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教师信息保障指标体系的构建

2021-11-23王来超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指标体系职业道德体育教师

王来超,杜 菊

1 引言

在当今信息化社会背景下,信息已成为一种普遍的、容易获取的重要资源。各种各样的信息充斥在人们的周围,为开阔视野,丰富知识,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高校体育教育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承担体育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重要职能。高校体育教师作为高校履行职能的重要参与成员,同样面临着挑战。高校体育教师在教学、科研、解决日常问题以及提高自身能力方面需要获取大量的、有针对性的信息,并不断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完善自我,这使得高校体育教师信息素养势在必行[1]。然而,在信息迅速扩张以及传播的同时,“信息垃圾、信息泛滥”现象也衍生出来,这为高校体育教师有效获取并掌握所需信息带来了种种难题。同时,高校信息服务部门由于缺乏对高校体育教师信息需求的整体把握,无法保障高校体育教师的信息需求得到满足。因此,构建高校体育教师信息保障指标体系就显得十分有意义。这将为高校体育教师能够迅速而又高效获取全面、准确的体育信息提供帮助,高校体育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不仅将促进实现高质量体育教学[2],而且也将有利于“体教融合”的稳步快速发展[3]。同时也为高校信息服务部门提供理论借鉴与实践参考。

2 信息化背景下普通高校体育教师信息保障指标的调查与确定

2.1 第一轮专家调查结果概述

第一轮对专家进行开放式提问。同时,从教师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以及职业道德素养出发,结合体育教师独特的职业特性,并以我国高校主要职能内容为支撑,结合专家意见进行修正。理论结合实践,使其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和权威性。将一级指标概括为“专业能力信息、一般能力信息”以及“职业道德信息”三个。立足一级指标对二级指标进行命名,积极采纳各位专家给出的建议,对二级指标进行进一步的修正。三级指标所包含的内容更加的细致和复杂,根据专家意见进行大幅度的梳理和整合。通过第一轮的专家调查,结合专家意见,形成了新的高校体育教师信息保障指标体系,其中包括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10个,三级指标39个。

2.2 第二轮专家调查结果概述

在完成第一轮专家调查之后,对指标进一步筛选。并有效吸收首轮专家建议,重新拟定高校体育教师信息保障指标体系。然后将各级评价指标设计成问卷,各项指标从高到低依次为“很重要、重要、一般、不重要、很不重要”并分别赋予5,4,3,2,1的分值,对19位专家进行第二轮专家问卷调查。本轮调查中,原则上不要求专家增加新的指标。其中,第二轮调查主要用变异系数、协调系数分析专家意见协调程度[4]。通常来讲,变异系数越小越好[5]。若变异系数大于或等于0.25,则认为指标的专家协调程度不够。协调系数通过2到3轮咨询协调后,W的值在0.5上下波动。对于专家的一致性意见可参照如下:不少于2/3(约67%)的专家判断等级为“大”(用1-5分别表示影响程度等级为“不大、一般、大、很大、极大”)以上的判断结果。因此,在第二轮专家调查筛选指标时要满足以下三个标准:第一,指标的变异系数小于0.25;第二,专家的评价结果通过一致性检验,即p<0.01或p<0.05;第三,所选指标的得分均值在3.5分以上(达到总分的70%)。其中,在本研究中,3个一级指标的变异系数均在0.25以下,平均分全部大于3.5。经过肯德尔和谐系数的计算,推算出p<0.01,因此一级指标得以确定。10个二级指标的变异系数均在0.25以下,平均分全部大于3.5。经过对二级指标的肯德尔和谐系数的计算,推算出p<0.01,因此二级指标得以确定。39个三级指标的变异系数均在0.25以下,平均分全部大于3.5。经过对三级指标的肯德尔和谐系数的计算,推算出p<0.01,因此三级指标得以确定。

2.3 第三轮专家调查结果概述

通过第三轮专家调查确定信息化背景下普通高校体育教师信息保障指标。其中,借助层次分析法的优势来确定指标的权重[6]。如表1所示。在一级指标“一般能力信息、专业能力信息”和“职业道德信息”中,“专业能力信息”的权重值最高(0.530),“一般能力信息”次之(0.354),“职业道德信息”最低(0.116)。这说明高校体育教师对信息的需求更侧重于专业能力信息。每个一级指标之下的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的权重值也有高有低。其中,在专业能力信息保障指标中,又以体育教学信息(0.282)最高,体育科研信息(0.223)次之,其他依次为运动训练信息(0.194)、社会体育指导信息(0.174)、运动康复与保健信息(0.128)。在一般能力信息保障指标中,以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信息(0.634)为重,以提升问题解决能力信息(0.174)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信息(0.192)为辅。在职业道德信息保障指标中,以加强职业素质信息(0.667)为重,以优化态度认知信息(0.333)为辅。

与此同时,对数据进一步统计其综合权重可知,在排列前10位的高校体育教师信息保障的三级指标中,专业能力信息保障指标有6个,一般能力信息保障指标有3个,职业道德信息保障指标有1个。具体如下:A2→B8→C31加强组织与领导能力的方法(0.123)、A2→B8→C32促进人际沟通与交流的方法(0.077)、A3→B9→C34提高教师的个人修养的方式(0.048)、A2→B6→C25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的信息(0.048)、A1→B4→C20体育保健知识(0.047)、A2→B5→C21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基本知识(0.045)、A3→B1→C9国内、国际重大体育赛事过程与结果信息(0.042)、A4→B3→C14运动训练的方法以及最新的训练手段和计划(0.035)、A5→B1→C10国内外学术会议交流信息以及科研人员相互合作和竞争行为信息(0.034)、A6→B1→C7现代教育技术信息(0.033)。因此,今后信息服务部门或高校管理部分在为高校体育教师提供相关信息时,可以根据各指标所占权重值的高低有的放矢的完善信息服务。

2.4 信息化背景下普通高校体育教师信息保障指标的内涵简析

2.4.1 专业能力信息

体育教学信息是提高专业能力的重要途径。拥有丰富的体育教学知识便于有目的和有组织地开展体育教育活动,进而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其次,准确有效的体育科研信息将成为高校体育教师科研工作的强大助力。其次,高校体育教师掌握扎实的运动训练信息将有利于学生掌握体育运动技术,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第四,运动康复与保健信息是基于运动人体科学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延伸出的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相关知识。第五,社会体育指导信息是体育教师从事学校正式体育教学活动之外的关于不同人群、不同项目的体育健身指导以及组织管理的信息,对发展我国的社会体育事业具有重大意义。

2.4.2 一般能力信息

语言表达能力信息是高校体育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必备条件之一,关系着教师在教学过程和其他教学工作中能否准确表达想要表达的含义,具有规范性、教育性等特征。其次,问题解决能力信息是指在特定的背景下,依据想要达到的目的,经过缜密的思维过程,应用一系列认知活动、技能等,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能力。它有利于教师淡定面对生活中出现的突发事件。第三,社会解决能力信息能有利于加强组织与领导能力的方法、促进人际沟通与交流的方法、提高自我调控能力的信息。

2.4.3 职业道德信息

职业素质信息是教师在教师职业中的综合体现,一般来说,教师的职业素质越高,在该行业中获得成就越大。其次,体育教师态度认知信息主要是指教师对所选的职业持有的观念和态度以及对职业生涯的规划。

3 结语

高校体育教师信息保障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以及39个三级指标。并计算出每个指标相应的权重,构建较为全面的高校体育教师信息保障指标体系,对高校体育教师的信息需求内容进行质的分析和量的标度。因此,今后信息服务部门或高校管理部分可以根据各指标所占权重值的高低有的放矢地完善体育教师信息服务。

猜你喜欢

指标体系职业道德体育教师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健康中国2030导向下体育教师健康素养提升研究
交通强国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公路工程造价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傅维利,于颖:教师职业道德具有独特品性
浅谈新时期高职高专院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构建市(区)人才发展管理服务水平评价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