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的传统文化观的演进及价值意蕴

2021-11-23

现代交际 2021年7期
关键词:中华传统建设

(中共重庆市委党校研究生部 重庆 400041)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有因有革,延绵不绝,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中国共产党人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承者和弘扬者,也引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不同历史阶段,他们不仅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结合起来,而且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创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也通过多种路径让中华传统文化在经济、政治、文化和外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共产党人传统文化观的历史演进

纵观中国近现代史,洋务运动、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百日维新运动等旧式革命的失败,封建阶级、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提出的各种文化建设的主张和纲领也没有改变中国文化的命运。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的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让中国人民看到了希望,也让满目疮痍的中华大地迎来了文化建设的新曙光。中国共产党接过了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的接力棒,实现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也创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共产党人的传统文化观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发展,日趋科学。

1.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传统文化观

党的早期领导人陈独秀、李大钊等人都谙熟中国传统文化,有极其深厚的“国学”底蕴。他们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就自觉担负起了改造和振兴民族文化的重任。陈独秀是开启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型的第一人,他从现实生活的各方面论证了孔子之道与时代精神背道而驰,并认为“孔教、帝制与国故,是三位一体的关系,没有必要维护”[1]。早期共产党人批判儒家专制,极力动摇以孔子为代表儒家思想的独尊地位,进而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李大钊与陈独秀不同,他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经历了一个学习和反思的过程;他承认传统文化的落后性,更强调改造传统文化的必要性。他引入《诗经》中“民彝”概念,改造西方文化自由民主的理念,使之适应革命的需要。

由于缺乏充分的理论准备,早期的共产党人欲在伦理层面改变旧文化,过分看重传统文化的消极方面,表现出十分激烈的反传统情绪。尽管如此,他们改造旧文化、建设新文化上做作的尝试却为未来共产党人传承发展传统文化提供了宝贵经验。

2.革命时期和新中国建设时期共产党人传统文化观

有着深厚传统文化素养的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十分关注中国的文化建设,他善于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去分析传统文化,对待传统文化要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用于指导革命和建设。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批判新文化运动时期对待传统文化的错误态度。毛泽东认为,中国共产党如果要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就必须了解中国的历史,熟悉本民族的文化。毛泽东论述了如何进行传统文化改造和新文化建设,他明确指出:“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用马克思的方法予以批判的总结,是我们学习的另一个任务。”[2]他否定了文化建设中企图割裂历史的做法,主张坚持“古为今用”。他吸收古代哲学中诸多合理内容,如实事求是,知行合一,将其改造为自己的理论体系。他还深受传统文化中“仁爱”思想的影响,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为宗旨,并贯穿于党的建设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延安时期形成的对待传统文化的立场和态度基本延续下来。1956年,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讲道:“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我看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3]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3.改革开放新时期共产党人的传统文化观

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传统文化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基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文化建设中,一方面引进西方科技文化,另一方面也越来越关注民族文化的现代化建设,将变革民族文化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同毛泽东一样,邓小平也善于吸收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和形式,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民族特色,将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和科学性融入传统文化之中,围绕着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来对待传统文化。

步入20世纪90年代,江泽民担任总书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传统文化观又有了新的特点,其文化建设主要突出了理论与实践,民族性与时代性两个统一。江泽民强调,传承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不能脱离改革开放的社会实际,更要立足于中华民族自力更生的能力;还要积极吸收人类所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将其熔铸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的伟大工程之中。

21世纪初,以胡锦涛同志为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立足于时代提出的建设和谐文化的理念,既是对儒家“和而不同”思想的现代性阐释,也是中华传统文化走出国门的理论支持。

4.新时代共产党人的传统文化观

新时代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事业向纵深推进,为进一步挖掘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航程,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其基本内涵、历史作用、现实意义等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做了大量论述。他深刻揭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定位,系统论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意蕴,并提出了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大命题。树立中华传统文化转化和发展过程中的全局观念和导向意识,以习近平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对传统民本思想科学扬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使人民成为转化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依托群众,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传统文化普及和教育活动。

在国家治理方面,习近平同志历来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秉持“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的辩证思维态度,将转化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结合起来,运用古老的中国传统智慧审视中国现代化治理所面对的问题。比如在生态环境的治理上,他吸收借鉴了老子“道法自然”的生态伦理思想,提出了“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4]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构建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

二、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意蕴

传统文化历久弥新。当前中国步入新时代,但仍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社会主体围绕利益进行多方博弈,矛盾丛生。

“当代中国文化应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5]中华传统文化需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进行研究、扬弃和挖掘,准确把握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方法和路径,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体现出经济、政治、文化、外交四重价值。

1.经济价值:引导凸显公平的市场经济原则

孔子在与学生子路、冉有等人的对话中阐述过“均平”的主张,他说“丘也有闻国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论语·季氏》)。讲到个人经济权利的平等。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6]他的经济公正思想,是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表现了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本质。

当前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私人利益的驱动不可避免地滋长拜金主义和个人主义,中华传统文化中富含的诚信、公正等思想,对于经济伦理构建、经济生态建设和市场经济发展具有导向作用,有助于引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朝着“社会主义”本质发展,形成良好的市场环境;有利于协调不同社会群体、阶层和集团之间的各种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保障市场主体的利益,调动其积极性,促进效率的提高。

2.政治价值:凝结理想信念,提升党性修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增强党凝聚力和感召力提供养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保持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凝结理想信念,形成强大的目标牵引力。爱国主义往往离不开对国家历史和民族文化的认同。红岩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抗洪抢险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无不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身上体现的民族精神、革命精神、时代精神,充分反映了中国人民崇高的革命气概,集中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改革、建设实际相结合的时代风貌,是执政党建设中宝贵的精神财富。

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远未结束,构建一系列具有中国传统韵味的治国理政思想和修身立德的主张,对当前的执政党作风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传统文化中历久弥新的廉政思想在党性修养中发挥着独特作用。欧阳修倡导“惟至公,不敢私企所私,私则不正”(《三年无改问》),主张大公无私,崇公抑私,要“慎独”;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也强调将“慎独”作为加强党员自我修养的方法。

在党风建设不断深入的大环境中,把传统文化的廉政观、公私观、义利观加以借鉴、改造,融入党员干部的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完善中,可以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迈上新台阶。

3.文化价值:增进传统文化认同,提升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四个自信中最为重要的。追逐中国梦的过程,也是大力弘扬民族文化的过程,应着力提高传统文化在主流文化建设中的贡献度,更好地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在契合性,提升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复合体,讲哲学当推道家,讲法治当推法家,讲伦理道德当推儒家。历史典故、古文诗集、道德伦理等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启迪思想、培养性情和人文教化的功能;那些富于理想主义、理性主义、人文主义精神的儒家道德追求理想人格的塑造,对于陶冶公民情操、增强公民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深入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良好的引导作用。

4.外交价值:传播中国声音,打造全球治理新理念

中国人自古就推崇“协和万邦、亲仁善邻”。传统文化中的治国理政和睦邻安邦的经验,对当代中国处理国际关系有着指导意义,对全球治理思想也有着启迪意义,为解决战争威胁、安全困境、经济低迷等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只有丢开零和博弈的思维,实现合作共赢,才是整个人类社会的最终出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有着超越时空、跨越国度的永恒魅力。东亚儒家文化圈国家和地区经济飞速发展,把以儒家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推到世界文化的舞台,在不断创新中提升中华传统文化的辐射力和竞争力;在交流中激荡智慧,在合作中增进共识;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中华传统文化必将为人类文明做出更新的、更大的贡献。

三、结语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诚继承者和弘扬者,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中华传统文化,持续挖掘和利用中华优秀文化的丰富资源,充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座大厦,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同时也向国际社会充分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树立起具有大国风范和气度的国家形象,展现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和中国情怀。

猜你喜欢

中华传统建设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党的政治建设怎么抓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人大建设》建设人大的故事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