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可持续发展视域下传统武术项目套路训练及竞赛发展研究

2021-11-23张凌霜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练习者传统武术套路

易 鹏,张凌霜

引言

在现代竞技体育和主流文化影响下,传统武术项目出现了传授体系不完善、继承力量断层、发展空间消解等多种困境。为此,在可持续发展视域下,要以武术套路训练为基础,积极适应武术国际化、标准化的时代需求,构建完善的传承体系、训练机制和竞赛体系,保护和挖掘武术套路训练的本质美学,提高武术文化自信,推进传统武术项目有效传承。

1 传统武术项目套路发展困境

武术套路是一系列包含技击、攻防等动作的组合形式,作为我国武术的特色形式,也是中华传统武术区别于其他武术的重要特征。当前武术项目套路发展存在价值取向不正确、套路观赏性不佳等问题,影响了传统武术项目的良性发展。

1.1 武术套路缺乏正确的价值取向

武术套路是对演练节奏、功力和精气神的综合呈现,并非盲目的追求难度。但受目前武术套路竞技规则影响,武术套路训练呈现“畸形化”特点。部分武术练习者为了迎合竞赛评判标准,追求较好的竞赛成绩,过多在意难度,大多讲究武术“技击”,忽略了内在功法,导致武术套路向高难度动作方向发展,影响了传统武术项目套路的正确价值取向,限制了武术套路的广泛推广与有效普及[1]。

1.2 武术套路动作的观赏性不佳

中国武术重点历来不在外显,而是武术练习者将自身对武术的认知、审美心理融入武术套路动作中,通过展示拆解临敌攻防技巧,为观众带来观赏效果极佳的武术套路动作。因此,武术套路动作需要练习者从自然技击动作中抽取“美”的要素,通过融入个人理解、重新组合,从而展示武术运动的个性化特征。但在现代武术套路竞赛规则影响下,教练与习武者片面关注动作难度,忽略了套路动作的演练水平。武术套路动作编排缺乏应有创新,套路动作风格和展示形态长期不变,展示风格匮乏,套路动作的整体观赏性不佳。

1.3 武术套路竞赛规则、评比方法复杂

随着武术运动训练水平不断提升,为有效避免武术竞赛评判过程中的主观性问题,出台了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从1959年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化的武术套路竞赛规则出台至今,武术套路竞赛规则进行了多次修改,其中对武术套路竞赛设置了统一、标准的指定动作,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武术套路的客观、公平发展。但在实施武术套路竞赛规则过程中,对套路表现状况进行量化的难度较大,评比方法过于复杂,容易出现裁判“印象分”、“感情分”等问题,影响了武术套路竞赛的有效开展[2]。

2 可持续发展视域下传统武术项目套路训练机制

传统武术项目套路训练是武术练习者发挥体能优势,合理完成传统武术项目套路动作的方法。由于传统武术项目套路竞赛指定的动作对练习者的身体素质、基本功要求较高,需要练习者将复杂度、难度较高的动作作为套路训练重点,因此,要注重挖掘武术项目套路训练的科学原理和美学内在,通过融入现代训练元素,推动套路训练全面升级。

2.1 尊重本质特点,融入现代体育特征

武术套路动作有明显的攻防特性,在武术项目套路训练时,既要充分遵循体育运动项目的训练原理,也要从武术运动的技术特征、运动规律出发,通过传承武术训练精华,强化“攻防意识”,坚决实施“去舞蹈化”,加强武术项目规则与现代体育精神的融合,提高传统武术套路训练水平,推动传统武术项目向国际化、现代化发展[3]。比如,要注重引导习武者掌握成套动作表演过程中的耐力、体力分配方法,确保套路动作规格、运动节奏有效施展。

2.2 传承传统训练优势,融入现代训练元素

我国传统武术项目的最大特征就是其中形成了系统化的搏击技术、与动作相匹配的套路动作。系统化学习和掌握武术套路,不仅能够有效改善训练者的体能素质、反应和灵敏度,也能体会中华武术魅力。在开展武术套路训练时,要积极探索传统套路训练与现代训练相结合的全新武术套路训练方法。通过对传统套路训练的“语言激励”,直观示范和“完整—分解—重复”练习模式等方法进行传承,再使用多媒体、视频教学等新的现代训练方法“辅助”武术套路训练,有效提升训练效果[4]。

2.3 加大编排创新研究,丰富艺术观赏内涵

武术套路是中华传统武术区别于其他武术的重要特征,在传承传统武术项目套路时,要从持续、长期发展理念出发,加大项目套路训练创新研究。通过选聘对传统武术项目全面、直观了解的人才,在融入传统武术发展演变历程和人文内涵的基础上,编排出有生命力和影响力的套路动作。在武术套路训练过程中,要在保持武术特色的前提下,融入大众品味,增强观赏内涵。比如,使用音乐、服饰、器械等素材对武术套路进行包装,增加武术套路动作的审美特质。

3 可持续发展视域下传统武术项目套路竞赛发展机制

在推动传统武术项目套路竞赛发展进程中,要以大众审美为导向,融入现代竞技体育理念,适当降低竞赛难度,增加武术项目套路的观赏性,通过探寻国际化、世界化推广机制,使传统武术项目套路融入现代环境,实现持续、长期发展。

3.1 以大众审美为导向,优化项目套路竞赛机制

武术套路竞赛是推动武术学习、传承的重要部分,在可持续发展视域下,要结合大众审美标准变化,以武术理论和美学理论为基础,完善传统武术项目套路训练内容,推进传统武术技术回归。在武术套路竞赛评比时,尝试实施武术套路竞赛“双轨制”,要适当降低整套武术技术评判过程中指定难度动作的权重,扩大指定难度动作的范围。尝试推进“裁判+观众”的双评分机制,允许观众参与武术套路竞赛打分,增加观众与习武者的互动性,调动大众对武术套路的了解。

3.2 以智慧化为突破口,推动套路竞赛产业化

要注重利用智慧化技术和仿真技术,推动武术套路动作向科学化方向升级。要积极融入“互联网+”环境,推进武术项目套路“线上竞赛”,通过录制视频、匿名评比和多元化评比,推动武术套路竞赛与全民健身有效融合。要创新竞赛模式,丰富参赛主体,支持武术套路竞赛产业化发展,通过实施“商业表演赛”与“竞技职业赛”相结合的发展理念,持续提升武术套路竞赛水平,扩大武术套路竞赛的社会影响力,确保传统武术项目套路竞赛持续良性发展。

4 结语

我国武术运动在传承发展过程中,逐渐从军事技能转向套路、搏击运动,各个武术门派也形成了有自身特色的武术套路动作,通过练习武术套路,有效增强身体素质,形成良好的武术锻炼习惯。但是在片面追求难度动作的竞赛规则主导下,传统武术项目套路动作面临传承危机。为此,应从武术套路的本质特点出发,丰富美学内涵,创新套路动作训练方法,推动传统武术项目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练习者传统武术套路
网购能“砍价” 有时是“套路”
小学生初学跳长绳小妙招
探究传统武术进校园传承模式和发展路径
传统武术空白与中国艺术中留白的美学契合
传统武术多元化的历史与现实
谨防“套路贷”的这些“套路”!
传统武术技击实战现状探析
Airbnb上的套路
“小垫子”在横箱屈腿腾越教学中的运用
眼下有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