初中、高中的专任教师当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大约占3.1%。属于发达地区的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均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北京和上海甚至超过了10%。而西部四省(自治区)的云南省、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普通小学、初中、高中拥有研究生学历的专任教师占比,却连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都不到,全部在1.5%以内。全国普通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约有73.8%。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均接近或超过90%,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以上。属于欠发达地区的云南省、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普通小学和初中、高中教师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占比全部在70%以下,都没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1]322,484,556。

表1 普通高校、普通高中、初中、小学教师队伍高学历人才统计表

(二)中小学思想政治课高学历教师占比偏低

从中小学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学历结构与全体教师队伍结构体系对比来看,全国中小学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学历水平低于整个教师队伍的平均水平。全国的中小学教师当中,73.8%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而全国中小学思想政治课教师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只有54.6%。其中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数占比为99.1%,略高于全国普通高中各科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98.4%的水平。但是在初中和小学,思想政治课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分别为42.3%和45.4%[1]80,144,166,远低于全国初中和小学其他各科教师同类学历占比的平均水平。全国有超过一半的初中和小学的思想政治课教师,只拥有专科及以下的学历。

表2 全国普通高中、初中、小学思想政治课教师人数与学历统计表

(三)中小学思想政治课教师数量偏少

《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18》中分课程专任教师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普通高中主要学科教师人数分别为:语文27.7万、数学27.4万、英语26.5万、物理15.6万、化学15.2万、生物12万、地理10.1万、历史10.6万、思想品德11.2万。思想政治课教师人数仅仅比历史和地理课教师人类略多一点,连语文、数学和英语三门课程的教师人数的一半都不到。普通初中主要学科教师人数分别为:语文64.2万、数学61.9万、英语57.1万、物理24.4万、化学15.5万、生物15.2万、地理14.5万、历史18.8万、思想品德23.4万,思想政治课教师人数在9门主要课程当中排在第5位。在小学阶段,各主要学科教师人数分别为:品德与社会22.9万、语文217万、数学173万、英语47.8万、体育36.1万、科学21.7万、音乐25.2万、美术23.8万、综合实践(包括信息技术与劳动技术)23.2万[1]80,144,166,品德课教师人数在9门课程当中排倒数第2位。与其他主要学科相比,在数量上思想政治课教师仅相当于语文老师的10.6%、数学老师的13.2%、英语老师的47.9%。在这份数据当中没有单列出历史和地理老师,在各地的实践当中,品德课、历史课和地理课存在由同一个老师授课的情况,现有的品德课教师人数,可能还包含了历史与地理课教师人数,小学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实际人数比这个数据还要少。

(四)优质教师资源难以下沉基层

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内部,学历层次较高的教师也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市、地级市的城区重点中小学。西部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小学思想政治课教师主要毕业于普通高校,重点大学或重点师范大学毕业生较少。在中小学教师队伍当中,国内重点大学、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毕业生主要集中在省会城市和经济条件较好的几个大城市。省级重点大学或师范大学的毕业生、拥有硕士学历的毕业生主要集中在省会城市、各地级市政府驻地的城区重点中学。拥有本科学历的主要集中在地级市的城区中学,或者县区的重点高中。其他中小学的师资,主要来源于地方师范学院等同级别院校毕业的本科及以下学历人员。

二、欠发达地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质量提升难的根源

(一)欠发达地区在薪资待遇等方面竞争力不足

欠发达地区经济能力有限,能够提供的薪资待遇与发达地区存在差距。国家统计局2020年出版的《中国统计年鉴》“就业和工资”的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教育行业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97 681元。从地区来看,东部四省(直辖市)分别为:北京181 240元、上海136 449元、江苏124 443元、浙江127 038元;西部四省(自治区)分别为:云南98 360元、贵州87 861元、广西77 881元、新疆82 439元[2]126。除云南外,其余三省区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以广西为例,教育行业工资水平仅相当于北京的43%、上海的57.1%、江苏的62.6%、浙江的61.3%。这种客观状况需要较长一个时期才有可能得到改变。欠发达地区也可以通过改善工资待遇来吸引优质师资力量,但与发达地区优渥的薪资条件相比,竞争力难免不足。

(二)思想政治理论相关专业毕业生难以下沉基层

在现阶段的就业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的优秀本科生和研究生是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主要来源。近年来,在各类评估当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人数是否达标的检查工作做得比较细致,而部分高校又存在一些历史欠账。高校为达到教育部规定的思政课生师比配置,加大了思政课教师的引进力度。在博士毕业生这一资源相对稀缺的条件下,部分高校选择招聘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学科的硕士毕业生充实本校的思政课教师队伍。能够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相关专业毕业生,硕士以上学历往往被高等院校和各大城市的重点中学吸纳,优质的本科生主要流向了经济条件更好的城区中学。而普通师范院校毕业的本科生就成了初中和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师的主要来源。在可选择的情况下,去城市优于去乡村,去初中优于去小学。以致于越往基层、越往山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扩充就越困难。

(三)针对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专项培训不足

各级各类学校都会组织教师进行培训。目前,新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岗前培训等已经比较完善,针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常态化专题培训也比较丰富。既有结合具体课程教学内容的,也有注重全面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综合能力的。这些岗前培训和常态化的培训,已经成为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任职条件。是否参加培训或者培训是否合格,是能否继续担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重要参考。在中小学,目前开展的主要培训一是全员化的综合培训,二是针对提升教师能力素质的技能性培训。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题培训少。欠发达地区受制于经费限制、交通限制,组织培训的难度、成本更高。此外,欠发达地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生,是本地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基础力量,他们在高校所接受的教育质量也影响着毕业生未来的教学质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不熟悉中小学教学实际情况及需求,甚至把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片面看成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法培养的现象仍然存在。

三、欠发达地区思政课教师队伍一体化建设的实践路径

(一)充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

欠发达地区要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引不进、留不住的问题,眼光要长远,也要务实。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学科毕业生整体就业形势偏好的背景下,重点师范院校毕业生、高学历的求职者可遇不可求。只能把人才引进的目光投向地方高校。这也就要求地方高校要真正从服务地方教育事业发展的大局出发,做好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后备队伍的培养工作。以“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为基本要求,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科学设置课程体系,理论性教育与实践性锻炼相结合、学术性培养与技能性训练相依托,适当扩大数量,认真抓好培养的质量。办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为欠发达地区源源不断地输送优质教师资源。

(二)激活现有的教师资源,组建教学团队

在教学单位存在着一个现象:有人教学能力突出,组织上决定要重点使用,就把他提拔到管理岗位,离开了原有的教学岗位。这就造成了教师资源的变相流失。虽然这只是少数,但可以肯定的是,在现有的教育教学工作队伍当中,一部分人员是有能力担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但是因为工作岗位的变动,从教学岗位流动到了管理岗位等其他岗位。激活现有的人才资源,可以填补教师队伍不足的问题。兼职教师的教学工作不能简单参照专职教师来安排,应当是跨越不同单位、不同岗位搭建教学团队,是以校内为主,校外兼职教师为辅的模式。为适应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需求,在人员配备上,应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交流互动。

(三)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服务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内生动力培育

因经济发展的现实差异,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相比必然处于劣势。通过大中小学教师专业一体化建设,提升其对于地区、行业和岗位的忠诚度,也同时提升其社会经济地位,这就需要充分依托和发挥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作用。欠发达地区中小学教师,在能力提升、职称提升、收入提升、社会地位提升等方面都有非常紧迫的需求。其中,能力提升是核心。通过能力提升,教师的职称、收入、社会地位都会相应得到提升。能力提升的主要途径就是培训、进修。到知名院校培训、进修,时间成本和物质成本都非常高,无论是教师还是教师所在学校都承担不起。因此,要充分发挥地方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教学、科研方面的传帮带、前沿政治理论的培训学习等方面的作用,实现欠发达地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队伍区域一体化建设的目标。一般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都开设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许多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既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又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专业课教师。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既熟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又熟悉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内在要求以及中小学现有状况及需求,加强相关教学、科研。为此,加强与重点高校、同层次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以及教育学院的联系,通过挂职、在中小学设立研究基地等方式真正下沉到中小学教学第一线,就成为地方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

四、结语

各级各类学校要落实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的要求,进行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这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从内部建设条件来看,它不仅需要这一系统内大学、中学和小学的通力合作,还需要每一个层次的学校各部门之间的团结协作。从外部需求来看,它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的引导与帮助,需要从其他省市的成功经验中寻找启迪。只有这样,才能为这一建设提供良好的前提。当然,欠发达地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研究人员,应当脚踏实地,基于自身状况,在实践中探索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实践之路才是根本。

猜你喜欢

欠发达理论课政治课
关于欠发达地区医疗废物规范化管理的思考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
欠发达农村环境下村民治理环境意愿的实证分析
谈初中政治课中兴趣教学法的运用
欠发达地区大学生人才招揽政策评析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研究
巧设导入,精彩课堂——浅析政治课导入的几点见解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
如何上好政治课
欠发达地区经济报道策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