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地方政府部门支出绩效评价中的问题和对策

2021-11-23许少芳青海省海东市财政局

现代经济信息 2021年24期
关键词:政府部门绩效评价设置

许少芳 青海省海东市财政局

对地方政府部门支出进行绩效评价,是地方政府开展预算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地方政府部门支出进行绩效评价和监督,有利于加强预算管理质量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地方政府部门支出绩效评价的好坏,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地方政府部门支出绩效评价的内容以及意义

部门支出绩效评价就是财政以及预算部门按照制定的绩效目标,依据部门的职能及分工,利用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标准和方法,对财政支出的执行情况及最终效果开展公正、有效、客观的综合评价。因此,支出绩效评价对发现部门的优势和劣势有很好的帮助。和其他绩效评价相比较,部门支出绩效评价更为复杂,工作量也更大,难度系数也更高。

当下,各个地方政府部门对于支出绩效评价工作虽然已经进行了一些完善和改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地方政府部门支出绩效评价的工作有一定的难度,各个地方政府的实际状况也各有不同,因此需要将绩效理论融入到预算管理的全过程,使之与预算编审、预算执行、预算监督一起成为预算管理的有效组成部分。地方政府部门支出绩效评价对于完善财政支出的结构,约束部门支出行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强化政府约束力,完善公共财政机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地方政府部门支出绩效评价中的问题

(一)绩效目标设置不合理

相比其他支出绩效而言,部门支出绩效目标的设置难度更大,要求更高。由于部门的支出很难直接体现出效益,因此,想要精准的控制效益范围就有一定的难度,虽然在设置效益目标时理论上能够获得部门支出的效益,但是很难从实践中获得有利支持。同时,部门在设置绩效目标时,通常会将年度的工作计划或年度工作总结中的重要工作设置成绩效指标,这导致绩效目标设置不合理。比较而言产出目标更好掌握,把部门的工作成效以数量、质量等指标进行总结,就可以大致的包含产出。由于政府部门具有不同的职能,想要全方位详细的评估其效益困难很大;并且效益涵盖范围广泛,往往支出成效很难直接体现出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还有些项目指标设置不完善,如“产出指标”只设置数量指标,未设置对应的质量指标,导致没有办法准确的对项目效果进行真实、客观评价。有些项目指标设置过高或过低,如,产出指标值设置过低,不需要努力就能实现,还有些指标值设置过高,如,满意度指标设置为100%,在现实中很难实现。

(二)绩效评价的相关指标没有量化

绩效指标缺少量化,没有详细的评分标准,很多时候都是由绩效评价人员主观判定的;由于定量指标太少,事实上没有相关具体数据作为支撑,导致绩效评价结果缺乏客观性。不管是绩效评价人员还是被评价的相关部门都需要可以量化的绩效评价指标,这样不但有利于打分,还能够更好的进行比较分析,同时给予相应的反馈。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除数量产出等一些指标可以量化外,其他产出以及效果指标都很难做到量化,特别是关于社会效益方面的标准就更难量化,但是这些标准都是绩效评价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三)绩效评价满意度调查缺乏可靠性和公正性

在进行满意度调查时,因为利益关系和部门内部因素的影响,导致问卷调查过程中对问题的看法以及绩效评价都存在主观影响,不能完全按照客观实际情况进行,特别是在对政府以及公众的利益进行调查时,调查的结果很难让人信服。同时,因为平时工作习惯导致工作人员往往对领导较为信服,所以在对部门内的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时,多数人员不会提出异议,有些人员为了奉迎领导,会故意按照部门或是领导的喜好进行填写,没有反映出真实的想法,导致满意度的调查结果缺少公正性。对于大众群体的满意度调查,缺少评估能力,没有收集政府部门相关资料信息的手段和能力,有些人不清楚一些政府部门的具体职能是什么,或者对其存在偏见等因素都会对调查结果产生不利的影响。同时调查还受时间、地点以及费用等因素的制约,导致调查对象的人数较少,缺乏代表性,调查范围不够广泛等现象,这都会影响调查结果的公正和可靠性。

三、地方政府部门支出绩效评价中的问题对策

(一)重视各个标准的可衡量性

可衡量性就是对指标的量化、对定性标准的分级、分档方式的表达。比如,海东市财政局每年在上年评价体系的基础上,不断完善评价体系的内容,增加了预算公开、预算执行、预算监督、非税收入等指标,并且调整了相应的指标权重,尽可能量化各项指标,使指标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对于个别量化困难的指标,通过和历史数据、和有关联的部门、和其他地方政府相同部门设定的任务目标进行对比的方法,有效进行层级或者档次的划分;提供相关的评价材料、账簿和成效有关的统计结果等资料,有利于绩效评价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评价水平的提高。比如,海东市财政局每年在财政再评价环节,引入第三方机构集中开展实地考评,重点对预算编制、资金监管资料和账务进行查阅;同时在制定标准时把目标所产生的结果范围和影响程度也都要考虑进去,比如,目标的完成情况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对于社会效益的贡献程度以及生态效益的贡献程度等。

(二)加强认识,提高系统性,突出重要性

加强对绩效评价的认识程度,掌握部门支出绩效评价的标准体系,重视绩效目标以及评价标准之间的联系,按照部门职能以及部门年度工作重要任务,科学、合理的设定部门支出绩效目标和评价标准。比如,海东市财政局从2015年开始在绩效评价体系中设置加减分事项,旨在考核部门对绩效评价的重视程度,引导部门进行工作的创新,提升管理水平,充分发挥绩效考评的奖优惩劣功能和激励作用。根据财政预算管理的相关要求加强项目库体系的建设,进一步强化项目管理制度,开展关于项目的事前评估,项目的绩效跟踪以及评价,利用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实施所有项目库的项目绩效目标申报、审核和批复工作。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具有任务多、项目广的特点,部门支出大、涉及范围广,因此,想要将全部支出指标都涵盖进去十分困难。所以在制定绩效目标时,应该遵循重要性和综合性原则,评价部门工作情况时,尽可能的利用综合性标准,而评价具体工作情况时,就应该尽可能的利用重要性标准。例如,卫生部门在有关发展计划中设定的综合目标,采用详细划分的方式,能够使其转化成年度目标任务,从而能够对其部门的工作情况进行有效的评价。

(三)加强绩效评价的实效性,进行科学、合理的考核

要设立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做到重视绩效的同时更加注重实效性。比如,海东市财政局每年根据预算改革的任务,针对部门的职责和特点,不断完善绩效评价体系,设定合理的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重视服务对象满意度的调查,按照部门职能确定服务对象以及设定调查范围,做好服务对象满意度调查材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从而更好的体现部门在职能范围内的服务效果。对于评价工作的性质以及客观性也要给引起重视,对评价标准以外产生的效果也要归入到绩效评价中。评价人员要真实、客观的从总体上开展绩效评价工作,要全面的对政府部门资源运用、资金使用、以及监管水平等进行有效的评价,其中要包含部门支出的实效性、经济性等方面。

四、结语

随着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日益复杂,财政支出内容也变得更加复杂,构建完善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做好绩效评价工作也尤为重要。为了更好地推动预算管理工作的进行,加强支出的责任和有效性的观念,地方政府部门在开展绩效评价工作的同时,也在进一步创新绩效评价方式和方法。部门支出绩效评价是一个全面系统的工作,领导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部门全体员工都要积极参与其中,利用科学有效的评价技术和评价标准来保证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准确性、可比性,让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过程更加公平公正,评价结果也会更符合实际。

猜你喜欢

政府部门绩效评价设置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第二批清理规范省政府部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的决定
浅谈在政府部门推行绩效文化的作用和途径
基于BSC的KPI绩效评价体系探析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本刊栏目设置说明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政府部门间G2G信息资源共享的演化博弈分析
气象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
地铁出入段线转换轨设置