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阐述财务会计教学中运用的案例教学法

2021-11-23江朝辉福建省上杭职业中专学校

现代经济信息 2021年24期
关键词:财会财务会计案例

江朝辉 福建省上杭职业中专学校

引言

中职院校在教学中涵盖财务会计等诸多内容,专业教师组织财务会计教学活动期间,应根据时代发展特点及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现状,积极的引入新时期流行的教育教学方法加以运用,帮助学生培养专业知识及技能的理解、运用能力,才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财务会计知识、技能的灵活使用水平。所以,本文将针对案例教学法在中职财务会计教学中的运用进行简要分析。

一、案例教学法运用成效

案例教学法通常适用在所有学科中进行使用,所以具有明显的应用普遍性、适应性。研究财务会计专业可以发现,该学科涉及的内容包含实践能力、专业素质培养等内容,所以,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利用案例教学法优势完成教学、提高教学品质。现如今,案例教学法在国内十分常见,通常应用在分析、研究实际案例当中,且可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案例教学法最早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在长时间的应用与优化中,目前我国案例教学方法比较完善,对课堂教学中也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伴随教改工作的不断开展,大众开始关注中职院校教育教学水平,而中职院校作为优质人才的培养场所,要想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做好案例教学法在财会教学期间的应用则很有必要。[1]

中职财会专业中有海量的案例供学生学习、分析、借鉴,这为案例教学法在中职财会教学中进行运用提供了可行性。将案例教学法引入中职财会教学中使用期间,教师首先应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财会专业知识,将学生从理论深渊中解脱,然后通过剖析案例的教学方式,才有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有一个深刻认知。另外,教师采取案例教学法教学时要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这有助于合作教学的开展;教师组织合作教学时,可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踊跃讨论,这样有助于为学生培养团队精神。另外,积极运用案例教学法也有助于教学理念的更新、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对激发学生学习财会专业兴趣具有帮助。

二、财务会计专业运用案例教学法教学的原则

为了有效发挥案例教学法在财会专业中运用的效果,就必须结合教材内容、教学要求优选案例进行使用,所以,在具体操作中要遵循如下原则:

(一)理论结合实际的原则

采用案例教学法组织财会教学的目标主要是“利用案例为教学工作提供辅助,教师在教学中采用案例解析形式吸引学生目光,诱导学生由浅入深的对新知识进行学习、掌握,帮助学生在学习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所以,教师在选择案例教学法内容时,应坚守“理论和实际结合”的原则,所选案例内容必须源自现实生活,另外,应结合财会环境状况进行弥补,才能满足教学目标要求,防止案例与实际不符。

(二)典型性原则

目前,在财会教学时能够运用的案例很对,因此教师要秉承典型性原则,优选案例,确保案例内容可以对财会专业重难点知识进行充分展示,才能使学生精确领悟专业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2]

(三)综合性原则

教师应坚持综合性原则组织财会教学活动,因此,所选案例应难度适宜、包含数个财会知识点,所选案例不仅要展现出对新知识的学习、运用,还要重温、巩固已学的知识,方可确保学生借助案例有效的学习新知识、巩固旧知识,从而实现对专业知识的灵活运用。

三、案例教学法在财务会计教学中使用步骤

(一)完成教学备课

一是,中职院校财会课程专业教师在运用案例教学法教学前,应提前掌握案例教学法使用特点及专业课内容教学目标等,然后制作、准备教学课件;在搜寻案例时,要优选分析价值高、与学生生活相近的案例,这样才有助于吸引学生学习目光、提高案例使用价值。二是,要想保证案例教学法发挥预期使用效果,就必须保证案例选用的准确性;所以,课前教师需基于教学内容、目标等,合理利用互联网技术、计算机设备、图书馆资源等,主动搜集、整理大量的相关景点案例,要保证案例中涉及的知识内容与教材理论知识具备一致性,才能使学生在案例分析中了解真实的经济事件,这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三是,教师在教案设计期间,要重视交流、互动环节的设计,只有保证师生交互的有效性、顺畅性,才能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这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有帮助。[3]

(二)掌控课堂教学过程

完成教学准备后,教师要应按照教学计划组织课堂授课。所以,在财务会计课堂教学期间,教师需要科学分配案例展示、讲解时间,要把握好课堂教学期间运用案例倒出、展示重难点知识的时间,才能为学生预留充足的问题、知识研讨时间。另外,以小组为单位的学生在分析、讨论案例时,教师需对学生的表现、反应进行密切观察,然后重新设计、调整问题,保证所设计的问题能直接关联重难点知识,才能确保案例教学法的使用达到预期效果。

(三)教师要做好随堂课后师生交流工作

完成课堂教学后,教师应关注学生课后对所学新知识的反馈意见。通过对案例教学法、传统教学法进行对比发现,案例教学法对学生运用新知识及技能的培养效果十分关注。因此,教师在完成财会课堂教学后,应及时与学生交流,通过交谈分析案例教学法的不足与缺点,针对学生提出的疑惑,为学生解难答疑;另外,应在课后鼓励学生自主总结习得的知识,帮助学生建立系统性的知识结构,方便学生课后巩固、复习所学知识。

四、财务会计学科教学中对案例教学法的实践运用

(一)采取案例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时学生最好的教师”,因此,在财会教学中,教师应做好案例教学法的合理运用,才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改善专业课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运用水平。

比如,教师在《应收和预付款项》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提前利用手中的资源收集和教学内容有关的材料采购案例,然后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展示案例,通过案例引导学生更好的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然后配合教师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编写会计分录的方法及应收和应付票知识内容,从而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及运用能力。同时,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学生实际状况等,精心挑选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的财会领域教学案例,才有助于发挥案例在教学中的利用价值,提高教学效果。[4]

(二)利用先进的辅助设备开展案例教学活动

研究发现,合理的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辅助开展教学工作,有助于教师直观的为学生展示事件的来龙去脉,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事件原委及专业知识内涵,对提高教学效果具有帮助。因此,中职院校应积极购买、安装多媒体教学设备,满足教师在案例教学中对多媒体设备的使用需求,才能进一步改善财务会计教学效果。

比如,教师在讲解如何判断“非货币贸易还是货币贸易”和征税计算一课的财会专业课知识时,应引入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为学生直观的播放、展示具体的教学案例,然后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案例内容及课本知识展开深度讨论、分析,并完成征税数额的精确计算。需要强调一点“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合理的引入多个相似的经典案例加以运用”,其原因是“单一的案例分析无法涵盖所学的所有知识要点”,所以,教师在教学中需要结合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优选数个案例进行组合使用,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专业知识,提高个人计算能力及精确性,还能帮助学生树立“课堂主体”地位,更能为学生培养优秀的理解能力、专业知识运用能力等。

(三)合理结合传统授课方式

案例教学法的产生的初衷即“为学生在课堂中树立主体地位,帮助教师明确主导地位,由此充分落实‘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方便师生在课堂教学及学习中确定自身的角色,从而帮助学生培养或改善思考及实践能力。”但是,在此期间教师决不能片面的舍弃传统的教学方式,反而要合理结合传统教学方式方法,促进案例教学法使用朝多元化方向发展,才能避免财务课程教学失色,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因此,中职院校财会专业教师采取案例教学法组织财会学科教学时,要明确传统教学的主要地位,然后以此为基础运用案例教学法展开教学。教师通过在预留传统教学法优势的基础上使用案例教学法,将改善课堂教学体验感,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同时,教师要结合传统考试检测方式,将案例分析应用大题加入期末考试卷尾,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然后结合效果充分优化案例教学法使用方法,才能更好的提高财会课教学效果。[5]

五、结语

综上所述,案例教学法已经在国内得到了积极的推广与运用,因此,教师在开展财会课程教学时,需结合教学内容、目标及学生状况、案例教学法使用原则等,大胆运用案例教学法,将对提高财会课程教学质量及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具有积极帮助。

猜你喜欢

财会财务会计案例
中小企业管理型财会人才培养策略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新形势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
完善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思考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财务会计风险管理研究
企业财会内控监督机制的现状与思考
ERP在企业财务会计中的应用及价值探索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